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身不由已地成爲魚邸“保護神”的同時,牟融正在風塵僕僕地趕赴三輔途中。
豐縣令牟融接到皇帝詔令後,不敢延誤絲毫,迅速從沛國啓程,順着寬闊的官道,過陳國、穎川郡,匆匆忙忙趕赴三輔。二千餘里官道,他乘車馬不停蹄,沿途各驛置前出接送,十二日後,他突然出現在京兆府衙門。
京兆府尹閻興等一干三輔官員並不知牟融已經到來,牟融迅速與尚書檯官員會合,正式出任司隸校尉,並迅速接管了班固私修國史案。只到此時,三輔官員才知道大事不好。司隸校尉牟融已經從天而降,三輔衆官人人自危,惴惴不安。
對能臣牟融而言,查清這麼一樁小案子,簡直太簡單不過了。
誣告班固的雍營司馬李銘被囚,僅僅幾天時間,京兆府便將從班家所有查抄之書,悉數解送朝廷。牟融則親自到獄中探望了班固,還令司隸校尉部的司隸們接管了整整一排囚室,將班固嚴密的保護了起來。
只到一切安排停當,牟融這才趕赴雒陽,到皇宮面見漢明帝覆命。
書簡被送到漢宮的幾天後,漢明帝再次召見班超。班超這次隨小黃門進入殿內,自與上次不同。滿朝文武,俱對英武逼人的班超投來友愛善意的目光。
“渭西庶民班超,再拜皇帝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班超,起來說話!”
漢明帝已經與滿朝文武官員共同審閱了《漢書》部分書稿,衆官驚歎,連連稱奇。尤其是漢明帝,當堂讀了部分書稿,對班固的才華感到大爲驚異。
班超欲再拜,漢明帝向堂外擺擺手,還命權倌捲起珠簾,直視着堂下的班超道,“班超,好好說話即可。爾所言不虛,卿父兄果然大才,雖居陋室,偏處安陵,然不忘爲國修史。雖然私修,然確是冤枉,朕自會還他公道……”
“陛下聖明!聖明啊!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漢明帝還未說完,班超便大喜過望,竟然納頭大拜,搶話高呼道。
“罷了罷了,班超,讓朕說完……”漢明帝並未見怒,卻撲哧而笑,並笑嘻嘻地看着班超。朝堂上文武官員,也俱笑了起來,氣氛輕鬆,如沐春風。
漢明帝忽然從御牀上站起身,郎聲說道,“班固果然有文采,可稱天才,竟然埋沒我大漢鄉間俚舍。試問衆卿,大漢還能有幾個班固?國家正用人之時,右扶風守舉薦‘孝廉’不力,令司隸校尉再往查辦。如有徇私枉法情節,幾同禍國殃民,朕定殺不赦!”
“臣遵旨!”司隸校尉牟融出班道。 шωш✿ т tκa n✿ CO
漢明帝雖然說得溫和,但心裡的大怒還是溢於言表。在衆大臣聽來,已經聲色俱厲,如春風過後一下子掉進嚴冬,一夕三驚,朝上大臣們俱嚇得跪拜於席。
班超開始時心裡還很有點不安,如果兄長的書不入皇帝法眼,戲可就演砸了,自己倒黴不說,班家可就真萬劫不復了。可是,沒想到皇帝和衆臣交口稱讚,他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感覺自己幾年的農活苦累,值了。現在,見皇帝對枉法官員要嚴厲懲罰,心裡真是爽透了。
有這麼好的皇上,爲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惡官?這讓他十分不解。
漢明帝繼續說道,“環視當朝史官,可有超越班固者乎?天下之大,絕非一個班固散落民間!尚書檯速傳朕旨意,即刻詔告天下,命各州府郡縣舉薦茂才,不得循私而費可造之人,違者將重罰!朕命班固任蘭臺史令,專修國史,續編《史記》(注:即纂《漢書》),不得有誤!”
“臣遵旨!”
明帝又對班超稱讚道,“班超,汝鳴冤上書,所言俱實。令兄所纂書稿確是一部奇作,汝也算識大體、有見識,朕心甚慰!”
此時的漢明帝,或許對班超的認識僅限於此。只是他此刻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個莽撞鄉漢,十年後即開始石破天驚,終於替漢帝國再一次收回西域,立下彪炳史冊的大功一件!
漢明帝言畢,又下詔道,“令京兆尹閻興迅速放人,並由京兆尹和右扶風親送班固至京。從即日起,班固充入蘭臺,爲蘭臺令史,掌、校詔書、典牘,編撰《漢書》與本朝信史……”
衆臣都聽明白了,皇帝的命令可不是玩的。擺明了,是要京兆尹與右扶風以身家性命,確保班固安全哪。說白了,班固如果被弄壞了,這兩人就只能抵命。而被御史臺當廷彈劾的右扶風郡守,則性命堪憂,皇帝斷不會輕饒他!
班超在京城打官司期間,就一直落腳在阿翁班彪的故主竇融府中。
此時的竇融,已如驚弓之鳥。班超來到竇府的當天晚上,竇融夫婦詳細聽了班超稟報的廷議詳情後,無一絲猶豫便出手了。竇融身爲故主,太瞭解班家了。他情知班固有冤情,便不顧自己已經失寵,且屢受明帝詔責,還是連夜寫好了兩道奏摺,遞進宮去。
皇上很有可能赦免班固,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幫班家一把。非常時期,開國功臣竇融就是拚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向皇上擔保班固清白!
對風燭殘年的竇融和風雨飄搖的竇府而言,竇融呈上這樣的奏摺,意味着什麼他和竇夫人老倆口一清二楚。從即位時開始,漢明帝牢記先帝囑託,以竇氏爲朝廷抵抗漠北各國的柱石。但這並不代表竇氏子孫可以胡作非爲,不管是誰,枉法則必受懲處。而竇融也因教子不嚴,多次受到皇帝詔責。
因此,奏拆呈上後,竇夫人手持便面(注:漢時女子遮面物,類似於今扇子),情緒低落,默默帶着僕婢們收拾行李,準備再受皇帝重罰。
“大人,妾身教子無方,讓大人您受連累了……”面對竇融,老夫人痛哭失聲。
“養不教,父之過,老夫也是罪不容赦啊!”竇融趕緊安慰夫人,話鋒一轉,竇融又安慰夫人道,“唉,這就是竇氏之宿命也,夫人不必難過。竇氏子孫,寧做血性的狼,寧受朝廷懲處,也不能做溫順的綿羊,失去吾河西軍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