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戰列艦上,山本五十六正在用午餐,坐在一旁的是專程從“赤城”號上趕過來的南雲忠一。
成功偷襲那霸,使聯合艦隊士氣高漲,可是山本五十六並不開心。
事實上,從一開始,山本五十六就反對向中國開戰。當然,不是說山本五十六是個反戰的和平主義者,而是他認爲不應該過早向中國開戰,至少應該等到美國參戰之後,再向中國開戰。
顯然,山本五十六的認識,在日本海軍中得不到共鳴。
有趣的是,山本五十六的見識,在日本海軍高級將領中又是最廣闊的。
年輕的時候,山本五十六首先以留學生的身份,前往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深造了三年,在此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對美國有着極爲深刻的瞭解。回到日本後不久,山本五十六又以外交武官的身份前往中國,並且應邀到中國海軍軍官學院擔任了半年的教官,對中國的國情、以及中國海軍也有着極爲深刻的認識。這些經歷,讓山本五十六成爲日本海軍中最有眼界、也最有戰略眼光的將領。大戰爆發前,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中就有很高的威望,甚至被很多人認爲,他將是自東鄉平八郎之後,日本海軍最傑出的將領,甚至有人認爲他將是日本海軍的中興干將。
當然,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中的威望,來自於他做出的貢獻。
在日本海軍中,山本五十六是最先認識到航空作戰重要性的高級將領,而且正是在他的堅持下,日本海軍才建造了兩級四艘艦隊航母,並且完善了海軍航空兵,研製了像零式戰鬥機這樣的艦載飛機。
有趣的是,山本五十六在骨子裡卻是一個十足的大艦巨炮主義者。
要知道,日本海軍決定耗費巨資建造滿載排水量接近七萬噸、配備了九門十八英寸主炮的“大和”級戰列艦,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功勞。
山本五十六偏愛主力艦,很有可能與他年輕時的經歷有關。
別忘了,他去美國海軍學院深造的時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而當時美國海軍正在按照計劃建造配備了十六英寸主炮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更加強大、配備了十二門十六英寸主炮的“南達科他”級(與後來的“南達科他”級不同,爲一戰期間設計的慢速戰列艦)也在船臺上。此外,在中國當武官的時候,山本五十六還應邀參觀了“拜仁”級戰列艦與“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對這兩種戰艦的優秀設計有極爲深刻的印象,並且使他認識到,即便是“長門”級戰列艦,也不見得是這兩種主力艦的對手。也就是說,廣闊的見識,讓山本五十六相信,只有那些配備了大口徑主炮的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纔是所向披靡的無敵戰艦。
顯然,山本五十六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人。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他的建軍思想上。
與其他海軍將領一樣,山本五十六在穿上軍服的那一天就知道,日本要想擴張,就得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事實上,這也是山本五十六加入日本海軍,而不是加入日本陸軍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山本五十六來自軍人世家,在他的同輩中,只有他一個人穿上了雪白的海軍軍服,其他人都是陸軍官兵。
這也不難理解,因爲在山本五十六成年的時候,日本正處於巔峰時期。
當時,日本剛剛在對俄戰爭中取勝,日本海軍成爲西太平洋的霸主。在海軍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加上對俄戰爭產生的影響,使得日本高層在陸海軍政策上,開始偏向於陸軍,認爲已有海軍足以掌握與奪取制海權,而日本在對外擴張中,更加需要一支能征善戰、能夠擊敗大陸強國的陸軍。
事實上,在一九三三年之前,日本更加重視陸軍。
當然,在海軍中,山本五十六幹得非常出色。他成爲海軍將領的時候,山本家族的同輩中還沒有一個當上陸軍將領。
山本五十六能夠取得成功,與他的戰略眼光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日戰爭之後,山本五十六首先提出,日本應該尋求與美國結盟,利用美國的力量來對付中國。雖然山本五十六沒有直接提到,僅憑日本的力量根本無法戰勝中國,但是他已經有極爲清楚的認識,即日本在輸掉了對華戰爭之後,很難在短期內反敗爲勝,也就不可能阻止中國稱霸西太平洋。
更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
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在短期內擊敗中國,那麼日本將永遠屈居中國之下,也永遠不可能擊敗中國。
