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軍國民化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爲珍貴的!新書不易,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爲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反觀歷史,弘武六年決定着未來,決定着中國的未來,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了其從未曾有過的銳變,這種銳變是根本上的……而最爲根本的銳變是臣民至國民的銳變。在隨後的數十年間,通過不斷的國民改造,四萬萬皇帝陛下的臣民成爲了中華帝國的國民,這種改變始於弘武六年,而出人意料的是,這種改變卻始自於最受後人病詬的是,其竟然始自於軍國民化。”

《帝國百年》

“村公所的人,過去是靠民間有聲望的士紳,而現在則要把軍人送進村公所,這樣的話,那些退役……嗯,在鄉軍人的身份如何介定?”

在皇宮的書房內,面對着陛下的要求,袁世凱已經開始用筆在紙上計算着什麼了。去年,結束了東瀛總督一職的的他回到了南京,晉升爲帝國的民政大臣——在內閣之中,民政大臣地位之顯,僅次於總理大臣。

可以說此時的袁世凱已經位極人臣之顯,不過即便如此,他依然小心翼翼的,畢竟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沉思片刻,唐浩然搖了搖頭說道:

“村公所所兼職檔案員、郵遞員,又要調解一堆小糾紛,應該算是公務員。話說回來,按照帝國陸軍軍律的規定常備兵支給全額津貼——每月四元,服役三年退爲後備兵,月支津貼兩元;又五年退爲在鄉軍人,津貼每月一元;平時各就其業,冬季調操一月,又十年除其軍籍……”

在很大程度上,當年東北軍的創建過程中,唐浩然充分參考了北洋陸軍的組織條例,尤其是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的規定上,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非常簡單,中國沒有義務兵的先例,而且軍人的歷史地位低下,所以建立“義務兵役”時,同樣參考了北洋陸軍的建設,最終這種義務式強制徵召和僱傭兵式組織成爲了陸海軍組織的特點,每一個士兵從服役那天起,國家就和其“簽訂”了長達十八年的合同,在這十八年中,士兵即便是退役也能從國家領取軍餉,應該是津帖。

得益於軍人地位的提高,加之強行推動的義務兵役制,使得的現在軍隊從來都是徵召最優秀者,畢竟每個年滿18歲的公民都需要服兵役,現在的軍隊往往雲集着中國身體素質最爲優秀的農村子弟——95%的士兵來自於農村。

實際上,這正是陸軍與海軍的區別,陸軍往往都是泥腿子——士兵大都來自農村,海軍士兵大都來自城市,前者服兵役是因爲法律,而後者服兵役卻是因爲嚮往大海。甚至兩者的軍官也是如此,而相對應的是,相比於文盲也可以接受的陸軍,海軍對士兵的素質要求更高,甚至現在海軍已經提出了非高等小學不可的基本條件,而這恰恰是農村子弟最大的軟肋。

也正因如此,唐浩然提出的“農村軍人免稅”方案,纔會不至於因爲城鄉區別作廢,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對於城市軍人沒有優待,相對應的是城市軍人的退役金會適當的增加。總之,對於軍人是公平的,不會因爲他們的出身不同,而虧待那一方。

在唐浩然最初的計劃之中,不過只是通過“稅務優待”去扶持出一個“鄉間的特權階層”,進而作爲“鄉間基石”穩定鄉村,在保障國家對鄉村控制的同時,阻止任何“動盪”於鄉村發生。

但現在,隨着計劃的完善,最初的“優待軍人”卻轉向了另一個方向——“軍國化”,爲未來戰爭作準備的軍國化!

如果說,當年唐浩然於東北施政時,所做的準備是爲了準備國家的統一以及與俄國的對抗的話,那麼現在的準備,卻是爲了中國的百年之利,也正因如此,“軍國化”已經成爲不可避免之事,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也是國民改造的要求。

而在推行全國“軍國化”的過程中,在鄉軍人將來擔負起維護國家基層秩序的核心,在過去的十年間,軍人、軍屬都享有某種程度上的優待,比如軍人家庭可以懸掛“皇家龍紋徽章”等等,但是這往往只限於榮譽,相比於榮譽,這一次,唐浩然準備給予他們的卻是更爲實際的東北——免稅。

