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舉超越

帝國風雲sodu

對中國陸軍來說,T-88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原因就是,T-88被中國陸軍當成了中興計劃的支柱,即T-88是陸軍走向復興的關鍵性標誌。

爲此,陸軍在T-88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整個T-88項目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火力。

主要就是,中國陸軍在此之前研製的所有坦克存在一個通病,即火力弱於同一時期的德軍坦克。比如德軍在第一代主戰坦克上使用了一百毫米與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而中國陸軍的第一代主戰坦克的坦克炮只有九十毫米,而德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使用的是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而中國陸軍的是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雖然通過提高彈藥性能,甚至是研製一些特種彈藥,中國陸軍第二代主戰坦克的火力已經追上了德軍,但是在火炮口徑上,中國坦克依然不佔優勢。再說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陸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面對的都是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而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不管怎麼改進,也不可能在性能上超越同時代的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顯然,中國陸軍必須改變這一局面。

結果就是,在確定第三代主戰坦克性能的時候,中國陸軍明確提出,必須針對德軍的第四代主戰坦克。

如此一來,就需要使用口徑超過一百二十五毫米的坦克炮,而且必須是滑膛炮。

當時,中國陸軍獲得的情報是,德軍已經準備在第四代主戰坦克上使用一百三十五毫米滑膛炮。

這份情報,讓中國陸軍決定研製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

顯然。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而且這個難題差點讓T-88主戰坦克難產。

原因就是。中國在此之前不但沒有研製過口徑如此大的坦克炮,甚至沒有研製過大口徑滑膛炮。

也就是說,研製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技術跨越太大了。

事實上,這也正是T-88的研製工作持續了十四年,從一九七五年立項,到一九八八年才正式定型。

更要命的是,即便到了一九八八年,中國都沒有研製出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結果就是,T-88服役的時候。爲其配備的是用在T-69上的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而不是計劃中的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由此,導致了一個極爲尷尬的局面。

這就是,T-88不但重視火力。也重視防護。

在T-88上。中國陸軍明確要求採用複合裝甲,確保其正面防護達到六百毫米均制軋製裝甲鋼的水平。

爲此,中國陸軍不惜耗費重金從英國引進了喬巴姆複合裝甲的生產技術。

更重要的是。中國陸軍沒有直接採用喬巴姆裝甲,而是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性能更好的複合裝甲。

在防護測試中,T-88炮塔正面裝甲的防護水平達到了八百毫米,車體正面爲七百五十毫米。

可以說,T-88是當時防護性能最好的主戰坦克。

只是。提高防護性能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必然的問題。即巨大的車重。

T-69基本型的戰鬥重量達到了四十八噸,在當時已經是龐然大物了,比德軍第二代主戰坦克重了近十噸。

只是,跟T-88相比,T-69只算得上是輕量級選手。

T-88基本性的戰鬥重量就有六十一噸,後期改進型達到了六十四噸,即便在冷戰結束的時候都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之一。

說白了,巨大的戰鬥重量正於其防護能力有直接關係。

顯然,在一輛重量超過六十噸的坦克上安裝一門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顯得非常滑稽。

要知道,德軍三種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重量都在五十噸以內,而且全都配備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按照這個比例,T-88至少應該配備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問題是,在T-88定型的時候,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研製工作仍然處於技術階段,即仍然在解決主要的技術問題。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種被中國陸軍寄予厚望的坦克炮能在什麼時候研製成功。

也許,根本就無法解決技術問題。

要知道,研製火炮絕非增加口徑那麼簡單。口徑增大之後,會出現很多需要用新技術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膛壓是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的四倍,而且膛內最高溫度比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提高了百分之五十,這就需要採用強度更高、耐腐蝕性能更好的材料來製造火炮身管,以確保火炮達到設計使用壽命。此外,還需要採用新技術來解決火炮身管的精度問題。

事實上,在當時採用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並不現實。

有一個很多人忽視了的問題,即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炮彈的重量。

在研製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的時候,德軍就考慮到了炮彈重量帶來的問題,並且開發了自動裝填機。即便如此,爲了確保在自動裝填機出故障之後,依然可以由坦克兵手動裝填炮彈,德軍的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彈採用了分裝方式,即炮彈彈體與發射藥分開,從而減輕裝填時的勞動強度。

