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遲到(三)

東莞縣城乃是洪武年間進行過大規模擴建的,將舊城池西南方向的鉢盂山和道家山囊括入城中,是故,如今呈現在陳凱眼前的這座東莞縣城是一座不規則的多邊形。

城池門開四座,北曰鎮海、南曰崇德、東曰和陽、西曰迎恩。從名字上看去,便與香山縣有了很大的不同——香山縣,素來官員到任皆是從南門進入的;而這東莞縣,卻素來是從西門。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省會廣州便在東莞之西。

陳凱親率的大軍自新安向北推進,很快抵近到了東莞縣城之下。雙方兵力差距不小,但也並非有多麼巨大,所以陳凱乾脆也不徹底圍困城池,只是在縣城西南方向紮營,大軍抵近城下,清理城南的梅花樁,並且在城外明目張膽的挖掘地道。

爲了挖掘地道,明軍在左近還修建了兩座包圍地道的營盤,呈掎角之勢。陳凱用兵穩健,倒也讓城內的清軍得不到什麼可趁之機,但是城外工事、地道大肆修建,再加上城南本就是有鉢盂山和道家山一西一東拱衛着地道指向的南城牆,挖掘進度緩慢非常是其一。縣城之內,新城區與舊城區之間還有一條水道將城池一分爲二,即便是進入到了巷戰階段,也絕不會似新會縣城那般輕易得手。

守軍是收到了尚可喜的嚴令的,死守城池。城池尚未圍死,再加上明軍的兵力優勢也遠不足以讓他們感到絕望,此間在嚴令之下,守軍的士氣還算不錯,守禦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只等着尚可喜口中的援軍抵達。

十月底,陳凱從新會出發,連下香山、新安二縣,但是在東莞卻被迫停住了高歌猛進的腳步。與此同時,陳凱的大軍離開,對李定國所部造成的影響也算不得巨大,在李定國的調遣之下,大軍先鋒渡過了倉步水,輕而易舉的奪取了高明縣城。

這是早有預料的,畢竟清軍水師幾乎已經可以忽略不計的今天,位於西江以南的高明縣哪怕是有着倉步水作爲屏障,可沒有足夠的船隻,也不過是孤懸在外罷了。沒有必要爲此消耗有限的兵員,尤其是沒有必要讓藩兵蒙受更多的損失。

高明即下,李定國的一支偏師從新會縣城出發,北上直取順德。而他的本部兵馬則越過西江,謀求對三水的奪取。

人說江南水網縱橫,實際上珠江三角洲作爲沖積平原,整片區域亦是由一條又一條水道切割成了一小塊兒一小快兒的。這樣的地形之下,缺乏水師的一方就會出現機動能力大幅度下降的問題。

順德與廣州府城之間已不足百里,除了一條條水道以外,也沒有太多可以作爲阻隔的地理屏蔽。但也正是由於清軍水師的問題,使得順德依舊難以得到廣州的有效支持,但是一如新會和東莞似的,順德的清軍也接到了死守的命令,等待那不知道尚在何處的八旗援軍。

順德的進攻,李定國決定兩廣總督連城璧和虎賁將軍王興統領水路兵馬負責攻取,而他的本部兵馬則北上三水,奪取這一更加重要的所在。

三水縣城位於河口一處,同時作爲連通肇慶府城和廣州府城之間的必經之路。兩廣總督李率泰當然明白三水對於清軍的重要性,當即便帶着督標親赴三水縣城協防。

四年前,清軍圍攻廣州,三水這裡便有一位明廷的督師大學士坐鎮。現如今,明軍展開反攻,倒是清軍這邊也來了個兩廣總督的高官協防,正好是與當年倒了過來。唯獨不同的是,清軍進攻三水,是走陸路進逼;而明軍這邊,則是需要通過水路方可以抵近城下。

西江水道之上,一支明軍艦隊緩緩的溯流而上。座艦的大旗之上,一個大大的陳字迎風招展,竭盡全力的向兩岸的山色田野、士紳百姓們告知着主帥的身份。

座艦船頭,白髮的老將軍眺望着一路的山形水勢,所感,更多的還是似曾相識的熟悉,以及或是由於時日久了,記得不甚清楚了,或是因爲物是人非而產生的些許陌生。但是,水文地理,早已瞭然於胸,多年來不敢或忘,爲的就是今天的反攻。

“四年前,本帥奉命受督師大學士何吾騶節制,駐紮三水爲廣州掩護側翼。奈何,虜師來勢洶洶,饒是將士們拼死血戰,最終也無法阻止三水的淪陷。那時候,三水丟了,我也只能水流而下,到上川島去棲身,還是幸得陳撫軍的幫助,纔能有今日之實力。”

