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拿捏有道的蔡邕

當今時節,能夠一直那麼努力讀書的人實在不是多數。

一時的努力並不難,長久的努力纔是最難的,而郭鵬一直都是一樣的努力,從來不曾懈怠。

蔡邕有些意動,便時有時無的考察郭鵬,結果發現郭鵬學東西比較快,而且記憶力極佳,平時低調行事默不作聲,居然不聲不響的已經將五經的主流版本背誦下來了。

蔡邕大爲驚喜,一番思考之後,便力主將郭鵬納入了校訂經書的團隊之中。

校訂經書的團隊裡都是些三十多歲的儒生,還有四五十的老儒,以及楊彪和馬日磾這兩位大師級人物,都是專業人士,對於一個太學童子郎的加入多有不解和不滿。

於是蔡邕當即允許他們考驗郭鵬的記憶力和才學。

楊彪和馬日磾自持身份,不好意思對身爲童子的郭鵬出手。

於是,便由團隊裡稍微年輕一點的二十七八三十多歲的儒生們發問,這些儒生用各種方式考察郭鵬的記憶力和才學,郭鵬有問必答,不曾落於下風。

其實自從郭鵬來到東觀讀書開始,以楊彪和馬日磾爲首,團隊裡的儒生們就知道郭鵬的身份背景,對他頗有些看法。

但是礙於郭鵬尚未加冠,還是童子一個,對着童子冷嘲熱諷實在不是成人可以幹出的事情,而且其中也有照顧蔡邕的面子的意思,所以他們乾脆當郭鵬是空氣。

本以爲不用多久郭鵬就會受不了尷尬的氣氛而走人,結果他一待就待了一年,而且不僅沒有走人,現在蔡邕居然要十三歲的郭鵬加入校訂團隊。

這讓儒生們十分不滿,開始發難。

當然他們也不好意思就郭鵬的出身問題發難,而是說他年紀太小,不配,要蔡邕收回成命。

蔡邕聽聞,就讓郭鵬接受他們的問責,展現自己的實力,郭鵬全力應對,一一回答他們的詢問,有些地方雖然答的不太好,但是也是因爲沒有受到系統教育的原因,無可指責。

儒生們啞口無言,沒什麼好問的了,再問的深入一點,有以大欺小之嫌,他們要臉。

於是楊彪和馬日磾也終於意識到郭鵬的記憶力非常好,思維也相當敏捷,對經學的瞭解水平在這個年紀實屬上乘。

之後,蔡邕十分高興,出示了郭鵬寫就的五言詩,說年齡大小雖然值得在意,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有志向的話,小小年紀一樣可以心懷天下。

讀了《十五從軍徵》之後,團隊內的儒生對郭鵬的加入再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在楊彪和馬日磾保持沉默的情況下,郭鵬得以正式加入石經項目的校訂團隊。

藉此,郭鵬還獲得了更多便宜行事的權利,得以在整個東觀自由行走。

而且經過這樣一次三十多名儒生一起發問的考驗之後,郭鵬的名聲伴隨着《十五從軍徵》這首簡單的五言詩逐漸響亮起來了。

作爲年齡最小的石經校訂團隊的一員,郭鵬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和興趣。

更加上一年以前郭鵬以純孝的名聲進入太學成爲童子郎,這個名聲的傳播就更爲快速。

不過這對於郭鵬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郭鵬自己都覺得應該辯證看待,且不說郭鵬和曹氏的姻親關係,其出身潁川郭氏的身份也是問題。

人們都知道潁川郭氏是文法吏世家,家傳小杜律,數代人從事法律工作,現在居然出了一個校訂石經的小字輩,頗有點耐人尋味。

有些人覺得這是郭氏在尋求轉型,而有些人則覺得這是郭氏內亂。

不過不管他們怎麼想,郭鵬終於不是靠着孝子的名聲在雒陽立足了,而是靠着一點才學開始登堂入室了。

趁着這樣的機會,橋玄也乘勢而起,開始在公開場合誇讚郭鵬的文才不錯,是可造之才,還點名表揚郭鵬在書法上的創意。

於是郭鵬的名聲更進一步,有大範圍傳播的跡象。

郭鵬自己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名聲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太學堂講經的時候,傳經的高徒特意點了郭鵬的名字,叫他回答問題。

郭鵬回答出來之後,高徒予以表揚,說讓大家都要學習郭鵬,努力讀書,纔有出路。

郭鵬在太學內也有些名聲了,年紀差距太大的不好意思來找他交流,年齡差距小的,十七八歲的,通過臧洪的關係,就和郭鵬來交流。

從《十五從軍徵》還有楷書書法開始,一直和郭鵬交流到在東觀校訂書籍的事情。

郭鵬的朋友圈有了很大的拓展,當然,這些人的目的郭鵬也清楚,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自己背後的蔡邕和橋玄。

因爲雒陽城裡已經有傳聞,說蔡邕已經收下郭鵬做自己的親傳弟子,否則怎麼會提拔郭鵬進去校訂書籍的團隊呢?

還說橋玄也很欣賞郭鵬,也有意收他爲弟子,否則也不會幫着他揚名立萬了。

其實郭鵬也清楚,橋玄只是出於純粹的老好人心理和善意,說不定還有一點憐憫,才幫了他。

而蔡邕提拔他進入校訂書籍的團隊,主要是因爲郭鵬優秀的記憶力可以在校訂過程中起到作用,而不是靠他對經書的瞭解。

蔡邕依然沒有鬆口要收他做正式的親傳弟子,只是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更加詳細,更加有耐心,也經常性的會拿一些問題來考驗郭鵬,看他有沒有在學業上鬆懈下來。

除此之外還真沒有別的什麼太過於刻意的行爲。

郭鵬也稍微提起了兩次,希望蔡邕收他爲徒,正式傳授給他學識,蔡邕只是微笑搖頭,並不多說,叫郭鵬心癢難耐。

有些時候細細想起來,郭鵬會覺得這種情況搞的就像自己是個求愛的純情小男生,而蔡邕是個拿捏有度張弛有道若即若離的心機婊一樣。

從兩者之間的段位來看,這未嘗不是十分貼切的形容。

蔡邕好像就是在玩弄郭鵬一樣,郭鵬甚至爲此做了好幾個晚上奇怪的夢。

事情真正發生轉機還是在熹平六年的七月份。

當時正值酷暑時節,盧植從廬江太守的職位上被朝廷徵召回來,被拜爲議郎,加入了蔡邕團隊,和蔡邕團隊一起工作,在東觀校訂書籍。

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問題八百六十四 聰明的滿寵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爲我所用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三百五十八 程昱再也不能理解郭鵬了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四百六十四 帝國的精神內核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絕路了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六百七十六 夏侯淵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十八 近水樓臺先得月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一千四百五十二 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務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一千五百三十二 誰讓他是郭鵬的兒子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見地,魏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六百八十二 郭鵬現在真的沒什麼後顧之憂了八百三十九 魏軍進化了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三百零七 麒麟降世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變成這副模樣了?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一百二十四 師漢長技以制漢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四十二 殺手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零九十三 天降猛男郭子鳳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一千二百四十六 郭鵬也有不開心的事情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三百零一 郭某人沒有情懷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