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適應了新生活

楊六郎說着就改而用手去撥弄楊沫沫的小下巴,楊沫沫一被“調戲”馬上皺着秀氣的小眉頭,努力的搖晃着小身子想要避過楊六郎的魔爪……

劉氏見狀無奈的邊搖頭邊答道:“你是小子自是早早就得了名,阿妹是丫頭沒那麼早取名的,就是取也只是取個小名兒讓我們自家人好叫喚,正兒八經的名兒還得等到出嫁前讓她的未來婆家取,我們可取不得。”

劉氏這邊說着話兒,楊六郎那邊已經徹底“征服”了楊沫沫,得意的用兩個手掌擠壓住楊沫沫臉頰上兩團圓乎乎的肉兒,這樣的手勢不但能固定住楊沫沫左右搖晃的小身子,還能讓楊沫沫的小嘴被擠得不得不嘟起來。

最讓楊沫沫氣惱的是,六歲多的楊六郎一把她固定住、馬上就湊到她跟前,死命的在她的小臉上亂親,既然是亂親一通那楊沫沫嘟起的小嘴他自然也就沒有放過了,這可把楊沫沫氣得死命的把小眼睛瞪得賊圓,恨不得狠狠的咬楊六郎的色嘴一口,看他還敢不敢隨意奪走妹妹的初吻!

一直到楊沫沫被楊六郎親得滿臉都是口水,楊六郎才心滿意足的停下來,接上劉氏的話、一臉不解的問道:“阿母,爲何是丫頭就得晚取名?”

劉氏頭也不回的答道:“我們這兒的丫頭都是這樣,滿兩週歲了再由家裡的長輩取個小名兒,待將來要出嫁了再由夫家取正經名兒。”

想來這也是閩南一帶的風俗習慣了,不過楊沫沫見小岞村的人都是以“郎”和“娘”綴後,前面再冠上姓氏和在家裡的排行來稱呼各戶人家裡的孩童,既已有了大家通用的稱呼名號,那其實取不取名字還真是對生活沒太大影響,反正這名字就是一符號,楊沫沫對名字也沒多大要求、能讓人把這符號同她對上號就行。

這楊六郎像個好奇寶寶般,親完楊沫沫改而把她那軟綿綿的胳膊拿在手裡玩弄,一邊玩還一邊不依不饒的問道:“可小妹是我們家的寶貝疙瘩,爲何要讓她的夫家替她取正經名兒?”

楊沫沫也是頭一回聽說這風俗,忙豎起耳朵仔細的聽劉氏的回答,只見劉氏笑着答道:“自古以來,哪戶人家的丫頭的正經名兒、不是出嫁前由夫家取的?據我所知整一片泉州府的尋常人家都這麼幹,只有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娘子比較講究,滿月時就會請有名望的長輩賜正經名兒。”

楊沫沫還沒穿越前,就從各種資料文獻裡得知古代女子並不重視取名,取了也不會隨便告訴別人、更不會經常讓外人叫喚,有的女子甚至終其一生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姓名,最終只在墓碑上留下一個姓氏。

如今楊沫沫聽了劉氏的話,才知道古女子真的不大在乎自個兒的姓名,鄉野村戶家的閨女大多都只有個粗鄙的小名,大戶人家的小娘子則會有個文雅一些的閨名。但這些都算不得是正經的名字,這些女子即便是要出嫁了夫家也不一定給取名,反正取了嫁到夫家後也不能讓人叫喚。

楊六郎畢竟還只是個半大的孩子,聽了劉氏的回答後也就不再多問了,而是興致勃勃的邊“折磨”着楊沫沫邊說道:“那咱給小妹取個什麼樣兒的小名好呢?我看小妹長得肉呼呼的,不如就叫她‘肉肉’吧!”

一旁正努力的同楊六郎“搏鬥”的楊沫沫一聽這名字,立時“撲哧”一聲把口水噴滿楊七郎的臉,同時心裡更是恨恨的嘀咕道:我纔不要叫什麼“肉肉”,這簡直就是“獸獸”的同義詞嘛!打死都不能叫這個名字!

