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劉項

“主公,在渤海郡發現菩薩教的蹤影!人數不明…”

劉德聽完戴宗的敘述,很是有些驚奇,不由驚問道:“這菩薩教不是被項睿之子項煜壓制在了東州、魯州的小部分地區了嗎?薊州怎麼會有菩薩教的身影?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是本地人士,還是外來人士?”

項睿此人乃是因爲不服李雲領儋州牧而離開儋州,前往東州討伐菩薩教,被朝廷封爲東州牧,隨後因膝蓋中箭,傷勢迸裂而死。

其子項煜繼承項睿遺志,接任東州牧,繼續領兵討伐菩薩教。

據傳項煜不到而立之年,性闊達,明果獨斷,善於用人,又有扛鼎之勇,每戰必在陣前,鼓舞士氣,振奮軍心,每戰必克,將士服心。

項煜與劉德因爲年少便爲一方諸侯,統管三軍,戰功赫赫,威震四方,二人雖不曾蒙面,但亦被世人稱之爲“英豪!”

衆人曰:劉項!

也時常被長輩當做激勵孩童之語。

劉德一連數問,治下出現這種邪(和諧)教徒顯然是劉德不願意見到的,當初菩薩教扯旗造反,聲勢最大的時候也只是佔據東、魯二州,小明王率軍攻入儋州卻是被劉德聯合陳留世家官吏將其從儋州驅逐。

其他各州雖有菩薩教徒,但皆是不成氣候,頂多算是小股匪患,和劉德原時空的黃巾起義差遠了,所以劉德也沒太過在意着所謂的菩薩教。

插句題外話,東漢是怎樣滅亡的?

不用多說,包括連年天災人禍,邊境動亂,統治者無能(漢靈帝很聰明,但是太自私了),地方豪強世家做大,土地兼併嚴重,外戚、宦官勢力膨脹,無休止的爭鬥亂政等等…

最後黃巾起義成爲東漢末年羣雄逐鹿的導火索...

而現在造成大周這樣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亦有天災,但天災和東漢相比沒那麼頻繁,劉德主政三年在河北地區幾乎沒有大的天災,比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這些災害在儋州、東州、魯州,甚至南方各州時有發生,但還影響不到朝廷中樞。

邊境動亂,在姬元武在世時,劉德基本上平定了燕州胡患,北州雖然殘破,但還不至於讓大周朝廷滅亡。

姬元武作爲皇帝雖然追求享樂,有些荒(和諧)淫,但並沒有使宦官勢力做大,更沒有導致亂政。

在臨死時,但頗爲決絕的召喚劉德進京,除掉司空曹遂。

菩薩教雖然也是一次較大的起義,但很快就被遏制住了,沒有形成燎原之勢。

其他叛亂,比如晉州歐陽易叛亂等等,也沒有動搖中樞的統治,朝廷依舊掌握有數支軍隊,保持着對絕大多數州府的控制。

但是!!!

造成大周朝廷失去權威,地方勢力做大的主要原因其實只有一點,便是曹卓攻進中州洛都,掠太后、廢少帝,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姬元武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中央軍會如此羸弱不堪,被曹卓率軍一擊而破。忠於大周的忠誠良將幾乎被曹卓屠戮一空。

如果不是如此,劉德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只能躲在東禹多等幾年了,任天下人在如何大膽也都沒想到,曹卓僅憑西州一州之地,就攻破了看似堅不可摧的大周皇都。

這也讓世人看到了大周真實的樣子,外表華麗,但內部如同破棉絮般,早就腐爛不堪了,這也給了那些野心家機會。

楊天龍稱帝是光靠楊家人嗎?

楊家是很厲害,百年的傳承,但沒有北平其他世家的幫助,楊天龍想要很順利的佔據整個薊州,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吧!

這些世家不過是一羣投機者,他們見楊天龍失勢了,便向劉德請降,如果哪天劉德失勢,也許他們就會立即投靠別人。

唯一讓劉德比較欽佩的就是楊家竟然出了這麼多人才,不管是楊叔子,還是楊天譚、楊弼、楊天熙、楊天尚等等一衆人,實力最次都是二流武將,可見楊家不愧是大周第一世家,底蘊異常雄厚。

而劉德自己就有些慘了,除了系統外,沒有一個宗族子弟的幫助,這就顯得自己的勢力非常單薄,等到自己的孩子長大,外戚將會佔據非常大的地位,這也是劉德需要去考慮的。

迴歸正題,劉德現在主要思量的便是渤海出現菩薩教徒一事,那還能怎麼辦?

