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

瑟瑟秋風吹黃了四九城中那街邊院裡的一株株百年的大槐樹,那細小的槐葉被風一吹,漫天的黃葉與空中飛舞着,那景緻倒是極爲壯觀。景緻雖美,可那蕭瑟的秋風歇下的功夫,那落葉飄零時的一地枯黃狼藉,只使得這四九城中的氣氛分外淒涼。

這分外淒涼的秋景,似乎正映襯了這四九城中的現實——淒涼而又蕭條,雖說這四九城兒還是這大清國的都城,可任誰都知道這世道變了,這地方上一天比一天的跋扈,而相對應的則是京城的江河日落。

不過真正受到影響的卻是京城中那數十萬吃了幾百年鐵桿莊稼的人,這地方上的跋扈使得稅款什麼的不再像過去解往京城,縱是現在各方保證京城每年可得千萬兩解款,可那點銀子又豈夠維持京城所需的,自然的這京營旗人的銀餉便給剋扣了起來,這幾分蕭條可不就是因此而生。

雖說現如今這京城各行各業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曾經熱鬧非常的茶館裡生意也是不如往日,可喝茶總歸是那些旗人的習慣,吃了幾百年的鐵桿莊稼養成的習慣,不是三天兩天能改回來的,雖說現在那三兩的旗餉,兩三個月都發不了一回,縱是發出了,那被剋扣下三四成的旗餉裡頭沒準裡頭還有幾塊摻假的碎銀子,可依然有人往這茶館裡鑽着,品着那兩個大子能續上一天水的劣茶,在嘴裡頭言道“想當年”的輝煌與得意,說道着對這“奸臣當道”的不滿。

“爺幾個聽說了沒有,那白皮子又上奏摺了!”

“白皮子是誰?

“好象聽說過!反正不是什麼好東西,這白皮子,鐵定是奸臣!”

可不就是奸臣,在京城中那些吃鐵桿莊稼的人眼中,這天下似乎早就沒有了忠臣,前陣子是漢人中的奸臣顯了形,現如今這旗人裡頭那也出“白臉奸臣”了。似乎現如今,這大清國的忠臣都在這茶館裡,至於那朝中,個頂個的奸臣。

“就是端方,端白臉兒!”

呼的一聲,衆人立即交頭結耳起來,若是說旁的奸臣他們還分不清楚,可現如今這端方的“名聲”可是“威震”四九城,這四九城中誰人不知道他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就是這廝把念頭動到了大傢伙的鐵桿莊稼上,逼的大傢伙連稀飯都快吃不了。

從大傢伙的碗裡扒食吃,這種人不是奸臣,什麼人是奸臣,這奸臣還是一得意小人,全依仗着恭王的信任才任了那戶部尚書,這個奸臣還不是科舉正途出身,那恭王當真是瞎了眼了……許,這就是物以類聚吧,那恭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端白臉又上了什麼奏摺?”

該不是又和大傢伙的扛了吧。這託活洛氏的端方,每上一份奏摺那都是和大傢伙的生計犯難,這不三兩的旗餉,就因爲這端方給減了兩三回了。若是再減下去,大傢伙可真個就沒銀子吃飯了。

“這小子是要廢咱們旗人啊,他今個弄了一個什麼四條來!”

帶來消息的那位坐在桌上邊上,請了一杯茶後方纔在衆人的紛請中繼續說了下去。

“一是讓咱們旗人編入旗籍,與漢人一律歸地方官管理。”

對於這一條,似乎大家沒什麼反應,這歸步兵衙門和地方官似乎也沒有啥區別。甚至還方便些,這歸步兵衙門管,縱是想做個什麼生意買賣的也不成,雖說平時衙門裡也不問你做不做買賣,可若是得罪了人,被人往衙門裡一告,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進了步兵衙門裡頭,沒有十幾二十兩銀子,那可別想好好的走出來。

若是歸了地方官管理,這豈不是說旗人也能做點生意,整點餬口的買賣。難得的,在旁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周圍沒有傳出罵聲來。就在大傢伙以爲那端方“回心轉意”,重新開始爲大傢伙考慮的功夫,話聲又一次傳入衆人的耳中。

“二是旗丁分年裁撤,發給十年錢糧,使自謀生計……”

“轟”的一聲,這茶館中頓時就亂了一團,旗丁裁撤!

這可不是減鐵桿莊稼了,分成就是想奪走這莊稼銀啊!在人們的話語中,至於什麼移駐京旗屯墾蒙古曠地,什麼旗籍臣僚一律報效廉俸,補助移屯經費之類的話語,反倒沒人關心了。雖說那二兩的旗餉不多,可那也是白花花的銀子,若是就這麼給斷了,他們到那裡餬口去,說是做買賣,可誰知道那買賣是怎麼做的?這端方是想把大夥往絕路上逼啊!

