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立體登陸

對流言涉及的事情,傑克遜一直持懷疑的態度,或者說將信將疑。

樑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秘密進行停戰談判?

如果確有其事,發起談判的也肯定不是紐蘭共和國,因爲華城的那些政客,絕不會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跟對手談判。哪怕要坐下來談,也是在打了勝仗,掌握主動權,擁有討價還價的籌碼之後。

空着雙手坐到談判桌旁邊的,只能是戰敗國的談判代表!

以當前局面跟樑夏帝國談判,即便紐蘭共和國還沒戰敗,也要付出比丟掉霍瓦依羣島更慘重,完全無法接受的代價。

真要如此,就算談成了,誰敢在停戰協議上面簽字?

雖然不是政客,也沒有去過華城,但是傑克遜非常清楚,只要總統在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上簽字,就肯定會被推翻,甚至有可能遭到刺殺,而且頂替上臺的新總統會立即撕毀停戰協議。

關鍵就是,紐蘭共和國的處境還沒有到需要做出自我犧牲的程度。

輸掉霍瓦依羣島攻防戰,也就只是失去了奪回霍瓦依羣島的希望,並不等於敗給了樑夏帝國。以紐蘭共和國的實力,加上無與倫比的地緣優勢,只要把握住機會,仍然有希望反敗爲勝,至少能保持不敗。

至於能不能收復霍瓦依羣島,已經被樑夏帝國霸佔了幾十年,那麼再霸佔幾十年也不是什麼大事。

不管怎樣,樑夏大軍要想跨過兩大洋,對紐蘭本土發起攻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發起談判的就肯定是樑夏帝國。

可問題是,發起了談判,並不等於一定能談成。

樑夏帝國主動發起停戰談判,其實就是因爲打贏了霍瓦依羣島攻防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擁有談判的籌碼。只不過,要想談出結果來,必須做出適當的讓步,準確說是能讓紐蘭當局心動的讓步。

在傑克遜看來,這個讓步就是歸還霍瓦依羣島。

要往根本上講,紐蘭共和國與樑夏帝國的核心矛盾,其實就是霍瓦依羣島。至於阿拉斯地區,即便雙方都宣稱擁有主權,也因爲戰略價值相對較小,樑夏帝國擁有實控權,算不上主要矛盾。

正是如此,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的幾十年裡,紐蘭共和國最重要的述求,就是收復霍瓦依羣島。

戰後的幾任總統無不以此爲最高執政目標。

爲此,紐蘭當局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包括跟樑夏帝國恢復正常邦交關係,也包括扶持梵羅國這樣的新興國家。

顯然,參與第三次全球大戰,也是爲了收復霍瓦依羣島。

按照傑克遜的判斷,只要斯塔克擬定的作戰計劃能順利實施,那麼在奪回了霍瓦依羣島之後,紐蘭海軍將由攻轉守,在大力加強霍瓦依羣島防禦部署的同時,還會通過出兵西大陸牽制樑夏帝國。

打到最後,依然是逼迫樑夏帝國承認霍瓦依羣島屬於紐蘭共和國,並且以此爲條件簽署停戰協議。

可見,關鍵就是霍瓦依羣島。

樑夏當局既然主動發起停戰談判,就肯定知道,只有讓出霍瓦依羣島,纔有簽署停戰協議的可能。

那麼,樑夏帝國會讓出霍瓦依羣島嗎?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打贏了霍瓦依羣島攻防戰,奪得東望洋戰爭的主動權,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的樑夏帝國,肯定不會拿霍瓦依羣島當談判籌碼,但是傑克遜同樣知道,只要樑夏當局想盡快結束這場大戰,降低大戰造成的損失,回到原來的發展軌道上去,就必須跟紐蘭共和國妥協。

爲此,就需要在談判中做出必要讓步。

不再受紐蘭共和國掣肘,由樑夏帝國統帥的東方集團能夠在一年之內擊敗西陸集團,稱霸整個世界島。

如果沒能跟紐蘭共和國達成停戰協議,樑夏帝國還要用3年,甚至5年的時間,纔有望擊敗西陸集團,而且未必能夠獲得大戰的全面勝利,到最後肯定還要耗費大量資源收拾戰後的爛攤子。

關鍵,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以新軍事學說爲理論依據的第三次軍事變革。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樑夏帝國堅持推行新軍事學說,就必須得竭盡全力控制這場全球大戰的規模。

