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

張飛去世了?

郭鵬驟然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意外,覺得張飛怎麼可能死掉呢?

那個傢伙多有活力?

整日裡活蹦亂跳,身上彷彿有着用不完的力氣,吵吵嚷嚷着要上戰場打仗。

後來他便覺得也沒什麼不可能的。

張飛犯了最大的忌諱,觸碰到了郭瑾的底線,只要郭瑾做一天的皇帝,張飛就是一天的反面教材,誰都無法讓他重返軍隊、重返戰場。

皇帝需要一個反面教材震懾人心,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郭鵬對此也無能爲力。

張飛只能在無盡的抑鬱中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然後他就死了。

死的悄無聲息,死的安安靜靜。

不過這樣死去,總比被兩個部下砍了腦袋要好,至少是正常的去世,而不是橫死,連屍體都不全。

好歹能安然下葬。

張飛的去世沒有在朝中掀起什麼浪花,因爲他淡出軍界的確挺久,有什麼勢力也散的七七八八。

他的兒子張苞和張紹目前在軍隊裡只是中層軍官,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出彩的地方,也沒有積累什麼太大的戰功。

郭瑾得知以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只是因爲張飛是太上皇舊部,爲魏帝國的建立立下功勞,所以給予了一定的哀榮。

比如賞賜銀錢,賞賜土地,賞賜布匹、絲綢,然後把張飛的爵位交給了長子張苞,並且親自爲張飛擬定了諡號,諡曰【靖】。

這並不是美諡,只能算中諡。

郭瑾甚至想要給張飛一個【厲】或者【僖】的惡諡,但是考慮到郭鵬的看法,還有張飛的開國之功,他勉強給了中諡。

作爲一個犯了錯誤的污點將軍,能有諡號,就已經說明這是皇帝的特別開恩了,在誰面前都能說得過去。

老將關羽因爲張飛的故去非常悲傷,垂淚連連,他上表請求皇帝郭瑾允許他親自前往奔喪,以全數十年兄弟情誼。

郭瑾思慮片刻,允許了。

關羽得以奔喪,並且在奔喪之後向朝廷乞骸骨,請求辭職,郭瑾予以許可,讓關羽榮耀歸鄉,結束一生征戰與辛勞。

除了關羽之外,還有張遼也爲此事感到悲痛,他想起當年戰場上結下的情誼,便爲張家送去了一些悼念的禮品,派自己的次子張青笛前去弔唁。

財政部右侍郎諸葛亮念及當年在北庭都護府的同僚關係,派長子諸葛喬前往弔唁。

然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人關心張飛的故去。

郭鵬冷眼旁觀這人世間,深深嘆了口氣。

他思來想去,最後以張飛故主的身份爲張飛寫下了【萬人敵】三個字,託人送給張飛的長子張苞。

張苞接到了郭鵬的字,淚流滿面,面向洛陽皇宮方向垂淚跪拜。

這件事情所引發的唯一結果,就是衛軍大將軍趙雲的請辭。

趙雲以老邁無力,向皇帝郭瑾請辭衛軍大將軍之位,上陳情表乞骸骨,願歸鄉頤養天年,請求皇帝垂憐,答應他的請求。

時人都認爲是張飛的去世刺激了趙雲。

衛軍大將軍早已是被架空的職位,趙雲只有榮譽性質的權勢,早已沒了實權,所以他的離開並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有鑑於此,郭瑾答應了他的請求,與他三辭三請之後,答應了趙雲的請辭。

准許趙雲以退休的名義離開洛陽回到家鄉,頤養天年,享有一切退休官員的待遇。

爲了表彰趙雲的功勞,郭瑾晉升他的軍銜爲大將軍,與早已退休的大將軍曹仁一樣,成爲魏軍最高軍銜擁有者。

然後賞賜良田、宅邸、銀錢,增加食邑,並前封九千一百戶。

趙雲辭良田,辭增加食邑,只收下其他賞賜和榮譽性的稱號,收拾了一下,準備歸鄉。

歸鄉之前,郭鵬召見了趙雲。

就在他最喜歡的小亭子裡,和趙雲並排坐着,看着面前的小池塘,吹着微風。

“子龍啊,還記得你與我初次相見嗎?”

