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承乾的堅持下,中國當局決定從一九四五年底開始,在日本實施分階段重建工作。
這是一個艱難的開始,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因爲反對勢力依然非常強大,所以馮承乾不得不退而求其此,即把日本的重建工作分成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重點加強九州島地區的重建工作,並且在全日本範圍內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當然,重點是後者。
在此之前,九州島的重建工作就已開始,只是進度不是很快,而且主要集中在長崎、鹿兒島、宮崎、大分與福岡等大城市,中小城市與偏遠城鄉的重建工作進行得很緩慢,甚至根本沒有相關安排。
當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戰爭期間,日本受損最爲嚴重的就是大城市,即中國空軍的對日戰略轟炸打擊的就是工業集中的大城市。直到日本投降前半年,在日本的衆多企業把工廠轉移到中小城市與鄉鎮之後,轟炸範圍才隨之擴大。只是到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已經攻佔了九州島,因此九州島中小城市與鄉鎮受到的損壞並不嚴重。
更重要的是,九州島在日本列島中的地位位置最爲靠南。
也就是說,九州島的自然環境最好。
到一九四五年的時候,九州島已經是日本最主要的產量區了,其生產的糧食佔到日本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這些糧食,不但供應給了九州島的居民,還輸往本州島,養活了本州島的數百萬日本人。
也就是說,九州島的中小城市與鄉鎮基本上不需要進行戰後重建。
顯然,在九州島的重建工作中,中國的投入不會太大,負擔也不是很重。
相對而言。在全日本實施基本生活保障,纔是真正的負擔。
在一九四五年的最後兩個月裡,中國軍方進行了日本戰敗之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並且按照戶籍確定了居民的基本分佈情況。
有趣的是,這份普查結果一直沒有公佈於衆。
完成普查之後,中國軍方纔有基礎在日本實施戰時配給制,即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數量來確定配給額。
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即便按照日本在戰後做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即全日本的人口總量爲四千萬。也意味着每年需要爲日本提供上千萬噸糧食。要知道,日本在一九四五年的糧食產量不到兩千萬噸,按照最低配給標準,也僅夠養活二千五百萬人,存在大約一千二百萬噸糧食缺口,而只有中國能夠爲日本提供足夠的糧食。
根據中國軍方的記錄,在一九四六年輸入日本的糧食達到了一千三百萬噸。
這些糧食中。只有大約三百萬噸提供給駐軍使用,另外一千萬噸都以配給的方式分配給了平民。
只是,僅僅提供生活物資,根本無法解決日本的問題。
一九四六年第二季度,日本戰後重建的第二階段工程開始。
這次,中國軍方將在四國島進行試點,即以僱傭日本人的方式、以及爲日本民間企業發放貸款等方法,讓日本重建經濟。
當然,駐軍也要承擔一些重建工作。
按照馮承乾的安排,駐軍的主要任務是修繕公共基礎設施。特別是港口、道路、鐵路與機場,以及城市的排水管道、電力網絡、自來水管道等等。在某些遭受轟炸損失較爲嚴重的城市,駐軍還要爲居民搭建臨時居住的棚屋。在重建期間,重建地區與城市的交通由駐軍全權掌管。
只是,除此之外,其他的重建工作都得由日本人負責。
當時,中國軍方出臺了很多鼓勵重建的政策。比如,平民在修繕居屋的時候。中國軍方將提供必要的工具與材料,並且給予一定程度的運輸協助,而平民只需要向中國軍方提交一份申請表。由中國軍方覈實所涉及的重建居屋是否是其財產。在申請獲得批准之後,還需要跟中國軍方簽署一份借貸合同。即建築用工具全部從中國軍方租借,而建築用材料則以賒賬的方式購買,在今後按期償還。又比如,中國軍方開始鼓勵日本人開設公司與企業,並且爲其提供原始運作資金,而得到批准成立的民營企業,都有機會獲得由中國軍方提供的各類項目合同,包括修繕公路、恢復城市供電供水、協助運送貨物、分配物資等等,而一些涉及到生活服務的個體經營者,比如開辦小賣部,可以優先以低廉價格從中國軍方手裡購買到販賣的物資。
說白了,這些政策都是在鼓舞日本人重新回到社會勞作中來。