可問題是,華城那些傢伙難道就不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如果說在十多年前,丁鎮南剛剛提出新軍事學說的時候,紐蘭軍方還將信將疑的話,那麼到現在,準確說是在波沙灣戰爭打響後,就再也沒人懷疑新軍事學說的價值,而且幾乎所有紐蘭軍官都成了丁鎮南的粉絲。

傑克遜也一樣。

在傑克遜看來,丁鎮南提出的新軍事學說,最大的價值,其實是解決了一個限制戰爭的關鍵問題。

成本。

當然,也可以說是收益。

放眼過去,尤其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戰之後,不管是全球大戰,或者是局部戰爭,幾乎每場戰爭的投入都遠遠超過了收益,因此就算打贏了戰爭,依然是得不償失,戰爭也由此變成了一門虧本的買賣。

搞得很多時候,戰爭被當成是政客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

或許有人認爲,這對維繫和平來說是好事。

顯然,這樣的認識非常膚淺。

戰爭永遠不是目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關鍵還有,不管是戰爭,還是與之對立的和平,其實都是相對的。

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絕對的戰爭,也不存在絕對的和平。戰爭與和平,都只是國際社會與國家關係的相對形態。

直接的說,根本沒有永久的和平。

影響與決定國際局勢的頭號因素,其實是國家間的厲害關係,也可以說是利益與矛盾的關係。

如果是以共同利益爲主,國際局勢就大致趨於和平。

相反,要是矛盾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戰爭與衝突就會佔據主導地位。

毫無疑問,不管用什麼方式,都無法徹底消除國家間的矛盾。別說是超級霸權,即便在國家集團內部,也存在利害衝突。比如在東方集團裡面,狹夷皇國與高巨王國就因爲幾座小島的歸屬權而齷齪不斷。

在國家集團的內部,矛盾還可以控制。

顯然,在國際社會,尤其是幾個超級霸權之間,就很難通過協商與溝通等方式來消除矛盾了。

這也是局部戰爭不可避免的關鍵所在。

不管怎麼看待,必須得承認,局部戰爭對緩解國際矛盾,重新平衡超級霸權的關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大致和平的局面能夠維持40多年,就跟在此期間頻繁爆發的局部戰爭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沒有這些局部戰爭,恐怕第三次全球大戰會提前20年打響。

可問題是,隨着戰爭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幾個超級霸權耗光了在第二次全球大戰期間獲得的戰爭紅利,通過付出代理人打局部戰爭的途徑已經走不通了,或者說沒有哪個超級大國願意做賠本的買賣。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波伊戰爭。

當然,也可以把波伊戰爭看成是戰後國際關係的重大轉折點。

在這場持續了十幾年的局部戰爭當中,如日中天的樑夏帝國燒光了所有的資本,而且輸得非常的徹底,甚至差點丟掉霸主的寶座。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也趁此機會,奪回部分話語權,獲得了跟樑夏帝國討價還價的資本。紐蘭共和國就是在此期間,擺脫戰敗國身份,霸權地位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

關鍵還有,在波伊戰爭之後,樑夏帝國就再也沒有主動捲入過大規模局部戰爭!

即便是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期間,樑夏帝國也是以威脅爲主,而且最終通過威脅達到了目的。

當然,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也有類似的教訓。

比如,在波伊戰爭之前的第一次民族獨立運動浪潮當中,迢曼帝國爲了維繫其在環陸心海地區的霸權,不惜出兵鎮壓北玄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不但遭受了慘敗,還把原本就不算多的大戰紅利揮霍一空。

紐蘭共和國則是在干預庫巴的行動中遭受慘敗,其國家聲譽在加勒比地區,以及南孤大陸是一落千丈。即便到現在,與紐蘭共和國隔海相望的庫巴都堅定的奉行反紐戰略,成爲了紐蘭共和國揮之不去的癬疥之疾。

顯然,在遭受挫敗之後,超級霸權無一例外的變得投鼠忌器。

由此,必然會導致超級霸權之間的矛盾沒辦法化解,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到最後來一次總爆發。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全球大戰更加的得不償失,可是在生死攸關的問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都不會把戰爭的收益放在首位,主要考慮的,甚至唯一考慮的,只是如何保證自身的生存。

