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

劉氏一聽魚兒這話,當下想都沒想就應道:“你別看平日裡都是阿母像母夜叉似的欺負你阿爹,我們倆人要真是擰起來、你阿爹可是比阿母擰多了!以你阿爹那臭脾氣,就算我們全家人都反對、他也不會改變主意的,畢竟你阿爹一直都盼望着你叔叔日子能過好,只有他日子過好了、你阿爹這個做兄長的才能放心……”

魚兒又何曾不知道楊大柱是個耿直、心底善良但有時卻又比牛還倔的人?

所以魚兒纔會故意說出反話,讓劉氏反過來向她分析楊大柱的性格,這劉氏一把楊大柱的性格分析透了,很快就無奈的嘆了口氣:“哎,算了,我也不同你阿爹賭氣了,要是他不是這麼重情義的實在人,我當時也不會嫁給他了。”

魚兒見劉氏想開了心裡才偷偷的鬆了口氣,刻意揀了句好話說道:“阿母您別不用太不開心,這屋子咱說好了是借給叔叔一家住,待哥哥們娶了媳婦兒、生了娃,我們自家人屋子不夠住了、叔叔他們一家自然也就要把借住的屋子還回來了。”

“哎,阿母也不是個小氣的人,只是你嬸孃是個極難纏又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人,阿母是怕她將來賴在我們給她住的幾間屋子裡不走,”劉氏說着頓了頓,隨後還是埋怨了楊大柱一句:“你阿爹也真是的,都不和我商量一聲就應下了此事!”

劉氏心裡的憂慮魚兒也都知道,但魚兒同時也十分了解楊大柱的性子,於是只能滿是無奈的跟着嘆了句:“就是阿爹事先同我們商量了,最後他也會堅持把屋子給叔叔一家住的,誰讓阿爹他是個重情重義的好兄長呢?”

劉氏見魚兒也跟着感嘆、以爲她和自己一樣擔心方氏以後佔着房子不走,連忙悄聲說道:“阿妹你別擔心,若是日後分家你嬸孃她還賴着不走,我自有法子收拾她!定不能再讓她佔我們的便宜!她要是能把貪別人便宜的心思用在正道上,指不上比我們家還早住上大房子呢!”

魚兒見劉氏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樣也就不再追問,心想既然劉氏有把握讓方氏以後不賴在自個兒家裡,也就不在此事上多說、而是轉了話題逗劉氏開心,而有了魚兒的乖巧相伴後,劉氏慢慢的心裡也沒再那麼氣楊大柱了。

第二天楊大柱和楊二柱破例沒出海打漁,一家人開始歡歡喜喜的把收拾好的大小物件往船下搬。當然因時間有些緊,所以搬的同時魚兒和劉氏、楊七娘還在忙着收拾和打包,而岸邊除了楊家的幾個小子外、小栓子和李二妞也都前來幫着把物事用手推車拉到新家去。

大家夥兒從早到晚、一直忙了一整天才把兩條船上的物事都搬到新家去,搬完後大家都已經累得筋疲力盡、沒力氣再收拾新家了,於是一家人簡單的吃了晚飯後,便先草草的在地上鋪了草蓆被褥對付了一夜,第二天草草吃過早飯後馬上就開始收拾新家。

這小岞村的農家院子大多是建得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魚兒他們的新家也不例外,是個方方正正、整體呈“回”字形的大院子。

鄉下的院子也沒城裡那些幾進幾齣的院子那麼講究,簡單來說就是四周一圈都建了屋子、中間留了塊方形的空地。這屋子自是住人用的,而中間的塊空地左邊放着幾口蓄水的大水缸,右邊放着一排醃製物事的陶罐子,餘下的地方則用來平日裡曬穀子等物事。

楊大柱邊帶着一家人蔘觀這座大院子,邊順道把屋子分給大家夥兒住。首先他們走進了“回”字最底下那一排、中央那間寬敞明亮的堂屋裡,只見屋裡最裡頭那面牆上掛着一副八仙過海圖,畫下襬着一張長案子、案上擺着一些不大值錢的花瓶和器皿。

案子前放着一張黑色的方桌,方桌左右各放着一張靠椅,與左右靠椅垂直的兩排則放着一溜靠椅,這擺設要比一般的農家小院裡的堂屋要講究許多,想來這駱家的主人原先應該有點身份、這間堂屋則是他接見客人的地方。

這正中間的堂屋左右各連着一間寬敞的屋子,這左右兩間屋子都分裡間和外間,看屋裡的擺設和格局,這裡間應該是睡人的、外間則堆放着一些較爲貴重的雜物。這左右兩間大屋子、東邊的楊大柱夫婦住了進去,西邊那一間方氏倒是十分眼饞,但楊大柱卻分給楊老爺子住。

這麼一安排、“回”字底下那一排兩間大屋就住滿了,緊接着楊大柱開始安排“回”字左右那兩排那一溜屋子。

這左右各有六間稍微小一些的屋子,因楊大柱夫婦住着東邊的大屋子,因此魚兒幾兄妹便依次住進了左邊那排屋子裡,六個人、一人一間正好,最貼着楊大柱夫婦房間的是楊七娘、之後纔是魚兒,幾個小子也是按照輩分依次住在魚兒後面那幾間屋子裡。

