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

事實上也是如此。

郭鵬本來看着長安這邊已經趨向穩定,已經有了想要回到鄴城的想法。

他想着回到鄴城,總結一下這次西征的所獲還有一些損失,總結一下經驗教訓,然後開始發動輿論戰,爲自己稱帝開始鋪墊。

孫策已經死了,最大的阻礙不復存在,江東自己的內亂都能弄死自己,郭鵬已經沒什麼威脅了。

現在開始發動輿論戰,鬧騰一段時間,接下來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但是剛準備動身安排回撤,結果忽然傳來了漢中發生政治鬥爭的消息。

潛伏在漢中內部的密探將這個消息送了出來,讓郭鵬知道劉璋麾下激烈的東州派和益州派的政治鬥爭。

郭鵬本身就是政治鬥爭的老手,對此很感興趣,想要看看劉璋這波政治鬥爭能否爲自己取得漢中留點什麼空隙。

在關中待了一陣子,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糧秣,恢復了一些軍隊的戰鬥力,關中重建也在穩步開展,局勢趨於穩定。

魏軍已經具備了一定意義上再戰的能力,只是郭鵬不太願意而已。

但是如果因爲益州內部的政治鬥爭給他鑽空子的機會,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可不能錯過。

郭鵬於是暫且停在長安,一邊繼續留心這方面的消息,一邊把一些政務軍務交給郭瑾去處理,讓他培養一下他和他手下之間的默契。

一邊培養接班人,一邊留心局勢變化,郭鵬把漢中盯的死死的,孫策死亡的消息傳來的同時,王商死亡的消息也傳來了。

郭鵬當即就認定漢中這波政治鬥爭還沒有結束,還將被推往另一個高峰,東州派和益州派之間必將產生巨大的裂痕,可能還要死人。

敵人的內亂,就是他的機遇。

這難道不是他進取漢中的機會嗎?

郭鵬立刻下令整頓一支兩萬五千人的軍隊,令趙雲、張郃、朱靈、高覽、顏良五將各領一軍五千人,在長安以南駐軍。

令許褚、典韋整頓虎衛軍。

令陳宮、荀攸、魯肅、曹休、曹純、曹洪隨侍左右。

然後還下令讓郭瑾、陸議、夏侯尚、曹真四人跟在他身邊,以爲參贊。

一看郭鵬有這樣的動作,麾下諸臣屬諸將官立刻明白,郭鵬又要有動靜了。

沒錯,郭鵬的確又要有動靜了,但是他一開始並沒有說明原因,這只是準備,未曾說真的要發兵,一旦情況有變,出征命令就會變成撤軍命令。

咱們一起回鄴城吧。

漢中要是沒有問題,他就不用待在關中浪費時間了,他需要回到河北去做準備。

如果漢中有變,這個機遇他一定要抓住。

他等啊等啊,等啊等啊,讓他等到了機遇。

興平六年二月十一,藍田縣長押來了幾個蓬頭垢面的人,說是從駱穀道口躥出來的,身份不明,見人就喊着要見魏公,說是什麼龐將軍的信使,有要事求見魏公。

藍田縣令看爲首一人談吐不凡,不敢誤事,於是親自帶人把這幾個人押到了長安,上報消息。

張昭得知此事,將此事通報給了郭鵬,郭鵬聞之,想着龐將軍是何人,忽然想到了龐羲,心下大震,立刻派人將這幾個人帶到了自己面前。

虎衛軍押着一行五人來到了郭鵬面前,爲首一人見到郭鵬,立刻從懷裡掏出了一卷竹簡,雙手奉上給郭鵬。

“龐將軍信使,荊州南陽郡新野縣人鄧芝伯苗,特來致信魏公!請魏公救命!”

鄧芝把聲音喊得很大,郭鵬眉頭一皺,示意許褚上前拿信,許褚穿着盔甲上前,一手拿過了竹簡,扔掉布袋,展開竹簡,看了看,聞了聞,抖了抖,確定沒有問題,才奉給了郭鵬。

郭鵬接過竹簡,定睛一看,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欣喜,到最後差點就沒有大笑出聲了。

“鄧芝,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如有妄言,芝死後不得入祖墳!”

鄧芝生怕郭鵬不信,立刻發毒誓。

郭鵬不動聲色,把信件交給了身邊的陳宮,讓陳宮給其他人傳閱。

陳宮、荀攸和魯肅等人紛紛看過,面色大變,隨後紛紛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劉季玉爲何要殺龐羲?”

郭鵬開口詢問。

“此事,小人的確不知道原因,但是小人有一個同鄉在吳將軍府中做門客,小人與他的關係很好,他不願意看到小人無辜喪命,所以特來告誡小人,讓小人出去躲避,可龐將軍對小人有恩,小人怎能自己獨活?”

鄧芝面色淒涼:“昔日范蠡致書文種,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於劉季玉而言,難道就是這樣的局面嗎?龐將軍一心爲劉季玉攻取涼州,卻落得如此下場,怎能不心寒?

