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

陸康爲了讓陸議和陸績活下來,想盡辦法把他們從廬江送回吳郡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陸議一生都不會忘記。

五十多口族人的性命就這樣算了嗎?

陸議的內心,有兩個聲音正在激烈的交鋒。

他知道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是不會被陸家的婦孺們反對的,自己就是事實上的陸家家主,可正因爲如此,他才感到無比的糾結。

“能否容我思慮一些時候?”

陸議艱難的向周瑜提出了請求。

周瑜點頭應允了。

這在周瑜看來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先兆。

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家主終於扛不住了。

在這個吃人的世界裡,沒有強大的實力或者說是強大的靠山,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家族,是無法生存的。

亂世當頭,兵禍連結,誰也不敢說自己一定可以活得很好,孫策不能,周瑜也不能。

但是在概率上來說,他們生存下去的機率毫無疑問是更大的。

正因爲如此,靠攏孫氏對於陸氏來說才更加重要。

這個家族的名望和現狀實在是太沉重,沉重到了這個十五歲的少年難以承受的地步。

可他卻不得不承受。

他沒有辦法立刻說服自己無視掉陸康和五十多名族人的死亡,與孫策結成姻親。

那樣的話,對於那些死去的叔伯族親來說,難道不是太殘忍了一點嗎?

陸議深深的疑惑着,擔憂着,卻又被沉重的現實壓得直不起腰來。

其他家十五歲的士族少年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而他卻在三年前就不得不早早的擔負起了家族的重任,過早的品味到了世態炎涼和人間冷暖。

少年陸議,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家主了,小心翼翼的帶着奄奄一息的陸氏前進,一邊前進,一邊舔舐傷口。

儘管對於這世間的一切他還不是那麼的瞭解,對於人情世故他還不能完全視若無睹。

當晚,陸議失眠了,第二天一早,顧徽來了。

顧徽是顧雍的同母胞弟,長陸議十歲,顧雍當初跟着郭鵬去江北闖蕩,顧徽則留了下來侍奉母親。

後來顧雍經常寫信回來,也託人帶一些江北的特產回來,所以顧家人都知道顧雍過得很好,在郭鵬麾下得到了重用。

這一次顧雍寫信回來告訴顧家人,說他被調任爲廬江太守,妻子陸氏記掛家人,所以寫信來詢問,所以顧徽主動將陸氏的信件和一些黃金帶來交給陸議。

“這些黃金是……”

“是陸夫人託人給你帶來的,陸夫人知道你一個人操持家業不容易,所以特意帶來了一些黃金給你應急用。”

顧徽將一小盒沉甸甸的黃金條遞給了陸議,陸議把盒子打開,看着盒子裡沉甸甸的金條,默然無語。

顧徽又把信件給陸議看,陸議看了以後忍不住在顧徽面前垂淚。

“這些年若不是長姐和顧氏時常接濟,陸氏真的撐不下來。”

顧徽長嘆一口氣,搖了搖頭。

陸氏這些年的情況確實非常不好,家中男丁幾乎死光,留下陸議和陸績兩個獨苗和一羣婦孺,連個能說上話的人都沒有,家業不斷的被侵奪。

顧氏看在往年的情份上出手相助,勉強爲陸氏保住了祖地和祖宅,沒讓陸氏流落街頭成爲笑柄,對此,陸議一直非常感謝。

除了顧氏時不時出手接濟一下,也就是身在郭鵬麾下的顧雍和他的妻子陸氏記掛着陸氏。

給顧氏帶禮品的時候不忘給陸氏來一份,顧雍還拿自己的俸祿託人接濟陸氏,算是仁至義盡了。

“現在好一些了,兄長被魏公調任到了廬江擔任郡守,距離江東很近,日後或許可以多多接濟你們一些,無論如何,總要幫着陸氏把香火傳下去,否則我又如何能安心呢?”

說老實話,顧徽很佩服陸議,小小年紀擔負起一大家子婦孺的生計,硬着頭皮學習和外人打交道,屢次受挫,屢次被折辱,依然能堅持下來。

這孩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顧氏家中長輩都這樣認爲,所以才頂着巨大的壓力出手相助,爲陸氏保住了一定的基業。

陸議垂淚不止,好一會兒才忍住了淚水,擦了擦眼角,開口問道:“顧君,你方纔說,元嘆兄長調任爲廬江太守了?”