農村軍人免徵田賦的權力,當然,得益於建元后的土地登計,使得政府掌握有每個軍人家庭的土地畝數,加之法律上的禁止,因而絕不可能出現所謂的“投效”。而更重要的是,這隻侷限於士兵,軍官家庭仍需要交納田賦,畢竟相比於那些每月只有四元津貼的士兵,軍官的收入一直頗豐。

這些優惠條件勢必會進一步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而並不是僅侷限於法律字面上的“軍人是光榮而且神聖的”,而現在,根據軍國民化的要求,軍人將進一步神聖化,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好男不當兵”的傳統觀念。

“所以,不需要再支付額外的津帖,而且這樣的話,每過幾年,都會有新的一批軍人進入村公所,可以說這樣的安排,不需要中央和地方支出額外的經費!就像現在的教師一樣!那些皇家教師不也不需要支付額外的工資嗎?”

“嗯,現在村自治會中,老師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

袁世凱如實的說道,在新的農村士紳階層中,“皇家教師”可以說是最近幾年中才形成的一個階層,他們成爲皇權在民間的代言人,負責協助縣政府管理鄉間,甚至還擔負着教化普通民衆的責任。

這是這一代老師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原本他們大都是與帝國沒有太多直接聯繫的童生、秀才,他們在舊朝時甚至可能衣食無着,但是在新朝建立之後,通過大規模的速成師範培訓,政府爲他們解決了衣食之憂,解決了出身,甚至還給予了他們一定的“地位”——監督村公所的權力。

也正因這種聯繫,才使得這一代老師對皇家是感恩戴德的。但現在,唐浩然卻擔心那些接受五年免費師範教育的“優秀鄉村學子們”是否能夠像他們的前輩一般,對皇家感恩戴德,對帝國忠誠無限。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爲無論是忠誠也好,牴觸也罷,實際上都是利益驅使的!前者因爲利益對皇家保持忠誠,後者也是因爲利益的不滿而對社會充滿不滿,這纔是兩者根本上的不同,也正因如此,爲防患於未燃,用另一羣人去平衡老師於鄉間影響力,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陛下,如果軍人進入村公所,而且村自治會還要爲軍人留出席位,會不會對自治會造成衝擊?”

搖着頭,唐浩然擡眼看着袁世凱搖頭說道。

“那些在鄉軍人,並不會壟斷一切,就像教師一般,他們於鄉間只是作爲新坤的一員,在鄉軍人即然將作爲鄉間的“新紳”,爲什麼不能進村自治會,而且他們進入村自治會,是爲了在全國農村推行“新生活”,這個新生活的核心是軍事化、紀律化的,僅只依靠皇家教師很難做到的……”

話語稍頓時,看着一旁的蔡元培,他是教育大臣,“公民新生活”將是由參謀部同教育部配合進行,當然,這只是一個名目,一個推動“軍國民化”,推動國民改造,謀求“未來五十年國家穩定”的名目。

“當然,我並不是說教師做的不夠好,他們做的很好,六年前,全國的識字比便只有10%,而現在是35%,這傾賴於三百萬皇家教師的努力,可是,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儘管識字率要提高,但是國民的素質,依然有待提高,相比於普通民衆,軍人更講究衛生,在農村,最乾淨、最整潔的家庭,不是士紳、不是教師家庭,而是在鄉軍人,他們把部隊的內務習慣帶到了個人生活之中,而我們現在的目的,卻是爲了通過“全民化的軍國民教育”,讓所有的國民都接受新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

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名義,即便是“分權”,即便是防患於未然,也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就像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唐浩然此時所考慮的並不是“國民改造”,而是考慮如何制約教師在鄉間的影響力,從而穩定鄉村。

從桌上的煙盒中取出一要雪茄煙,叼在嘴裡,點着雪茄後,唐浩然深吸一口煙。

“因而朕以爲,正是要以在鄉軍人爲核心來發動和控制基層,推動農村的現代化,現在的農村也只有在鄉軍人最有組織性、紀律性以及足夠的文化和見識,能夠擔負起這一重任。至於說地方勢力集團,那也是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地方勢力集團,正好可以應對縣、府自治化後地方主義擡頭的傾向。不管你是鄉自治,縣自治還是市自治,中樞都能通過各級在鄉軍人會來維持對最基層的控制。”

作爲陸軍大臣的商德全,這位因後貝爾戰役而爲西方軍事界推崇的陸軍元帥,在聽到陛下這麼說時,立即露出了讚賞的神情,但同時卻明白,這個方案想獲得政府的支持只怕有不少難度,不知會有多少人一直擔心“軍人干政”,怎麼會讓退伍軍人來控制農村?

