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辭行(二)

湯太后搖頭,淡淡道:“十七這門婚事如今還不好說!我這裡冷眼看着皇上的意思,怕是真有心讓她遠嫁南源!”

紋姑姑聽得一怔,詫異道:“皇上一貫最疼琳琅,怎麼……”說到這裡,她卻忽然想起什麼一樣的語聲一頓,半晌也只道了一句:“貴妃怕是捨不得吧?”

湯太后神色淡漠,語氣更是清淡如水:“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如今正是關鍵時刻,璇貴妃那麼個聰明人,又怎會不懂取捨之道!”

紋姑姑聞聲,也只得嘆了口氣,沒再言語。

湯太后這會兒也早沒了說話的興致,只緩緩起身,舉步朝外走去。紋姑姑忙緊跟其後。

宇文琳琅五人正侯在偏殿,聽得“太后駕到”的傳唱之聲,忙迎前行禮。湯太后淡淡一揮手,溫聲道:“免禮吧!”說着,已緩步上前,在上首的鳳榻上坐下,又命人給五人看座。

五人謝恩坐下。開口詢問了幾句湯太后的起居坐寢後,宇文琳琅這才笑嘻嘻的說起打算回宮之事。湯太后倒也並不阻攔,只點頭笑道:“你的生辰將至,回宮也是應當的!”

宇文琳琅不承想太后竟記得自己的生辰,一時不禁有些受寵若驚,當即笑道:“謝皇祖母惦記!孫兒本來想着索性就在行宮過了這個生日也罷了,偏偏前幾日三哥巴巴的讓人送了信來,說已安排下了!讓我早些回宮呢!”

湯太后點頭道:“也難爲了你三哥這份心了!說起來,哀家這裡也爲你備了幾色禮物,不過今日卻不給你!”言畢卻已笑了起來。

宇文琳琅故意鼓了粉腮,抱怨道:“皇祖母明知孫兒最是好奇了,卻總愛吊孫兒的胃口!”

湯太后笑罵道:“你這丫頭。什麼都好,只是不夠沉穩,哀家這也是想多磨練磨練你!”

她這話雖說得滴水不漏,但聽在宇文琳琅耳中,心中卻是沒來由的就“突”了一下,臉色也跟着微微變了,半晌才勉強笑道:“皇祖母一片苦心。孫兒自是能明白的!不過宮裡現有皇祖母在。孫兒便是不夠沉穩、欠些磨練,又有誰敢欺我!”

湯太后不曾想她竟這般敏感,自己言語之中不過稍露喟嘆之意。她便覺了出來,心中也不免後悔。再見宇文琳琅強顏歡笑的模樣,雖說素日不甚親近,但畢竟也算是看着長大的。又怎能全不憐惜,當下衝她招了招手。宇文琳琅會意上前。乖巧的伏在太后膝上。湯太后慢慢撫着她烏黑的長髮,溫聲道:“琳琅從小就是個招人疼的孩子呢!”到底也沒說其他話。

宇文琳琅一聽這話,心中更是明鏡一般,又覺酸酸楚楚的。險些沒落下淚來。只是她也是個倔強的,等閒絕不肯人前示弱,因此強忍着。只是默默的不說話。

湯太后其實無意太早點明此事,但宇文琳琅既察覺了。她也不想說什麼空話、假話來安慰她。暗裡嘆息了一聲,擡頭看向風細細幾人,溫聲道:“你們也都是來辭行的嗎?”不等幾人開口,她卻又道:“說起來,嚴家丫頭這是怎麼了?臉色竟這般難看?”

