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關鍵建議

前面已經提到,斯普魯恩斯與哈爾西的關係非同一般。

斯普魯恩斯在戰前默默無聞,能夠在大戰中得到重用,除了與尼米茲慧眼識英才有關之外,還與哈爾西的大力推薦有關。事實上,如果沒有哈爾西鼎力推薦,尼米茲也不見得有膽量重用斯普魯恩斯。要知道,在斯普魯恩斯成名之前,比他有名的海軍將領比比皆是,而且這些人都有足夠的資歷。

既然哈爾西上門取經,斯普魯恩斯自然是傾囊相授。

戰後,很多人就據此認爲,在尼米茲提出發起戰術反擊的時候,斯普魯恩斯表現得猶豫不決,不是他沒有前去挑戰中國海軍的膽量,也不是害怕承擔作戰失利的責任,而是他還沒有想好該怎麼打。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有一些道理的。

尼米茲在其回憶錄中就提到,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初任命哈爾西爲第71艦隊司令,與斯普魯恩斯表現得猶豫不決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換任何人去指揮第71艦隊都有可能是束手無策,因此與其強拉硬拽的把斯普魯恩斯推上去,還不如換一箇中國艦隊指揮官不熟悉的人去指揮第71艦隊。

說得簡單一些,尼米茲壓根就沒有指望這次的戰術反擊能夠取得實質性戰果。

這一點,在尼米茲給哈爾西部署任務的時候體現得非常明確,即尼米茲沒有要求哈爾西一定要取得戰果,他的要求只是去騷擾一下中國海軍。探清中國海軍的底細,然後等待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消息。

顯然,派不派斯普魯恩斯出戰,影響都不是很大。

換句話說,即便當時哈爾西沒有回到珍珠港,尼米茲也很有可能安排另外一名有資格的將領擔任第71艦隊司令官,比如早已回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弗萊徹。或者是從大西洋艦隊調來的萊恩少將。

當然,就算斯普魯恩斯肯接受這個使命,在哈爾西回來後,尼米茲也不見得會考慮他。

也正是如此,戰後很多人都認爲,美國海軍錯過了在一九四二年底扭轉太平洋戰爭局勢的最佳機會。

要知道,這是自珊瑚海大海戰之後。中美海軍之間最爲公平的一次艦隊決戰。

因爲美國海軍在珊瑚海大海戰中損失慘重,而中國海軍卻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失,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場海戰中,兵力對比對美軍來說都極爲不公平,即美國海軍一直得用劣勢兵力去對付中國海軍的優勢兵力。即便在雙方兵力最爲接近的時候,雙方艦隊的戰鬥力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差距。

直到這個時候,雙方在中太平洋上的艦隊實力纔算得上勢均力敵。

站在美軍的角度上看,這確實是反敗爲勝的最佳機會。問題是,這場海戰真的能夠扭轉太平洋的總體戰局嗎?

顯然,這麼說就是言過其實了。

前面已經提到。就算美國海軍大獲全勝,哪怕還佔領了馬紹爾羣島,也不可能改變太平洋戰場上的總體局面,美軍依然在戰略上處於被動防禦的態勢,而中國海軍的戰略優勢並不會明顯降低。

客觀的講,美軍要改變太平洋上的戰略局面。最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即在這個時候通過一場決定性的艦隊決戰,幹掉中國海軍多艘艦隊航母,使中國海軍出現兵力不夠用的情況。

問題是,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美軍根本不可能取得這樣的重大勝利。

要知道,到時候。中國海軍將擁有十一艘艦隊航母,其中九艘部署在太平洋上,而且很有可能集中在中太平洋戰區。相對的,到這個時候,美國海軍依然沒有一艘艦隊航母,擁有的仍然是戰鬥力嚴重欠缺的小型航母。也許,到時候美軍能擁有十多艘、甚至二十艘以上的小型航母,可是跟中國海軍的九艘艦隊航母相比,別說有任何優勢,不被打得落花流水就算好的了。再說了,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中國海軍也至少能夠在中太平洋戰區投入二十艘以上的小型航母。

在不考慮雙方海軍艦隊的單位作戰能力,也就是戰鬥力的情況下,僅僅以艦隊規模、特別是艦隊航母的數量做爲衡量標準,美軍也要到一九四四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五年底纔有希望在太平洋戰場上反敗爲勝。

這就是,要到一九四四年底,被美國海軍寄予厚望的“埃塞克斯”級航母才能服役,而且要到一九四五年底,其規模效應才能顯現出來。按照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到一九四五年底,“埃塞克斯”級的交付量與服役量將分別達到十四艘與十一艘,而中國海軍到時候最多隻有十七艘艦隊航母,其中六艘將是在一九四二年動工建造的“白起”級,雙方艦隊航母的數量差距將縮小到一個無法對艦隊決戰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程度,因此美國海軍將獲得反敗爲勝的機會。

