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海峽之戰

二十六日,凌晨一點左右。?在相距大約四十公里的時候,“歐里亞勒斯”號與“蚌埠”號的雷達幾乎同時探測到了對方,而且都做出了準確判斷。

當時,在這附近,就沒有這兩艘戰艦的友艦,因此出現的戰艦肯定是敵艦。

收到消息的時候,兩位艦隊指揮官都大爲震驚。

原因很簡單,雙方都認爲對方不會讓偵察艦前出到一百公里之外,因此對方的主力艦隊肯定就在偵察艦後面不遠處。

這下,問題嚴重了。

在斯科特看來,第21艦隊、至少是主力編隊就在那艘輕巡洋艦後面,而關鍵是爲什麼要進入卡爾迪瓦海峽?

很明顯,在此之前,第21艦隊一直在馬爾代夫羣島東面活動。

也正是如此,斯科特纔敢於率領第二印度洋艦隊北上,並且安排“歐里亞勒斯”號輕巡洋艦進入卡爾迪瓦海峽,到法迪福盧環礁附近活動。第21艦隊的偵察艦進入了卡爾迪瓦海峽,而且主力編隊很有可能就跟在後面,表明第21艦隊不但沒有放棄與第二印度洋艦隊決戰的機會,還在積極尋找第二印度洋艦隊。如此一來,戰鬥肯定會在天亮只打響,除非斯科特選擇避而不戰。

顯然,這不是斯科特的風格。

只是,此時斯科特遇到了一個難題。

這就是,他的主力編隊在“歐里亞勒斯”號身後大約一百五十公里處,即便全速航行也要兩個小時後才能進入卡爾迪瓦海峽。如果第21艦隊已經在海峽附近,而且同樣是全速航行的話,就將搶先進入海鮮,因此也就能搶佔到有利位置,等待第二印度洋艦隊主動送上門去。

問題是,如果不去卡爾迪瓦海峽,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顯然,斯科特看不出還有更好的選擇。

主要就是,他並不知道第21艦隊分成了兩支編隊,而且航母編隊與主力編隊的距離在兩百公里左右。

也就是說,當時就算斯科特選擇避戰,並且及時轉向撤退,那麼在天亮的時候,他與第21艦隊航母編隊的距離將超過五百公里,即超過了艦載航空兵的最大打擊範圍,因此不會遭到空中打擊。

可惜的是,斯科特並不知道這一點。

結果就是,斯科特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即認爲就算他選擇撤退,也不可能在天亮前離開第21艦隊航空兵的打擊範圍,肯定會遭到空中打擊,因此打贏這場海戰的唯一希望就是在天亮前幹掉第21艦隊,也就得及時進入卡爾迪瓦海峽。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即讓第21艦隊不能在夜間炮擊法迪福盧環礁,讓島上的英軍有足夠的時間修復野戰機場,從而在天亮後讓岸基航空兵投入戰鬥。

只要岸基航空兵及時投入戰鬥,那麼第21艦隊的艦載航空兵就不足爲懼了。

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來自岸基航空兵的威脅,第21艦隊不見得會在天亮之後出動艦載機攻擊第二印度洋艦隊。

到時候,第21艦隊首先得轟炸法迪福盧環礁上的野戰機場。

打定主意後,斯科特沒再遲疑,立即下令轉向,率領第二印度洋艦隊直接撲想卡爾迪瓦海峽。

此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半了。

事實上,卓宇凡也不輕鬆。

與斯科特一樣,他並不清楚對手主力的準確位置,並且理所當然的認爲,第二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就在偵察艦後面,即第二印度洋艦隊已經進入了卡爾迪瓦海峽,正在朝法迪福盧環礁航行。

只是,卓宇凡有更多的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卓宇凡的猜測沒有錯,他也能率領第21艦隊撤退,至少能在天亮之前撤退到英軍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外。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追上來,他就能用艦載航空兵打贏這場海戰。

問題是,卓宇凡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斯科特不會在天亮後追擊。

當時,卓宇凡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即第二印度洋艦隊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返回,並且出現在法迪福盧環礁附近?

顯然,這與部署在法迪福盧環礁上的岸基航空兵有關。

前面已經提到,英軍加快了修復野戰機場的速度,因此最快到二十六日清晨,英軍就能向法迪福盧環礁部署作戰飛機。因此在卓宇凡看來,第二印度洋艦隊在這個時候返回,肯定與岸基航空兵有關。

說白了,斯科特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也非常清楚在沒有航空兵掩護的情況下,他根本打不過第21艦隊。如此一來,如果第21艦隊撤退到了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外,那麼斯科特就肯定不會追擊。

這下,問題嚴重了。

如果選擇撤退,就等於主動放棄了與第二印度洋艦隊決戰的機會。

要知道,卓宇凡做了這麼多努力,就是想獲得一次決戰的機會。

現在,機會就在他的面前,他會放棄嗎?

