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張儀,自從離開鬼谷回到魏國,因爲家裡貧窮,與貴族們攀不上關係,沒有人引薦,見魏惠王更是難上加難。張儀這個人自尊心很強,不好意思找龐涓、孫臏幫忙。
滿腹經綸,不知道怎麼用,那也白搭。
後來,魏國輸給齊國,龐涓斃命,然後又敗給秦國,割讓河西之地,魏國屢遭兵敗,張儀住的地方兵禍連年,很不安定,就帶着妻去了楚國,幾經輾轉,留在楚相國昭陽府中做了門客。
昭陽帶兵伐魏,大敗魏軍,攻取了襄陵等七座城,楚威王爲了獎勵相國的功勞,把“和氏璧”賜給了昭陽。
什麼是“和氏璧”?
這個和氏璧可是很有來歷。在楚厲王末年,楚國人卞(biàn)和在荊山砍柴,忽然看到一隻綵鳳落在一個石頭上,鳴叫三聲後飛去,卞和知道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就把這塊石頭抱回了家,然後獻給楚厲王。
楚厲王喚來玉工辨別卞和抱來的這塊石頭,玉工上下打量了一下卞和,左右看看這塊玉璞,拍拍打打,最後,耳朵貼近石頭,輕輕擊打石頭,以後擡起身,對楚厲王說:“這是一塊普通石頭!”
楚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下令處卞和刖刑,就是砍掉左腳。
等到楚厲王去世,楚武王即位後,卞和又去進獻玉璞,玉工又說是普通石頭,武王大怒,砍掉了他的右腳。
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想進獻自己的這塊玉璞,可是雙腳都沒了,行動不便,抱着玉璞,在荊山腳下放聲大哭,一連哭了三天三夜,最後把眼淚流乾了,眼淚流出來的都是血。
鄰居和路過的人都看卞和可憐,有人問他:“你連續向進獻了兩次,都受到了懲罰,不要再去了,不會得到獎賞的,斷絕這個念頭吧!你也用不着這麼悲傷失落?”
卞和說:“我不是爲了想求得賞錢,讓我傷心的是,明明是稀世良玉偏要說是普通石頭,我明明是本分百姓,偏偏說我是騙子,是非顛倒,我是無法證明我自己的清白,才傷心啊!”
執着的卞和在楚國也算是出了名,他痛哭三天的事情以及他的想法,不知通過什麼渠道被楚文王知道了,便派人把那塊玉璞取來,沒有再讓玉工鑑別,直接讓玉工剖開,石頭切開後,玉工驚呆了,潤澤通透,碧玉無瑕,真是一塊曠世美玉。
楚文王讓玉工精心雕琢,製成玉璧,起名:“和氏璧”。
楚文王欽佩卞和的忠誠執着,賜給他大夫的俸祿。
“和氏璧”是無價之寶,只因爲昭陽滅掉越國又打敗魏國,功勞最大,所以把這個貴重的寶貝賞賜給他。
相國昭陽得到這塊玉璧有,十分喜愛,無論去哪裡,無論做什麼事都隨身攜帶,捨不得片刻離身。
這一天,昭陽去赤山遊玩,隨行的四方賓客有一百多人,赤山下有一處深潭,相傳姜太公在這裡釣過魚,潭邊建有高樓,有遊廊通向兩邊,衆人在樓上飲酒作樂,幾杯酒下肚以後,有賓客請求昭陽,想看看稀世珍寶“和氏璧”。
人都有這種情結,對有好東西有佔有慾望,佔有了以後,願意展示給別人,看到別人羨慕自己,自己就感到很滿足。
相國昭陽也不例外,命人從寶箱取出寶盒捧到自己面前,昭陽從腰間取出鑰匙打開寶盒,輕輕解開三重錦袱後,玉光爍爍,照人顏面。
昭陽讓賓客們手捧寶盒依次傳遞着欣賞,大家交口稱讚,昭陽洋洋得意。
正傳遞着,突然有人喊:“潭中有大魚躍起。”
昭陽起身,手扶欄杆探身向潭中觀看,衆賓客也一齊起身到欄杆邊上去看,只見一條大魚躍出水面,足有一丈多長,隨着大魚躍起,周圍有一羣魚也紛紛躍出水面,衆人看得新奇,不一會兒,東北方向烏雲密佈,轉眼之間黑雲壓到頭頂,馬上要下大雨了。
大家又回到自己席位上,負責收藏“和氏璧”的僕人,瞪着眼找“和氏璧”,已經不知傳遞到誰手中,找不到了。
昭陽很氣憤,回到府中,吩咐侍衛查找“和氏璧”的下落,查來查去,大家都說去看大魚去了,沒有頭緒。
有人就說了:“張儀家境貧寒,平日裡品行不端,一定是他私藏了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