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三部曲現
?“你聽說過盧旺達嗎?”
這就是羅傑整篇影評的結束語,頗有些戛然而止的感覺,可是卻與影評的標題形成了交相輝映,“蘭斯洛特-施特雷洛的犯罪三部曲——你聽說過天主教神父/性/侵犯未成年兒童的事件嗎?”
洋洋灑灑的文字將羅傑內心的亢奮和激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尤其是他第一個正式提出了“犯罪三部曲”的概念,將蘭斯的三部作品串聯了起來,展現出了蘭斯的野心,還有整個故事架構的恢弘。
這也真正地讓蘭斯脫離了“新人導演”的行列,成爲了一名擁有自己號召力的中堅導演;同時也證明了蘭斯不僅僅是一名潛力新秀,他的才華通過犯罪三部曲得到了認可,真正地讓他在好萊塢擁有了一席之地。
爲什麼羅傑對“犯罪三部曲”的認可如此重要?可以說,這是從藝術高度給予的肯定。
狹義的“三部曲”概念來自於古希臘,原指情節連貫的三部悲劇。爲什麼人們對於三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其實這是來源於心理學的。當時在希臘,代表三的符號是“iii”,而不是現在慣用的阿拉伯數字“3”,在畢達哥拉斯的眼中,“iii”是一個和諧的數字;亞里士多德則認爲“iii”有首有尾有中,代表完整;基督教中,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聖潔也來源於此;在東方文化之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老子擲地有聲地說出之後,就成爲無數學者體悟解讀的源泉。
所以,三部曲在藝術領域之中一直有着特殊的意義。
不過,當“三部曲”進入好萊塢之後,卻被賦予了更多商業的意義,比如“星球大戰”系列,“黑客帝國”系列,“奪寶奇兵”系列,“魔戒”系列,“教父”系列等等,全部都被設定爲三部曲。但事實上,這些三部曲並不是藝術層面的,更多是劇情延續的作品,嚴格來說只能稱之爲三部續集。
達到藝術高度的三部曲更多是“作品內容各自獨立卻又相互聯繫、同時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的作品,在這樣的三部曲之中,往往注入了導演的個人風格和思想高度,同時又通過不同的故事和內容展現出來,看似毫無關聯,卻又能夠引發相似的共鳴,真正地將電影作品演變成爲一種藝術形式。
朱塞佩-託納多雷(giuseppe-tornatore)的迴歸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賽爾喬-萊昂內(sergio-leone)的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伍迪-艾倫的倫敦三部曲,“獨家新聞”、“賽末點”、“卡珊德拉之夢”;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藍”,“白”,“紅”;斯坦利-庫布裡克的未來三部曲,“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
這些作品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佳作,而且都是藝術意義上的三部曲。能夠創作出三部曲的導演,往往意味着他們的藝術思想相對成熟,不僅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對三部作品進行統籌規劃,而且還可以在長時間之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水準完成三部不同的作品,所以,這對於導演的藝術素養要求十分高,得到認可自然是難上加難。
現在,羅傑認同了蘭斯所創作的犯罪三部曲,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更難能可貴的是,羅傑這篇評論給予了“罪惡之城”不可思議的滿分一百分,同時還有四星的滿星推薦,以滿檔的姿態毫不吝嗇地將“罪惡之城”推向了讚譽巔峰。這也是羅傑再一次爲蘭斯的作品送上了最高評價。
在目前的犯罪三部曲之中,羅傑分別打出了一百分、八十八分、一百分的評價,另外還有四星、四星、四星的推薦。根本無需多言,羅傑對蘭斯的超高讚譽可見一斑。在“上帝之城”橫空出世時,羅傑就向所有人隆重推薦了這位新人導演,現在不過三年時間而已,羅傑就已經將蘭斯推上了天才導演的寶座。
