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刺破蒼穹

哈立德國王軍事城。

在坐進駕駛艙之前,李天凌洗了個冷水臉,還喝了杯濃咖啡,只是依然沒法克服濃烈的睡意。

昨晚,他根本沒有休息。

不是在關注西北戰區那邊的戰鬥,而且沒辦法獲得前線信息。

忙了一夜,也就是在爲今天上午的行動做準備。

此時,掛在“戰-11B”肚皮上的,即腹部重掛點上的不是副油箱,而且“戰-11”有足夠的航程,一般不掛副油箱。也不是對地打擊武器,畢竟“戰-11B”是制空戰鬥機,如果要執行打擊任務,會安排“戰-10”或“戰-16”。那是一枚非常獨特的,之前從來沒在戰鬥中使用過的大型導彈。

導彈的長度超過了5米,而且十分的粗壯,彈體直徑在500毫米以上。

看着,像巡航導彈。

只是,沒有巡航導彈的彈翼,也沒渦輪發動機的進氣口,此外彈頭是錐形,不是巡航導彈的卵型。

關鍵還有,這枚導彈其實只有4片相對很小的尾翼。

從外形看,更像是彈道導彈。

不過,那不是彈道導彈。

至於那是什麼導彈,李天凌非常清楚,因爲他是該導彈的試射飛行員之一,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就是由他完成的。

那是一枚戰鬥機掛載與發射的反衛星導彈!

在與西陸集團開戰之後,李天凌就收到了一份特殊命令:不再參加在波沙灣這邊的作戰行動,帶領中隊的官兵爲即將開始的特殊行動做好準備,包括讓中隊的其他飛行員掌握在極限高度發射導彈的技巧。

只是,李天凌他們並沒有收到回國的調令。

道理也很簡單,反衛星導彈能對付的是低軌道衛星,其中由以具有變軌機動能力的軍事偵查衛星爲主,因此肯定有一部分西陸集團的偵查衛星通過變軌機動,避開樑夏帝國本土的幾處主要空軍基地。

如此一來,就得在距離本土足夠遠的地方,部署一些執行反衛星任務的戰鬥機。

要說的話,這也是帝國空軍發展機載反衛星導彈的關鍵所在,即能部署到全球任何一處空軍基地。

在理論上,只需要一條長2000米的硬質跑道,能夠讓執行支援保障任務的大型運輸機起降,就能夠部署,然後用半天時間,讓經過改造,執行反衛星任務的重型戰鬥機做好戰鬥準備。

如果提前準備,能把備戰時間縮短到4個小時。

相對於其他反衛星武器,機載反衛星導彈在戰略機動方面的優勢最爲明顯。

正是如此,空軍司令部才讓李天凌他們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做好戰鬥準備。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西陸集團率先出手,攻擊樑夏帝國的軍事衛星,而帝國隨後着手發起反擊,完全在李天凌的預料之中,並沒有讓他趕到意外。他反到覺得,帝國高層有一點婦人之仁。

全面戰爭爆發,首先要幹掉的就是敵人的軍用衛星!

在歷次戰略級別的兵棋推演當中,都少不了反衛星作戰環節,而且都是最高優先級,爲開戰後的首要任務。

軍用衛星在現代戰爭中的價值實在太大了。

其實,帝國軍隊就是軍用航天的先驅,更是頭號受益者。

帝國軍隊發起的戰後第三輪軍事改革,最爲突出的特點,就是大幅度提高包括軍事衛星在內的衆多高科技武器裝備在現代化戰爭中的地位,通過佔領科技制高點,來實現打贏下一場戰爭的目的。

爲此,樑夏帝國率先研製反衛星武器。

要說,導彈只是其中的一種。

雖然反衛星導彈的作戰效率不算最高,還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前期準備時間長,缺乏戰術靈活性,以及只能攻擊低軌道衛星,但是也有其他反衛星武器所沒有的優勢,比如能按照實際需求進行部署,幾乎不受地域的限制,而且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能有效的對付那些進行變軌機動的軍事衛星。

關鍵還有,反衛星導彈不佔編制!