右邊剩下的六間屋子,緊挨着楊老爺子那間屋子稍微寬敞些、楊大柱已讓楊二柱夫婦住了進去,而楊二郎和楊五郎則住在第二、三間屋子裡。

這人都住滿了、右邊卻還剩下的三間屋子,於是其中一間被用來做廚房、一間用來做讓孩子們讀書寫字的書房,剩下的一間則用來做倉庫放些糧食、農具和漁具等雜物。

這樣安排下來後,就只剩下緊靠着大門左右各兩間的屋子了,這幾間屋子因最靠着外頭又緊挨着大門,所以以前東邊的兩間駱家是用來給家裡的長工住的,西邊的兩間則是豬圈和茅廁……

這楊家眼下還沒錢養豬和請長工,因此除了茅廁外,其餘三間屋子只能暫時空着。

這各自住的屋子都分好後,大家夥兒便各自開始收拾自個兒的屋子,把從船上搬過來的物事一一對應着放好擺正,再把各自屋裡缺些什麼物事一一記下……

雖然駱家走得匆忙、把家裡的傢俱和一些不值錢的擺設都留給了楊家,但楊家一家人搬進去後,還是要再添置一些傢俱和日用品纔是,畢竟以前他們一大家子蝸居在船上,因地方小很多物事都省了沒買,眼下地方寬敞了自是要一一添置了。

而這些零零散散的物事添置齊了後、一大家子都舒舒服服的住下了後,楊大柱便把自家原先那條舊船給賣了,隨後再添了些銀子買了條大一些的新船。而相對比較新的那條船,楊大柱也花了點銀子修補了下。

這些七七八八、零零散散的花銷合在一起也花了不少的銀子,於是先前那典當珍珠的銀子最終只剩下不到三百兩銀子。

而楊家纔剛剛搬了新家,上州府參加科舉考試的楊大郎也託人帶來了好消息,說他已順利通過州試考上了舉人……這對楊家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

魚兒一家得知這個消息後,自是立馬就燒香拜祖、將這個喜訊告知楊家的列祖列宗,劉氏更是走街串巷的同鄰里鄉親宣佈這個好消息。而楊大柱則特意到城裡買了一掛長長的大紅鞭炮,在楊家的新居外熱熱鬧鬧的放了一回鞭炮、慶賀楊大郎考上舉人!

但這楊大郎雖然考上了舉人、卻沒能馬上動身回鄉同家人共享喜悅,而是在捎回來的書信裡寫明他暫時不能回鄉,想留在州府同同窗好友一起苦讀,好省去回鄉這一來一回的功夫、多些時日準備接下來的省試。

看完楊大郎的信、再聽楊四郎做了解說後,魚兒才知道原來州試取中的考生,將於冬季集中到東京尚書省禮部參加省試。楊四郎還說這些考生都被稱爲“舉人”或“貢生”,因此以後大家夥兒都要尊稱楊大郎爲“楊舉人”了。

而這參加完秋闈已然快要入冬了,所以楊大郎所剩的時日並不是很寬裕,因此他纔會提出留在州府苦讀,讀到時候差不多了便直接上路前往東京參加省試。而因爲楊大郎必須在冬末趕到東京、在春初時參加省試,所以這中間隔着的春節楊大郎也就不能在家裡過了。

這楊大郎把事情說得明明白白、所做的決定也都是爲了日後能高中,因此楊家人自是都十分諒解他、也同意他別回家過年留在州府苦讀。

但劉氏卻還是心疼楊大郎孤身一人留在外地過年,於是便將家裡剩下的三百兩銀子取了大半、託人和家書一起送去給楊大郎。

這兩百多兩銀子既是楊大郎在外這幾個月的伙食費、也是他動身上京的路費。劉氏也是擔心楊大郎到了東京後還要花錢打點些什麼,所以纔會把家裡的剩銀大多都給楊大郎捎去,只留下爲數不多的銀子應付隨後到來的年關,反正往年沒錢時他們一家人也照樣過年。

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三十五章 秦家鬧劇(一)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七章 丁牙儈第五十三章 拒親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四十九章 穿越的福利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六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八章 螳螂撲蟬第二十八章 年師傅的考驗(2)第五章 博餅第九章 小日子火起來了第四十九章 穿越的福利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四十五章 以糖爲餌第三十三章 桃姨娘的心事第二十二章 好的開始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三十二章 小小的感動第十二章 規劃未來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四十六章 久違的親人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三十四章 讀書識字第五章 捉襟見肘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八章 新婦拜堂第四十七章 又一樁好事(二)第二十二章 楊三郎動春心第七章 幫忙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三十章 妯娌和睦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二十六章 一條帕子第七十章 *豆腐乳第二章 哄愛女第三十一章 買房(一)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五十六章 養成不是個容易活兒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二十八章 新婦拜堂第七章 幫忙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六十章 古怪的規矩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八章 小栓子的優點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變第六章 熱鬧(一)第二十七章 年師傅的考驗(1)第二十四章 年師傅第三十五章 秦家鬧劇(一)第四十九章 穿越的福利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六章 實驗失敗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二十九章 年師傅的考驗(3)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六十九章 黃豆豐收第八章 劉氏護女第四章 租賃方式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十八章 溫情(一)第三十三章 過自己的小日子第七十一章 北宋酒肆第三十六章 秦家鬧劇(二)第二十六章 魚兒的必殺技(2)第四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一章 初吻沒了第五十五章 努力改造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四十二章 苦學閩繡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二十四章 年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