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

對於這種問題,陳登是不放在眼裡的。

因爲他很清楚,這種問題根本就不能算作是問題。

所以他美美的吃了一片魚膾,緩緩開口。

“將軍該明白,徐國和魏國,難道是一個層次的嗎?徐國左將軍和魏國平南將軍,哪個更有前途,難道將軍不知道嗎?魏國,看似只有冀州一州和徐州持平,但是,魏國真的僅僅只有一州之地嗎?”

陳登的眼神十分銳利:“魏國,徐國,如何選擇,將軍的心裡應該已經有決斷了,依我看來,將軍的選擇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臧霸沉默了一會兒,烤肉都快要烤焦了,他纔將烤肉夾到了碗裡。

“魏公……打算怎麼攻打徐州?”

“陳氏領銜,聯合糜氏張氏趙氏等十餘家,共同舉兵,從下邳起兵,討伐陶恭祖,與此同時,魏公大軍會從泰山郡進入徐州,直搗陶恭祖的國都,陶恭祖難道還能抵抗嗎?

此時此刻,若將軍加入,關鍵的時候,爲我等辦一些小小的事情,那麼,將軍的未來,難道是我可以預料的嗎?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軍該如何決斷呢?”

臧霸沉默的吃了幾塊烤肉,大口大口的咀嚼着,然後又喝下一杯酒,深吸了一口氣。

“爲人臣者,難道可以背反自己的君王嗎?”

“我們起兵,就是在和陶恭祖的徐國一刀兩斷,我等絕對不會做徐國的臣民,一州之地,養他一個國君?將軍難道不知道大江以南爲了這國君與否,已經戰火連天了嗎?誰願意以一州之地供奉一個國君?”

陳登把話說得很重。

“你們已經決定了嗎?什麼時候動手?”

臧霸看着陳登。

“很快,只要將軍答應,我們很快就能動手。”

聽了陳登的回答,臧霸沉默了。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臧霸用來炙燒鐵盤的炭火都熄滅了。

鐵盤漸漸冷卻,陳登卻毫不擔心,緩緩地品味着自己最喜歡的生魚膾。

“我答應你。”

臧霸還是做出了陳登意料之中的決定。

“將軍很明智。”

陳登舉杯:“陶恭祖不是明主,陶恭祖已經不能守住徐州了,徐州的未來也絕對不是在陶恭祖的手上,更不是在他的兒子手上,徐州的未來,在魏公,在魏國。”

臧霸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恢復了內心的平靜。

“但願這是我做出的正確的決定。”

“將軍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將軍一定不會後悔。”

臧霸舉起酒杯,和陳登碰杯,而後一起飲盡了杯中酒。

曹豹從來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作爲陶謙的死忠,他們很清楚,曹豹絕對不會投降,絕對不會背叛陶謙。

曹豹的軍隊是徐州人擺脫陶謙最後的難處。

因爲那裡有相當多的丹陽人,丹陽人全都是陶謙的老鄉,忠心程度自然不用多說,而且丹陽素來以出精兵聞名,丹陽精兵對於陳登而言是不小的威脅。

讓他們的私兵和丹陽兵戰鬥,難度不小,但是如果對象還要加上郭鵬的軍隊,那就沒問題了。

多少年來,郭鵬的軍隊橫掃中原河北還有草原無敵手,從來沒有敗績,最差也是平手,有郭鵬的軍隊協助,再加上臧霸久經戰陣的泰山兵,這一戰想來是十拿九穩的。

陶恭祖不是個壞人,治理徐州也有功勞,保境安民是有一手的,並不差勁,可惜老了,看不到半點明主的樣子,滿滿的都是令人絕望的地方。

甚至還要做國君!

你配嗎?

認不清楚自己的人,都要爲自己的狂妄自大和傲慢付出代價。

突如其來的封邦建國的確讓天下人震驚,讓天下人疑惑,反感,直至奮起反抗。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封邦建國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靠着一紙政令成爲國君,這其中的環節多的讓人頭皮發麻。

打鐵,自身要硬啊。

郭某人的硬度,是其餘七大諸侯可以相比的嗎?