在理論上,任何一架“戰-11B”都能夠掛載與使用這種研製代號爲“XKT-1”的反衛星導彈,需要的就只是對腹部的重載掛點進行必要的加強,取下前後的串列掛點,並且讓飛行員掌握髮射導彈的技巧。

至於技巧,其實也不難。

簡單的說,就是儘可能的飛得高一點與飛得快一點,在達到極限高度之前,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把導彈射出去就行了。

飛行員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發射導彈後失速。

其實,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找到攻擊的衛星。

帝國空軍投資,在帝國本土建造了3部反衛星雷達,而且對所有大型預警指揮機的雷達做了改進,使其能夠用來探測在低軌道運行的衛星,然後靠一套綜合數據處理系統,獲取衛星實時軌道圖。

最爲關鍵的是,這3部反衛星雷達都已經建成。

此外,有三分之一的“指-8C”完成升級改造,也就是升級數據處理軟件,增加對低軌道目標的計算能力。

可惜的是,XKT-1還沒完全定型。

其實,就在上半年,李天凌還參加了XKT-1的飛行測試工作,掛着全尺寸樣彈升空,通過實際的飛行,獲得在掛載這種大型導彈之後,戰鬥機能達到的飛行包線,以便對飛控系統進行調整。

就李天凌所知,XKT-1的測試樣彈總共只有11發,之前已經用掉了6發。

顯然,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

就算在上個月,也就是局勢惡化之前,提前進行了量產,現在裝備的數量也肯定不會超過20枚。

別看XKT-1只是機載反衛星導彈,卻一點都不便宜。

那11發樣彈,就燒掉了近3億金元。

按空軍草擬的採購計劃,在完成研製之後,用120億金元採購1500餘枚,算上研製花掉的30多億金元,KT-1的軍方採購單價接近1000萬金元,爲帝國空軍迄今爲止研製的最爲昂貴的導彈。

只是,現在擁有的這點導彈,肯定是杯水車薪。

正是如此,在昨天的反衛星作戰當中,帝國空軍並沒有使用這種導彈,而是用掉了不少的陸基反衛星導彈。

要說的話,這種編號“KT-2A”的陸基反衛星導彈,其實是陸軍投資研製,卻沒有采購與裝備的“山火”中程彈道導彈。

準確說是採用了“山火”的彈體。

當時,陸軍在放棄“山火”,取消所有中程彈道導彈項目後,空軍找到研製“山火”導彈的“飛騰”公司,提供了一筆資金,讓“飛騰”公司繼續改進這種導彈,重點提高導彈的彈道性能。

在最初的時候,空軍其實是想把“山火”發展成一種能夠靈活部署的小型運載火箭。

簡單的說,就是在戰爭期間用來進行補網發射。

因爲主要用來發射小型衛星,所以並不需要多大的運載能力,近地軌道達到500千克就行了。

關鍵得有足夠的戰術靈活性,也就是能夠隨叫隨到。

顯然,那些動輒能把幾噸貨物送上軌道的大型液體燃料運載火箭,並不適合執行這種類型的發射任務。

至於“山火”,反到非常的合適。

在現有基礎上,增加第三級,就能實現500千克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因爲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所以日常維護保養也非常容易。如果在研製成功之後說服陸軍採購,當中程彈道導彈使用,還能夠發揮規模量產優勢,從而大幅度降低價格,達到用得起,能夠大量裝備的程度。

要往根本上講,依然是錢的問題,即單獨發展小型運載火箭,費用肯定是難以承擔。

只是,空軍很快就發現,“山火”其實更加適合用來執行反衛星任務,而且在理論上能對付中高軌道衛星。

用動能戰鬥部,把載荷總質量控制在100千克以內,增加第三級火箭,“山火”的射高在理論上能達到5000千米。

這個高度,能夠對付80%的軍用衛星!

此外,“山火”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機動部署的彈道導彈,在改成反衛星導彈後,依然能夠部署在發射車上。

正是如此,帝國空軍在過去的幾年裡,採購裝備了數百枚KT-2。

至於這個編號,因爲理想研製的時間要晚一些,是在空射型之後,所以獲得的編號也排在空射型後面。

有趣的是,爲了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這些導彈仍然採用的是“山火”的名稱,而且編在陸軍的裝備採購目錄裡面,採購理由是拿來做測試,畢竟在每年的聯合軍事演習當中都要用掉很多靶彈。

不要忘了,西陸集團有大量中程彈道導彈,帝國軍隊也一直在研製反導彈技術。

就在昨天,這些部署在帝國本土的反衛星導彈,發揮了關鍵價值,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打下300多顆西陸集團的軍用衛星。

