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司隸校尉牟融大人不知何時來了三輔,且已經將班固保護起來了。而惡意讒害班固的雍營司馬李銘,早被牟融悄悄扣住了。此時,班固囚室門前的衛卒,竟然是司隸校尉部的郎官和司隸們。
郎官見京兆尹來了,便向閻興出示了杏黃色三角小旗,旗面上繡着猙獰的怪獸獬豸。閻興一見這面旗,當即面色如土,雙股變軟,差點癱倒下去。
原來,這是一面令二千石高官們膽寒的小旗,持有這面神聖的小旗,司隸校尉部的司隸、別駕、從事們便可以行使皇上授予的先拘後查權,上至列侯、兩千石郡守,下至一千石以下低級官員,無人敢阻擋司隸們辦案。一般官員見到這面小旗,都是不祥之兆,都會哆嗦。
可郎官雖然面色冷峻,卻對閻興很禮貌,“牟大人已查訪清楚,府尹大人勤政愛民,整修渠道,督吏民擔水溉田,三輔已現旱象,惟京兆應機立斷,牟大人已據直稟報皇上。雖然如此,還是抱歉了閻大人,沒有聖上詔令或司隸校尉部特允令,大人不能進入囚室!”
“司隸校尉真是明察秋毫啊,下官謝牟融大人!”
閻興聞郎官言,這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也把老腰挺得直直的。
原來,自春末開始,三輔幾乎未下雨水。閻興爲官多年,覺得有夏秋大旱苗頭,便搶先一步,起民力修渠,搶種了夏慄。出苗後則督促吏民擔水保墒保苗,在大旱之年能保春慄、夏慄皆有收成。
相比之下,三輔三個郡治中,左馮翊與右扶風無所作爲。左馮翊略好,而旱情最嚴重的右扶風,春慄已現片片乾死地塊,如火燒一般。又由於下手晚,到墒情變壞時,夏慄已經無法種上。如果夏慄無收成,到夏末秋初口糧難以爲繼,勢必出現大批餓民,形勢漸趨嚴峻。
兩名年輕的郎官腰裡懸着劍,雖然不留情面地將位高權重的閻府尹擋在門外,絲毫也無妥協的餘地。但實際上,他們對這個德高望重的能臣已經是十分給面子了!
不得已,閻興只好將皇帝的詔書拿了出來,這才見到了這個差點被三輔衆官整死、此時仍然在倉皇之中的班大公子。
獄吏們提前得了曹世書、曹世叔兄弟的好處,並沒有過分爲難一介書生,否則班固即便不死也會慘不忍睹。此時的大文豪班固,鼻青臉腫,眼眶烏黑,剛抓進來時已經捱了一頓胖揍。
閻興命人將其梳洗一番,狼狽盡去,細看並沒有被打壞。雖然眼眶仍是一團黑的,但多少已經露出當初的翩翩公子風采。
閻興將班固請出,親自動手好好梳洗打理一番後,與右扶風太守黃均一起,共同將班固送到京師。讓班固惴惴不安的是,隨行的還有駐右扶風槐裡縣的雍營軍司馬李銘。只不過,這廝曾經不可一世,現在竟然是戴着刑具,乘着囚車,一路上面如死灰,緊閉雙目,那裡還能見過當初的威風。
進入雒陽的當日,劉莊召見了閻興與牟融。老臣閻興受到皇帝嘉勉,並命其妥備錢糧,提前準備賑災。又命牟融兼領右扶風守,全力準備賑災。
“吾就一句話,大災無情朕有情,餓民死一人,郡守抵死!”
愛民如子的劉莊撂下了冷冷的一句硬話,二位能臣便領命而出。可對麻木、禍民的右扶風守黃均,劉莊根本就不屑見他,直接命牟融將其投入司隸詔獄。不久黃均便因瀆職,被判了死罪,死在獄中!
班固進入蘭臺,成爲負責專修國史的蘭臺史令。雖然被“減俸”,僅得了一個秩二百石的小吏,可陰差陽錯,一齣戲劇性的變故,破落文人班公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國家公務員和劉莊的近侍。
從此,班固身在蘭臺,與當朝大儒爲伍,專修國史。
不久後,深知馭人之術的劉莊,專門在南宮章德殿御書房內,召見了御史中丞薛池和班固。那天是午後,薛池與班固進入御書房,批閱奏章累了的劉莊,看着戰戰兢兢的班令後人,先是欣賞地點點頭,忽然不解地問道,“卿乃班令之後,既有心治史,何故不自薦?”
班固聞言,瞬間臉酡紅,他尷尬地道,“陛下還記得中元二年,陛下新登大寶,東平王開府理政一事麼?那一年吾……曾向東平王自薦過……”
劉莊長吁了一口氣道,“當然記得,父皇大行,天下未安,吾不得不啓用東平王爲驃騎將軍,開府理事。同時又啓用開國重臣鄧禹爲太傅,撫慰南陽舊臣。那是朕最難過之一段歲月,猶在咋日也……”
劉莊擡首面向殿外,面露悲痛,陷入了沉思。
薛池見狀趕緊躬身說道,“陛下,先帝大行後,陛下夙興夜寐,靡有朝矣。今朝野同心,百業俱興,政晏民和,可告慰先帝也……”
劉莊聞言點點,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又對班固道,“薛卿非外人,卿不妨一言!”
“臣遵旨!”
於是,班固便將自己不成功的自薦經過,向皇帝和盤托出。
原來,水平元年(公元58年),漢明帝劉莊命東平王劉蒼爲驃騎將軍,總理朝政,並開府輔國。就在那時,不甘寂寞的班固曾給東平王劉蒼上了奏章,即《奏記東平王蒼》。
當時,班固將兩份一模一樣的奏章,裝於函(注:即漢代裝簡牘的制式木匣盒)中,加了封泥封好(1)。並交與馬嚴,託其交於家人帶至京師雒陽,遞與公車司馬置。
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馬革裹屍、含冤而逝後,藺夫人毀了三女兒與竇融後人的婚約,侄兒馬嚴則將馬援的三個女兒都被送進宮。其中,三女兒獲光武帝詔令進太**成爲太子妃。中元二年﹝公元五十七年﹞,光武帝駕崩,太子劉莊繼立,馬妃獲封貴人,扶風茂陵馬氏重新在朝廷展露頭角。
————————————
注(1):漢代驛函有錦匣、木匣之分,均是在表面蓋板上有刻線三道,且有一小方孔,用繩子紮好後,方孔處用封泥封好並在泥上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