第四十五章 大寶積經

拿起半尊佛像,李貴生撓了撓頭,他始終想不明白,它怎麼會出現在自己包裹裡。

仔細端詳佛像,半尊之軀又少了一塊,泥土上的裂紋密密麻麻,猶如一件上好瓷器的百圾碎。

李貴生小心翼翼的請出佛像,找了一塊柔軟的布料,將他放在其中,他雙手捧着,擺在了書桌上。

他剛放下,孔白竹的聲音在院落中響起:“小主人,小主人,你快出來,我來給你送洗澡水和吃的了”!

將半尊佛像重新包上,李貴生應了一句:“來了”!

出了前廳,孔白竹正在倒水,他不知從何處帶來一個新的木桶,木桶五尺高,李貴生坐在裡面,剛好露出一個頭。

洗了澡,神清氣爽,身強體健,走到前廳,孔白竹已經擺好了飯菜,今日的飯菜比以往豐盛,而且量也是之前的三倍。

白竹啊,你今日怎麼做了這麼多飯菜,我根本吃不完,李貴生道。

小主人,飯菜的量是老主人之前交待的,他說你需要,所以我才做了這麼多,孔白竹站在一旁傻笑道。

師父說的?李貴生將信將疑,師父也太高看了自己的胃,自己就是再能吃,也不可能吃掉平常三倍的量。

咕嚕,咕嚕,李貴生拿起碗筷,他的肚子直叫,那一瞬間,他飢餓難忍,筷子飛起,半柱香之後,飯桌上乾乾淨淨。

孔白竹嚇了一跳,他目瞪口呆,他在想,小主人的胃,真的吃下了平常三倍的量。

嗝!

李貴生打出一口氣,他摸了一下自己圓滾滾的肚皮,那種飢餓感變爲飽腹感。

心中對師父佩服的五體投地!

白竹,你說我的房子壞了,要怎麼修?咱們白嶽沒有工匠,是不是要下山請工匠?李貴生問道。

小主人你放心,房子壞了,我就會修,不需要找山下的工匠,今天我先回去準備修葺的材料,明天給你修好,孔白竹拍着胸脯說道。

白竹,你還會修房子?李貴生笑道。

會啊,小主人,白嶽很多廢棄的建築,需要用的時候,都是老奴我修理的,孔白竹道。

你真厲害,白竹,李貴生誇讚他一番,孔白竹開心的像個孩子。

孔白竹回去之時,天已經開始蒙上了一層黑紗,李貴生點燃道德院的紅燈籠,點上屋裡所有的油燈。

深山之中,道德院就像一條螢火蟲,在黑暗中之中翩翩起舞。

關上院門,李貴生回到了屋子裡,他坐在書桌前,再次翻開布料,研究半尊佛像,佛像姿態不變,他盤坐的黑色蓮子,此刻變爲了青金色。

他輕輕摸了一下蓮子,一層黑粉隨風而去,原來是掉漆了,他看着佛像身軀上的字,他可以確定,半尊佛像就是白馬小廟廟裡的。

他又仔細研究了佛像,確定沒什麼詭異之處,他取出一塊手帕,輕輕的擦拭佛像。

擺好佛像,李貴生從文庫中取出《道德經》,自從坐忘不死元氣入體,六天的時間,他全身心的在修煉之中,未讀書,對他來說,是不能忍受的,讀書是他的最大愛好,甚至大於修行,這是他一直秉承的一個理念。

《道德經》在手,他又回到了儒雅的孩童,他讀書的之時,一股無形的氣場在他的周圍醞釀。

氣場和天外天的星辰相似,形成了一個回形紋,他繞着李貴生旋轉,每一圈之上,是一組組文脈特有的文字,這種文字有他自身的標記。

文字深邃,此中文字,乃是屬於李貴生獨有,此刻韓泰要是在此,估計會驚掉下巴!