“這,這太后怎麼說?”

“就是,太后總該不會讓那小子糊來吧!”

有人這麼一問,大傢伙纔想起來,那端方也就是鬼子六養的一條狗,到最後這朝廷的事兒還是得太后做主,至於那個什麼議政會,大傢伙就沒把那事當成事兒,若是太后沒同意把摺子遞到議政會上,那會上也就討論不了。

其實話再說回來,若是地方上不把事情交到議政會,那自然也就不需要討論,所以這議政會看似權責極顯,可有時候卻也和聾子的耳朵差不多,地方上的事情非涉朝廷,是不會上議政會的,至於朝廷非涉地方同樣也不會上議政會。

如此一來,朝廷也好,地方也罷,都是你辦你的事,我行我的差,互不干涉,這天下的事情反倒是簡單了許多,但總歸很多事情繞不開朝廷與地方,於是雙方便不時的於議政會扯起皮來。

“可不是!”

在衆人的期待中,那人喝了口茶,然後慢吞吞的說道。

“太后老佛爺多聖明,直接把摺子扔了不說,還嚴旨訓斥了他端白臉一番……”

聽他這麼一說,大傢伙這才長鬆了口氣!這下好了,有太后老佛爺保着大傢伙,那鐵桿莊稼算是沒事了。

“哎呀,嚇我一跳,還是太后老佛爺英明!”

“就是不知道,過了這一關,將來還會不會有一劫!”

“不管怎麼說,我的鐵桿莊稼又保住了!”

“我看這託活洛氏的盡出奸臣,不是叫旗兵不關錢糧,就是讓咱們去自謀生計嗎?這不是把咱們旗人往死路上逼嘛,你瞧這心眼多毒!我瞧着這端方沒準就是李鴻章的奴才!”

現在於京城的那些依還領着錢糧的旗人看來,這天下有兩個大奸臣,第一個就數李鴻章,至於第二個嘛,這京城中可是爭論不已,有人說是劉坤一,也有人說是張之洞,當然也有人說道着是恭王,也就是當年的那個“鬼子六”。反正無論是誰,卻沒人說東北的唐浩然是奸臣!

唐浩然不是奸臣?

當然不是奸臣,奸臣還是朝中的臣子,他唐浩然算是大清國的臣子嗎?所以自然也就沒“資格”當這個奸臣了。

“哼哼,非得看看這託活洛氏投了李鴻章,又能賣個什麼價錢來!”

在那冷哼聲中,又有人抱怨起來。

“哎,這鐵桿莊稼是又保住了,可這一份錢糧倒叫上頭剋扣去一大半,咱們現在也好過不到那去,保不齊,這邊端白臉的摺子給封還了,那邊又給剋扣一些去,到時候,這日子可要怎咋過嘛,再扣,再扣可就真吃不上了!”

又一位茶客立即在一旁接腔說道。

“那總比沒有強啊!好死不如賴活着,叫我去自己謀生,非死不可!”

這一句話道出了多少辛酸,沒人知道,可對於這幾百年來,不讀、不商、不農,甚至就連所謂的“國語騎射”也早不知道丟到什麼地方的旗人來說,讓他們自己個去謀生,確實是非死不可,這句話非但是普通旗民的氣言,實際上卻也是事實。縱是先前提着要停旗餉的端方,在恭王府裡倒是說出了一句公道話來。

“……解決八旗問題,關鍵問題在於撤銷駐防八旗和京師八旗,這事關數十萬滿、蒙、漢軍之身家性命,其亦是朝廷之根基不可不慎。據部中粗略估算,如果付給每名旗兵十年的遣散費,每年的費用即在一千萬兩,十年就是一萬萬兩!”

恭王府的書房中,被人稱爲“端白臉”的端方恭立在恭王的面前,言深意切的說道,作爲新任的戶部尚書,籌措款項可以說早就令其頭痛不已,這個差事過去是肥差,現在可當真是憂差,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且不說現如今地方往中央解餉不過千萬兩,尚不能維持京城各衙門支出。

便就是眼前這位恭王主政後於京城推行的各項新政措施的推行,均離不開財政的支撐。尤其是編練八旗新軍,那榮祿練成一鎮新軍之後,又請旨要練第二鎮新軍。莫說是兩鎮新軍,就是一鎮新軍的兵餉就已經讓端方頭痛不已,甚至就是那一鎮新軍的兵餉,都是靠着剋扣旗丁的餉銀剋扣出來的,現如今這朝廷還想再練第二鎮,只能把腦子動到旗餉上。

一方面是朝廷的手中沒銀子,另一方面即便是幾經剋扣後仍高達五百萬兩旗營兵餉,仍是現在朝廷最大的開支,幾乎每一次,朝廷那邊逼銀子的時候,大傢伙都會把心思想到旗餉上頭,而每一次,都是端方出面當那個惡人,可實際上卻是眼前的恭王在操縱着一切。

“午橋,你說這筆銀子咱們能掏得起嗎?”