如今龐將軍決意拼死一擊,以爲活命,還請魏公施以援手,派兵相助,則龐將軍願以漢中獻於魏公,魏公若欲得蜀地,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

鄧芝聲淚俱下,跪伏於地。

“龐將軍有你這樣忠於職守的臣屬,也算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了,你說的我都知道了,我會派人查清楚情況,若情況屬實,我會出兵相助,你不要怪我謹慎,軍國大事,不能不謹慎。”

郭鵬點了點頭。

“芝不敢,芝只願魏公儘快覈實,龐將軍未必能堅持很久!”

鄧芝再拜。

“好,我答應你。”

郭鵬點了點頭,看了看面色淒涼落淚不止的鄧芝,忽然來了興致。

“你是荊州人?”

“正是。”

“爲何去蜀中?”

“家貧,沒有門路,在荊州無法生活,只能入蜀尋路。”

鄧芝擦了擦眼淚,低聲說道。

“新野鄧氏……你可是高密侯之後?”

郭鵬詢問道。

鄧芝點了點頭。

“小人地位卑微,辱沒祖先威望,不敢以子孫自居。”

新野鄧氏在東漢一朝一直都挺輝煌的,族中有一個女子做過太后,一個女子做過皇后,鄧氏外戚的權勢也很大。

不過在桓帝劉志廢黜第二任皇后鄧猛女的後位之後,鄧氏子孫遭到牽連,家產被全部沒收充公,鄧氏家族從此敗落,一蹶不振。

當時,是漢桓帝延熹八年,也就是郭鵬出生的那一年。

鄧芝和後來滅蜀的鄧艾都是出自新野鄧氏。

新野鄧氏也算是能人輩出的一族,可惜鄧氏敗落了,在後來越來越講究門第出身的時代,他們終究上不得檯面。

哪怕在眼下,雖然鄧氏血脈尊貴,貴爲東漢開國功臣鄧禹之後,但是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人多現實啊,你家世再好,沒有現成的權勢,沒人會巴結你,在意你。

鄧芝居然在自己家鄉籍貫所在地都謀不到職位,被逼到外地謀生路,可見鄧氏衰敗的多嚴重。

這個時期,士人入仕做官是有規矩的,東漢的政治潛規則就是外地行政主官空降本地,需要用本地人爲郡吏縣吏。

除了河南尹屬吏可以用他郡人之外,其他的地方按照規則都要用本地人做屬吏。

所以士子想去外地謀取官職,首先要過本地人這一關,諸葛亮就是這樣的情況。

儘管諸葛玄很努力,用諸葛亮的兩個姐妹和荊州大族結親,大姐嫁給了蒯氏,二姐許給了龐氏,都是荊州本地豪族,以此攀上荊州的親戚關係。

諸葛豐去世之前還爲諸葛亮本人說了親事,將名士黃承彥的女兒許給了諸葛亮,而黃承彥的妻子和劉表的妻子是姐妹,劉表和黃承彥是連襟。

有了這些關係,籍貫屬於徐州琅琊郡的諸葛氏纔在荊州逐漸站穩腳跟,諸葛亮還被二姐的公公、荊州名士龐德公賞識,被另一位名士司馬徽稱爲臥龍。

話雖如此,如果諸葛亮因此而入仕荊州,則坐實了借聯姻之名擡身價的事實,名聲上太不好聽,諸葛玄把從徐州通往荊州的路修出來了,但是這條路還要曬曬太陽才能走。

當然了,諸葛亮也有自己的理想,爲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願隨意出仕,看穿了天下大勢不在劉表,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只是鄧芝不是諸葛亮,想出仕找活路,但是在本地都找不到事情做,只能去外地謀生,碰碰運氣,結果運氣還是很差,碰不到,只能做龐羲的門客,混口飯吃。

後來還是劉備入蜀之後任用了鄧芝,鄧芝才能以荊州人的身份在蜀地立足,否則境況一樣艱難。

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轉未來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辦事哪能手軟呢?二百一十九 收郭鵬爲己用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一千零九十九 夏侯惇覺得自己的確是無路可退了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一百五十三 回鄉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三百二十一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一千二百四十二 你覺得你能很好地駕馭他們?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百三十六 張飛陣斬烏延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註定不能得到實現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六百九十四 你還是漢臣嗎?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二百四十二 郭鵬的報復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執手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一千零一十六 覺得我這個皇帝沒有必要存在嗎?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一百零七 來自徐州的糜子仲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二百九十一 城破三百九十 袁術御駕親征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九百五十一 曹休兵進柳中城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七百七十二 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六百六十二 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一千一百二十四 他只能爲呂凱的命運感到悲哀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試驗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七百一十四 今日顯然又是曹操的慘敗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三百零七 麒麟降世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四百二十四 反客爲主之時四十九 結婚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