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

郭鵬在參謀臺表達了自己要召開武舉的想法和決定。

“科舉考試不能只有文舉,也要有武舉,我魏固然重視國家治理,但是我魏之所以能立國,多仰賴軍務,軍務自然是重中之重,爲此,孤才設立了首陽山講武堂。

但是首陽山講武堂只面對軍中優秀士兵,選拔面較爲狹窄,與文舉多有不同,且沒有相關的考試製度,以選拔優秀的軍事人才,這不利於我魏軍事的長遠發展。

所以,孤決定在文舉之外,另設武舉,一樣面向全國所有子民,擴大首陽山講武堂的辦學規模,擴招學生,然後可以參加武舉,以便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郭鵬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參謀官們和軍隊的將領們面面相覷,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皇帝要把關於考試的改革擴大到軍事層面。

不過相對於文化方面,郭鵬在軍事層面的權力就要大的太多了。

基本上說什麼辦什麼,所以搞武舉的事情和擴大辦學的事情基本上沒什麼異議。

“你們沒什麼意見就好,關於武舉和擴大辦學,我也有不少想法,咱們一起商議一下。”

郭某人覺得不能只有武舉而沒有武學,也不能沒有武學而只有武舉,培養軍事人才這方面,國家必須要大力投入,全力扶持才行。

而且不能說文舉和武舉誰更高貴。

曹洪就提出了這個看法。

“陛下,辦武舉這種事情咱們自然沒什麼不樂意的,但是該說不說,這武舉的地位和文舉的地位,可不能有什麼區別,這些年,那些腐儒可沒少拿我們這些武人不當回事兒。”

曹洪在這方面說話很直,所以參謀臺裡的不少參謀都表示不太高興。

但是他們現在也不敢說什麼,大部分都出身士人家庭的參謀臺的參謀們在之前的事件中也有二十多人不顧勸阻的參與進去,被郭鵬嚴厲懲處,直接砍了腦袋。

參謀臺只負責軍事,不準涉政,更何況是這種敏感的事情。

必須要狠狠的殺一殺參謀臺的不良風氣,把他們的這種勢頭給乾脆的砍掉。

砍掉以後,參謀臺的參謀們老實多了,也不敢多說什麼。

郭鵬已然把參謀這一方面的事情劃歸到軍事層面,和政治分離開來,所以不僅軍事將領參加武舉,參謀人才也要參加武舉來選拔。

首陽山講武堂不僅培養軍事將領,也要培養參謀人才,雙管齊下,所以武舉選拔出來的人,這文化素養還真不一定比文舉差到哪裡去。

所以對於曹洪的疑惑,郭鵬給予了明確的迴應。

“這一點,你們都可以放心,文舉有御街誇官,武舉也有,文舉和武舉都屬於科舉考試的範疇,所以文舉和武舉一起進行,一起選拔人才,一起接受表彰,不分高下,朝廷一樣重視。”

得到了郭鵬的明確迴應,軍隊將領們就覺得很滿意。

然後就開始商討該如何制定武舉考試的規矩。

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討論着討論着,就談論出了一個初步的規範出來。

比如不能只考一場,要考好幾場。

軍事人才,自身的身體素質肯定要過得去,所以這初場要測試武藝,內容包括馬弓、步弓及長刀劈砍、長矛突刺和赤手空拳肉搏等項目。

二場考試則測試軍陣、攻堅、夜襲等各類戰術戰法。

三場考試是筆試,各自論述自己對兵法、天文、地理等情況對戰爭的影響和自己的應對策略之類的。

最後三場考試綜合評斷,計算總分,根據總分擇優錄取。

分數高的可以錄取,分數低的就沒辦法錄取,繼續等待來年下一場考試,就那麼簡單。

擴大招生之後,首陽山講武堂畢業的學生數量也要大大增加,引入淘汰機制增強競爭性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對此,郭某人毫不含糊。