奕訢反問一聲,端方便是一陣沉默,顯然朝廷拿不出這筆銀子,過去若是擠一擠或許能擠也來,可現如今呢?縱是擠也擠不出銀子了。

長嘆一口氣,奕訢又接着說道。

“打從聖祖那會,就想讓八旗子弟自食其力,可這麼些年,八旗還是談不上自立,當年他們確實有從龍之功,可朝廷也恩養了幾百年不是?”

如果還有其它的選擇,奕訢自然不會把腦子動在旗餉上,可現在的問題是,現在每年朝廷好不容易從地方上要來的銀錢中的一半都給這羣遊手好閒的人給浪費掉了,若是旗營還頂用,養着也就養着了,可問題是他們在打仗的時候,跑的比綠營兵還快。

“前陣子從日本來的山賀倒是提出了一個有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模仿日本爲旗兵提供帶息債券。就是學着日本實行俸祿公債計劃,把所有旗丁的兵餉全部置換成公債。”

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奕訢不是沒想過,這旗餉全部置換成公債會給旗人帶來多大的衝擊,但是他已經等不急了,這大清國的日子一天比不過一天,他必須要在局面徹底惡化之前,爲大清國做好準備,更準確的來說,是要在局勢不可挽回之前,做好最壞的打算,就像當年老祖宗一般,憑着手中的八旗新軍重定天下。

“奴才請王爺三思,畢竟……”

不待端方開口求情,奕訢卻固執的說道。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午橋,你聽說了嗎?李鴻章從天津的洋行買進了六萬支小口毛瑟快槍,現如今這北洋新軍有兩鎮,再加上袁世凱的一鎮浙江新軍,李鴻藻的一鎮廣東新軍,這李鴻章就把持五鎮新軍……”

提及李鴻章的時候,奕訢的神情極爲複雜,現在朝廷就是被李鴻章這樣的地方權臣給架空了,若是不能在那些個權臣野心膨脹想要爭天下前,把朝廷的力量壯大起來,將來誰來做大清的朱全忠尚且還不知道,可那個朱全忠殺死的必定是愛新覺羅家的皇上。

“……這天下的漢臣有十三鎮新軍,可咱們手裡有多少?午橋,咱們現在停了旗餉,還尋思着給他們些生計,或若是換成了漢人,漢人還會顧及旗人的死活嗎?”

王爺的反問讓端方頓時沉默不語,漢人會顧旗人的死活嗎?這自然無需問,可若是現在停了旗餉,不定會在京城引起多大的亂子,到時候……

“王爺,這旗餉事關百萬旗民生計,若是冒然停了……”

搖搖頭,奕訢看着端方說道。

“停,是要停,但咱們不能一下子停了,還是再扣上一些吧,午橋,你那邊務必再籌出練一鎮新軍的銀餉來,咱們大清國的將來可就指往這八旗新軍了。”

第189章 風起第162章 維特的苦惱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0章 大連第34章 山東第36章 恩自於上第244章 啓航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227章 鴻章第155章 方案第56章 關內第41章 討人情第270章 外交第302章 出逃第167章 新世紀第76章 衙門第11章 行憂第3章 募勇第42章 謀財第7章 立世之基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90章 大津第89章 謀略第15章 宮平第229章 生死線第212章 末日(上)第13章 背華之罪第360章 對與錯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200章 激戰(上)第195章 突襲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124章 人才第87章 聽天由命第8章 朝鮮王第177章 許可第192章 間諜第112章 公士第47章 武備學堂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227章 鴻章第90章 下南洋第14章 殺雞給猴看第125章 人才(下)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42章 謀財第193章 斷絕第63章 賭徒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59章 盡人事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17章 邀請第32章 查禁第235章 四九城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4章 鴻門第92章 改變第7章 入幕且要着書先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69章 緣何第323章 南下第219章 未來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38章 路憂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234章 外交第192章 間諜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41章 面聖(下)第309章 洪潮第53章 北洋衙門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26章 日子第187章 相商第41章 嫁衣第124章 人才第46章 取捨第51章 “行家”第139章 失望第64章 變革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45章 天津衛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204章 拿回來第94章 江南義第210章 好天氣第28章 夢想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226章 內外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43章 老孃們(下)第49章 湖廣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