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白色氣運柱不高不低,但當湛長風撤下隱藏氣運的水德輪時,白色化爲極其尊貴神秘的紫金色,如紫金天柱般頂天立地!
紫金氣運柱上龍飛鳳騰,那龍鳳,便是山海界賦予她的天運和小黎界謀到的全部天運。
龍是一條小龍,鳳卻是一條巨鳳。
此刻,鳳飛於天,引頸長鳴,小龍亦步亦趨地脫離紫金氣運柱,騰飛而去,山海界流散的天運好似有了歸屬,紛紛向小龍彙集去。
欽擅仰望着這出別人無法看見的奇景,臉色漲紅,陶醉在那玄機萬千的運道之理中,久久不願醒來。
小龍身上的天運越聚越多,脫胎化成一條猙獰黑龍,與鳳遨遊在冰寒荒原之上。
這次湛長風掐訣祭出一道法門,此法名馭運術,是以前從鏡子設下的關卡里得來的。
尋常情況下,若得天運鍾情的話,天運會自行偏過來,王侯帝君立國立朝,國之威與天運相恰,誕生國運,王侯帝君可以分化國運給部屬,卻不能主動分化天運,也就是說,他支配不了天運。
但這門馭運術,屬帝皇功法,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支配已經偏來的天運,甚至最後,掌控一界天運,相當於是第二個天道,等到那時便可掌世界之力,成爲界主。
霸主榜上前三百的帝君,基本都兼具界主之名。
她也在向這個目標進發。
法門一出,龍鳳之象消散,化爲無形無態的天運本身,她分出一縷神識,以此爲核,將兩方天運煉入其中,憑她目前的實力,要在一方世界的天運沒有完全屬於她的情況下,將兩方天運融合到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她可以從兩方中各煉化部分,將這部分相融,成爲獨屬於她的氣運,再用這氣運,去反控兩方天運。
術成,這縷神識搖身一變,化作擎天而立的護國神將,腰背盤龍,左臂停鳳,同時,天運感國名,誕生國運,國運成劍形,被護國神將單手抱在懷中。
湛長風掐法訣一指,劍上一道光芒落到英雄碑上,數十萬將士頓感神魂一輕,靈臺透徹起來,這是因爲國運承擔了他們在戰爭中造的殺業,同時給予了他們庇護。
將士們還未因國運庇護而喜,就又被莽莽天威震懾住了,經過國運,他們可以模糊地感應到天運的存在,以及那執掌生殺的護國神將!
這一刻,還沒徹底安下心待在晝族的兵將驀然安定了,既然國能饋以利,護持修行,他們還有什麼不滿的。建功立業,得更多國運青睞,不失爲一種修行法!
湛長風一一看過各個戰團,又望向玉階上的百官,“衆卿,拿出你們的官印。”
太一設四輔七殿佐君,四輔爲:大祭司巫非魚,掌禮法.祭祀.法典.教化,握願力權杖;左輔蘭秋生,記錄大事,體察民情;右弼欽擅,監察督管國運;上宰,代君執生殺,暫空。
七殿爲:天樞司掌軍事及外交,主官花間辭;天璇司掌百工,負責營建各種工程,主官凌未初;天璣司掌土地.賦役.籍貫/道籍,主官斂微;天權司掌內政,轄地方上的布政司,負責官員任免.考察.升降.調動,主官暫由君代;玉衡,轄地方上的都指揮司,協調各城駐軍,主官暫由君代;開陽司掌刑法獄訟,轄地方上的提刑按察司,主官暫由君代;瑤光司掌軍團,無主官,由君侯親掌,設碩獄.將進酒.左逐之.淮明各主將。
每一殿又設一到二十名不等的佐官。
湛長風話聲一落,中央四輔七殿六十八位.地方三司兩百二十三位,手中都託了一方印鑑。
她引國運入印鑑,據不同的官階,授予不同的庇護,印鑑有太一官名與官員姓名,其他人強奪也無用,唯姓名在印鑑上的修士方能享受國運帶來的便利。
但同樣,他們所做的每一件有損國體的事,都會被國運感應到。
做完這一切,湛長風道,“日前,我建長生祠,居功甚偉者,入祠享太一香火,受天運眷顧。”
她從衆人身上滑過,衆人微微垂着首,無人與她對視,只聽那冰涼雋永的聲音叫出了幾人姓名,關己的.不關己的,氛圍愈加熱切,那可是香火和天運!
佑福保運,護持道途,入了祠,修行能輕鬆七八倍不止!
“斂微.巫非魚.碩獄.花間辭,六十年間,護族有功,入長生祠。”
“凌未初,監造承天都,發揚符道有功,入長生祠。”
“兵書院,溫辰.盧一山,教育出衆多優秀弟子有功,入長生祠。”
“欽擅,替我謀運數十年有功,入長生祠,白痕,知遇之恩.護國之恩,有功,入長生祠。”
“諸君,分出一縷神識,入祠!”
被叫道姓名的,驚訝有之,激動有之,欣慰有之,感激有之,種種複雜心情,化爲鏗鏘一字,“喏。”
神識各入祠中法像之後,湛長風分出一縷天運,放入長生祠。
天運乃天地大造化,擁有大智慧的凡人若能窺到天運之理,平地入道也未必不可,如此一縷天運盤踞長生祠,顯化在衆神識眼前,他們如久旱逢甘霖,氣運增加不提,對道境也有極大幫助,紛紛進入了頓悟狀態。
斂微.巫非魚.碩獄.花間辭.凌未初等人修爲穩定,只是額外多頓悟了點道理,溫辰.盧一山.白痕這三個老牌生死境卻久久不醒,周身氣息盈滿,有即刻神通之勢。
欽擅是醒得最快的,他對氣運之道研究頗深,等閒已經對他不起作用了,不過他還是欣喜非常,唸叨着要再去爲湛長風謀更多的天運回來。
而在准入長生祠十數人還在頓悟當中時,湛長風着各戰團持傳音旗前往荒原每一個角落,她自己在山巔盤坐而下,待傳音旗都備好,她開始講道,講民生之道,講修士.國家.大道之間的關係。
她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完善自己的帝道,也是讓荒原修士接受太一的統治,消除隱晦,本質謂之度化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