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

人人讀的書本都是一樣的,爲何別人就比你出色,就是因爲人家比你更會讀書。於是,薛朗問江臨道:“你曾讀過什麼書?”

江臨道:“讀過時下流通的多數儒家典籍,還讀過數本兵書。”

薛朗又問:“讀到什麼程度?精讀、通讀或是粗通?可能背誦全書?”

江臨卡住,一時答不上來,想了想,赧然道:“兵書皆可背誦,儒家典籍通讀過,大部分也能背誦,守孝時讀過幾本道經、佛經。”

“可曾讀過史書?可曾讀過法典?”

江臨道:“略讀過《春秋》,法典不曾讀過。”

薛朗道:“從明天起,我就在附近,不需要護衛的時候,你就在家讀書。先讀法典,再讀《禮記》,然後從《春秋》讀起,《史記》、《三國志》、《漢書》都要讀,但凡能找到的史書,都要讀上一讀,不止是通讀,還要精讀,每讀一遍,都要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江臨摸摸頭,道:“爲何是史書和法典?我以爲大哥會讓我多讀儒家典籍來着。”

薛朗笑看着他,解釋道:“如果你已三十歲,那我不會讓你讀法典,只會讓你精讀史書。你才十八歲,正是心比天高、鬥志勃發的年紀,這個年齡段,朝氣、心氣足矣,缺的是對規矩的認識。人生在世,非是孤獨一人,要與人交往,要融入社會人情,要在這世間行走,你就要學會世家的規矩。俗話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聰明人能活用規則,笨蛋死守規則,這兩者,一般都不會活得太艱難。”

江臨想了想,道:“大哥的意思是說讓我遵守規矩?”

薛朗笑着搖搖頭,道:“也是,也不是。”

“何解?”

這話卻不是江臨問出來的,而是一道女聲。薛朗連忙往外看,卻是平陽公主和柳女官站在門外。

兩兄弟連忙起身行禮:“見過公主殿下!”

“免禮!看幼陽在教導阿臨,說得妙趣,聽得入神,我就沒讓人通報,想不到居然聽到如此一番精彩

論調。爲何讓江二郎先看法典禮記,幼陽快速速講來。”

公主殿下興致勃勃的進來,徑自在首位坐下,催促薛朗趕緊接着往下說。薛朗朝柳女官拱拱手,讓人出去準備茶水,接着剛纔的話說:“我剛纔說了,十八歲正是心比天高的年紀,先讀法典,就是要你明白天高地厚,讓你明白行爲的界限在哪裡。再讀禮記,就是讓你懂得世俗禮法,熟讀此兩本,則世間可去也。”

“妙妙妙!”

平陽公主撫掌讚歎道:“此言之妙,頗有道盡世間情勢之妙也!”

柳女官忍不住插言道:“敢問薛主薄,知法守禮固然好,可若遇上無法無天、不通禮儀之輩當如何?”

薛朗攤手:“你都已經佔據有理的位置,善加利用,不就進退由心了嗎?法典禮儀是死的,人是活的。既已佔據有理位置,還怕他作甚?有句話叫人言可畏;還有句話叫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遇到要臉的,則知法守禮可通行也。”

柳女官追問:“若遇到那不要臉皮的呢?”

薛朗笑笑,道:“一力降十會!”

都是聰明人,點到爲止即可。柳女官笑着瞟薛朗一眼,道:“原以爲薛主薄乃是端方君子,如今看來……”

話沒說完,意思卻非常明白。薛朗自然不服,反問道:“我哪裡不是端方君子了?我既不是言語輕浮,動作輕佻之輩,又有仁德之心,殿下還說我虛懷若谷來着,這樣的一個人,哪裡不是端方君子?”

“……”

柳女乾啞口無言。薛朗笑道:“所以說,規矩也好,禮儀也好,知識也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做個仁德君子,卻不是要做個笨拙的仁德君子!”

“啪啪啪”——

公主殿下又鼓掌了:“幼陽之言,深得我心,頗有知己之感。”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致謝:“殿下過獎,過獎。”

這位公主也不是死守規矩的人,如果平陽公主是死守規矩的人,只怕早就死在長安,而不是領軍作戰,鎮守一方

了。

平陽公主道:“幼陽才說了爲何要讀禮記、法典,還未說讀史書有何妙趣?”

薛朗道:“讀史明智,歷史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縱觀歷史,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王朝的輪迴。順時者昌,逆時者亡。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多讀讀史書,多思考,古今對照,總會有收穫。這種收穫,需要自己慢慢體會,不可說也。”

平陽公主一震:“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今天就是過去歷史的再現!妙哉斯言,多謝幼陽教我!”

薛朗汗,他說的不過是某位現代歷史學家的觀點,薛朗認同這個觀點,所以纔會說出來。所以,現代人比古代人好的地方在於,可接觸的書籍和知識面太廣闊,見識就不是古代缺乏書籍流通的古人可比擬的。

其實,在古代能讀書讀成大家的,都有一個共同點,博聞強記。因爲這時代書籍實在太少了,書籍印刷成本太高,書籍的流通,多靠讀書人們自己抄寫,記憶力好的,自然就容易讀出來。

也因此,藏書豐富的世家,積累越深厚,出人才的機率越大。就拿著名的關西六大姓來說,可能會有一兩代沒什麼人才,但是,過不了幾代,又會有人才出現。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裡面,就有好幾人出身於累代士族之家。

薛朗道:“阿臨是從軍的,兵書讀了,還需戰陣之上驗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是成事之道。其他的東西,我教再多也無用,我倆性格、經歷不同,體會也不同。所以,你須得多讀書,做好知識積累,所謂厚積薄發,不過如此。”

“謝謝大哥,弟受教也!”

江臨行禮拜謝薛朗。薛朗坦然受之,如果不是性命相交的結拜兄弟,這些話,這些經驗他纔不會去教,正因爲江臨視他如親人,他才願意花費心力交代江臨,願他成才。

薛朗在感情上,其實是個被動的人,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雖然開朗隨和,卻不是熱情主動的人。經歷的緣故,讓他防備心頗重,江臨先視他似親兄長,他才以親弟待之江臨。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請假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