幸好這楊六郎的話音剛落沒一會兒,一個稍顯低沉的聲音就接下了話茬,訓道:“這不是六弟你該操心的事兒,阿妹的小名自然得由阿公這個長輩來取了……”

那聲音說着頓了頓,待他看清楊六郎正在乾的壞事兒、馬上接着訓道:“六弟,你不幫着阿母晾衣服、就知道在這兒欺負小妹,仔細爹看到了揍你!你可別忘了上回阿爹可是揍得你的屁股疼了好幾天!”

楊沫沫一聽這話心裡大喜、並立刻轉過頭去,對着站在楊六郎身後的楊大郎露出哀求的目光,可憐兮兮的以目光哀求楊大郎把楊六郎這個討厭的小鬼頭帶走,楊大郎見了楊沫沫那鬱悶的小可憐樣兒,下意識的彎了嘴、眯了眼,二話不說的拎着楊六郎的領子、把他從楊沫沫身邊拎走。

楊六郎一被騰空拎起來,馬上“哇哇”大叫道:“大哥,你這是做什麼?你爲何拎着我的領口,快放我下來……”

看着楊六郎像只騰空的青蛙般揮舞着四肢,楊沫沫十分解氣的咧開小嘴兒“咯咯咯”的笑個不停,見楊大郎在楊六兩的小屁股上揍了兩下,楊沫沫的小臉上更是露出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同時在心裡悄悄的衝楊六郎吐舌頭、做鬼臉———誰讓你這個小鬼頭欺負我、奪走我的初吻?活該被揍屁股!

楊大郎象徵性的揍了楊六郎屁股幾下,才把他丟到劉氏身邊,板着臉教訓道:“你小子以後不要再趁着阿母忙的時候欺負小妹了,你看你把小妹欺負成什麼樣兒?”

楊六郎小聲的嘀咕道:“還能什麼樣兒,我不就是逗她兩下嗎?”

劉氏聽了馬上唬着臉跟着訓了句:“逗什麼逗?逗哭了你給哄去?”

“你在這兒幫阿母晾衣服,我去拿條帕子替小妹擦擦小臉,那臉上都是你的口水,苦得我們家阿妹小臉都皺到一起了!”

劉氏聞言忙笑着催道:“那大郎你還真得趕緊去尋條帕子來,那小丫頭最不喜人亂親她了,有一回你們阿爹親得她滿臉都是口水,她還耍了小性子不理你們阿爹好幾天呢!別看這小丫頭眼下還不到兩歲,卻只許她親人、不許人親她!”

這時楊三郎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連連附和道:“阿母說的沒錯,有一回我偷親阿妹粉嘟嘟的小嘴兒,我都還沒親到她就拿那沒長齊的牙兒咬我呢!”

楊沫沫一見和楊六郎同在她的黑名單裡的楊三郎出現,馬上下意識的舉起手想要護住自個兒的小臉兒……而只見楊沫沫才一擋住小臉兒,楊三郎就果然如她預料般的繞到了她跟前,輕而易舉的拉開楊沫沫的小手,故意在她粉嫩的小臉蛋上“吧唧”了一口。

劉氏的話已經讓楊沫沫聽了左邊臉佈滿黑線了,楊三郎的舉動立刻讓她的右邊臉也佈滿了黑線,楊三郎的刻意偷香讓楊沫沫忍不住在心裡憤怒的吶喊道———我這也是自我保護啊!我一小屁孩還要自我保護,我容易嗎?!

要是被你們親出病來了,不但她要遭罪家裡還得花錢帶她去看病,那多不划算啊!!

可楊沫沫眼下才兩歲,不能告訴劉氏這些大人、不斷的捏和用力親寶寶的臉蛋,很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撕、壓、擠,最終導致寶寶受傷。

楊沫沫還知道日常生活中,寶寶出現的種種“怪病”都和大人的“動手動嘴”有着密切的關係,例如流涎、口腔粘膜炎和腮腺炎等,所以楊沫沫是爲了保護自己纔不讓那些愛她的人佔她便宜,但她的自我保護卻讓劉氏等人當成了愛耍小性子。

幸好劉氏只是隨意嘮叨兩句,沒真覺得楊沫沫的脾氣古怪,而就在楊大郎一臉溺愛的替楊沫沫擦乾淨小臉時,楊大柱終於從船尾走到了船頭,問道:“素娘,你剛剛喚我?”

“嗯,我想問問你、我們是不是該給阿妹取小名兒了?”