在全球大戰中,獲勝就是最大的收益,或者說只有取勝,纔有回本的希望。

正是如此,全球大戰才變得不可避免。

可見,如果能夠解決戰爭的收益問題,讓發動局部戰爭變得有利可圖,就能消除爆發全球大戰的風險。

其實,這也是新軍事學說在誕生之後就備受推崇的關鍵所在。

關鍵,也就是發動局部戰爭是否有利可圖。

波沙灣戰爭給出了一個接近於完美的答案。

雖然這場戰爭的總耗費超過1000億紐幣,僅直接戰爭開支就多達800億紐幣,但是與收益相比,這點耗費根本不算多。比如說,只是佔領區裡的油田,潛在的開採價值就高達數萬億紐幣。又比如,科威特戰後重建的市場總量高達數千億紐幣,所創造的利潤至少都有數百億紐幣。

關鍵還有,波沙灣戰爭的開支並不全是由樑夏帝國承擔。

嚴格的說,絕大部分戰爭費用都是由盟國承擔。

等於是說,樑夏帝國利用盟國的錢打了一場只賺不賠的局部戰爭!

從這個角度看,樑夏帝國不但沒虧本,還大賺特賺。

按紐蘭軍方的分析,如果沒有爆發第三次全球大戰,算上在戰後推銷軍火,以及幫助科威特進行戰後重建,樑夏帝國能夠從這場局部戰爭當中獲得數千億紐幣的利潤,成爲最大的贏家。

其實,參戰的其他國家,尤其是承擔了戰爭費用的幾個國家,也沒有虧本,同樣撈到了很多好處。

可惜的是,新軍事學說誕生得太晚了。

如果早幾十年,哪怕早十年誕生,新軍事學說都能改變全球格局,甚至有望讓全球大戰變成歷史。

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波沙灣戰爭展現出來的全新戰爭形態,把江河日下的迢曼帝國逼上了絕路。

樑夏帝國有資本與能力發動局部戰爭,並且在局部戰爭當中獲益。

迢曼帝國能夠照葫蘆畫瓢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以樑夏帝國在波沙灣戰爭當中展現出來的實力,尤其是應用高科技裝備的能力,迢曼帝國的未來極爲黯淡,或者說根本沒有未來可言。此外就軍事戰略而言,在隨後爆發的第三次全球大戰當中,西陸軍團奉行的,依然是幾十年前的閃擊戰與大縱深戰略,其基本軍事理論幾十年都沒有進化。

其實,在波沙灣戰爭結束前,紐蘭軍方就做過戰略推演。

就傑克遜所知,如果西陸集團沒有發動第三次全球大戰,那麼在幾年之後,樑夏帝國就會動用包括戰爭在內的必要手段,控制忒爾共和國,同時通過加強在夕梵運河的軍事部署提升在北玄地區的影響力,並且向北玄地區滲透,動搖西陸集團在陸心海南岸的根基,從側翼包圍西陸集團。

真要發展到這一步,迢曼帝國就只能繳械投降,做拼死一搏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有人早十年提出新軍事學說,以迢曼帝國在當時的實力,準確的說是跟樑夏帝國的實力對比,迢曼當局都不會選擇鋌而走險,反到有可能效仿樑夏帝國,通過局部戰爭來擴大生存空間。

不說別的,在十年之前,只要有理論支撐,而且相信戰爭是有利可圖,迢曼帝國有很大概率通過局部戰爭,逼迫樑夏帝國從夕梵運河撤兵,也就是退守基布要塞,從而實現對陸心海的全面控制。

有了這個基礎,西陸集團就能夠從尼羅河南下,以及從夕梵運河向東推進,擴大在世界島上的影響力。

隨着生存空間拓展,西陸集團至少還能奮戰幾十年,不至於迅速走向衰亡。

當然,也不存在通過發動全球大戰來拼死一搏的可能了。

可惜的是,丁鎮南晚誕生了十年。

現在的問題是,紐蘭共和國需要效仿迢曼帝國,去跟樑夏帝國拼命嗎?

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588章 新時代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60章 輾轉歸隊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165章 獨木難支第56章 幻想破滅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548章 內患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283章 代言人第50章 破甲連弩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218章 豁出去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214章 慘兮兮第34章 蜂擁而入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302章 狡猾的老王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45章 主動撤離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615章 崩潰的王國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353章 快準狠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88章 野心勃勃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87章 挨炸第350章 替死鬼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202章 釋懷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339章 遭遇戰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209章 感情牌第97章 迎難而上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61章 勁敵出現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30章 系統之戰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6章 傷亡慘重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57章 進退失據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55章 快馬加鞭第20章 晴天霹靂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76章 煎熬第51章 低空霸主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324章 苦肉計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465章 表決心第227章 哮天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58章 方向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