劉德立即傳下命令,命渤海黃蓋探查敵情,尋找時機消滅掉這股菩薩教徒。

戴宗領命下去了。

劉德於數日前已經收到白起的信件,懇請劉德派遣一名善政之士,管理北州政務,雖是北州,實際上乃是三郡,北州地廣人稀,不過五郡之地,劉德佔據三郡,已經佔據了北州大半的領土,派遣一員能吏過去也是應當。

劉德隨即召集在北平的衆位臣子,商議北州牧的任命。

徐庶、簡雍、高熲、范仲淹等人聯袂而來,口中直呼主公。

劉德也不廢話,揮手示意衆人坐下,直接詢問起了關於北州牧的任命。

徐庶已經是劉德預定的燕州牧,還未上任而已,所以徐庶直接被劉德排除在外了。

徐庶想了想,對劉德道:“主公,北州所面臨諸多事務要比燕州、或者薊州還要多,首先便是北州因爲胡人入侵,大多百姓不得已上山爲匪,如何處理匪患問題,便是北州牧的第一要務,當然,所謂匪患可以依靠軍隊處理,州牧所要做好的便是招納流民,恢復生產。”

“其二,如今春季將至,便是要清理田畝,分發種子,百姓有了田地,纔會穩定下來,不至於產生動亂。”

“在然後,便是興建學校,醫院...非一員行事穩重,雷厲風行之人方能擔任這北州牧!”

徐庶一口氣說了一大堆,但每句話都基本在點上。

劉德也非常贊同,隨即便問道:“徐軍師,你心中可有人選?”

“如若論資歷與能力,非張太守不能成事!”徐庶說道。

張太守,便是在渤海擔任太守的張昭。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決戰--殺!(二合一)六百三十九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章 快速行動(第四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威風凜凜赤兔馬(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月,北平瑣事第五百零四章 請鄭玄出山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玉萱生子六百六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劉德出兵一(4000大章)六百四十九章 石邑公主下陳留第88章 得勝第160章 洛都風雲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衛青(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衝突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劉德之子--劉昭(二合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德之決斷!白起之瘋狂!(二合一)六百四十四章 大勢四第173章 京亂一六百三十九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四百四十七章 祖逖用計!(二合一)第79章 羈絆、仇恨、李蘭第93章 設伏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德之決斷!白起之瘋狂!(二合一)第143章 天妒英才第195章 菩薩亂陳留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自戕(4000)漢公國官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諸事(4000)第5章 誓言第162章 洛都風雲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玉麒麟第六百零六章第55章 抽獎與趙雲...第四百四十七章 祖逖用計!(二合一)第四百七十章 官制改革(二合一)第二百零三章 鄭龍江的邀請(求訂閱、求票票!)第4章 東禹四英將第5章 誓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楊子川之死上(二合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林嚳之死,謀劃寶山(4000大章)第32章 暢飲第四百四十二章 西集定六百五十六章 內幕第三百零五章 公孫起到來第四百章 驃姚都尉(二合一)第82章 李蘭第三百三十三章 拱衛司的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楊天龍之末路一六百三十五章 淮水岸邊第78章 率軍出征與林胡大汗的野望第109章 到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神探狄仁傑下(二合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馬邑攻防戰一六百二十七章 猛張飛亦有巧智第75章 商議與不滿第四百八十章 陳羣、陳慶之,期門軍選拔開始(二合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褚英之死!(二合一)第二百零九章 計!(求訂閱、求收藏、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少年英雄豪氣(二合一)第6章 軍隊初步認可 大戰將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決戰初始--瘋狂的曹卓(二合一)第34章 完婚與視察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襲一(各種求啊~~)第174章 京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卓出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召喚真正的英雄(補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明王的暴怒(求訂閱~求收藏~求票票~~)第176章 京亂四第四百五十章 包圍圈漸成(二合一)第59章 虎頭山戰役終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圍追堵截(4000)第四百六十章 收繳世家族兵(二合一)第60章 馬符六百七十四章 呂從壽身死六百七十二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封賞第五百二十七章 招降馬騰(4000)第101章 比試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與騷擾(二合一,各種求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胡人來襲!(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換俘虜第三百零四章 楊叔子第4章 東禹四英將第81章 李蘭第44章 封官與出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黃忠、許褚六百五十九章 進宮的路上需要你少點什麼第六百二十二章 潛入第99章 回援第124章 雲譎波詭六百四十三章 大勢 三第三百四十章 武舉開始(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衛青!華佗!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場決戰(二合一)六百四十七章 召喚第三百五十九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短小無力又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此酒尚溫!(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年臨近(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