楊大柱答道:“阿爹說,滿兩週歲的時候他再替阿妹取。”

“我醒得了,那也沒剩幾天了,我得趕緊張羅一下。”

劉氏這話讓楊沫沫感到十分不解———這取名兒還要事先張羅什麼?若是想取個有深度的名兒,那最多也就拿本書翻翻就行了……哪有什麼可張羅的?

很快楊沫沫就知道劉氏並沒有誇大,原來閩南人取個小名兒也是很有講究的,和抓週禮兒有些相同,但卻不似抓週禮兒那麼隆重和繁瑣。

一到楊沫沫滿兩週歲那天,劉氏照樣先把她洗得乾乾淨淨的,隨後再給她換上抓週兒那一日穿的那一身紅衣裳,這窮人家的孩子的衣服總是往大里做,所以一年前抓週時穿的那身紅衣服,楊沫沫兩歲時再穿也依舊穿的下。

待楊沫沫穿好喜慶的紅衣服,再由楊老爺子擇一吉時,手執綁了紅綢帶的剪子、象徵性的替楊沫沫剪去一小縷髮絲,剪下來的那一小縷髮絲劉氏馬上拿了塊紅布包了起來,一臉虔誠的把它埋在香爐裡。楊沫沫覺得這個剪髮的儀式有點像蒙古族的“剪髮禮”,只是沒有蒙古族的剪髮禮那麼隆重。

這剪完頭髮就可以進入取名環節了,閩南一帶一般都是由家中的長輩替幼童取名,楊家輩分最高的是楊老爺子,所以楊沫沫的小名自然得由他來取了。

因楊家世世代代都是靠打漁爲生,且農村人比較迷信、認爲孩子要取個賤名兒纔會好養活,於是楊老爺子捏着鬍子想了老半日,最終開口說道:“咱一家人日日同魚打交道,祖祖輩輩也都是靠打漁爲生,我看八孃的小名兒就叫‘魚兒’吧。”

“魚”這物事說它是個貴物事它也算不上,但它卻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吃得到的物事,也就是說楊老爺子取的“魚兒”二字正好不貴不賤,這名兒讓楊大柱夫婦聽了都感到十分滿意,連連讚道:“阿爹這名兒取得好,我們家阿妹以後就叫魚兒了,有了魚兒這個小名,我們阿妹一定能平平安安的長大!”

被劉氏抱在懷裡的楊沫沫在心裡默唸着“魚兒”二字,這兩個字很普通也很尋常,但楊沫沫念着、念着心裡卻泛起了一絲難言的苦澀,深埋在她心裡的某些記憶也因這兩個字而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魚兒”這兩個字,似乎讓楊沫沫徹底的遠離了存在記憶裡的那個世界,讓她那顆漂泊不安的心漸漸的安定下來,讓她決心帶着這個名字開始另一段嶄新的人生。

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二十九章 年師傅的考驗(3)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三十章 妯娌和睦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四十一章 小小友情第七十章 *豆腐乳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十六章 自救第五十一章 醒悟第十九章 小小的甜蜜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五十七章 方五娘第四十七章 又一樁好事(二)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五章 方氏鬧騰第六章 熱鬧(一)第六十三章 湊抱媳禮兒第三十五章 同貨郎打交道第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九章 進城賞燈(二)第二十六章 一條帕子第四十一章 小小友情第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章 轉眼兩年第三十章 兩世心願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三十章 兩世心願第三十一章 新人拜門(一)第十一章 被虜第六十章 展現絕技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二十八章 螳螂撲蟬第十九章 楊六郎語出驚人第四十五章 以糖爲餌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風俗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六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五章 客串紅娘第二十二章 小小開心果第二十四章 年師傅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二十六章 方氏撒潑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五十二章 笑談結親第十一章 楊家送女(2)第十九章 溫情(二)第六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章 妯娌和睦第十四章 終明道理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五十五章 努力改造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聲第十六章 自救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二十一章 離別第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六十四章 瘋癲柳氏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搶手第四十五章 客串紅娘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二章 新的八卦(二)第十一章 兩樁大事第二十一章 北宋科舉制度第四十九章 穿越的福利第四十八章 不大對勁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二十八章 螳螂撲蟬第十六章 妾的悲慘命運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十四章 求娶第二十一章 北宋科舉制度第三章 找到方法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二章 紫菜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