正所謂:文人雅士山中坐,白鹿洞中讀書人,一首詩詞上了心頭: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李貴生合上《道德經》,心中沒來由的浮上此詩,他伸展一下身軀,打了一個哈欠。

殘月上了天幕,子時到了,吹滅燈火,李貴生倒牀睡去。

六天的持續修煉,他需要休息,沉重的呼吸聲傳來,李貴生體內三種氣血彼此交融,彼此排斥,他全身一百一十七處竅點,閃爍光輝,他們不斷吸收天地元氣,儲存在竅點之內,一百一十七處竅點現在只有芝麻大小,他們看似不大,實際上在李貴生的體內,芝麻大小的竅點,與外界的一座洞天相差無幾,天地元氣進入竅點之內,如同一層層薄霧,沉澱在竅點之中!

月兒灑下水一樣的波光,半尊佛像活了過來,他手掌結印,吸收月之光華,甚至外界的濃郁的天地之氣,也進入佛像之中。

一個時辰之後,佛像身軀碎裂的更明顯了,一粒粒塵埃隨着窗外的鳥鳴,一層層剝落。

半尊佛像再也難以維持,他化爲齏粉,李貴生周圍的天地元氣,吸收佛像的塵埃,順着他的肌膚毛孔進入他的身體。

無數的塵埃颳起了一陣風,塵埃一瞬間,全部停在李貴生的血液之中!

血液重摻雜了塵埃,李貴生並沒有感到不適,相反他體內的三中全氣血如臨大敵,它們竭力抵抗佛像所化的塵埃,不讓含有塵埃的血液流入,他們各自築造了一堵堵氣血之牆。

塵埃無孔不入,他們還是從容的進入了三種氣血之中,隨着含有塵埃的血液流遍李貴生的全身!

數萬個蠅頭小字,在他的血液中流轉,李貴生的識海,一幕場景展現。

那是佛門之地,佛門中一位腳踩天河,頭頂三千大世界的年輕僧人,身形一變,只有七尺之高,他手中握着一杆金色的金剛杵,金剛杵很小,僧人將他在手中拋上拋下的玩,一位老僧,單眼看到僧人肉身如此厲害,手中卻把玩一個小小的金剛杵,不由嗤笑道:“小小的金剛杵也配年輕僧人威猛的身體”!

這時年輕僧人知道老僧心裡所想,就把金剛杵放在地上,剛一放到地上,三千大千世界就六反震動。按佛門的說法,三千大千世界相當於一百億個天地的總集,與天外天相似。相傳東方佛門有一件頂級秘寶,其中藏有三千大千世界。

老僧本人是個大力士,用盡了力氣也不能動移金剛杵如毛髮許。

一名中年僧人見了就很奇怪,也去試,中年僧人如果不用神通,本體肉身的蠻力也能舉起六百萬斤之物,奈何他用盡了力氣也不能動移金剛杵。

佛門十大高僧秘術第一,能用秘術之力震動三千大千世界,能將天外天一動數千丈。也去試,用盡了力氣也不能動移金剛杵分毫。

佛就說:假使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諸須彌山。合成一須彌。尚可震動。不可動是金剛杵也。高僧威神所建立行。不可思議巍巍如是。

高僧甚爲歎服,就問佛:年輕僧人是用的父母所生的肉體力還是用的禪定秘術之力?

佛說:年輕僧人用的只不過是父母所生的肉體力而已,如果用禪定秘書之力,那麼力量還要大上無量萬億倍。

佛就叫年輕僧人:你自己把金剛杵從地上拿起來吧。

於時,年輕僧人動三千大千世界,以己右手舉取金剛杵,投於虛空,在於虛空七反迴旋。還立年輕僧人右手而住,也就是把金剛杵拋了七個滾再用手接住,就好像一般人在玩一根小木棍般輕鬆。

彼時諸來一切衆會天龍鬼神諸聲聞得未曾有。鹹悉叉手自歸禮之。異口同音各自說言:難及難及,年輕僧人,其力甚妙乃如是乎!

於是老僧就問佛:要怎樣修行,纔能有像年輕僧人一樣的大力氣呢?

佛說:“修行《大寶積經》”!

老僧驚詫,《大寶積經》乃爲佛門最高五部之作,傳聞是佛的專修秘典,也是佛門修行肉身的最高秘典,只傳佛之傳人!