不僅僅是羅傑,“電影評論”的柯克-哈尼卡特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施特雷洛的犯罪三部曲讓我聯想起了俄羅斯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eldar-ryazanov)的悲喜三部曲,‘命運的捉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梁贊諾夫通過滑稽的場景和節外生枝的情節變化,讓人們窺見喜劇背後生活憂鬱的本質,讓人笑中帶淚,在鬆弛調侃的表層敘述下,隱藏着生存境況的荒謬與可笑,這是一種令人尷尬的真實。
而施特雷洛在通過原始的躁動、赤/裸的暴力、真實的情節、生動的人物,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社會現實的殘酷本質,在酣暢淋漓的觀影結束之後,往往可以感受到深入靈魂的顫慄和反思,隱藏在那絢爛的色彩和迷幻的燈光背後,呈現出了一種近乎可怕的現實,彷佛皮膚都可以感受到那種冰冷與炎熱碰撞的恐懼。”
柯克將蘭斯與埃利達爾相提並論,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受寵若驚的讚美。在俄羅斯,埃利達爾被戲稱爲“每一隻狗都認識的人”,是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電影巨匠。
“施特雷洛的鏡頭總是充滿着暗示和隱喻,遊走在現實與虛幻之間,尤其是對畫面的運用和角色的挖掘,展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睿智和尖銳。‘上帝之城’的原始躁動,‘借刀殺人’的冷靜剋制,‘罪惡之城’的肆意狂放,令人拍案叫絕。
在那些權威的電影榜單之中,有些電影是因爲當時的特殊背景而凸顯了出來,有些電影是因爲開創了一種全新類型而成爲經典,有些電影是因爲具有政/治意義而備受追捧。施特雷洛奉獻的犯罪三部曲,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來審視,都可以稱得上是載入史冊的經典作品——施特雷洛的作品完美嗎?顯然不是,但是他爲自己作品注入的內核、體現的風格,卻足以贏得所有掌聲。
難以想象,這位新人導演僅僅只有三十二歲,而目前爲止他只拍攝了四部電影。”
從羅傑到柯克,他們都對蘭斯的犯罪三部曲給予了至高評價,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亢奮和激動。這對於任何一名導演來說,都是超乎想象的最高待遇,這也標誌着,蘭斯真正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以導演的身份開創了一片天地。
這一切都是蘭斯所沒有預料到的,也是人們所沒有預料到的——誰能想到,“罪惡之城”這樣一部邪典風格的商業電影,居然鑄就了蘭斯的業內地位。不過,當初也沒有人預料到“低俗小說”成就了昆汀的橫空出世,這就是好萊塢,這就是藝術。
柯克在“電影評論”裡也專門爲“罪惡之城”撰寫了評論,他的矚目焦點延續了自己在首映式上的問題,對色彩的運用給予了詳細分析。
“僅僅是血液的顏色變化,在電影之中就有四種,無色,熒光白,紅色,芥末黃;而且每一次血液出現的形態和劑量都有所不同,根據場景、根據情況、根據人物狀態,都做出了不同改變。每一種顏色都隱藏着不同的意義,最直接的就是痛苦的層次,施特雷洛大量運用了色彩來表達人物情緒,這不僅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而且還將電影語言運用到了極致。
‘上帝之城’中,施特雷洛運用了運動化鏡頭和碎片化剪輯的方式將情緒的變化傳達出來;‘借刀殺人’中,施特雷洛又運用了燈光層次和強弱的變化將情緒的起伏展現出來;‘罪惡之城’中,施特雷洛則運用了色彩語言完成情緒的表達。
每一個鏡頭都值得細細品味,每一個鏡頭都飽含深意,每一個鏡頭都精心構圖。施特雷洛再一次向我們展現了他的天賦與才華。
在電影的最後,殺手遞出了香菸,畫面戛然而止。
此時腦海裡浮現的畫面,不是殺手是否會扣動扳機,而是自己身處於罪惡之城,又會做出什麼選擇呢?隱藏在殺手那悲天憫人的眼睛背後,卻是一顆漠然而冰冷的心臟,這讓我不由就想起了‘借刀殺人’的結局——彼時,冷酷無情的職業殺手被疲憊而倦怠壓垮了肩膀,一聲嘆息之中選擇了放棄;現在,冷血殘忍的職業殺手露出了迷人的笑容,遞出了香菸。
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
在這篇評論的末尾,柯克寫到,“難以置信!難以置信!難以置信!”他用了連續三個同樣的詞彙來表達內心的亢奮和震撼;與此同時,他也送上了滿分一百分的評價,表明了自己的支持立場。
事實上,這不是“電影評論”第一次給予了蘭斯作品一百分,柯克對犯罪三部曲的評價也恰恰是一百分,“這是與時俱進的三部作品,這是深入靈魂的三部作品,這是載入史冊的三部作品。”
從羅傑到柯克,從“芝加哥太陽報”到“電影評論”,這僅僅只是“罪惡之城”首映式結束之後的冰山一角,一場聲勢浩大的議論狂潮這纔剛剛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