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

班妤山?阿翁、祖姑?

雖然感到難以置信,班超還是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轉着轉着,差一點落下。但他強忍着,愣是沒讓淚珠兒落下。

太公未說完,一名酒客又搶着太公的話頭說道,“一次河西衆將同來莊園小聚,班大人也欣然前來。酒酣時刻,因思念姑姑班婕妤,便默寫了才女的一首詩,葬於此山上。竇融大人便命建貴妃詩冢,並將此山命名爲班妤山……公子可別小看吾這裡,此乃福地,人傑地靈哪!”

詩冢?祖姑的詩冢?

班超與身後兩個竇府“小廝”都大爲震驚,他真想去看看祖姑的詩冢。可時間緊急,救人要緊,由不他耽擱。告別太公,便接着趕路,可心裡卻激盪不已。阿翁當年在班妤山築祖姑詩冢,卻爲何沒有告訴他的後人?

班氏是春秋時楚國貴族鬥班的後代,秦末戰亂四起,班氏始祖班壹爲避戰亂從楚地避居西北樓煩國。到五世祖班況時,正值漢武帝年間,班況因馳騁疆場,抗擊匈奴,官至越騎校尉。班氏從此時開始,便逐漸興旺,漸漸成爲前漢著名望族。

班況有三子一女,長子班伯,精通《詩》、《書》、《論語》,數次出使匈奴,官至定襄大守。次子班斿,博學而有俊才,官拜諫大夫。少子班稚,及班固、班超、班昭的祖父,官至封國相。而小女班氏,爲漢成帝妃,被封爲婕妤,史稱班婕妤,爲流傳千古的賢妃、才女。

班超的伯祖父班斿曾與大儒劉向遵旨校閱皇家典籍,深受漢成帝欣賞、器重,曾將當時皇室宗親都求之不得的皇家藏書的全部副本,全部賞給了班斿。這些藏書,成爲班氏宗族修史必備的珍貴資料。而班氏自班斿起則歷朝爲史官,進而成爲著名的史學世家。

漢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班氏入後宮爲妃,先爲少使,後爲漢成帝劉驁寵愛,賜封“婕妤”。班婕妤端莊嫺靜,謹守禮教,雍容華貴,賢淑端正,精通《詩經》、《尚書》、《春秋》等,尤善詩詞曲賦。因其賢惠嫺淑,曾被王太后稱譽爲“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樊姬春秋時楚莊公的夫人,曾輔佐楚莊王成爲“春秋五霸”之一。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是希望班婕妤能輔佐漢成帝劉驁成爲一個有道的明君。

但是漢成帝不是楚莊王,自趙飛燕、趙合德姊妹入宮後,便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班婕妤則漸漸受到冷落。後“巫盎”案發,許皇后被廢,班婕妤也受到趙氏姊妹讒構、陷害,便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漢成帝崩逝後,班婕妤又自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

一代賢妃,堪爲後世婦德典範,卻每天陪着石人石馬,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一年後病逝於陵園中,時年四十歲。

離開酒肆,對阿翁、祖姑的思念之情,讓班超心潮難平,眼淚便涮地流了下來。

走到村外,他跳下馬,面向班妤山(注:班妤山原名班婕妤山,位於孟津西部小浪底鎮班溝村西)默默跪下,恭恭敬敬地叩了四個響頭。兩名大漢也跟着跪下,行了四叩頭大禮。

望着這座低矮的小山頭,他默默起誓,這裡好山好水,他日吾班老二倘若發達了,不,是但有出頭之日,便一定要將這裡買下來,重起詩冢,讓祖姑靈魂安息,讓祖姑保佑班家後人平平安安!

三人繼續一路向西北追去,剛纔自己面向祖姑的詩冢叩頭時,兩個竇府“小廝”的一跪,讓班超對兩人好感頓生。畢竟白吃了人家一頓飯,忍不住想說幾句感謝的話兒,但想想還是忍住了。竇府富可敵國,封地所得滔滔不絕,雒陽周邊還有竇氏莊園多個。竇大人既然讓這兩人一步不離地跟着他,想來定然是竇戈先給了他們錢,那自己還客氣什麼。

儘管如此,不說點什麼似不大好,於是便脫口問道,“汝二人叫什麼?”

“稟報尕叔,吾名班秉,吾弟名班騶也。聞尕叔乃大漢第一劍士,吾二人早欲來投。去年吾阿母老了(注:即辭世),嚥氣時囑吾二人到雒陽投尕叔,求取功名。可吾來雒陽,尕叔早已搬走了。吾找到竇大人府上,便被留在府中了……”

比較穩重一點的大漢名叫班秉,聞班超問便欣喜地道。

你阿母如何知道吾班老二?找吾班老二混功名?開什麼玩笑,吾一個五陵原農夫,能給汝什麼功名?!

“聞尕叔來雒陽打官司,吾兄弟二人甭提多高興了……”

“啪!”

弟弟班騶或許是見班超終於與他二人說話了,便高興地說了一句,可話未說完,兄長班秉甩手便是一鞭子,嘴裡還叱道,“尕叔吃官司,汝高興耶?吾何時高興耶?”

班騶梗着脖子怒視着兄長,又看了一眼班超,到底未敢頂嘴。班超見狀啞然失笑,可聞班秉的話脖子還是陣陣發熱。

所謂吃人的嘴短,此時實在無臉再捉弄人家兄弟二人了,便悶頭策馬在叢林間疾走。很快便來到河水(注:即黃河)邊上的平陰縣城(注:東漢時縣治,在今河南孟津北),三人越過縣城又走二三裡,再一次進入矮矮的雜木林。

順着林間標誌指示的方向西向,走了二三十里,到了河水(注:即今黃河)邊上。

河堤下盡是大片大片烏雲似的雜木密林,權萁所做的標誌至此突然便斷了。這裡密林與河邊密密匝匝的蘆葦蕩連在一起,十分荒偏。幾隻野鴨從遠處飛來,落入河邊的蘆葦內。一隻龐大的老鷹張開巨大的翅膀,在傍晚的天宇上飛翔着,尋找着地面的獵物。

剩着天未黑盡,班超策馬奔到高高的河堤上,只見河水水位快到河堤頂端了,浩浩蕩蕩,奔騰着向東流去。河中間幾座河心孤島,鳥兒在上面盤旋。向河水的上游看,河道兩側崇山峻嶺,大河自山中穿出,尤如來自西天。向河南岸看了一下,山巒之中,密林深處,暮色中隱隱露出一座莊園的影子。

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