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

杜襲告訴郭鵬,說他在東萊郡守任上很注意按照郭鵬的命令,對家中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多加撫卹和照顧。

前些時日,有一個名叫太史慈的東萊本地人從遼東渡海歸來,得知母親被官府照料,十分感動,前去郡守府向杜襲表達感謝。

杜襲則表示這是郭鵬的命令,太史慈就表示自己願意爲郭鵬效力,來報答郭鵬的恩德,希望得到引薦。

之後,太史慈向杜襲說起了自己的遭遇,然後還展示了自己的箭術和騎術,杜襲覺得非常驚異,便答應爲太史慈舉薦。

“太史子義出身不高,不過也識字,數年前擔任過東萊郡的奏曹吏,當時,東萊郡守和青州刺史發生過矛盾,而朝廷則以誰的奏表先到就按照誰的意見來處理糾紛,太史子義就負責爲東萊郡送奏表到雒陽去。

當時青州刺史的奏表已經率先送去,太史子義緊趕慢趕,趕在州吏將奏表送往雒陽有司之前找到了州吏,假意借來觀看,然後立刻毀掉這份奏表,又矇騙州吏說這是罪過,約定兩人一起逃跑。

結果州吏被他騙了,跑了,他半路折返回來,遞交了奏表,最後這場官司由東萊郡獲勝,青州刺史被責罰,刺史就很生氣,要報復太史子義,太史子義被迫去遼東避難。”

聽了這個故事,郭鵬只覺得好笑。

“這太史子義還真是有點小聰明,而且口才也不錯,騙得州吏團團轉,可是到底沒有大智慧,那東萊郡守也不是什麼有擔當的人,護不住自己人,只能讓他去遼東避難。”

“確實如此。”

杜襲開口道:“不過那太史子義的確有些本事,弓馬嫺熟,身體強壯,將軍若願意見他,我便爲將軍引薦,將軍若不願,我便把他打發走。”

“見,當然要見。”

郭鵬笑了笑:“文武雙全的人才,給我一百個我也不嫌多,有人才怎麼能不用呢?”

“將軍高義。”

杜襲笑了笑,然後外出將太史慈引入將軍府拜見郭鵬。

“小民太史慈子義,拜見將軍。”

太史慈在杜襲的帶領下前來拜見郭鵬。

郭鵬擡眼望去,見太史慈肌肉壯碩,身材高大,劍眉星目,美鬚髯,果斷是一個美男子。

這該死的看臉的本性。

郭鵬暗罵自己一句,便十分熱情地站了起來,走到了太史慈身邊扶起了他。

“子義的事情,我都聽說了,沒想到子義年紀輕輕,就有膽有識,敢做出那樣的事情,真是奇男子,這種事情,連我也不敢做啊!”

郭鵬握住了太史慈的手,倒是叫太史慈好生慚愧。

“當時沒想那麼多,只是一心想要立功,回報府君的恩遇,卻沒想到之後被逼的遠赴遼東避難數年。”

“東萊郡守在我麾下已經調換過幾次,最早的那個被我撤職了,子義不知道嗎?”

郭鵬詢問道。

“遼東連年兵禍不斷,小民在遼東也是東躲西藏,很難得到東萊郡的消息,不久之前才聽聞了東萊郡的消息,這就匆忙趕了回來,見母親生活安好,便十分激動,原以爲將軍效勞,以報答將軍的恩遇。”

“哈哈哈哈!好好好!”

郭鵬笑着點了點頭:“子義讀過書,頭腦聰慧,不如現在我身邊做一個從事鍛鍊一番,之後想要從軍還是想要從政,再由子義自己選擇,如何?”

“多謝將軍厚愛!”

