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散,劉德便準備回到了驛館,在路上他還在思考着李雲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可惜軍師們不在,如不然還能爲我分析一番,自己一個人實在是有些智窮。
“什麼人?”
劉德耳朵一聲炸響,原來是身旁的典韋的怒喝,典韋手持雙戟虎視眈眈的盯着前方的一道黑影。
秦瓊等諸將也抽出了兵刃,嚴加防備。
“是我!”
纖細修長的身影慢慢地從黑暗中走了出來,映着皎白的月光,一張惹人疼惜的俏臉出現在劉德面前。
“蘭兒!”
劉德口中驚呼一聲,翻身下馬,快走幾步來到李蘭面前,李蘭小手絞着衣襟,眼圈微紅,聲音略帶哭腔:“你又要走了嗎?”
劉德輕撫着李蘭的秀髮,有一種少女的清香,格外的迷人,柔聲道:“會在陳留待上兩天,將糧草什麼的備齊全,纔會離開。”
李蘭輕點螓首,雙肩微顫,嬌弱的模樣讓劉德這纔想起來,李蘭終究只是一個需要人疼的女孩子,和武藝無關。
劉德輕輕將李蘭擁入懷中,溫柔地道:“別怕!有我呢!什麼困難都阻止不了咱們!”
李蘭將頭埋在劉德的胸口,抽泣道:“我多麼希望自己出生在一個普通人的家庭,這樣就沒人會阻攔咱們。”
劉德苦笑道:“對不起,蘭兒,你兄長絕對不會把你嫁給我的,因爲我連正妻的身份都無法給你!”
“我不在乎!”
李蘭一把推開劉德,哭泣着,就想要離開這裡。
劉德知道是自己的懦弱傷到了李蘭,自己只想着雙方的利益,卻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李蘭的感受,什麼三年五年的期限,實際上都是狗屁。
自己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個自私自利之徒罷了。
劉德下定了決斷,一把拽住李蘭的手臂,將她死死的抱在了懷裡,李蘭哭泣着,使勁的捶着劉德的胸膛,將劉德胸前的衣衫都已經浸溼了。
劉德強忍着被李蘭砸吐血的衝動,一把鉗住李蘭的手腕,眼睛凝視着李蘭,道:“跟我走吧!跟我回燕州!”
李蘭笑了,笑的很開心,眼睛如彎彎月牙。
輕吐柔蘭,“好!”
李蘭走了,劉德手中還殘留着李蘭身上淡淡的香氣。
“大舅哥,可真就對不住了啊!”劉德攥緊了手掌,惡狠狠道。
......
數天後,韓進通、孫重進二人帶着家眷與一衆手下來到了陳留與劉德匯合。劉德見耽誤的時間太長了,就直接去和李雲辭行。
李雲帶着衆文臣武將特意在城門外爲劉德送行,對劉德道:“昨日剛剛得到奏報,儋州南部有數縣反叛,某也要帶兵南下了,今日一別,卻是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劉德拱手道:“我相信還是會有機會的,再會!”
“再會!”
等出城行了數裡,劉德身旁一員親衛,將頭盔一摘,一卷烏黑的秀髮如同瀑布一般散落開來,李蘭高興的吼道:“走啦!走啦!”
然後對身旁的一名親衛模樣的人叫道:“采薇,咱們去燕州你高不高興?”
原來此人竟是李蘭的貼身侍女采薇。
采薇低着腦袋,垂頭喪氣道:“小姐,你開心就好!”
她完全是被自家小姐脅迫,這才上了賊船,哦,不!應該上了劉德的這艘大船。
沒過多久便有下人發現自家小姐與貼身侍女采薇都不在府上,不過她二人經常出去,也就沒當一回事,等到真發現不妥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而那個時候,李雲已經領着兵馬南下平叛,在陳留留守的乃是李雲的四弟李雷,因爲李雷在與陳霸單挑的時候,被陳霸傷了臂膀,所以李雲才讓李雷留守陳留。
當李雷得知李蘭不見了的消息後,驚得直接從座位上蹦了起來,差點把肩膀上的傷口震裂,李雷一瞬間想到了劉德,李蘭肯定是跟着劉德跑了!
李雷暴怒道:“立即快馬通知丁立誠,讓他封鎖港口,絕不能讓劉德跑了!”
說罷!