只有獲得了勞動機會,日本人才能獲得成就感,也才能夠通過勞動重建家園,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數千萬日本人是一支巨大的勞動力大軍。
說白了,日本重建是日本人的事,而不是中國的事情,只有日本人自己行動起來,才能夠重建國家。
可以說,在四國島的試點進行得非常順利,也取得了很好的結果。
到一九四六年底,四國島上已經出現了上萬家小企業,雖然大多是從業者不到十人的微型企業,但是爲社會提供了上百萬個工作崗位,讓數百萬人能夠通過勞動生活,而不是指望獲得中國的援助。
更重要的是,通過重建,四國島的社會秩序得以恢復,局勢也穩定了下來。
當時,四國島的工廠不僅僅爲重建服務,也在爲中國軍隊服務。
也正在這個時候,日本誕生了第一批新企業,而這些企業獲得的第一份訂單全部來自中國軍隊。比如,高知的“新日本製鞋株式會社”在一九四六年十月,從中國軍方手裡獲得了一份價值高達一點四億華元的訂單,爲中國軍隊生產五百萬雙軍靴。這份訂單,直到一九四八年底才全部完成,而該企業也成爲了日本第一傢俱有中國背景的跨過公司,爲新日本首批大企業之一。
當然,不僅僅是四國島纔有企業。
在一九四六年的時候,九州島的很多日本企業都在爲中國軍方服務。
比如長崎的“三菱織業廠”在一九四六年初就獲得了一筆豐厚的訂單,爲中國軍方生產三百萬套軍服。該廠也成爲了新三菱集團的奠基者,而這筆訂單爲新三菱集團在誕生時撈到的第一桶金。
事實上,日本的戰後重建,首先就把日本打造成了中國的工廠。
到一九四七年底的時候,中國軍隊所需的次要物資,比如軍服、軍靴、帆布彈帶、防水雨衣、帳篷、乃至藥用紗布等等涉及到紡織業的,有半數來自日本的工廠,有成千上萬的日本工人在爲中國軍隊生產勞作。
到一九四七年,日本的戰後重建擴大到了全國。
當然,到這個時候,日本的重建工作已經主要依靠日本企業了,中國軍方提供的只是訂單,而不是直接援助。
也就是說,日本企業生產的不僅僅是軍用品,還有其他物資。
也正在在這個過程中,新日本的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大戰在一九四七年結束,那麼日本的戰後重建肯定會遇到很多麻煩,特別是資金不足。只是,大戰沒有在一九四七年結束,因此日本抓住了這次極爲重要的機會,或者是中國給予了日本這次機會。
正是如此,日本成爲了第一個開始戰後重建、也是第一個完成戰後重建的國家。
根據中國軍方的統計數據,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僅僅由中國軍方給予的日本企業的合同總金額就達到了一百三十億華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
大戰爆發前,日本的經濟總規模也不過一千億華元左右。
粗略統計,中國軍方提供的合同,至少爲日本創造了一百萬個就業崗位,讓數倍於此的日本人獲得了謀生能力。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附帶效應,特別是附加產業,讓更多的日本人得到了工作機會。
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軍方的鉅額訂單,日本根本不可能在三年之內完成重建工作。
到一九四八年底的時候,日本的經濟規模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準,工業總產值達到了戰前的三分之二。
當然,這是一個新日本,一個被拔掉了獠牙與利爪的日本。
在日本的工業中,輕工業佔了統治地位,而且以紡織、製革、印染等爲主,而日本在戰前所倚重的重工業,幾乎不存在了。到大戰結束的時候,日本的鋼鐵產量不足一百萬噸,連國內的正常建設都無法滿足,也就依然得從中國進口鋼鐵,而日本的化工產業也主要與輕工業有關。
更重要的是,重建之後的日本,在經濟上完全依賴中國。
說白了,如果沒有中國軍方提供的訂單,日本根本無法完成重建。即便在完成了重建之後,因爲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太弱,日本企業依然得以出口爲主,而能夠消化日本輕工業的只有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顯然,日本在經濟上已經不具備獨立性。
也正是如此,日本才成爲了中國的附屬國。在經濟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之前,日本根本不可能成爲中國的敵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