話說着,凌海將軍陳奇策轉頭望去,座艦之後,西江之上,大大小小的艦船一望無際,百舸爭流。這裡有他當年逃離三水時倖存的戰艦、有珠江水戰中的繳獲、有陳凱在香港分給他的小船、也有攔截杜永和的繳獲和這四年來的新造。

“總算是殺回來了啊。”

陳奇策眺望視線所及,在遠處,西江有一處向東北方向的水道。看到了那裡,腦海中曾經的記憶浮現,當即便對傳令兵吩咐道:“命令艦隊,在前方轉道北江,然後順流而下,佔據大洲沙,炮擊新會縣城,掩護西寧王的大軍渡江。”

命令下達,很快的,座艦上的旗手站在桅杆的望臺上揮舞着旗幟,後面的艦船注意到了座艦的指示,亦是迅速的做出了迴應。

艦隊如陳奇策所言的那般轉道北江,迅速控制了無人守禦的大洲沙,炮擊河口的三水縣城的同時,那些較小的艦船也開始爲已經抵近到北江南岸的明軍先鋒提供船運支持。

上萬的明軍在李定國的中軍都督靳統武的率領下迅速的渡過了北溪,大搖大擺的抵近到了三水城下,在水師的配合下對三水縣城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而且,更多的明軍似乎也在從南面新會的方向向這裡集結,儼然已是一副要將三水囊括手中的架勢。

此間,既有本地的綠營,也有李率泰的督標,距離廣州亦是不遠,靳統武的勸降自然是無功而返。

眼見於此,靳統武便開始了按部就班的打造攻城器械、破壞城外的梅花樁,同時挖掘地道,做得與陳凱在東莞、王興在順德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攻城準備在緩緩的進行,過了數日之後,第一次的進攻發動,靳統武親抵前線,統領明軍採取蟻附攻城外加上坑道突襲的方式展開進攻。一如去年的肇慶和今年的新會似的,清軍對於這種戰術早有準備,依舊是城上嚴防死守,城內挖掘內溝,在承受了一定的傷亡後,也很快便擊退了明軍的猛攻。

第一次進攻失敗,靳統武那邊也沒有氣餒,而是繼續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挖掘更多的坑道,擺明了就是要將戰術繼續貫徹下去。

時間飛速流轉,很快便推移到了十一月下旬。這期間,靳統武從李定國那裡不斷的收到消息,先是陳凱連下香山、新安兩縣,接下來便一如他那般逐步於清軍堅守的城池。

不過,比起他的那些比較原始的戰術,陳凱對東莞的進攻頗爲激烈,就連城牆有一次都被明軍炸塌了,結果後續部隊跟進較慢,愣是讓清軍堵住了缺口,用準備好的竹筐裝滿土石重新將缺口給堵了上去。

這樣的消息,都是通過香山縣傳過來的,雙方雖然不復合兵一處,但是軍情上還是互通有無的。陳凱對於他進攻東莞的不順利,也沒有絲毫的避諱。倒是連城璧和王興那邊,攻擊同樣是不順利,甚至不順利的程度比之陳凱和他的還要更高一籌,但報告上卻總是頗爲樂觀的,樂觀得靳統武幾次笑出聲來。

他只是個單純的武將,對於政治上的貓膩不太能夠理解。戰報一事,往往並非是處於爭功的心思,很多時候還是要給予後方以信心,否則臨陣換將的話,往往對於戰局的影響就更爲不利了。

這些,現在與他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於他而言此時此刻無非是與陳奇策一起對三水縣城展開有效的攻擊,僅此而已。不過到了今天,他卻接到了一封急報,說是順德那邊的清軍放棄了城池,大軍轉進佛山。

“真奇怪了,三水和東莞沒開花,倒是順德先拿下了。”

靳統武很不能理解,話說出口,亦有對連城璧、王興所部戰鬥力低估的言下之意。陳奇策與其對坐,細細的看過了急報,很快的,新的急報送抵,一份連順德二字就始終沒有提及過的文字,也爲他們解釋了到底爲何清軍要放棄那座順德縣城的原因所在。

