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sodu
顧祝同在爲如何攻打中途島犯難的時候,李向龍與卓宇凡也遇到了麻煩。
雖然在高層決策會議上,馮承乾提出的方案得到了支持,但是落到實處,問題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多。
以中國海軍當時的實力,有把握打下斯里蘭卡嗎?
對此,沒有人持懷疑態度,只是在需要付出的代價上,衆人的觀點並不一致。
當時,李向龍就不支持在年內攻打斯里蘭卡。用他的話來說,就算艦隊能夠奪取絕對制海權與絕對制空權,也不可能順利打下斯里蘭卡。強攻斯里蘭卡,得付出非常巨大、甚至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原因很簡單,斯里蘭卡不是一座人口稀疏的小島,而是一座人口稠密的大島。
雖然在此之前,也就是攻打菲律賓的時候,中國軍隊打過類似的戰鬥,但是菲律賓與斯里蘭卡有明顯區別。這就是,攻打菲律賓,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場由海軍支持的、以陸軍爲主的地面戰爭。斯里蘭卡則不一樣,這肯定是一場以海軍爲主、陸軍只是提供協助的島嶼攻防戰。
與攻打斯里蘭卡類似的,只有攻打新喀里多尼亞的戰鬥。
問題是,就算這兩座島嶼的面積相差不大,但是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在常住人口數量上卻有很大的差別。
在成爲法國的殖民地之前,新喀里多尼亞只有一些原始的土著居民。人口總量還不到十萬。而且在被法國佔領之後,土著居民遭到殘酷屠殺。到大戰爆發時,新喀里多尼亞的土著居民幾乎絕跡了。此外,因爲遠離法國本土,島上又沒有什麼值得開採的資源,附近也沒有其他的法國殖民地,所以在過去的上百年間,法國並不是很重視這塊殖民地,移居新喀里多尼亞的法國人還不到兩萬。
中國軍隊佔領新喀里多尼亞的時候,島上的法國人只剩下了五千左右。此外還有大約五萬名從事種植工作的黑人。
顯然,新喀里多尼亞是一座地廣人稀的大島。
在這座島嶼上,只有一座城市,即維拉港。其他的都是以種植園爲中心的鄉村,而且分佈並不集中。
如此一來,中國軍隊只需要控制維拉港周邊地區,根本沒有必要佔領整座島嶼。
顯然,斯里蘭卡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斯里蘭卡有着久遠的文明,在成爲英國的殖民地之前就已經是印度洋上的主要國家,在歷史上甚至一度是印度洋上最強大的國家。大戰爆發的時候,斯里蘭卡的人口總量超過了六百萬,而且主要就是當地居民。城市方面,除了行政中心科倫坡之外。還有加勒、康提、賈夫納、拜蒂克洛、亭克馬裡等人口在十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分佈密集、幾乎遍佈全島的城鎮與鄉村。
如此一來,中國軍隊就不可能攻佔某處地點,必須佔領整個斯里蘭卡。
爲此,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即便按照陸軍的估計,佔領斯里蘭卡也需要投入大約三十萬地面部隊,而且在攻打期間需要動用大約五十萬兵力。
顯然,這對後勤保障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要知道,澳洲的戰鬥還沒有結束,海軍的運輸船隊還得留在西南太平洋上。能夠用於印度洋的船隻並不多。
以李向龍的估計,印度洋上的船隊最多隻能支持二十萬陸軍作戰。
當然,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比如,事先把物資送往安達曼羣島的布萊爾港,再送望前線。就能減少一半的航程,把船隊的運輸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
問題是。這需要事先擴大布萊爾港的吞吐能力。
這就是問題所在,即當時的布萊爾港只是一座小港,或者說是一座漁港,最多隻能供五千噸級的船隻停靠,根本無法支持萬噸級貨輪。如果要擴大布萊爾港的吞吐能力,至少需要花費半年時間。
顯然,不可能等到半年之後再去攻打斯里蘭卡。
當時,李向龍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解決辦法,即定下一個有限的進攻目標,不一定要打下整個斯里蘭卡。
最初的時候,陸軍堅決反對這麼做。
道理也很簡單,斯里蘭卡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是英軍的前沿防線,島上至少有十五萬英軍。如果只佔領斯里蘭卡的一部分,哪怕是攻佔了最主要的城市與港口,也不能保證殲滅島上的敵人。這樣一來,陸軍作戰部隊就得不到休整,不得不跟英軍糾纏下去,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
只是,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最終,陸軍不得不做出讓步。
