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 漢中爭奪戰

郭鵬在當天就寫了調任文書,派人去陳國送給還在陳國擔任陳國相的顧雍。

他讓顧雍做好準備,去廬江郡任職。

然後郭鵬又下令把棗祗調回來,準備等關西地區的攻略結束以後,讓棗祗負責把關西地區的屯田工作給拉起來,恢復建設關西。

文書很快送抵陳國,交到了顧雍的手上。

“魏公調任我去做廬江太守?”

顧雍看了自己的任命文書,有些吃驚。

“對,這是魏公親筆所書,讓下官一路給顧相送來。”

信使如此回覆。

“這……是否有些不合適?”

顧雍心懷疑慮。

“這是魏公的任命,顧相若有疑慮,可以親自上表詢問,不過,顧相,既然是魏公的任命,我以爲,您應該接受,然後去赴任。”

“可是我的族人都……都在江東。”

顧雍看着信使。

“那不是正好嗎,顧相還可以和族人通信,畢竟那麼多年都沒有回去過江東,魏公體恤顧相,顧相應該高興纔是。”

顧雍皺着眉頭覺得這信使話裡的意思不對勁,細細一思考,忽然想到了什麼。

“魏公的意思是……”

“顧相是怎麼認爲的,魏公就是什麼意思,最近江東有些不安穩,魏公想讓顧相多多照顧一下族人。”

信使微微一笑,告辭離去,回去覆命了。

顧雍頓時明白了郭鵬的意思。

十年了,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嗎?

在一個純粹的北方政權裡,以一個南方人的身份不停的打拼,身居二千石的職位數年之久都未曾得到突破,顧雍的心裡也有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現在,顧雍希望自己可以向未來前進。

於是顧雍開始向未來前進了。

與此同時,龐羲和張魯也在向各自的未來前進。

張魯爲了保全自己的基業和地位,龐羲則爲了提升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不一樣的目標,一樣的野望,兩人在漢中展開了一場決戰。

張魯一方的主將是張魯的弟弟張衛,帶領將軍楊昂、楊任,領兵兩萬固守陽平關,而龐羲所走的道路就是張魯曾經走過的道路。

當年劉焉還在的時候,下令張魯領兵北上攻取漢中,張魯經過精密的策劃之後,率兵自成都北上。

他率軍沿劍閣棧道出百牢關,到達沔陽,首先攻取陽平關,從陽平關打開了缺口,然後奪取了定軍山和天蕩山,殺死了當時的漢中太守蘇固,佔據了漢中。

龐羲故伎重施,率領軍隊從劍閣棧道一路北上,出百牢關,抵達了沔陽,將目標放在了陽平關上。

得知龐羲的軍隊數量很多,張魯有些緊張,於是下令自己的弟弟張衛謹守陽平關。

只要陽平關不被打開缺口,那麼當初張魯的進軍路線對於龐羲來說就是死局,甚至陽平關重要性的張魯讓張衛一定要死死守住陽平關,只要關口不出問題,漢中就安然無恙。

其實張魯也清楚,龐羲和他比劃了那麼多年,實際上就是在養寇自重,自己就是他養的那個寇,龐羲壓根兒就沒有把張魯看在眼裡。

但是張魯要讓龐羲知道,這一次,他絕對不會讓龐羲好過。

你想來到我的城市,走過我來時的路,會那麼容易嗎?

只要陽平關不出問題,一切都迎刃而解。

龐羲率兵抵達了陽平關城附近,開始下令軍隊攻打陽平關,各式的攻城軍械不一而足,發起全面進攻。

陽平關就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不攻下陽平關,大軍無法進入漢中盆地,除非學山裡的猴子和長臂猿,攀爬險峻的山峰進入漢中盆地。