以中國坦克兵的體格,裝填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彈都存在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採用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就必須研製自動裝填機,而且得采用分裝式彈藥。

問題是,這肯定會降低炮彈、特別是穿甲彈的威力。

當時,中國彈藥工程師已經發現,次口徑穿甲彈的威力與彈芯的長徑比有直接關係,即要想提高次口徑穿甲彈的威力,就要在確保彈芯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彈芯的長度。

顯然,這就需要採用整裝炮彈。

由此可見,在提高坦克炮口徑的時候,炮彈的重量與威力已經成了矛盾。

隨着T-88開始量產,解決坦克炮威力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要知道,中國陸軍肯定不會指望配備一百零五毫米坦克跑的T-88去對陣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而且海外用戶也不會接受這樣的坦克。

到這一步,中國陸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即把坦克炮的口徑減小到一百二十毫米。

主要就是,一百二十毫米整裝炮彈是裝填手能夠承受的極限。

當時,中國陸軍有一個現成的選擇,即英國爲其第三代主戰坦克研製的一百二十毫米線膛炮。

只是,在進行了對比測試之後,中國陸軍毫不猶豫的放棄了這個選擇。

主要就是,當時英國還沒有研製出可以用線膛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而使用普通穿甲彈的時候,其威力甚至不如德軍的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更別說與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相比了。

結果就是,中國陸軍決定自行研製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

所幸的是,通過獲得的德制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中國的兵工廠已經解決了很多研製滑膛炮的技術問題。

一九九三年,中國製造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正式問世。

當年,中國陸軍就訂購了一批配備這種滑膛炮的T-88,並且賦予其T-88A的正式編號。

嚴格說來,T-88A纔是中國陸軍第一種達到了第三代標準的主戰坦克。

也正是T-88A,讓中國陸軍擁有了比德軍更好的主戰坦克。

火力上,T-88A的一百二十毫米坦克炮採用了整裝炮彈,因此在威力上全面超過了德軍的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爲冷戰期間研製的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在使用鎢合金穿甲彈時的最大穿甲深度達到了六百五十毫米,而後來研製的貧鈾合金穿甲彈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八百五十毫米。

防護上,T-88A更是毫無懸念的全面勝出。即便在不配備反應裝甲的情況下,T-88A的正面防護水準也比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能夠應付早期一百二十五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機動性能上,T-88A並沒有因爲較大的重量而落後。主要就是,中國陸軍爲其配備了輸出功率高達一千五百馬力的燃氣輪機,其單位功率高達每噸二十五馬力,而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只有每噸二十二馬力。

T-88A真正的先進之處,在於其完善的夜視能力,即配備了紅外成相設備。

要知道,在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上,使用的依然是紅外探照燈,即主動紅外夜視儀。

根據中國陸軍做的測試,T-88A在白天的有效交戰距離超過了三千米,而在夜間也能達到兩千米,而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在白天的交戰距離不會超過兩千米,夜間則只有可憐的八百米。

如果說T-88A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燃氣輪機的高油耗,使其戰鬥行程成了悲劇。

即便在公路上,T-88A的行駛距離也不到四百公里,而越野行軍甚至不到兩百公里。因爲沒有配備輔助發動機,T-88A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必須使發動機保持運轉,也就使其幾乎每天都要補充燃料,有的時候一天還要補充兩次燃料。

當然,這些問題對中國陸軍來說並不嚴重,即中國陸軍有極爲強大的後勤保障體系。

顯然,T-88A一舉確立了中國陸軍在主戰坦克上的優勢地位。RQ

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2章 只缺艦隊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366章 雞肋第43章 出頭鳥第69章 毅然決絕第61章 中興干將第82章 親自上陣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546章 協商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71章 振作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621章 核時代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503章 下一步第436章 反擊第254章 下一步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35章 雪中送炭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99章 別無選擇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18章 逃跑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212章 出動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53章 跑步前進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6章 狼子野心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116章 追擊第492章 多用途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32章 立場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1章 大清首輔第588章 核技術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48章 劇變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48章 劇變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03章 餘波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145章 搜尋第11章 最高效益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59章 復仇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7章 出發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37章 後遺症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29章 驟起波瀾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70章 戰火第401章 將才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64章 無力迴天第38章 自我犧牲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49章 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