嚴曼真萬沒料到太后竟會問起自己來,一時竟愣在了那裡。事實上,這兩日調養下來,她的身體早無大礙,只是既知宇文琳琅自己留下,是因自己身體不適,她自也刻意的隱瞞了這事。今兒整妝過來時,更刻意撲了鉛粉卻沒打腮紅,以使自己面上看着更蒼白憔悴些。然而太后的忽然問起,卻還是讓她在欣喜之餘,頗有些手足無措,以致張口結舌,應對無能。

杜青荇見她愣愣的,半日也沒說出一個字來,心中不免焦急,到底沒忍住,伸手輕推了她一把。湯太后在上,早將二人神態看在眼中,心中也不覺微笑了一下。

漲紅了臉,嚴曼真匆匆開口道:“回……回太后的話,臣女……臣女……前日不甚受了些風寒……所以……”她竭力想在太后面前表現得好些,但心中既是驚喜又是惶恐,這一番話反說得愈加斷斷續續,結結巴巴,到最後更難以爲繼。

見她如此,湯太后心中沒來由的竟覺一陣憐憫,溫和的朝她笑笑,道:“你身子既不好,不妨在行宮多住幾日,待養好了身子再走也不遲!”

嚴曼真心中正爲自己的表現懊惱,忽然聽了這一句,直是喜從天降,好半晌才急急起身,叩謝道:“臣女謝太后恩典!”話雖說得流暢了,語聲卻又顫抖起來。

湯太后笑着擺了擺手,示意一邊的紋姑姑扶她起身後,又道:“前幾日哀家得閒,特意去佛堂看了看。你們抄的經,哀家也都看了……”

嚴曼真聽得心中微微一動,下一刻,已忍不住拿眼尾瞥向風細細。她們幾人同住聽雪閣,可謂擡頭不見低頭見,每日下晚時分,又總同路過去佛堂抄經,雖說所抄的經文並不帶回聽雪閣,但日日都在一起,誰的字兒寫得好,彼此之間卻還是心知肚明的。

她心中正自想着,果然聽到上頭太后緩聲問道:“因你們來此,只是暫留一段時日,並不久留,因此佛堂內並未讓你們抄寫長篇佛典,偏生我又許了願,要抄幾部大部頭的佛典來酬佛……”說到這裡,湯太后語聲一頓,卻沒繼續說下去。

五人各自沉默的交換了一個眼色,嚴曼真到底先行起身,低頭道:“回太后,臣女願意!”

她那邊既開了頭,瞿菀兒等人哪好說個“不”字,少不得各自起身,應答願意。宇文琳琅雖是滿心抑鬱,也只能在旁勉強應着。那邊瞿菀兒卻又開了口:“不知太后所許的佛經是哪幾部?臣女回京之後,即刻就爲太后抄寫!”這話雖說得漂亮,言下之意卻更明顯,她並不打算留在行宮抄經。風細細正焦心這事,聽瞿菀兒開了口,正是瞌睡遇着枕頭,忙也跟着問起。

神色如常的點了點頭,湯太后道:“等回頭哀家命秀紋整理過了,再同你們細說!”

嚴曼真在旁有心說話,又怕觸怒了瞿菀兒等人,只得生生忍下了。

兩下里又說了一回閒話,因太后主動出言留下了嚴曼真,瞿菀兒便也沒再提起留下之事,杜青荇猶豫片刻,也是噤口不提。她們既不說,湯太后也就樂得不多問。

及至衆人走前,她才又朝嚴曼真道:“她們四人既都走了,獨你一人住在聽雪閣內,卻不免寂寞。哀家想着,你倒不如便搬到哀家宮中,也好與哀家作個伴!”

嚴曼真今兒接二連三的被天降餡餅砸中,早已喜不自勝,聞聲忙一迭連聲的謝過了太后。

紋姑姑奉命送走五人,再回來時,卻見湯太后正靜靜歪在鳳榻上,面上神情若有所思,只是脖頸看着似有些僵硬。紋姑姑也未言語,便輕步的過去,慢慢的替她揉捏肩頸。

湯太后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沒話找話一樣的問道:“都走了?”

紋姑姑答應着,卻道:“太后本是一片美意,偏生她們竟不領情!奴婢真有些想不明白!”

湯太后彷彿笑了一下:“不過是人各有志而已!”言語淡淡,倒也聽不出絲毫怒意來。

低低的應了一聲,好半晌,紋姑姑卻又忽然道:“風家那個,其實也可憐,太后真就打算袖手旁觀了?”對風細細,竟似極爲關心。

湯太后平淡道:“我知你從前喜歡素心,對她的女兒便也格外關心些!但你可曾想過,她可是風子揚的女兒,她若果真嫁入皇家,榮光的是風府,過日子的,卻是她!”