這個認識,與山本五十六在中國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在遊歷了中國之後,山本五十六認識到,中國的發展潛力遠在日本之上,而且中國擁有日本所沒有的優勢。這就是,中國幾乎可以不靠外界,而僅靠自身的資源、市場與勞動力成爲世界級大國。顯然,日本根本沒有這個資本。日本要想發展,就得對外擴張,而且得首先登上亞洲大陸。
顯然,日本擴張的第一步就是擊敗中國。
這樣一來,日本就得趁中國發展壯大之前擊敗中國。
問題是,日本已經在對華戰爭中戰敗,即不大可能單獨擊敗中國,因此日本就得利用外界支援。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主張跟美國結盟。
當然,這也與他在美國的認識有關,即美國的工業實力更加強大,而且這些工業實力在戰爭期間就是深不可測的戰爭潛力。在山本五十六看來,如果美國的工業實力能夠爲日本所用,那麼擊敗中國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只是,山本五十六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美國不會那麼容易的被日本利用。
要知道,在山本五十六留學美國的時候,美國國內正盛行孤立主義,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反對向外擴張。
原因也很簡單,美國的資源足夠讓美國人都過上富足的生活,沒有擴張的必要性。
這些認識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山本五十六的戰略觀念。
在他看來,只有一種情況能夠讓美國參戰。這就是,日本在開戰後,以最快的速度擊敗中國海軍,奪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然後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取得了戰略優勢,美國纔會參戰。
原因很簡單,美國當局肯定不會放棄在西太平洋地區擴張勢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參戰,美國獲得的好處將遠遠超過付出的代價。
當然,山本五十六也知道,中國海軍戰敗,不等於中國戰敗。就算沒有海軍,中國也能依靠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與強大的工業基礎,在亞洲大陸上與日本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
到這個時候,美國的援助顯得至關重要。
說白了,美國是否在這個時候參戰,將決定日本是否能夠擊敗中國,以及讓中國付出多大的代價。
有了這樣的認識,山本五十六就知道該幹什麼了。
說白了,日本海軍的首要任務,就是在開戰後立即擊敗中國海軍,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也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精心策劃了偷襲那霸的作戰行動,並且在日本當局決定發動戰爭後加以實施。
有趣的是,山本五十六一直反對主動向中國開戰。
原因很簡單,在他看來,如果日本主動向中國開戰,美國就不會立即參戰,也就不可能全力支持日本。更重要的是,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肯定會進行全面動員,其工業實力很快就會轉化爲戰爭力量。如果美國耽擱一兩年才參戰,那麼日本很有可能在美國參戰之前就被中國擊敗。
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觀點,應該讓中國打第一槍,即讓中國向日本開戰。
這樣一來,日本就可以以受害國的身份,向美國求援。即便美國不會參戰,也會同情日本的遭遇,從而全力支持日本。
可惜的是,山本五十六隻是聯合艦隊司令官,輪不到他來做戰略層面上的決定。
在日本當局做出了向中國開戰的決定之後,山本五十六成爲具體實施者,即他的任務就是用聯合艦隊去擊敗中國海軍。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
他知道,即便偷襲得手,日本面臨的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將有無數的將士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他更加清楚,如果偷襲失敗,日本別說取勝,能否堅持到美國參戰都是個未知數。
那麼,偷襲那霸算成功了嗎?
山本五十六不清楚,因爲偷襲只擊沉與重創了中國海軍的主力艦,沒有能夠幹掉擁有三艘艦隊航母的特混艦隊。
只是,山本五十六的感覺一點都不好。
對他來說,這場戰爭來得太倉促了。在日本當局決定向中國開戰,並且責成他組建聯合艦隊的時候,山本五十六手上甚至沒有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也就沒有可能完成更加充足的準備工作。
雖然偷襲了那霸港,但是鹿死誰手還是個未知數。
WWW¸Tтkā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