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教授部長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中國人的技術水平大體上只相當於國際上七八十年代吧?他們連數控機牀都還沒有普及,你說這種對手的技術我們韓國人卻比不上?我看你這是在推卸責任!”

“這是真的啊!”樸太順熱淚盈眶的說道:“說起來這個技術和泛翰集團也有關係,分段造船法就是這家企業開發出來的!”

“又是這家企業。李漢東若有所思起來,似乎有些認真的在想着應對的辦法。

“這不是問題。”

坐在首位的金大中突然說話了,已經六十九歲的他一出聲,立刻就成爲了會議室裡的中心焦點,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了過來。

“我看了統計廳送來的國家經濟詳細說明,2001年前三個季度,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下跌超過了一千億美元。我以爲我們已經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誰來告訴我,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樸太順部長,你是外交通商部的部長,你要給我個解釋。”

“我、我,非常抱歉,這是我的無能……”

還說什麼呢?從金大中開口的這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這個部長已經做到頭了。今年經濟發生的大滑坡必須有人負責,也必須有人爲下一任外交通商部部長立個牌子。既然如此,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了。

說起來其實有些可笑。

周碩推動的萬億投資計劃影響最大的並不是美國,反而是這個臨近的韓國。

說也簡單,韓國現在最大的三個經濟支柱。電子業、汽車業和造船業,已經和渤海省形成了嚴重的短兵相接競爭態勢。

在造船業上。韓國造船業在2000年已經徹底一敗塗地,各大船企不是破產倒閉就是轉行另行尋找出路。

這個過程如果是七八年以後再開始。韓國人或許還能憑藉積累的底蘊垂死掙扎一番。但是可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世界船舶製造中心已經歷了多次從先行工業國家向後起工業國家的轉移。

日本人力成本升高之後,正常的歷史應該是將造船業轉移到了韓國。那時中國造船業效率還非常落後,這才促使韓國成爲了新的造船業中心。

經過七八年發展之後,直到2008年才具備了挑戰韓國造船水平的資格。

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的造船業進入了歷史的自然進程,一步步瓦解了韓國、日本的造船業市場,進而登上巔峰。

可惜。韓國人沒有這七八年的積累時間,從日本接收造船業市場不過三四年時間,落在手裡還沒捂熱乎呢。

這時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渤船重工集團,掌握了分段造船法和浮法船塢等技術。

這項技術實在是太具有革命性了,淘汰了造船的船臺,不再依賴船塢,能夠讓多個分段工廠同時建造一艘船。

成本、時間大大縮短,中國造船業的競爭力輕而易舉的超越了韓國。這相當於在韓國馬上和牌的時候,中國突然殺出來截胡了。

截胡了……

如果韓國是牌桌上的某個玩家。這時候一定會欲哭無淚的。

除了一些特殊的高技術含量船舶,比如說lng船的技術中國還沒有掌握。其他的像是遊輪、散裝輪、集裝箱輪、滾裝輪等絕大多數船舶,國際市場的訂單都在加速向中國船企流動。

一出一入之下,韓國造船業如今早就已經式微了。唯一得到好處的就算渤船重工。趁此機會在韓國收了一大批簇新的二手設備——天可憐見,這些設備本來都是韓國企業準備在造船業大展身手而添置的新設備啊。

造船業就不說了,韓國的另一個支柱產業汽車業也同樣面臨着大倒退。

韓國汽車走的是日本的老路。也就是低價質次高性價比的廉價車道路。韓國車造型上向歐洲名家取經,技術上不斷吸納總結。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而價格上更是低於日系車,成爲世界市場上價格最實惠的主流車型。

但這種情況現在卻面臨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日系車又殺回到這個市場來了。

通過渤海省政府的牽線搭橋,泛翰集團和金盃客車公司、奉天華晨公司合資成立了華晨金盃汽車有限公司。

泛翰集團提供了全套的車載電腦系統,金盃汽車和華晨公司則在汽車組裝、零配件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新組建的華晨金盃又以車載電腦技術吸引了豐田的合作,合資成立了華晨豐田汽車集團。

這家新的企業電子設備全部採購自泛翰集團,而相當一部分零配件也是從中國國內採購,只有核心部件是從日本進口。

豐田從1999年就推出了一系列應用了車載電腦系統的新車型,由於採用了在中國建廠、使用中國供應零部件的方式,其生產成本更是有着明顯的下降。

這還要多虧了泛翰集團這些年在渤海省不遺餘力的推廣erp系統,出自同源的erp系統,讓渤海省的汽車零配件企業進入豐田的供應鏈條少了很多麻煩,不然以豐田對供應環節嚴苛的控制力度,恐怕還真沒有多少2001年的中國企業受得了。

