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軍起航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海軍建設,根本在人,而不是戰艦。

大戰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能夠擊敗更加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關鍵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擁有更加優秀的人才。

這裡所謂的“人才”不僅僅指海軍官兵,還包含了與海軍有關的人員。

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火炮技術就比英國先進,因此帝國海軍的戰艦在主炮口徑普遍不如對手的情況下,並沒吃多大虧,甚至有一定的優勢。又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國率先開發出了表面滲碳裝甲鋼,在裝甲厚度相當的情況下,爲戰艦提供了更好的防護。再比如,帝國在戰前下大力氣研製高效率的燃油鍋爐與蒸汽輪機,使得帝國海軍的主力艦獲得了更加強勁的動力。

這些,都是因爲帝國擁有更加傑出的工業與技術人才。

所幸的是,馮承乾並不需要爲人才擔憂。

在他擔任帝國海軍戰爭大臣、以及回到帝國海軍之後,非常重視人才培養,而且非常重視來自〖中〗國的準公民。這其中,不但涌現出了吳鐵生這樣的軍事人才、宋靖國這樣的工業人才,還有很多技術人才。

雖然並非所有勞工在獲得了準國民待遇之後,都跟隨馮承乾等人回到〖中〗國,但是其中一部分人已經回到〖中〗國,立志爲祖國的強大與復興貢獻一份力量,而他們就是〖中〗國海軍不可否缺的人才。

海軍方面,人才更不是問題。

在馮承乾回國後,已有上百名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服役的軍官、

以及上千名士官與士兵回國效力。此外,還有一大批追隨馮承乾的德國海軍軍人來到〖中〗國有的成爲教官、有的在〖中〗國海軍中充當顧問。

更重娶的是,馮承乾建設〖中〗國海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海軍軍官學院。

到一九二八年,〖中〗國海軍軍官學院已經開班十期,培養出了數千名軍官與士官而且其中大多數都有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中服役的經歷,也參加過大戰期間的海戰,算得上經驗豐富的老兵了。

當然,一支海軍,不但要有軍官與士官,還得有水兵。

爲此,在一九二二年〖中〗國海軍設立了海軍初級學校,並且從德意志第二帝國聘請了數十麼教官專‘門’培訓水兵。

第二年,馮承乾通過擔任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司令的雷德爾,幾乎沒有‘花’一分錢就把帝國海軍的訓練艦,即“布呂歇爾”號買了過來,在經過一些現代化改裝後,成爲了〖中〗國海軍的訓練艦。

一九二四年,馮承乾還動用緊張的軍費在伏爾鏗造船廠訂購了一艘風帆訓練艦。

這些,都是在爲培養人才做準備。

到一九二八年,〖中〗國海軍的培訓機構,已經達到每年爲海軍輸送四百名軍官、六百名士官與四千名水兵的規模。

當然,馮承乾並不滿足。

按照他的要求,最終要達到每年培養六百名軍官、一千名士官與八千名水兵,才能基本滿足〖中〗國海軍在一九四零年之前對人才的基本需求。爲此〖中〗國海軍軍官學院與海軍初級學校還要擴大規模。

有了官兵,還得有戰艦。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馮承乾制訂造艦規劃的時候,還得考慮德皇等人的需求。回到〖中〗國之後他就沒有了這些顧慮。他不但是〖中〗國海軍司令,還在政治上擁有與吳鐵生平起平坐的地位。

可以說馮承乾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構想,以這個時代的技術爲基礎,打造一支理想中的海軍了。

有趣的是,馮承乾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擴大艦隊規模,也不是爲艦隊打造基礎設施。

一九二一年,馮承乾就在〖中〗國海軍軍官學院裡開設了一個飛行班,以海軍的名義培訓飛行員。

四年之後,這個飛行班獨立出來,成爲〖中〗國海軍航空飛行學院。

這是世界上,第一座海軍航空飛行學校。

此舉已經表明,馮承乾對未來海戰有着足夠清醒的認識。

海軍航空飛行學院成立三年後,也就是一九二八年,馮承乾終於做了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動用當年海軍經費的百分之四十,與江南造船廠簽訂了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建造合同,並且着手組建艦載航空兵。

雖然這艘後來被命名爲“大鵬”號的航母並不是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由巡洋艦改造而來的“蘭利”號在一九二三年建成,而專‘門’做爲航母設計建造的“鳳翔”號也在一九二三年服役,但是這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而且因爲晚建幾年,所以在各個方面都更加接近於現代航母。

“大鵬”號的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八千四百噸,艦長二百零八米、

飛行甲板長二百一十二米、吃水六點二米,最高航速二十八節,十二節時續航力爲六千五百海里。能搭載三十二架飛機,全艦官兵九百八十六名,另有四百二十四名航空人員,配備了四‘門’一百五十毫米艦炮與八‘門’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在排水量、艦體尺寸與載機能力上“大鵬”號超過了“蘭利”號與“鳳翔”號。