“記得,那是中平二年,太上皇還在幽州做護烏丸校尉的時候,對外募兵,我與鄉人得知了太上皇的威名,心嚮往之,於是集體前來參軍,就此跟隨太上皇。”

趙雲開口道:“承蒙太上皇厚愛,臣一參軍,就成爲太上皇的親兵,太上皇讓臣讀書明理,讓臣學會了帶兵打仗,臣能走到今日,全賴太上皇的信任與栽培。”

郭鵬笑了笑,擺了擺手。

“我信任和栽培的人多了去了,能走到最後的,只有你,這如何不是你自己努力得結果呢?只是這樣一想,真快啊,一轉眼就……三十七年了,子龍,三十七年了啊。”

趙雲也笑了出來。

“是,三十七年,恍若一瞬間,臣與太上皇,都老了,上不了馬提不動刀了。”

“三十七年,三十七年……”

郭鵬忽然伸手緊緊握住了趙雲的手,抿着嘴脣,眼圈泛紅。

“子龍,今後在家裡,要多注意休息,每年不要忘了讓大醫館的人給你檢查身子,有什麼不舒服的,要說,萬萬不可諱疾忌醫,懂嗎?”

郭鵬的聲音有些顫抖,趙雲鼻子一酸,隨即咬住了嘴脣,強忍着情緒的決堤。

“臣記住了。”

“記住就好,記住就好。”

郭鵬吸了吸鼻子,猶豫片刻,鬆開了手。

“回去吧,你也很久沒有回家鄉了,人總是要回家鄉的,落葉歸根,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去吧。”

“……”

趙雲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吸了吸鼻子,站起了身子,走到郭鵬身後,跪下來,向郭鵬行了最後一次大禮。

“臣,趙雲,遵旨,願吾皇身體康健,福澤萬年。”

而後趙雲緩緩站起身子,在內侍的引導下緩緩離開了泰山殿,離開了皇宮,離開了洛陽,回家去了。

郭鵬沒有回頭,一直望着空蕩蕩的池塘,孤零零的坐在那兒,沒有起身。

蔡邕回陳留了。

曹操回譙縣了。

張飛回涿郡了。

趙雲回常山了。

他們都回去了。

我呢?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

郭鵬苦苦思索,也不知道自己死後剩下的那一隻孤魂野鬼究竟該回到什麼地方去。

還能回到來時的地方嗎?

郭鵬並不知道。

他只是感覺差不多到了時候了。

他們那一批在漢末亂世縱橫馳騁的英雄人物們都差不多到了該辭別歷史舞臺的時候了。

時間差不多了,歲數差不多了。

英雄老邁,早已不復當年勇,未來是年輕人的,不是他們這羣老朽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他們這羣亂世走出來的老傢伙們享受了那麼長時間的盛世,的確,也是時候該把屁股底下的權位交出來,讓給後來者,讓後來者繼續他們的瀟灑了。

歷史走到這一步,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了,哪怕這裡是就是他們所創造的。

曹蘭遠遠看着郭鵬孤單的背影,默默走上前去,坐在了郭鵬的身邊,把郭鵬的一隻手用雙手握住,靠在了郭鵬的肩膀上,沒有出聲。

一千一百四十一 這種境界,不是什麼人都能體會到的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一千一百三十一 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一百三十七 叛亂的終結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九百二十九 你們,真是我最棒的棋子啊六百六十八 劉璋和劉表還是有利用價值的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一千二百五十三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十三 照顧好自己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二百二十八 勇武的呂布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千一百七十六 國際已經沒了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五百八十一 廬江有失,徐某提頭來見!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一千四百五十三 尷尬的州刺史們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一千四百六十四 曹昂的勇氣和擔當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二百三十一 你是想把整個曹氏給拖累死嗎?一千三百一十一 魏軍的軍糧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陳宮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五百七十一 劉季玉會走哪條路?二十九 猛男盧植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二百五十 大漢,要不行了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一千一百四十三 郭某人滿是期待的準備出手六百六十四 郭鵬要出手幫他們好好矯正一下自己的思想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氣!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一千二百四十九 來生我們再一起過這樣的生活吧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鬱悶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千四百九十八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麼都沒做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四百一十五 籌建水師七百八十 靈魂演員的自我修養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一百三十九 郭府君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