尤其是現在,在帝國建元六年之後,民政官體制正在受到地方的挑戰——來自各級諮議會的挑戰,各級諮議會已經開始不再滿足於僅只做爲一個諮議機關,他們同樣在渴望着權力,而實際掌握着權力的民政官,一直受到諮議會要求自治的挑戰,現在,在鄉軍人的出臺,顯然是針對諮議會的自治要求。

當然,在這裡,絕不會有任何人去質疑陛下的言語,甚至在像袁世凱這位前駐東瀛總督看來,諮議會根本就是禍害——至少在東瀛,地方自治所導致的勢必將是地方勢力的崛起,而這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對東瀛四省的控制,但是對於諮議會,作爲中國行政體系中唯一一位總督的他,並不能說三道四,畢竟,成立各級諮議會是陛下的要求,甚至就連南京都是帝國諮政院,就連忙陛下都會提及,在時機成熟時,發揮着一定的國會職能諮政院將會成爲帝國國會,參與到國憲的制定。

當然,這是未來——一個誰也不知道的未來。在中國或許存在着制憲的呼聲。但是呼聲並不強烈,即便是有,也是侷限於法律界,至於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憲法。至於朝廷本身,雖說曾多次提及制憲,但每每問及時間時,回答永遠只有一個——“待時機成熟”時。

“中國的根本問題就是農業問題,而農業問題就是農村的問題,農村的問題又是農民的問題,只要我們解決了農民的問題,那麼中國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我不否認農民較之城市居民更爲單純,可是3億農村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卻嚴重製約着我國的發展程度!”

說着,唐浩然朝着衆人看去,儘管在過去的多年間,通過衛生警察的設立,城市的衛生以及城市居民家庭衛生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也只僅只侷限於城市,畢竟,現在的財力並沒有達到於鄉村設立衛生警察的地步,甚至只有一些重點市集纔會設立派出所,而他們的作用則是治安、戶籍以及徵稅,至於督導轄區內的百姓衛生,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在鄉下卻在數以百萬計的在鄉軍人。

而在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生活習慣只是其一,更爲重要的是以改造不良生活習慣爲突破口,對其國民性加以改造,這纔是最根本的出發點。

“相比於警察,這些在鄉下散佈的更爲合理,基本上村村皆有,所以,我們要使用軍人,通過的進行全民性的軍事教育,提高國民的素質,改變民衆只知個人主義,而不知集休的現狀!從而達到改造國民性的最終目的!”(。)

第117章 邀請第85章 機器局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04章 商路第33章 風雲微動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61章 如此忠臣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343章 投機者第291章 決戰第79章 小玩意第125章 人才(下)第79章 演習第24章 帝國主義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152章 杭州義第271章 偶然第185章 津門憂第22章 馬前卒第236章 雙英第7章 訪客第90章 大津第35章 臺北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363章 軍國民化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30章 問題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3章 約法三章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155章 雷動第46章 根基第242章 夜戰第31章 特區爲何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242章 夜戰第105章 我是誰?第36章 常熟第6章 利益紛爭第98章 恰同學少年第259章 天涯第122章 濱江第200章 激戰(上)第15章 宮平第169章 怒海驚濤第82章 講武堂第9章 田野上第46章 取捨第184章 求月票第6章 將欲行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118章 商憂第117章 邀請第354章 應對第116章 命運第24章 對牛彈琴第274章 出擊第40章 笑一場第54章 清爲中否第158章 如我所想第101章 委員會第34章 山東第216章 交易(中)第14章 殺雞給猴看第183章 決定第146章 抵達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67章 誘餌第23章 譚嗣同第59章 在水一方第15章 毒策第224章 火焰第181章 重創第84章 鋼鐵時代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358章 陰謀第78章 轟鳴第6章 眼光第270章 外交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44章 根本第25章 蠅附事大第79章 小玩意第349章 總演習第33章 何爲騙第216章 交易(中)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116章 命運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45章 警察部第52章 基礎第27章 “難民”第152章 杭州義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