更重要的是“大鵬”號是一艘非常典型的航母,即沒有像其他航母那樣,配備重巡洋艦級的主炮。進行第一次現代化改裝時“大鵬”號還拆除了四‘門’一百五十毫米艦炮,換上了一百毫米高‘射’炮,並且用四十毫米速‘射’炮取代了八十八毫米高‘射’炮,艦炮全部面向防空作戰。

關鍵,還是在載機能力、以及艦載航空兵的應用能力上。

“大鵬”號採用的是單層機庫,而且機庫高度達到了六點二米,相當於兩層甲板,足以容納當時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機。此外“大鵬”號還是第一艘採用了側舷升降機的航母,極大的優化了航空作業。

一九二九年十月“大鵬”號建成,並且在次年三月正式‘交’付給〖中〗國海軍。

由此,〖中〗國海軍進入了航母時代,成爲金球第四個擁有航母的海軍,而〖中〗國也成爲全球第四個擁有建造航母能力的國家。

嚴格說來“大鵬”號並非完全國產。

比如“大鵬”號的動力系統金部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裝甲鋼也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國企業提供的,初期安裝的兩種艦炮則是利用克虜伯公司提供的許可證生產的,此外還有很多零部件均來自國外。

更重要的是“大鵬”號的艦載戰鬥機也來自國外。

不管怎麼說“大鵬”號服役,絕對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也由此指明瞭〖中〗國海軍的發展方向。

要知道,這個時候,除了馮承乾,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

拿〖日〗本來說,在建造了“鳳翔”號之後,雖然利用“華盛頓條約”

的漏‘洞’,用已經完成的兩艘主力艦,即“赤城”號與“加賀”號,改裝出了兩艘大型航母,但是〖日〗本海軍依然把重點放在傳統主力艦上,開始秘密設計配備四百六十毫米主炮的超級主力艦,甚至把重巡洋艦都看得比航母重要。

事實上,當時除了〖中〗國之外,所有海軍強國都把重點放在了主力艦上。

雖然受“華盛頓條約”限制,沒有哪個國家開工建造新的主力艦,但是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設計新的主力艦,而且準備在條約到期之後,立即開工建造,以免被潛在的對手超越,或者是保持優勢。

顯然,馮承乾不會跟風。

要知道,十多年之後,戰列艦等主力艦就將被航母淘汰。

事實上,〖中〗國也沒有能力建造主力艦。

要知道,標準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大鵬”號,已經是當時〖中〗國造船工業的極限了,而任何一艘主力艦的排水量都在三萬噸以上。如果按照大戰後的標準,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甚至超過了四萬噸。

以〖中〗國的造船工業發展速度,恐怕到一九四零年,都不見得能夠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四萬噸的主力艦。

造船能力,也給建造航母製造了難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鵬”號只是一艘帶有試驗‘性’質的航母,還有很多的不足,而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增加排水量。從提高作戰能力的角度出發,也應該增加排水量,因此需要更加強大的造船能力。

可惜的是,在一九二零年代,〖中〗國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也正是如此“大鵬”號是一艘獨艦,馮承乾並沒有建造第二艘萬噸級航母。

接下來幾年,馮承乾也沒有想過建造航母。按照他的規劃,在〖中〗國的造船廠能夠建造三萬噸級、至少是兩萬噸級艦船之前,沒有必要建造航母,因爲航母的標準排水量至少需要達到兩萬噸,才能夠搭載足夠多的艦載飛機、配備足夠多的防空武器,也才能在未來的海洋戰場上立足。

太小的航母,根本沒有實戰價值。

問題是,造船廠的船臺不能空着,那些好不容易在建造“大鵬”號中培養出來的造船工人也需要工作。

也就是說,海軍的訂單不能停下來,不然造艦能力就將下降。

當然,馮承乾也沒有想過停止建造戰艦,因爲航母只是飛機的搭載平臺,單獨存在的航母幾乎沒有生存能力。要讓航母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就得以航母爲核心,組成艦隊,也就需要其他戰艦。

不能建造航母,總能建造保護航母的戰艦吧。!。

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132章 時機第19章 逃亡之路第155章 農民軍第387章 預備隊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599章 談判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90章 力挽狂瀾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61章 戰爭危機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160章 餘熱第4章 政治體制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91章 大工程第268章 臆測第436章 反擊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498章 僵持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126章 變局第23章 將計就計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44章 大老闆第98章 伏擊圈第25章 能打就打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4章 總統第83章 前仆後繼第32章 總統特權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190章 收手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6章 狼子野心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75章 臨時搭檔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99章 改造第2章 笑談天下第532章 攔路虎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7章 底牌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138章 讓步第61章 下馬威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38章 進攻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0章 我行我素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216章 根源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243章 消耗品第40章 列強幹涉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5章 元勳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240章 下坡路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119章 躲藏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94章 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