紋姑姑聽得眉心輕顰,過得一刻,才又小心道:“依奴婢看,三爺倒是個長情的!”

“也未必……”沉默片刻,湯太后方徐徐道:“秀紋,你在我身邊多年,怎麼卻還不知人心隔肚皮的道理!更何況,人總是會變的,日後如何,誰又知道?”

知太后說得有理,紋姑姑也只能長嘆了一聲:“許是老了,這幾年奴婢總不時想起從前!記得大長公主尚在的時候,每次入宮總帶着素心,那時素心也還小,怯生生、粉嫩嫩的……彷彿才只一眨眼的工夫,她竟就不在了,連女兒也這般大了!”

湯太后聞言,也不覺嘆息了幾聲,又拍一拍紋姑姑的手,緩聲道:“你怎麼淨記着別人!說起來,我還記得那年你才被撥到我身邊伏侍時候的事兒……梳着丫角小辮,臉兒圓圓的,一雙眼又黑又亮,骨碌碌的轉,還不時偷看我一眼……”

忍不住笑了起來,紋姑姑道:“太后竟還記得?我只道你早忘了呢!”

二人憶及往事,一時卻連尊卑也都忘了。湯太后笑道:“說來也怪,這事我從前還真是不記得了,偏巧那日做夢,竟就做到了這一段,待醒了,再仔細一想,可不就是當年舊事了!”

說着,卻又轉頭看了一眼紋姑姑,慢慢道:“我年輕時聽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那時只是懵懵懂懂,覺得是句混帳話!到如今想想,才覺其實頗有道理!轉眼這麼多年,人也老了,宮裡那起是是非非,還問它作甚?只在行宮圖個清淨也就是了!”()

第87章 密談第60章 打算第64章 心動第33章 折騰錯了第30章 大鬧第52章 再見面(二)第5章 原形第六十七章第38章 欣喜第41章 夜遊第31章 賣身契第10章 嘴硬第38章 窮追猛打第22章 滾出來第29章 攤牌第25章 一石二鳥第3章 忍第35章 兄友弟恭第40章 月圓人未圓(一)第32章 生死之間第60章 打算第13章 山長水遠第92章 說曹操第47章 雲舒第10章 嘴硬第98章 牆上足印第14章 天意難測第65章 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第62章 死結第22章 疑神疑鬼第67章 急死太監第10章 嘴硬第55章 梅花三弄第1章 三生箋第40章 回府第41章 夜遊第46章 愛與恨第55章 不速之客第48章 純屬巧合(一)第63章 財禍第1章 三生箋第六十七章第73章 慣例第12章 銀子銀子第21章 母女(二)第48章 純屬巧合(一)第六十四章第6章 聽雪閣第10章 打秋風的第17章 心願爲何第11章 溫泉水滑敘往事第61章 姻緣樹第26章 厚嬸第46章 雪貂可愛第43章 往事第90章 大喘氣第7章 此來爲何第24章 喜鵲第56章 看上了第4章 探話第97章 偶遇第61章 姻緣樹第88章 最苦不相識第49章 死心眼第16章 辭行(二)第9章 委屈第49章 純屬巧合(二)第88章 最苦不相識第24章 千瓣雪葉蓮第32章 生死之間第25章 一石二鳥第60章 打算第23章 顧忌第86章 可曾相識第33章 主僕第58章 如此父女第2章 交易達成第64章 心動第6章 聽雪閣第95章 南源故事第28章 嫉恨第46章 愛與恨第80章 公主府上(四)第18章 伶牙俐齒第88章 最苦不相識第64章 心動第53章 家事第30章 趁熱打鐵第46章 愛與恨第66章 琳琅第63章 財禍第59章 真相=解脫第47章 雲舒第43章 往事第21章 絕情至此第21章 母女(二)第56章 看上了第43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82章 金面侯第80章 公主府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