深思熟慮之後,卓宇凡做出了與第二印度洋艦隊決戰的決定。

當然,這也沒錯。

可以說,卓宇凡手上有足夠多的優勢。

在主力艦方面,第21艦隊並不比第二印度洋艦隊差,雙方可以說是旗鼓相當。關鍵就是,第21艦隊有一支規模不算大,但是足夠用的艦載航空兵,而第二印度洋艦隊沒有艦載航空兵。

當然,關鍵是如何利用好這些兵力。

爲此,卓宇凡做了巧妙的戰術安排。

航母編隊依然向南航行,只是開始做戰鬥準備。按照卓宇凡的部署,航母編隊將在天亮之前出動第一支攻擊機羣,對法迪福盧環礁進行一次高強度轟炸,確保英軍的野戰機場無法使用。考慮到英軍也有可能在天亮之前出動航空兵,因此要爲攻擊機羣安排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完成攻擊之後,準確的說是在炸燬了法迪福盧環礁上的野戰機場之後,航母編隊將轉爲執行對海打擊任務。

只是,卓宇凡沒有急於安排攻擊任務。

主要就是,是否需要出動艦載航空兵對付第二印度洋艦隊還是個未知數,而且到時候會出現什麼麻煩也難以預料。

爲此,有必要保留一支機動兵力。

夜間戰鬥,主要還是由主力編隊承擔。

當時,卓宇凡完全有理由在進入卡爾迪瓦海峽之前炮擊法迪福盧環礁,減輕航空兵的作戰壓力。

只是,他沒有這麼做。

不是卓宇凡不想這麼做,而是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他這麼做。

主要就是,他並不知道第二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在哪。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已經進入了卡爾迪瓦海峽,而他又讓主力編隊炮擊法迪福盧環礁,就等於把自己的行蹤明確無誤的告訴了斯科特。

顯然,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要知道,至少在夜間,主力編隊的首要威脅不是來自英軍岸基航空兵,而是擁有兩艘主力艦的第二印度洋艦隊。

結果就是,在一點半左右,卓宇凡也下達了轉向命令。

此時,海峽裡的戰鬥已經開始了,交戰雙方正是兩艘執行偵察任務的輕巡洋艦。

必須承認,在各方面,“歐里亞勒斯”號與“蚌埠”號沒有太大的差別。

“歐里亞勒斯”號是“黛朵”級的第二艘,也是英國皇家海軍在大戰初期建造的最爲出色的輕巡洋艦,甚至是世界上第一種以防空爲主的輕巡洋艦。前面已經提到,英國皇家海軍中,除了幾艘快速戰列艦之外,並沒有多少適合執行防空任務的戰艦,而且英國皇家海軍一向不大重視重巡洋艦。在火力上,“歐里亞勒斯”號是該級中最強的之一,擁有十門五十倍徑一百三十三毫米艦炮。只是相較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其他輕巡洋艦,“黛朵”級在排水量上小了許多。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即在“黛朵”級上,主炮就是主要的防空火炮,因此沒有必要安裝更多的大口徑高射炮,也就能夠把排水量降下來,從而降低建造價格,用同樣的投入建造更多的戰艦。

“蚌埠”號是在戰前建造的,標準排水量只有五千噸出頭,主炮是八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

雖然“歐里亞勒斯”號的主炮口徑更大,而且數量更多,但是“蚌埠”號的火控系統更加先進,而且主炮的射速更高。至於防護與速度,兩艘戰艦更是旗鼓相當,都不要指望能夠擋住對方打來的穿甲彈,也不要指望能夠擺脫對手。

對兩艘輕巡洋艦來說,火力都不算強大,但是有足夠的威脅。

當然,輕巡洋艦之間的戰鬥,遠沒有主力艦對決那麼慘烈。交戰的時候,輕巡洋艦的主要防禦手段是機動性與靈活性。說得簡單一些,沒有任何一位輕巡洋艦的艦長會指望用艦炮轟沉對手,能夠拖住對手,給對手製造一些麻煩就非常不錯了。如果能夠重創對手,使對手主動撤退,那就再好不過了。

顯然,這是一場漫長的戰鬥。

事實上,兩位艦長的目的是一樣的,即拖住對手,等待己方的主力艦到達,並且儘可能的壓制住對手,發現對手的主力編隊。

第156章 撤退第32章 立場第6章 長遠之計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37章 出發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81章 遭遇戰第50章 歐戰風雲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56章 代言人第33章 一意孤行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160章 餘熱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5章 再接再厲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97章 將錯就錯第21章 撲空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135章 出路第582章 立場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622章 價值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108章 備戰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37章 綱領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586章 服軟第230章 嘗試第67章 打就打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70章 圈套第53章 倒計時第41章 如釋重負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89章 聯合進攻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9章 被妞泡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95章 偶然遭遇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385章 掉隊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56章 代言人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12章 出動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69章 打壓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437章 快節奏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46章 聯軍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3章 停戰條件第51章 中立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55章 風雲再起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621章 核時代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71章 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