當然,對於數萬大軍來說,這就是腦殘,所以攻打陽平關是從西向東進入漢中盆地的必經之路。

龐羲當然清楚這一點,帶足了兵馬和軍械,還準備好了足夠大軍征戰半年的糧食,準備在這裡和張魯展開決戰,誓死拿下陽平關,衝入漢中盆地,將張魯大卸八塊。

然後益州的死局就打開了。

張魯當然也明白這一點,知道龐羲是要踩着他上位,對於他來說,以漢中侵吞益州是做不到的,北伐,也做不到。

漢中畢竟太小了,張魯只想在這裡安身立命,他用****的政權打爛了漢朝既定的政治模式,在漢中,看不到任何和東漢政府有關聯的政治架構,完全都是宗教化的。

張魯不僅是政權首腦,也是宗教首腦,政權教權兩手抓,漢中百姓軍隊官員都是他的信徒,所以他的統治穩如泰山,除非有強大的不可違逆的外部勢力進入。

在張魯看來,龐羲還不夠格。

兩人的戰爭從郭鵬尚未出兵的時候就開始打了,龐羲猛攻陽平關,張衛死守陽平關,兩人大戰兩月有餘,龐羲不能攻克陽平關。

正當龐羲爲這件事情感到苦惱的時候,忽然有一天,一個自稱是運糧官的年輕人要求見龐羲,說自己有可以進取陽平關的妙計,希望進獻給龐羲,讓龐羲知道。

龐羲左右都在嘲笑這個運糧小官不知天高地厚,只有龐羲覺得驚奇,於是接見了這個運糧小官。

“你是何人?”

“下官姓法名正,字孝直,乃扶風人。”

龐羲挑了挑眉毛。

扶風人,那也屬於東州人,是自己人,法正……扶風法氏?

“難道是玄德先生之後?”

“愧對祖父聲望,在下只是一介微末小吏。”

法正的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玄德先生不是說劉備,而是說法正的祖父,故去差不多十年的扶風名士法真,法真被稱作玄德先生,在學術界赫赫有名,享年八十八,乃是泰斗級的人物。

龐羲是沒想到他的孫子居然落到了這般田地。

於是龐羲上前將法正扶起。

“你是董卓大亂之後來到益州的嗎?”

“正是。”

法正點頭道:“祖父去世不久,董卓禍亂朝綱,關中大亂,在下不得已,舉族往益州而來,可惜在益州人生地不熟,不能得到看重,只做了一個微末小吏。”

“這樣啊。”

龐羲嘆息一陣,開口道:“之前你說你有攻破陽平關的妙計?”

“正是,陽平關關城高大,地勢險要,守軍衆多,若不用計策,只是強攻,還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拿下,在下以爲,不應該在這裡耗費太多的兵力。”

法正嚴肅的說道。

看着年輕的法正,龐羲思考了片刻。

“你說說看,你有什麼想法?”

法正於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讓龐羲知道。

龐羲聽了,細細琢磨一下,覺得還真有道理,這樣搞,弄不好真的可以攻破陽平關。

只要打開陽平關的缺口,大局既定,他就什麼也不擔心了。

“好!就這樣做!”

法正大喜。

而這時,有屬下勸阻龐羲。

“將軍,此人不過是一介微末小吏,居然妄議軍國大事,將軍如此輕信於他,我實在爲將軍感到擔憂!”

龐羲看了看法正,稍微有些猶豫。

“將軍!將軍之前以劣勢兵力討伐逆賊趙韙,何嘗不是孤注一擲?眼下的局面,是拖延越久,對將軍越不利,將軍需要知道,反對將軍北伐的人一點都不少。

若是拖延時間久了,成都生變,將軍糧道不穩,功業轉瞬即逝!現在時在敵,而不在我,將軍若要建功立業,非孤注一擲不可!非儘可能的加快速度不可!絕對不能拖延!”

法正大聲的勸誡龐羲。

對啊,若是拖延的時間久了,誰知道劉璋那邊會不會出什麼幺蛾子?

劉璋最近些時日還蠻願意提拔益州本地出身的官員的,那些人的數量越來越多,對自己而言難道是好事?

如果沒有過硬的功勞和實力傍身,難道不是禍事嗎?

漢中必須要拿下,還必須要快!

龐羲緊皺眉頭,抿了抿嘴脣,一拍桌子。

“我意已決!就這樣做!不準反對!”

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千二百一十八 南書房一百一十八 不擇手段的前進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五十七 送上門的唐周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關於張飛的一點問題說明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一千零七十七 這真的不是一道送命題嗎?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四百一十五 籌建水師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執手八百九十 張飛大破公孫康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五百四十 漢中爭奪戰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一百七十八 算賦與口賦一千零一十八 諸葛亮想要外放七百九十九 等到郭鵬死了,天下還是從前的天下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一千一百零二 素利與扶羅韓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一千二百零九 他,就是一個最完美的司隸校尉的人選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四百五十七 我不同意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二百九十九 做老闆的感覺,真好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三百四十八 是袁氏內戰,還是郭袁之戰?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六百六十八 劉璋和劉表還是有利用價值的一千四百四十九 時過境遷,換了人間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四百六十三 鎮西都護府的大危機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四百一十六 妙才,辛苦你了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七百零六 古典式逼婚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對魏帝國有絕對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