七月下旬,攻打斯里蘭卡的作戰行動基本確定了下來。與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一樣,首先由海軍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然後投入陸戰隊開闢登陸場,等到奪取了港口之後,陸軍部隊才上岸接替陸戰隊。
爲此,李向龍準備了四個陸戰師,主力是直屬於第二艦隊的第二陸戰師。
當時,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編制有點特殊。主要就是,陸戰隊在行政上隸屬於海軍,爲海軍下的兵種,而不是獨立兵種,因此在編制上一般配屬給艦隊,而不是直接配屬給戰區司令部。換句話說,陸戰隊的指揮權在艦隊司令官手裡,而不是在戰區司令官手裡。當然,這也不是大問題。在需要陸戰隊的戰區,一般都是由海軍將領擔任戰區司令官,而且往往會兼任艦隊司令官。
七月二十七日,配屬給第二艦隊的五艘艦隊航母、以及配套戰艦到達新加坡。
在此之前,原本隸屬於第二艦隊的“唐玄宗”號已經返回本土,進行服役之後的第一次大修。
也就是說,當時第二艦隊總共有六艘艦隊航母,即“唐高祖”號、“唐中宗”號、“宋太祖”號、“宋太宗”號、“明太祖”號與“明成祖”號。這六艘艦隊航母分別編在兩支戰鬥艦隊裡面,每支各有三艘艦隊航母。
經過太平洋戰爭的洗禮,中國海軍在航母戰鬥羣的編制上已經很有心得了。
如果艦隊需要執行制海作戰任務,那麼一支航母戰鬥羣裡最多隻能有三艘艦隊航母,再多的話就會造成指揮混亂。如果執行的是支援任務,哪怕有再多的艦隊航母,也至少應該組成兩支航母戰鬥羣,以便兩支戰鬥羣輪換上陣,從而確保獲得足夠的補給,提高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當然,對李向龍與卓宇凡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擊敗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二印度洋艦隊之後,卓宇凡正式升任戰鬥艦隊指揮官,直接指揮第21艦隊。因爲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所以李向龍在擔任了戰區司令官與戰區艦隊司令官的同時,還兼任第72艦隊司令官。名義上,是由李向龍指揮艦隊作戰,實際上的指揮官則是卓宇凡。
主要就是,李向龍還得負責戰區司令部的事情。
也就在這一天,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
這就是,撤退到梁贊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在被德軍全面包圍了近一個月之後,最終向德軍投降,即紅俄正式宣佈投降。
在此之前,德軍已經攻佔了莫斯科與列寧格勒。
在堅持了三年零一個月之後,這個世界上幅員最爲廣闊的國家終於倒下了。德軍開進梁贊的時候,守衛該城的俄軍已經斷糧半個月,很多俄軍餓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根本不可能與德軍作戰。有趣的是,在布爾什維克中央政府辦公大樓的地下室裡,德軍找到了數百噸食物,其中還有不少伏特加與魚子醬,而布爾什維克政權的領導人根本就沒餓肚皮,在投降的時候簡況狀況都非常良好。
當然,不管怎麼說,紅俄戰敗了。
顯然,最高興的是德皇威廉二世。
在收到紅俄投降的消息後,威廉二世就當即表示,他要去克里姆林宮,在那裡接受俄國領導人投降。這給德軍制造了不小的麻煩,因爲克里姆林宮在戰鬥中遭到嚴重破壞,當時已經成爲德軍的前線醫院。
爲了讓德皇去克里姆林宮參加紅俄的投降簽字儀式,德軍耗費了大量財力,把這座昔日沙皇的皇宮修繕一新,甚至蒐羅了一批俄國的工匠與藝術家,按照原來的模樣重新裝飾了這座宏偉的宮殿。
要知道,威廉二世上次去克里姆林宮,還是三十多年前,當時他還是皇儲。
對中德來說,紅俄戰敗依然是天大的好事。要知道,這意味這兩國用來對付紅俄的上千萬兵力都能用到其他地方去了。
只是,對李向龍來說,這未必是好事。
當天晚上,李向龍就收到了馮承乾發來的命令,讓他暫時擱置進攻行動,等待海軍司令部下達的新命令。
李向龍非常清楚,紅俄戰敗,肯定要對總體戰略做出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有理由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當時,還有人認爲,英軍將從南亞撤退,因此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斯里蘭卡,甚至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佔印度,但是李向龍並不這麼看。
說白了,紅俄戰敗,讓美英退無可退,英軍不但不會主動退卻,還會死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