老僧心中明瞭,退去,他自知此生無緣《大寶積經》!

數萬蠅頭小字,化爲一片金頁,落在了李貴生的中丹田之內,它隨着中丹田中的元氣漂浮不定!

金頁不完整,宛若半部古書,金頁也缺失了一半,其上是蠅頭小字,小字邊上是一幅幅人形之影!

金頁盤旋於李貴生中丹田之時,東方佛門,妖僧轉世的小僧人,盤坐在佛門密室之中,他周身十個老僧盤坐,他們的身體中的氣血,源源不斷輸入小僧體內!

老僧禪定,小僧從一隻精美金盒之中,取出來自白馬小廟的半尊佛像,他癡癡的摸着,雙手顫抖,多少年了,佛像終歸自己了,裡面的《大寶積經》也是自己的了!

他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佛的位置,取代現在的佛,歷代佛必須修行《大寶積經》,方可爲佛!自從太古之戰,《大寶積經》已經消失百萬之年,如今此經重回佛門,他如何不激動,不顫抖,他認定他是佛!

小僧不再猶豫,用力摔碎半尊佛像,一堆泥土散落,他焦急的等到泥土化作塵埃。

一息,一刻,一時辰,泥土還是泥土,沒有塵埃,小僧面露憤怒,他撿起泥土,用力一撮,泥土成爲灰塵!

《大寶積經》沒有出現,他憤怒的吶喊:“不可能,《大寶積經》去了哪裡,我的經文,我是佛”!

佛門密室中充斥他的怒喊,迴應他的只有無邊的苦海!

第十四章 杏花村第三十一章 入道觀第二十章 半尊佛像第三十九章 深空蛇鎖第六十五章 開啓第二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三章 有山白嶽第三章 慘烈第七十七章 天狗第七十三章 覺魂第七十章 孟小軻第四十九章 佛與死第二十一章 佛光普照第三章 慘烈第十九章 一座碑第五十六章 時空盤第十六章 得酒第四十四章 又見佛像第四十九章 佛與死第七十章 孟小軻第二十七章 道殿第五十章 秘寶第三十五章 修行之路第六十二章 青鳥令牌第八章 文庫第三十三章 殘破玉盒第六十章 萬妖城第五十五章 往生劍法第十二章 送你香囊是我心第六十一章 帝江樓第四十四章 又見佛像第十六章 得酒第七十三章 覺魂第二十五章 初見九十八座山第十九章 一座碑第四十七章 金剛拳第五十一章 打鐵匠第四十三章 三種氣血第二十六章 那座樓第五十三章 虎妖第十八章 李山君一指第七十章 孟小軻第五章 一文錢第六十七章 滅三魂斷七魄第九章 小庫第四章 我叫白雪第七十二章 凝魂第十三章 牧童第五十八章 古仙泉第五十九章 蓬山第七十二章 凝魂第三十章 道德院第二十三章 有山白嶽第一章 龍擡頭第六十三章 得令牌第四十五章 大寶積經第七十九章 第十二硃筆第六十二章 青鳥令牌第二十四章 夢有黑石第五十六章 時空盤第二十三章 有山白嶽第四十六章 佛血第二十章 半尊佛像第五十六章 時空盤第十三章 牧童第十章 逍遙道第三十八章 開竅點第二十五章 初見九十八座山第二章 妖魔來襲第七十二章 凝魂第四十九章 佛與死第七十七章 天狗第六十四章 殘破戒指第五十章 秘寶第四十九章 佛與死第十三章 牧童第五十四章 龜甲獸骨第三十六章 坐忘之法第五章 一文錢第十七章 四十九家巡守第四十八章 雷海煉體第六十一章 帝江樓第四十八章 雷海煉體第三十八章 開竅點第三十三章 殘破玉盒第六十章 萬妖城第七十二章 凝魂第六十四章 殘破戒指第十四章 杏花村第六十一章 帝江樓第四十八章 雷海煉體第十六章 得酒第四十八章 雷海煉體第七十三章 覺魂第六十八章 文廟第三十八章 開竅點第十章 逍遙道第十三章 牧童第三十四章 半部古書第五十五章 往生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