李雷也顧不得肩胛的傷勢,親自帶領一隊騎兵往港口方向追去,恨道:“劉德你這個小人,你竟然敢拐走我妹子,等我抓到你,肯定將你千刀萬剮!方能解我心頭之恨!”
儋州碼頭。
“丁將軍,就此告別了!”
劉德站在船頭,對着岸邊上的丁立誠拱手道。
丁立誠高喊道:“安北將軍一路慢走!”
劉德看着丁立誠越來越小的身影,嘆息一聲道:“老丁恐怕是要恨上我嘍!”
李蘭探出腦袋道:“你放心吧!丁哥在家族裡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是絕對不會生氣的。”
劉德假裝大怒,把指節骨按的噼裡啪啦作響:“一看你這個小妮子就欺負過老丁,看來還是要我來爲老丁這個老實孩子教訓教訓你啊!”
“你敢!”
李蘭小嘴一噘,滿臉不屑道。
“看我敢不敢!”
劉德說着,就如餓狼一般撲了上去。
船艙內則是響起了李蘭黃鶯般清脆的笑聲。
......
“丁大哥,你怎麼能將劉德放走呢?”
李雷滿臉痛心的捶着桌子,將桌子砸的當當作響。
丁立誠滿臉無奈,兩手一攤道:“誰能想到蘭兒竟然藏在劉德的隊伍當中啊!怪不得劉德不顧我的挽留,一直想要離開,唉...這誰會想到啊!”
“唉!”
李雷直接躺在了椅子上,長嘆一聲:“這要我如何向祖母與兄長交代啊!”
李雷的無奈暫且不提,劉德在海上怎麼與小妹妹玩耍也暫且不表,而小皇帝被曹卓殺死的消息隨着十二路諸侯的散去而天下皆知。
天下一瞬間動盪起來,本來有一些諸侯、地方大員還保持着面子上的平靜,但隨着小皇帝的死,他們知道最好的機會到了,紛紛調兵遣將,擴充地盤,真正到了羣雄四起,逐鹿天下的時代。
遠在灤州的姬元敘召集了十餘名皇室宗親,都是輩分較高的宗族,在灤城另立新君,以維持大周姬氏的正統。
ωwш⊙тtκan⊙CΟ
並且追封被曹卓殺死的小皇帝諡號爲:“衝!”
幼少在位曰衝;幼少短折曰衝。
史稱:周衝帝!
追贈何太后爲:孝文皇后。
立先帝姬元武之弟,姬元政之子姬豐軒爲帝,姬元政於兩年前病逝,姬豐軒不過四歲。
立灤州州府灤城爲國都,並且傳告天下,封姬元敘爲大將軍,灤州牧,封爵爲灤國公。
冊封揚州牧邵覃爲當朝太師、丞相,揚州牧。封爵爲揚國公。
楊天龍爲當朝司空,薊州牧,封爵爲薊國公。
李云爲當朝司馬,儋州牧,封爵爲儋國公。
劉德爲車騎將軍(二品),燕州牧,封爵爲遼城侯。
......
wWW▪ тtκan▪ c○
姬元敘如此冊封已經讓各地諸侯實質上有了掌控其領地的權利,但姬元敘沒有別的辦法,朝廷早就不復存在,已經失去了對各地的掌控,他今日冊封諸侯就是爲了讓各地諸侯承認他所立小皇帝的合法性,讓大周有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者。
最起碼可以告知天下,大周還沒有亡,大周畢竟掌控天下數百年,人心還是在周的,在灤城另立新君也可以吸引天下週室的忠臣來投,擴充自己的實力,也許還有希望真正的在建大周。
不過楊天龍撕毀了詔書,將姬元敘的使者趕出了北平,手持傳國玉璽,自立爲帝,因薊州乃是趙地,所以國號爲“趙!”
封楊天空爲大將軍,率領大軍三十萬進攻錦陽關。
但楊天龍自封爲帝是不得人心的,或許說,他還未征服一切,薊州廣平郡、薊州平古郡打着討伐周臣旗號,脫離了薊州統治,薊州渤海城裡面的百姓也是蠢蠢欲動,不過因爲楊天龍知道因爲孫述的死,渤海城民心不穩,所以派遣了三萬大軍鎮守渤海,以鎮宵小。
當楊天龍得知廣平、平古叛亂時(在楊天龍看來他們就是對自己的背叛),楊天龍大怒,親自點起五萬大軍進攻平古,又命另一名將領率五萬大軍攻打廣平。
如果楊天龍能夠迅速消滅廣平、平古,那麼就可以震懾住還有一些蠢蠢欲動的宵小,如果久攻不下,大半兵力又在錦陽關下,那麼可能會有更多的人起來反抗楊天龍。
畢竟人心在周。
現在稱帝絕對不是時候,但楊天龍早已經等不及了!