皇帝都發話了,底下人再怎麼討論結果也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乾脆就不討論大方向,開始對一些細節上的東西進行商量。

郭鵬的習慣,把細節扣到極致,只要我把細節做的足夠好,你違反規則的難度就越大,每發現一個,我還能填補一個,那效率就相當高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朝堂上開始對科舉考試展開了熱烈的議論和商討。

寒門官員和黎庶官員的討論熱度尤其之大,大家都在商討這樣的科舉考試能選拔出什麼樣的人才來。

人數佔比大大下降的士人官員們則顯得憂心忡忡。

他們當然很少關注武舉,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文舉。

本想着利用考試內容把持名額,以此繼續增加士人官員的數量,可誰曾想,皇帝居然引入了那麼多考試的不同內容。

又是農業,又是災害,又是數學,甚至還有身體素質之類的。

這對於士人官員來說,難度頗大。

樂意習武的士人自然有,喜歡擊劍的不在少數,可是,總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讓他們去通過身體素質測試……

毫無疑問,草創之際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各方面的人物都佔不到便宜。

無論是士人還是寒門還是黎庶。

大家都沒有什麼準備的時間,要想真的佔據優勢,是需要準備時間和專門專向輔導的。

要突擊學習農業,學習算數,學習災害防治的知識,還要鍛鍊身體。

郭鵬提出一個要求,即身體素質測試擺在文舉筆試之前,必須要通過身體素質考試才能參加筆試,否則就不準參加考試。

這可比其他什麼規定要強悍多了。

身體不達標都不讓你考試,想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必然要在這方面多加註意,否則不管書讀的多好,考試都無法參加,那又有什麼用?

除了這方面之外,郭鵬也要對文舉考試的內容多加規定。

經義方面當然士人子弟佔優勢,可是其他方面的分數佔比也不會低。

按照郭鵬的那個意思,顯然不會允許經義考試佔據整個卷面分數的絕大部分,肯定是要平衡的。

除了經義之外,肯定還會加入一些其他的內容,和農業有關的,和算術有關之類的。

而且這纔是第一場,皇帝還要考第二場第三場。

要考天文地理,因爲有人提出天文氣象之類的知識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意義,地方官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確保農業生產,所以這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

要考策論,卷面上給出一個或兩個政治議題,或是皇帝新想出來的,或是朝廷拖延已久不能決策的,讓參加考試的學子們予以回答。

也要考自由行文,交給考生自由發揮,自己想寫什麼文章就寫什麼文章,寫一寫對國家未來的展望,對朝廷的期待之類的,但是注意,一定要用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用的不對還要扣分。

其他還有些七七八八的,揉碎了加進三場考試中。

三場考試加在一起綜合判分,經義方面的分數比重自然會大大降低,無法佔據絕對的主導位置,這對士人非常不利。

洛陽大災變之後倖存下來的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

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一千二百三十九 洛陽城裡已經沒有了曹洪的位置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六百五十一 不讀經典,卻讀《九章算術》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一千零五十五 反腐風暴即將開啓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三十二 我全都要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一百八十三 救駕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呂布綁定在一起嗎?二百八十二 勢如破竹的高順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六百三十三 華佗封爵記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對魏帝國有絕對控股權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八百四十九 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們兩家自此就親如一家,你看可好?六百五十八 誇官五百七十九 北方屯田農場流VS南方河道水系機動流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二百六十四 雙袁爭霸七百 無我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四百三十七 該動手了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六百二十四 龐羲等人頓時對郭鵬充滿了敬畏和嚮往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一千零九十九 夏侯惇覺得自己的確是無路可退了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一千二百四十九 來生我們再一起過這樣的生活吧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一千零二十四 給東漢帝國收屍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百五十四 郭鵬對自己的未來有極其明確的規劃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一千二百零八 郭鵬終於理解了程昱的全部三百八十五 袁術無所畏懼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