太史慈十分激動。

收下太史慈在自己身邊辦事,並不會對郭鵬的日常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他還是在一如既往的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辦事。

心裡的緊迫感促使着郭鵬大力的夯實自己的基礎,要爲自己未來想要做的事情積攢足夠的力量。

因此他總能感受到深切的危機感,而與此同時,遠在徐州的陶謙也感受到了深切的危機感。

從郭鵬出兵北伐開始,陶謙就一直挺有危機感的。

雖然他們兩個都是袁術聯盟之中的人,配合袁術辦事,彼此也算是同盟,沒有過公開的矛盾,但是陶謙和郭鵬私下裡還是有一些矛盾的。

比如關於黃巾軍的矛盾,還有關於糜氏的矛盾。

這些矛盾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足以讓兩人面和心不和。

黃巾軍的事情就不說了,最多算是意氣之爭,上不得檯面,但是糜氏的問題,卻是關乎根本利益的問題,讓陶謙十分不快。

簡單說,糜氏在徐州市當之無愧的首富,大豪強地主,有良田數萬畝,賓客萬人,家族子弟學習弓馬騎射,武力強大,又很有錢,算得上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雖然和大部分豪強地主一樣,在政治上跛腿,但是因爲糜氏的財力和武力都十分雄厚,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政治上的不足。

陶謙是揚州丹陽人,不是徐州本地人,當然也不能是徐州本地人。

因爲不是本地人,所以必然要帶着自己的基本盤來徐州上任,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力。

陶謙的基本盤就是以曹豹爲首的丹陽兵,這支戰鬥力強悍的丹陽兵是陶謙最大的依仗,其次是兗州泰山郡人臧霸的那支軍隊。

當年陶謙初來徐州,根基不穩,爲了對付徐州黃巾軍很是頭疼,當時有人向他推薦流亡在徐州的兗州人臧霸,說臧霸很有些本事。

於是陶謙就任命臧霸招募兵馬,和曹豹的丹陽兵一起,進擊黃巾軍,將黃巾軍趕去了青州。

之後,陶謙就命令臧霸在開陽屯兵,在徐州北部威懾黃巾軍,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好讓自己安心治理徐州。

結果是好的,臧霸很有本領,鎮守在徐州北部讓黃巾軍不敢南顧。

雖然從根本上來說,臧霸是一個半獨立的勢力,對陶謙的命令是選擇性地接受,有自己的想法,和曹豹統帥的丹陽兵這種情況還是不同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臧霸還是依附着陶謙,算是陶謙的勢力,所以靠着丹陽兵和泰山兵這兩支兵馬,陶謙的手腕才硬了起來。

除了這兩支兵馬,也要有一些政治上的勢力,自己帶來的親信固然能用,可是要是沒有本地人做緩衝,陶謙顯然也是無法很順利的在徐州施政。

需要本地人的投效,這一點陶謙十分清楚。

尤其是那種在本地沒有政治勢力,需要自己做保護傘的那種本地人是最好的。

陶謙一眼就看中了作爲徐州首富的糜氏,向糜氏投出了橄欖枝,結果很尷尬。

糜氏的主人糜竺已經接受了時任上谷太守的郭鵬的辟召,去上谷郡做官了。

一千三百四十八 西蜀公國一千一百八十七 是時候讓暴虐的魏天子見識我們的力量了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千五百一十四 郭鵬愁眉不展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一千零一十八 諸葛亮想要外放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一千零四十四 不置產業的曹仁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八百二十六 大一統纔是正統!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四百二十五 罪人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七百七十九 專業演員郭某人自認不會輸給任何人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內心毫無波動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四百零六 袁術再牛,也是天的兒子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一千零一十 許靖與張昭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九百八十二 貴霜國似乎有很多黃金?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五百五十七 陸議得出了結論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七百九十七 攻伐荊州,平滅劉表一千二百三十七 廷杖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五百一十七 曹蘭對郭鵬產生了巨大的誤會一 臥冰求鯉2.0(上)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一千一百二十四 他只能爲呂凱的命運感到悲哀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千一百二十九 公子,你生氣了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百五十九 浪蕩子郭嘉一千三百二十九 比士族更加龐大、也更加難以對抗的對手一千三百五十三 劉健並不能理解郭鵬一百五十九 浪蕩子郭嘉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一百 殺胡虜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轉未來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一千零九十一 郭瑾需要走自己的道路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魯肅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一千五百三十二 誰讓他是郭鵬的兒子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四百五十六 所以,賈詡堅決的反對了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