“是的,兄長調任爲廬江太守了,現在已經到任,若是你想的話,不如渡江前去廬江看看兄長和長嫂。”

顧徽如此建議。

陸議想了想,覺得這樣也是可以的。

劉表雖然和孫策結盟,對着郭鵬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不過實際上戰爭沒有開始,也沒有見到要開始的樣子,互相之間的交通並沒有斷絕。

江東和荊州依然有商旅去中原做生意,中原也有人來到江東做生意,甚至還不斷有商船到江東來賣馬,不管是努馬還是戰馬,都有得賣,就是比較昂貴,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

郭鵬沒有想着和江東斷絕商貿往來,江東當然也不敢和郭鵬斷絕商貿往來,大家生意照做,稅照收,通信也不受阻攔。

正好陸議心中存在着疑惑,便打算帶着陸績一起去拜訪顧雍和陸氏,於是兩人乘坐渡船度過了長江,進到了廬江的地界。

陸氏和陸績是同母姐弟,分別日久不得見,心中甚爲想念,見到之後互相擁抱垂淚不止。

顧雍把陸議帶着去了太守府邸的院子裡聊天,把時間空間都留給了這對姐弟。

“這些年來,伯言,真是苦了你了。”

顧雍嘆息不止。

陸議搖了搖頭。

“若是沒有顧君和姑母的接濟,我怕也不是那麼容易能撐下去的,如今江東局勢不安,我等生活在江東也是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逾越之處,生怕惹了禍事。”

“孫伯符治理江東非常酷烈?”

“對待服從他的人甚爲放縱,縱容其搶掠土地增加部曲,對待不服從他的人非常嚴苛,動輒以法嚴懲,不留情面,不留活路,數年之間,破家無計,陸氏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陸議搖頭嘆息。

顧雍皺眉。

“如此說來,孫伯符未免也太過分了,當年害了陸氏難道還不夠嗎?”

“怕是不夠的,這些年來也未曾見到他將法令稍微放鬆一些,若非如此,江東人也不會對他如此反感。”

陸議抿了抿嘴脣,又說道:“大兄,前幾日,周公瑾來找我了。”

“周公瑾?就是孫伯符的前將軍,人稱江左周郎的周公瑾?”

顧雍問道。

“就是他。”

陸議點了點頭。

“周公瑾,我記得是廬江人,之前魏公擊破袁公路之時,廬江周氏可是舉族投靠魏公的,當時魏公還問起過周公瑾,得知周公瑾投靠了孫伯符,魏公很不高興,爲此周氏還戰戰兢兢一陣子,現在周公瑾的伯父周尚只得了一個縣令的職位。”

顧雍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又開口道:“周公瑾來找你做什麼?你認識周公瑾?”

“不是的,我不認識周公瑾,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

九百八十九 來自後院的烽煙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一千一百七十三 郭鵬並不在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四十六 潁川郭郎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一千二百一十二 程昱的第一刀七百 無我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六十七 開戰九百一十四 難道陛下也要做這種與民爭利的事情嗎?七十四 左豐來了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該平庸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時代的第一聲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一千三百六十一 太上皇怎麼開始對學部指手畫腳了?三百八十七 袁術正式稱帝一百八十四 董老哥啊,你可千萬要來啊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百五十五 郭鵬由衷的感恩五百三十七 你可願來我軍中從軍?一千三百九十九 創造神明的那羣人,真的是天才三百八十五 袁術無所畏懼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七百九十五 公子琮少而機敏,合當繼承使君之位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五百七十 你讓我們大家好糾結啊!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三百二十八 對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的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千一百零五 董昭捨不得自己的官位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間就不能相比較三百八十四 袁術的來信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一百四十九 名士郭子鳳七百九十五 公子琮少而機敏,合當繼承使君之位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們吃的好,對你而言很重要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一千二百三十一 你是想把整個曹氏給拖累死嗎?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番外·大結局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