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班後,李先生安排製程品管組長小郭指導柳絮,教她如何挑選不良品以及使用檢測儀器,填寫製程巡檢報表,等。
大力廠產品的生產工序很簡單,製程巡檢的品質項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檢查半成品有沒有色差,毛邊,縮膠,衝膠,破損等不良,以及抽檢產品盡寸與工程圖標識是否一致。如果發現了不良品,需要向生產部反應,以免不良品流入到下一工序。
小郭在大力廠幹了三年,他爲人踏實,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深受李先生的信任。另外兩位製程品管員小吳和小黃都是女生,年齡都與柳絮差不多大。小吳是外招進廠的,小黃是從員工中提升起來的。
品管員的工作量比車間工人要輕鬆,工資待遇也要好一些,加上工作性質有點技術含量。因此,應聘品管員的首要條件必須有文化,不能像其他工人那樣,只會寫名字就行。大多要求高中或中專學歷,其次要求熟悉產品和品管檢驗流程。
通過正式渠道外招的品管員,工資比從內部提升的要多出兩百塊。內部提升的品管員除非有熟人介紹,否則也要經過考試,提升後的工資和生活福利與員工差不多。
臺資廠老闆不太看重文憑,他們需要的是踏實,能幹,有工作經驗的員工。臺灣廠經常從員工中提升幹部,提升爲幹部卻很少漲工資,這就是他們的精明之處。
如果提出漲工資,老闆便美其名曰“要看試用期的表現”,如果表現好再考慮是否漲工資, 這只是老闆不想漲工資的藉口。
當然,這些都是十幾年前黑心工廠的做法,那時工作難找,打工者只能任由老闆欺負。在財大氣粗的老闆面前,外來工永遠都處於弱勢地位。
小吳是王先生的表妹,由他介紹進來做品管員,王先生曾經和李先生一起競爭課長,結果以失敗告終,兩人也由好朋友變成了宿敵。
柳絮日後瞭解了他們結怨的經過,對於他們之間的矛盾,她並不覺得意外。因爲在職場環境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也應驗了那句話:同事之間沒有友誼,只有利益。
王先生和李先生結怨後,品管部就形成了三個派別,李先生的親戚和王先生的親戚各成一派,其他幾位品管員爲了保住工作,他們兩派都不得罪,保持中立。
柳絮上班只需在流水線上抽查幾款樣品,檢驗有無不良即可。上午和下午各巡檢幾次,其它時間可以偷偷地和其他同事聊聊天。
起初她對這裡的一切很滿意,她決定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幹下去。
她打算工作穩定下來後,就給父母和好友寫信,將地址及工作情況告訴他們。
那時她的想法很簡單,以爲這家廠會是她在東莞的最後落腳處,根本沒有料到日後十幾年裡,她在東莞的生活一直處於滇沛流離之中。
她想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可是命運卻逼得她一次次踏上不同的打工旅途。
熟悉工作環境後,柳絮發現品管部人員之間的矛盾很深,究其根源,就是由李先生和王先生引起的。
品管部十幾人中,李先生的親戚就佔了三個,工資比別人都要高一點,爲此引起了不少品管員的妒忌,他三個親戚分別是堂弟小明,表妹姣姣和堂妹小萍。
柳絮進廠後不久,就有人散播謠言,說她是李先生的親戚,她是靠李先生的關係進來的,甚至有人繪聲繪色地說她和李先生有特殊的關係
由於李先生給她定的工資比幾位老員工要高一點,那些人便將忌恨的目光投向了她。
李先生爲人圓滑世故,在工廠裡很有威望,人事課長黃小姐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老闆信任李先生,樂得給他面子。當李先生介紹柳絮進廠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品管部最高管理者並不是李先生,他的上司是臺灣的經理林先生,只是他從不過問品管員的人事情況,一切任免都由李先生做主。
四年前,王先生和李先生先後進入大力廠。剛進廠時。王先生擔任品質工程師,李先生擔任進料檢驗員。他們先後進廠,又住同一間宿舍,起初關係還不錯。
進廠後第二年的春節,時任品管課長辭職走了。老闆打算從品管部內招一名課長,李先生和王先生憑着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歷,成了課長的最佳人選。
王先生中專畢業,李先生是高中畢業,他們學歷相當,工作表現都很突出,老闆一時無法決定選誰當課長。
爲了公平起見,老闆徵詢其他臺乾的意見。雖然王李二人的能力和文憑差不多,不過性格卻有很大的差別。
李先生爲人圓滑世故,深諳工廠內部的人情世故。當他得知老闆的打算後,便極力討好林經理,力盡所能表現自己,並在工作中給王先生設絆子,以便自己能坐上課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