顯然不可以,於是毫無疑問的,他們紛紛被自己的慾望驅使着辦了傻事,成功激起了部下們和地方實力派的反感,那結果是怎麼樣的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羣起反抗,紛紛不認同,有些人縱使強行登位,也有很多人反對,甚至舉兵反抗,絕對不認同這些土皇帝的野望。

實力弱的,甚至連登位都做不到。

偏偏孫策還沒頭沒腦的奏響了戰國兼併的第一聲,讓這個剛剛開啓的戰國亂世瞬間進入了兼併環節。

而郭鵬已經向徐州磨刀霍霍,開始準備向徐州下手,將第二個諸侯國消滅掉。

第二個諸侯國的滅亡難道不是註定的嗎?

然而此時此刻,陶謙卻還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來臨。

準確的說,也不是陶謙昏庸無能,而是在臧霸離心,陳氏聯合各大家族準備造反的檔口,陶謙病倒了。

陶謙的年齡畢竟已經很大了,長期爲了自己的權力和安全問題憂心勞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胃口也不好,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極大地縮短了他的壽命。

饒是如此,在這個時代,陶謙也是難得的長壽者,因此他的病倒並不出乎任何人的意料,甚至是理所當然的。

陳登得知以後,暗暗高興,因爲陶謙的病倒就意味着自己的行動將更加順利。

圍繞在陶謙身邊唯一的助力就是丹陽曹氏,曹豹和曹宏兩人,這兩人有一定的才能,但是這份才能遠遠不足以幫助陶謙渡過難關。

陶謙病倒之後,徐州的一切日常政務都是由他的繼承人、徐國太子陶商負責維持。

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都不是什麼有才能的人,平庸的士族子弟,和陶謙年輕的時候比起來差得太遠。

繼承人問題上的不足也是徐州人拋棄陶氏的一個重要原因。

陶商性格懦弱,優柔寡斷,沒什麼能耐,所有事物都在曹宏的幫助下處理。

曹宏一個人也辦不了那麼多的事情,忙得頭昏眼花爲陶商擦屁股,就別說還能抽出時間和陳登鬥智鬥勇了。

所以原先還略有些猶豫的臧霸在知道陶謙病倒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一點點的疑惑了。

這個反,他造定了。

陶謙還能主事的話,他多少還有些忌憚,可是現在,他不怕了。

曹宏倒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陳登等人略有些異常的行動,他只是查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情況,本來身邊也沒有幾個人可以作爲他的臂助,他一個人處理這個處理那個,根本沒精力關注其他的事情。

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給了陳登串聯徐州各大家族勢力和臧霸一起準備造反的時間和空間。

興平四年八月初,以陳氏爲首的徐州各方面反陶謙勢力的整合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再也沒有任何問題,陳登已經掌握了徐州的局勢,只要一聲令下,足以讓徐州瞬間陷入動亂。

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七十七 真·煮屎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八百四十九 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五百八十六 劉璋很生氣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絕路了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三百零三 辛毗能理解瑪努爾的疑惑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九十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乎?四百零四 孤意已決,御駕親征北伐郭賊六百二十五 郭鵬抵達漢中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七十四 左豐來了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一千零九十九 夏侯惇覺得自己的確是無路可退了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二百六十七 郭鵬理政(下)三百一十八 繁陽縣城的城門轟然洞開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一千四百五十九 郭家祖孫幾個都不是正經人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後一天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一千四百九十八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麼都沒做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四十九 結婚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一百四十五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條條都不向你開放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陳宮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一千四百五十二 毛玠的回答非常的政治正確八百六十四 聰明的滿寵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八百六十五 真以爲魏天子是冤大頭?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六十八 形勢逆轉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四百零四 他決定用女人來籠絡這羣精銳善戰的戰士們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七百九十五 公子琮少而機敏,合當繼承使君之位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千三百一十六 這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郭鵬在私下裡流淚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七百一十九 爲了存活,周瑜已經不惜一切手段了一千五百零九 經濟危機的終結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六百一十四 何苦來這裡做這勞什子的漢中王!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五百六十八 馬騰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