根據內部消息,KT-2的實戰命中率其實只有60%,沒達到80%的設計指標。

此外,反衛星作戰持續幾個小時,而西陸集團利用這點時間,讓幾顆偵查衛星及時完成變軌機動。

正是如此,空軍才連夜派運輸機,送來了10枚XKT-1。

按照空軍司令部下達的命令,等這些衛星從波沙灣上方掠過,就用XKT-1擊落。

其實,這些衛星必然要從波沙灣上方掠過。

偵查衛星要對伏爾加河那邊實現覆蓋,必須經過波沙灣,沒法繞過波沙灣。

當然,李天凌他們忙了一個晚上,其實就是在計算與確認衛星的軌道。

雖然空軍派了幾名技術軍官,隨運送導彈的運輸機過來,還帶上了軍用計算機,但是李天凌沒有閒着,畢竟他參加過XKT-1早期測試工作,同樣是科班出身,非常瞭解這種導彈的極限性能。

當然,也沒有白忙。

結合反衛星雷達提供的數據,李天凌他們確定,在今天上午,也就是當地時間13日上午11點左右,能獲得一次攔截機會,然後在4個小時之後,還會有一次機會,攔截2次的擊毀概率不會低於80%。

不過,關鍵是摧毀5顆高性能的光學偵查衛星。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這5顆衛星都是在過去3年內發射,而且配備了當今最精密的光學鏡頭。

要說的話,迢曼帝國的光學設備確實獨步天下。

在相同軌道高度上,哪怕使用性能差一點的CCD成像設備,迢曼帝國的偵查衛星都能達到相當的分辨率。

如果軍情局獲得的情報沒錯,去年發射的那顆偵察衛星的分辨率爲0.3米。

打掉這5顆衛星後,西陸集團的戰略偵查能力至少都會降低8成,必然會對正在進行的行動產生影響。

關鍵就是,西陸集團沒有比偵查衛星更有效的戰略偵查手段。

李天凌親自擬定了一套作戰計劃。

2次攔截各出動5架戰鬥機。

只有在摧毀了主要目標,那5顆光學偵察衛星之後,纔對付其他衛星,優先保證打掉價值最大的目標。

此外,李天凌親自參與攔截行動。

正是如此,他安排地勤人員,把自己駕駛的這架“戰-11B”上沒用的,準確說是反衛星作戰用不着的東西全都拆了下來。

這麼做是爲了讓戰鬥機飛得更高。

其實,這也是空射反衛星導彈的優勢。

因爲由戰鬥機掛載,飛行到2萬米的高空,還能夠達到2馬赫的飛行速度,所以等於省下了大半個第一級火箭。

爲了在掛上導彈後,還能飛到2馬赫,“戰-11B”只裝載了3噸燃油。

靠這點油,也只能進行一次衝刺飛行。

做好準備之後,李天凌纔去換上了高空抗荷服。

快到10點15分的時候,指揮塔發來升空指令。

在按部就班的完成檢查工作之後,李天凌駕駛戰鬥機滑行到起飛點上。

另外4架戰鬥機在後面,不過都保持了足夠的距離。

執行任務的全是指揮官,另外2名中隊長與2名小隊長,能力肯定不存在問題,也就用不着李天凌格外的關注。

再說,穿上抗荷服之後,行動非常的不便。

“天龍001號,作戰指令已確認,破天戰行動正式開始。”

“天龍001號收到,請求起飛。”

“請求獲得批准,可以起飛。”

“收到!”

回答之後,李天凌沒再廢話,將油門杆推到底。在感受到發動機猛烈震動之後,他才鬆開了剎車。

在跑道上滑行了不到500米,“戰-11B”就達到了升空速度。

脫離地面之後,戰鬥機幾乎是筆直的衝向蒼穹。

垂直爬升一直就是“戰-11”的拿手絕技,由“戰-11A”創造的幾十項爬升紀錄至今都沒被打破。

要說的話,這也是“戰-11”唯一能夠拿來炫耀的東西。

因爲沒有采用數字電傳控制系統,所以“戰-11”的敏捷性反到不如“戰-10”,甚至連採用了可變後掠翼的“戰-9”都不如,也只能依靠更高的推重比,即重點提高戰鬥機的垂直機動性能。

第368章 回國第28章 風雲突變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42章 突然發難第248章 忍耐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53章 自作自受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479章 策劃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95章 危機關頭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410章 帝都風雲第67章 亦步亦趨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72章 拖延爲主第482章 拉鋸戰第522章 消息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511章 要害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1章 平民軍官第44章 重點栽培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548章 內患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18章 銅牆鐵壁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30章 系統之戰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127章 奪取大橋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65章 前沿陣地第272章 賜婚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90章 天火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90章 天火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章 平民軍官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495章 大局第55章 戰火重燃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28章 風雲突變第70章 突突突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470章 替代品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66章 預想落空第56章 幻想破滅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38章 戰機出逃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47章 空中防線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618章 緊急撤退第445章 遲到者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41章 動員機制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95章 驚天計劃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352章 超級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