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進入到港大廠時,工廠剛從清溪鎮搬過來一年多。針對管理上的漏洞,郭總也有所耳聞,待工廠運作步入正軌後,他便開始着手整頓。
他首先整頓的就是採購部,因爲他發現自搬入新廠區後,每月採購的款項日漸增加,可是工廠卻連續幾個月處於虧損狀態。
爲了查找虧損的原因,他首先從原材料採購入手,在檢查了幾批採購單後,他發現港大廠的物料單價遠遠高於市場行情,很顯然,物料採購環節肯定出了問題。
那時物料都是由各個車間主管自行採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從中做了手腳,如果再不規範採購程序,照此下去,工廠遲早會被那些人折騰倒閉。
柳絮熟悉工作流程後,郭總便安排她接手採購工作。爲了便於管理,他要求所有物料採購由她統一負責,還特地要求她將之前的供應商全部換掉。
爲了規範採購程序,郭總規定,以後每個部門若有采購需求,他們必須提前寫好申請單交給柳絮,由她統一制訂採購單下發給供應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規範採購部的運作,防止有人再次利用採購的機會,從供應商手中拿取回扣。
那些主管們以前除了從採購部拿回扣外,他們還可以從工廠的廢料回收中拿回扣,郭總對那些也有所耳聞。
因此,他特地讓柳絮在接管採購物料的同時,還兼管工廠的廢品買賣。他之所以將這些都交給她管理,並不是說他很信任柳絮,畢竟她進廠時間並不長。
他覺得柳絮是女性,做事應該很細心,責任心也比較強,加之她進廠時間短,與供應商的關係都不熟,他相信她不會從他們那裡收取回扣。
另外,柳絮給人感覺比較老實,憑直覺,她是一個沒有任何心機,不會玩手段的女生。郭總覺得將這些敏感且重要的工作交給她應該比較可靠。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將採購部的工作和廢料回收作了調整後不久,便在工廠引起了軒然大波。
那幾位主管對採購部工作的調整顯得非常不滿,他們實在不甘心,因爲柳絮的到來,而失去已經吃了這麼久的的“紅燒肉”,他們的心裡就像被人割了幾塊肉一樣難受。
以前有機會參與採購的主管,都不想失去這個撈外快的大好機會,他們認爲柳絮是老闆的秘書,老闆又讓她管理採購部,她在老闆面前應該能說上話。
於是,他們開始與她套近乎,希望她能說服老闆,讓他不要更換以前的供應商。
一連幾天,他們在小食堂吃飯時,只要看見了柳絮,便在她面前說個不停:
注塑部黃生:“NINA,膠料供應商不能換的,之前的供應商合作久了,品質和交期都有保障。如果換新的供應商,又得重新送樣檢測,那些程序都很麻煩。還有,有些供應商的膠料都有色差,縮水等不良現象,啤出來的膠件不良率會很高,你和郭總說說吧,讓他不要更換膠料的供應商。”
他不僅想繼續抓住採購膠料的機會,就連賣廢品的機會也不想失去。只要看見柳絮,他便一個勁地在她面前遊說:“NINA,以前收廢品那家老闆比較好說話,他給的單價都很高。我們工廠每個月賣這麼多廢品料,如果更換新的廢品站,我們廠肯定會吃虧。”
柳絮剛接手賣廢品一事,根本不知道他以前從廢品站老闆那裡得到了多少好處。不過自從柳絮接手後,新找的那家廢品站老闆除了請她吃幾餐飯外,沒有給她一分錢的好處。
另外幾位主管也不甘示弱,競相在她面前輪番遊說:
噴油部王生:“NINA,新找的供應商價格都很高,而且他們都要求用現金付款,之前的油漆供應商都是月結的,我們和他做了好幾年生意,他們的油漆穩定性很好,如果更換新的供應商,恐怕品質得不到保障,你和老闆說說吧,叫他不要換了。”
裝配部何生:“NINA,膠料和油漆的供應商早就該換掉,王生他們幾個人每月都拿了那麼多回扣,他們賺得太多了。不過治工具,包材就不要換了吧,包材一直都是向這家供應商買的,如果換成別的供應商,我擔心材質得不到保障,你能不能和老闆說說。”
品管部老餘:“NINA,你一定要和老闆說清楚,供應商不能隨便換的,尤其是油漆供應商。生產廠家本來就少,這家供應商與我們合作了很久,他們的品質一直不錯。如果重新找一家新供應商,我擔心品質得不到保障,而且還會要求月結,到時吃虧的還是我們。”
工程部劉生:“NINA,模具供應商不能換的,模具不像別的材料,需要有後續維修,保養的過程,如果換了供應商,我們現有的模具找誰維修,保養呢?”
這樣的遊說每天都在上演,柳絮的耳朵聽得都快長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