對此周碩也有些撓頭,豐田和華晨合作的話,勢必不會再與一汽合作,這感覺難免有些對不起雙木省吧。

不過好在一汽作爲老字號中國車企,也不用擔心沒有合作企業。一汽大衆從1991年就成立了,少個一汽豐田,也不是什麼問題。

在經過建廠和磨合之後,幾款高性價比豐田車的推出,可是真的就苦了韓國汽車了。

相同的價位、更好的工藝,雖說出身讓人有些擔心,但車載電子系統可就太有吸引力了。

如今周碩那輛邁巴赫上應用的電子技術,早就已經不是豪車的專利。倒車影像、行車記錄,車載mp3播放器和音響設備,車載導航、巡航系統,數字化的行車狀態監控。

這些單片機說實話,成本不及一輛汽車的十分之一。但在功能和人的感受上,有這些設備的汽車比沒有的高出二分之一來都不算貴。

現代起亞汽車不是沒想過,也在自己的汽車上使用這種技術。但是第一專利技術不在他們的手裡——這當然是在泛翰集團手裡,以周碩的思路是絕不可能給韓國人用的。第二,就算他們想繞過去,結果也是發現根本不可能。

車載影音系統,整個mp3的專利還是在泛翰集團手裡,自己搞一套標準,資源獲取就非常困難。

汽車監控系統就更不用說了,韓國汽車除非只在自家賣,否則出去就一定要遵守國際標準。而國際標準是什麼?從1999年起先進obdii的標準都是泛翰研究院定的,這方面連歐洲都被甩下去了,起碼領先世界三四年時間。

不按照泛翰集團的標準來,世界各國正在普及的電腦檢車設備就檢測不了韓國汽車。由此帶來的不便影響,讓韓國車在修車界風評很是不好。

一個修理風評不好,修車價格昂貴的汽車,就算入手價格便宜,養車成本沒幾年也超出去了。

如此之下,剛剛合併的現代起亞汽車集團,2001年也是飽受打擊,在全世界市場上被華晨豐田趕盡殺絕。

最後再加上寄以厚望的液晶產業全面潰敗,這才導致了韓國經濟出現了大滑坡。三個季度比去年下降了一千億美元的收入。

樸太順確實也挺冤枉,這是他能力不足嗎?是,也不是。他沒有及時發現市場上的不利轉變,但這麼說也未免有些嚴苛。

造船、汽車、電子業個個都出問題,別說他一個部長,金大中本人都有些麻爪了。這可不是前兩年亞洲金融危機,大可喊一聲非戰之罪。

如今風平浪靜的突然gdp下降了至少四分之一,難道還能說“不是政府太無能,實在是敵人太狡猾”嗎?

不能,所以必須有人站出來負責。這個人,顯然就是樸太順了。

“我想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外交通商部長人選。”金大中面無表情的點點頭,看向李漢東問道:“總理,你有什麼人選嗎?”

“這個,倒是有一個。”

不論是金大中還是李漢東都沒有在看樸太順,而辦公室裡的其他人,也都把他當做透明一般,沒人去在意他此時的心情。

李漢東想了想,說道:“都敏俊,我想他應該能帶領韓國經濟儘快轉型,擺脫目前的不利局面。”

“哦?說說你的思路吧。”金大中似乎有了一點興趣。

“是。”李漢東說道:“我的想法是我們韓國並非一定依靠這些老的支柱產業,還可以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度過這個難關。這個都敏俊對非實體經濟非常在行。由他來推動服裝、化妝品、影視劇、醫療整形、旅遊和電子遊戲這些新興產業的出口,不僅可以帶來大量外匯,還能減少我們進口原材料使用的儲備。長久之下,對韓國的經濟非常有利……”

ps:我覺得早早晚晚,韓國肯定會走上這條路的……

第505章 抓住機遇第587章 思科門第198章 制度和人情第610章 髒水第50章 何夕第194章 響徹美國第147章 狐假虎威第587章 思科門第520章 傾軋第55章 招聘第364章 炸窩第108章 潔淨室第80章 華光廠第267章 方劍閣第570章 極限測試第327章 這不科學第37章 勞動光榮第467章 響應時間第365章 考察團第384章 逼宮第60章 開拓第275章 檢驗第578章 倒戈第514章 醉翁之意第651章 萬億計劃第208章 再造第64章 開會第100章 合金彈頭第225章 接機第293章 帶路第206章 戰爭第463章 婚事第237章 獵頭第80章 華光廠第273章 恭候第10章 微軟第165章 雙贏第512章 親自出手第90章 大局第101章 倒車雷達第233章 試產第300章 CCD六十九章 打前站第65章 元器件廠第331章 子公司第596章 重生科技第598章 影響第349章 通信佈局第485章 埋沒人才第341章 拆臺第138章 竹籃打水第551章 答辯第1章 重生第357章 互聯網第574章 公函第299章 自主第662章 紙牌屋第474章 搪塞第207章 標準第337章 中中外第274章 照顧第411章 擲地有聲三百九十七章 網吧第169章 製造需求第287章 一百億第89章 詳談第26章 收購第79章 科協第312章 成立慶典第24章 市場化第210章 說服第210章 說服第142章 投票第166章 政務大廳第658章 背黑鍋第272章 真.陰謀第658章 背黑鍋第608章 聽證會第88章 競爭第461章 忽悠第652章 81192第299章 自主第60章 開拓第452章 百億第251章 抓捕第145章 打電話第546章 倒是不貴第425章 霸王花第461章 忽悠第568章 安哥第76章 期貨第136章 注資第327章 這不科學第391章 公益項目第582章 預設陣地第585章 盤外招第576章 通牒第44章 壓力測試第15章 四面楚歌第412章 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