守衛錦陽關的關羽得到消息,一方面快馬稟告遼城,另一方面則是整軍備戰,準備抵禦楊天空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而關羽的手中也只有兩萬人馬。
遼城得到消息,陳朔連忙召集衆臣議事,在劉德走後,陳朔坐鎮遼城,實際上擁有了一定的調兵權利,不過需要各方鎮守大將的配合。
留守遼城的燕南、鄭福、李典等諸將,安北將軍府長史荀彧,主簿祭酒簡雍,從事中郎兼功曹史糜竺,病體稍微康復的軍師祭酒戲志才,得到消息均來到了府衙。
陳朔看到衆將均已經到齊,也不廢話,直接道:“楊天龍自立爲帝,楊天空爲大將軍領三十萬大軍攻打錦陽關,而關將軍手下不過兩萬人馬,現如今該如何是好?”
陳朔看向了坐在下首第一位上的荀彧,將軍府長史,在燕州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就連陳朔在某一些方面都要讓荀彧三分,可見劉德對荀彧多麼信任,不過陳朔並不在意這些,他知道自己身體老邁,不像以前那樣不間斷的處理政務,也樂意把一些權力分給荀彧。
荀彧雖然位高權重,但絲毫沒有仗勢欺人,依舊待人如沐春風,將各項政務、軍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就連燕南還有遠在東禹的章天朗等將也都表示信服,在不知不覺間,荀彧獲得了衆人的肯定與信任。
所以燕州的各個方面發展的非常迅速,這些都是荀彧的功勞。
荀彧衝着陳朔點點頭,也不推辭,直接道:“敵軍來勢洶洶,是抱着徹底消滅咱們爲目的,咱們豈能讓敵人得逞?”
“如今代城方面已經穩定,劉貴將軍麾下尚有不到一萬人馬,張飛校尉、彭越校尉領兵馬五千前往錦陽。
陳琪將軍手下尚有一萬人馬,命陳琪爲主將,于禁爲副將前往錦陽。
再命李典爲主將,率領遼城城防軍五千人馬前往錦陽。
命參軍祭酒徐庶前往錦陽,擔任軍師,所有兵將均由關將軍統率,誓死保衛錦陽,勿要讓敵軍跨過雷池一步!”
荀彧在吩咐道:“糜竺掌管所有後勤運輸,出現問題,爲你是問,我調鄭福、扈成幫你!”
“簡雍爲軍法官,統計將士功績,處罰違背軍法的兵卒,我調劉唐助你一臂之力。”
糜竺、簡雍出列應道。
“安道全爲醫療司司長,趙永爲副司長率領醫護人員前往錦陽關!”
“戴指揮使統領拱衛司,打探敵軍情報!”
荀彧環視四周,一拍桌子,大喝道:“其餘衆人各司其職,安撫百姓,勿要生亂!”
戲志才聽完點了點頭,十分贊同荀彧的安排,然後對荀彧道:“某也去錦陽關!”
荀彧喝道:“不行!你身體剛剛漸愈,如何能再隨軍出征!再說,有徐軍師在,定能防備萬全。”
戲志才搖搖頭:“如今大敵當前,小小病疾又算的了什麼?楊天龍傾盡三十萬大軍攻我錦陽,雖有城池固守,但畢竟不是萬無一失,我在遼城百無一用,不如前往錦陽出謀劃策,放心,有安神醫在,我不會有事的!”
荀彧看着臉色堅定的戲志才,長嘆一聲:“好吧!你隨李典去吧,記住,定要保重好身體啊!”
“哈哈!”
戲志才大笑:“主公大業未成,吾豈能倒下?”
隨後戲志才又建議道:“許虎校尉之弟許褚頗有勇力,擊殺夏生的黃忠也是箭術高超,他二人可隨軍出征。”
“戲軍師,所言甚是,我差點忘記了有他二人!”
荀彧點頭道:“就依戲軍師所言,令他二人隨軍出征!”
陳朔起身道:“如今乃是燕州生死存亡之際,望諸將皆奮勇上前,斬敵首級獻與主公座前!”
“遵命!”
衆人齊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