當然,實際情況也許會更好一些。

這就是,紅俄與英國堅持到一九四五年的希望極爲渺茫,甚至連堅持到一九四四年都不大可能。如此一來,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中國海軍肯定會出兵大西洋,甚至會趕在英國戰敗之前派遣大西洋遠征艦隊。道理非常簡單,如果在英國戰敗後纔出動遠征艦隊,在政治上就別想撈到任何好處。只有趕在英國戰敗之前出動遠征艦隊,才能在政治上壓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國。

如此一來,到一九四五年底,中國海軍就不可能把所有艦隊航母都留在太平洋上。

客觀的說,到時候,中國海軍會採取二比一的部署方式,即把三分之二的艦隊航母,也就是大概十二艘留在太平洋戰場上,讓三分之一的,也就是大概五艘前往大西洋,從而在兩大洋上都擁有足夠的海上力量。

顯然,對美國海軍來說,這是一個極爲有利的局面。

要知道,只要美國海軍把艦隊集中應用到一個方向上,就有很大的把握在艦隊決戰中取勝。

當然,實際情況肯定沒有這麼樂觀。

別忘了,這裡面並沒有包括艦隊的戰鬥力,特別是官兵素質。

打到一九四二年底,中國海軍的官兵素質,特別是飛行員的素質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比戰前有所提升。根據中國海軍的相關記錄,到一九四二年底的時候,艦載航空兵中的王牌戰鬥機飛行員已經超過了一百名,而且僅有十多名王牌飛行員陣亡或者傷殘,王牌轟炸機飛行員則在兩百人以上。此外,當時海軍艦載航空兵飛行員中,隸屬於航空聯隊的,有百分之七十五都上過戰場,參加戰鬥在十次以上的高達百分之七十,隸屬於航空大隊的則有百分之七十的上過戰場,執行任務超過十次的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說,當時中國海軍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隊伍。

更重要的是,到一九四五年底,中國海軍的飛行員整體素質肯定不會下降。

道理很簡單,美國海軍在此之前沒有能力讓中國海軍遭受重創,也就沒有能力讓中國海軍損失太多的優秀飛行員。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飛行員隊伍就遜色多了。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美國的飛行員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僅民間就有近十萬人具備飛行能力,但是在參戰之後,美國海軍的飛行員損失速度極爲驚人,僅在幾場關鍵海戰中就損失了一千多名飛行員。

要知道,並非所有飛行員都有駕駛艦載機的潛能。

在大戰期間,大概每五名飛行員中,纔有一人能夠被訓練成艦載機飛行員。

巨大的損失,導致了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即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中,新手一直佔大多數,使得整個飛行員隊伍的素質難以提高,因此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效率要比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低得多。

由此可見,就算到了一九四五年底,美國海軍反敗爲勝的希望依然渺茫。

當然,這只是以事後的眼光來看。

在一九四二年底,就有人不相信美國海軍一定會戰敗,而這其中就有哈爾西與斯普魯恩斯。

不同的是,斯普魯恩斯更加理智,也更加清楚美國海軍面對的難題,並且一直在努力尋找反敗爲勝的辦法。哈爾西卻更加直接,他在乎的不是如何打,而是要不要打,以及有沒有膽量打。

顯然,在哈爾西看來,尼米茲有點怯懦。

所幸的是,哈爾西沒有把這種想法說出來,而且在跟斯普魯恩斯談過之後,他也認識到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哈爾西從斯普魯恩斯這裡獲得了極大的幫助。

當時,斯普魯恩斯給了哈爾西一個極爲重要的建議,即不要把眼光侷限在島嶼上,而應該儘可能的在開闊的大海上活動,避免束縛住自己的手腳,從而導致在與中國艦隊作戰時喪失靈活性。

用斯普魯恩斯的話來說,保證作戰的靈活性,是取勝的頭號要素。

可以說,這個建議,基本上確定了哈爾西在指揮第71艦隊時的基本風格。(未完待續。。)

,!

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498章 僵持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0章 偷襲第58章 時機第395章 爭取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62章 搭檔第585章 威脅第66章 滅頂之災第85章 陰差陽錯第77章 創造機會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5章 八國侵俄第7章 軍事行動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12章 追蹤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212章 出動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612章 決裂第94章 混血兒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39章 轉折點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77章 信號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64章 關鍵情報第19章 事在人爲第38章 戰略目標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82章 預料之外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2章 大國角力第95章 情報天才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00章 堅持第34章 池中之物第43章 出頭鳥第512章 強攻第190章 收手第170章 錯失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136章 守財奴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25章 撤與戰第36章 狼子野心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62章 搭檔第609章 國防部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61章 勝利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0章 戰火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181章 替身第5章 八國侵俄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37章 綱領第585章 威脅第47章 不怕死第395章 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