………………

三水之畔的北江順流而下,匯入珠江的滾滾洪流之中,無有一分一秒停歇便洶涌的匯入大海。

珠江的湍流之上,沿江的烽火臺,除了東莞、新安、香山所轄的已經被明軍控制了,不復爲清軍預警,其他的烽火亦是如設立至今那般忠誠的履行着他們的職責。

滾滾的狼煙沖天而起,很快的,下一個烽火臺便一如前者般點燃了狼煙。間隔頗遠的狼煙煙柱兒一個個的向廣州方向冒起,伴隨着的則是珠江之上,一如去年清軍突襲香港島之後的那般,一支比陳奇策所部規模要小上不少的明軍艦隊溯流而上,沿着去年走過的舊航道再一次向廣州航行。

艦隊緩緩駛來,廣州清軍早已有了準備。上一次的奇恥大辱,這讓尚可喜很是在廣州新城城牆上修築了幾處炮臺,並且將近來鑄造的火炮盡數搬了上去。此一番,明軍再度來襲,尚可喜聞訊便立刻趕到了南城牆那裡親自指揮作戰,爲的便是一雪前恥。

奈何,這一次明軍艦隊在抵近廣州城後,並沒有靠近碼頭的水道,而是佔據了大吉沙在內的幾處沙洲,同時艦隊護衛明軍步兵在河南島登岸,展開了快速的推進。

河南島上,清軍有少量的駐軍以及配合廣州城南炮臺鎖江的炮臺。明軍不按常理出牌,抵近河南島,直接選擇登陸,步兵推進速度很是迅速,沒等廣州那邊徵調漁船結束,河南島上幾乎稱不上戰鬥的抵抗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明軍更是開始在島上安營紮寨,同時控制着那幾處炮臺封鎖江面。

明軍霸着河南島不走了,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每一次,無論是當年救援廣州,還是後來的炮擊廣州,陳凱都只是將此視作是暫且停靠的轉運碼頭而已,哪裡像是今日這般。

這樣的行徑,自然不會是沒有根據的。於是乎,平南藩和靖南藩聯合展開軍議,你一言我一語的,最終發覺最有可能的就是陳凱有了快速攻陷東莞的辦法,或者是在東莞城下已經把耐心耗得差不多了,準備越過珠江,到西岸這邊兒來摻和一腳。

接下來,順德清軍有秩序的從縣城撤離,王興倒是派兵追了一回,結果雙方沒有分出勝負,也就不了了之了。接下來,粵西明軍在控制了縣城之後,開始步步蠶食西江以北,乃至是北江以北的區域,清軍早已撤軍,那些地區很快就落入了明軍的掌握之中。

與此同時,作爲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陳凱並沒有向珠江西岸與粵西明軍靠攏,而是繼續在東莞城下,發動着一次次疲軟無力的進攻。甚至到了這個時候,陳凱的精力也已經極少放在近在咫尺的東莞縣城上面了,反倒是每日每日的死盯着香港那邊的報告,日復一日,愈加的急切。

“還沒到嗎?”

“回撫軍的話,周侯爺和柯提督還沒有到。”

應該是十一月中旬就該到了的,可是現在已經臘月初了,周鶴芝和柯宸樞的部隊卻依舊沒有抵達。那可是幾百艘戰艦和兩萬多的明軍戰兵,其中光是步兵就有八個鎮一萬六千戰兵,幾近於陳凱現階段在廣州戰場上投入的部隊的兩倍了。

這支大軍始終沒有抵達,使得陳凱始終不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而且更重要的是,清軍的援軍,應該馬上就到了!

第二十八章 栽花插柳(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狂飆(一)第三十九章 力從地起(九)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水(一)第四十一章 力從地起(十一)第二十章 壓榨(六)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第十七章 肇慶之戰(上)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第三十九章 一場戲(完)第六十四章 內憂外患(四)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傷拳(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聯(五)第六十五章 鉅變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四十五章 求變(六)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三十六章 一場戲(三)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十一章 遺澤(下)第六十四章 相見(上)第二章 漣漪(下)第五章 戰端再啓(下)第六十章 叮囑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下)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風(一)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試水(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在遠方(二)第八章 效馬骨(三)第一百章 桂林之戰(上)寫在卷尾的話第六章 效馬骨(一)第十二章 關門打狗(上)第九十三章 落子無悔(八)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二百章 風暴第二百四十一章 刺虎(下)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零四章 再見(三)第三十九章 無恥之尤(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四十八章 早春時節(三)第七十六章 抉擇(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上)第九十一章 落子無悔(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十六章 佈局第七十三章 虛實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十三章 鎮撫(下)第七十七章 抉擇(中)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三十三章 力從地起(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六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四十一章 刺虎(下)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一百零五章 季孫之憂(八)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七十七章 抉擇(中)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四十章 路客與刀客(一)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十八章 肇慶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一百一十章 織霧(四)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怒吼(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