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所軍校,自然也是用來爲奪權保駕護航的。
既然是爲奪權保駕護航,那他自然打算以皇帝兼任校長。
把這所軍校打造成專門培養忠於皇室的軍事人才的重要學府,然後以大量軍校的人才進入參謀臺,壟斷參謀臺的職位,以此逐漸確立參謀臺官員都畢業於軍校這樣的一個傳統。
而且軍校不對外招生,只對軍隊招生,對於軍隊內部那些立下功勞且有志於進行參謀工作的軍人進行專門性的培養。
不識字不要緊,出身黎庶也不要緊,進了軍校,可以學,什麼都能學,只要立功,願意發展,都可以獲得進入軍校深造的機會。
如此一來,算是間接的爲黎庶打通一條上升渠道,且從根本上隔離士人和軍隊之間的聯繫,確保皇帝對軍隊的掌控。
對於專制帝王來說,軍隊是真正的紅線,比起他的權力都重要,因爲足夠強大的武力是一切統治的根基,武力纔是根本,皇帝如果不能直接掌控軍隊,將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所幸魏軍從護烏丸校尉時代建軍開始就被郭鵬掌控的非常嚴實。
軍紀嚴明,軍規十分嚴苛,各種規章制度深入貫徹落實,任何試圖挑戰的人都沒有好下場,無論是誰。
通過這樣的方式,郭鵬對軍隊的掌控力也非常強。
他要對軍隊做什麼,士人們是干預不了的,他要做這些事情,只要是針對軍隊,士人就拿他沒辦法。
動不了你們的命根子還動不了軍隊?
別想着動我手裡的軍隊,你們懂!
這一點,相信大家是心照不宣的。
而且就東漢士人歧視壓制軍人的傳統來看,郭某人並不擔心他們會在軍隊裡擁有什麼勢力。
這年頭,都是優秀的軍人卯足了勁兒往士人轉型,比如河內司馬氏,司馬懿的本家,除此之外,還從沒聽到過士人往軍人方面轉型的。
等他們反應過來想要轉型的時候,估計已經來不及了,軍校已經確立了。
中央的具體架構郭鵬就確立的差不多了,重用內閣,分化尚書檯,壟斷參謀臺和御史臺,以此提拔寒門豪強和黎庶,打壓士人。
定下這個基調。
而在地方,郭鵬沒有大動干戈,地方依然是州郡縣鄉村五級制度,其中州刺史和郡太守依然具備辟召屬吏的資格,這是郭鵬暫時無法撼動的。
州刺史那邊倒無所謂,畢竟被郭某人剝奪了軍權和財權之後,只剩行政權的州刺史掀不起什麼風浪,郡太守其實也差不多,但是二者具備的辟召之權依然是很大的隱患。
地方政府的開府之權是建立在東漢與豪強共天下的基礎之上,郭鵬是被迫繼承這個規矩的。
因爲東漢的不作爲和虛弱的小政府,郭鵬必須要爲他們擦屁股。
其實這種制度的建立也是有實際意義的,掌握資源和人口的都是地方豪強,你官府不與豪強合作,就不能很好的治理地方,所以纔要把權力分給本地人,這是郡太守開府的實質。
州刺史開府也是差不多的,只是在漢末亂世的背景之下,開府變成了郡守和此事籠絡當地軍事人才參與爭霸的渠道,變了味兒。
本來開府是爲了維護統治的。
而且在這樣一個交通訊息極其不暢通的時代,交通和訊息傳播速度是限制君主集權的一大因素,所以郭鵬從掌握地方開始就特別專注於修路和建設驛站以增強訊息傳播速度。
多年下來,他在中原修建了相當發達的交通網,並且將之延伸到了河北,繼而延伸到了幷州和幽州,又通過戰爭延伸到了關西和揚州。
增強交通,增強迅速傳播能力和速度,是增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方式,而通過對訊息和情報的掌控,郭鵬可以很明確的感受到權力的增加。
將來從地方層面打破二重君主制的契機就在交通建設的層面。
但是,光這樣還是不夠的。
爲了進一步鞏固皇權,增強皇權,抗衡士人的血脈優勢,郭鵬還要重用宦官和特務,搞一把士人們最厭惡也是最恐懼的宦官政治和特務政治。
這是必然的,也是郭鵬籌備已久的。
從他決定要當皇帝開始,他就知道自己離不開特務和宦官的幫助。
宦官政治和特務政治在歷史上都是爲了鞏固皇權而出現的,因爲被士人們厭惡,所以聲名狼藉,但是對於皇帝來說,這是非常實用的。
放到現代,宦官因爲歷史因素沒有了。
但是特務,哪個主權國家不搞?
宦官沒有了後代,去了勢,是隻能依附於皇帝的畸形存在,是專制君主制度下的特殊存在。
歷朝歷代皇帝都有用宦官對抗文官的例子,而宦官們大體上也都忠於皇帝,是皇帝最忠誠可靠的打手。
唯一的例外是唐朝中後期的宦官,不過這也是有其歷史因素,還有一定意義上的以訛傳訛。
不過唐朝宦官的確空前強勢,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掌握了中央禁軍神策軍。
在遍地軍閥割據的情況下,唐皇不依靠宦官掌握的神策軍,還真沒什麼辦法,但是這也是他們自己把唐王朝給玩壞掉的原因,也有唐王朝處在世家貴族政治到科舉文官政治的過渡期這樣一個特殊時代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宦官存在的重要意義就是保護皇權,延伸皇權。
宦官的權力來自於皇權,宦官的背後站着皇帝,宦官所做的行動基本上都是皇帝的授意,宦官羣體是皇帝面對人數衆多的文官最大的助力之一。
尤其對於郭鵬這樣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真皇帝的存在,宦官的拱衛明顯有更加重大的意義。
士人越罵,越是痛恨,越是要殺光宦官,就證明宦官政治站在皇帝立場上來說是對的,是不可或缺的。
宦官的存在讓士人如鯁在喉。
你們越是痛恨,我越是要用!
專制之心空前強大的郭某人決定仿照明朝建制,設立宦官衙門,強化宦官羣體,讓他們一定意義上具備和士人們博弈的能力。
當然,名義上,這樣做是爲了侍奉皇室,爲了讓皇室得到更好的照顧,所以要多招攬宦官,將責任細分下去,把皇室給照顧的無微不至。
明廷宦官十二監,還有四司和八局,一共二十四衙門,不說全部,有一部分肯定是要立起來的。
名義更好搞——
和後來的專制皇帝們比起來,東漢帝王們活的實在是太糙了,糙的郭某人都沒眼看。
居然還讓士人出任內官,和閹人一起在內廷服務。
開什麼玩笑?
尊貴的士人怎麼能和閹人爲伍?
而且沒有這些分門別類的宦官伺候,怎麼能體現皇家的特殊呢?
怎麼能體現皇帝的尊榮呢?
怎麼能方便辦事不損皇帝威嚴呢?
我是皇帝,我要尊榮,所以我要用宦官服侍我自己,我絕對不是想着用宦官弄死你們,你們別誤會。
士人可以全部離開內廷了,內廷的所有事情,我會專門用宦官來做,不用你們費心思了,你們可以專心致志的讀書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