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王十二年,晉國大將荀罃[yīng]、士魴、魏相相繼去世。晉悼公想要讓士匄[gài]統領中軍。
士匄推辭說:“我不如中行偃!”
於是晉悼公任命中行偃接替荀罃的職務,士匄爲副元帥。又準備任命韓起爲上軍元帥,韓起說:“臣不如趙武!”
於是任命趙武接替荀偃的職務,韓起爲副元帥。欒黶(yǎn)仍然爲下軍元帥,魏絳爲副元帥。
當年秋天,楚共王去世,世子昭即位,稱爲康王。
吳王諸樊趁火打劫,趁楚國國喪之時,派大將公子黨率軍侵擾楚國,神射手養繇基迎敵,射殺公子黨,吳國軍隊敗退。
諸樊派使臣把戰敗的事告訴晉國,晉悼公與羣臣商議,晉大夫羊舌肹(xī)說:“吳國在楚共王去世時發動戰爭,不仁義,不值得同情。秦國和晉國是鄰國,一直關係很好,可是前一次與楚國勾結,攻打我們的屬國鄭國,應該討伐他。”
晉悼公同意,既然這時候攻打楚國不仁義,那就教訓教訓秦國,給楚國點顏色瞧瞧。
派荀偃率領三軍出征秦國,晉悼公親自把大軍送出邊境。
秦景公得到消息,派人在涇水上流撒下大量毒藥。
當時人都是喝地表水,沒有溪水、河水才挖井打水。
晉國下軍元帥欒黶(yǎn)率領部隊先到河邊,軍士飲水中毒,死了很多人,不敢渡河。
中軍元帥荀偃趕到後,斥責欒黶:“大軍出征,豈能讓區區小河攔路。”
命令大軍渡過河去,繼續前進。
一日後,探馬來報:“相距秦軍不遠!”
晉軍就近安營,荀偃傳令:“明早雞鳴列隊,看我馬首所向前行!”
下軍元帥欒黶,素不服荀偃(yǎn),渡河的時候又受到批評,心裡窩火,得到這個命令,怒氣衝衝地說:“行軍打仗,如此重要的事情,應該召集衆將一起商議,即使荀偃能自己決斷,也應該明確進退路線,那裡有三軍人們都去看他馬頭的道理?你馬頭左右搖擺誰知道向那裡。”率領着自己的部隊掉頭往回走了。下軍副將魏絳說:“我看不到荀元帥的馬,只聽從本軍元帥號令。”也隨欒黶班師。
下軍班師,早有人報告荀偃,荀偃沉思一會說:“我出令不明,是我的過錯,令出不行,怎能取勝?”命令全軍班師。
欒黶(yǎn)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欒盈,二兒子欒鍼(zhēn)都在隨軍出征,二兒子欒鍼性格倔強好勝,不肯撤軍,對範匄(gài)的兒子範鞅說:“此處出征,本來是教訓秦國,現在一仗不打就撤軍,豈不讓人恥笑?隨便他們撤軍,你敢跟我一起獨戰秦軍否?”
年輕人火氣壯,範鞅說:“欒兄念及國家恥辱,獨闖秦軍,範鞅不敢不從!”二人各領本部人馬馳入秦軍。
秦景公親統大軍,秦國大將嬴詹和公子無地帥戰車四百乘,距離晉軍五十里安營,正要派人打探晉兵的消息,突然看到東邊塵土飛揚,一彪車馬飛來,急派公子無地率軍迎敵。
欒鍼(zhēn)奮勇上前,範鞅隨後,一股銳氣,連續刺殺甲將十多人,秦軍抵擋不住,好在是公子無地沉着應對,敏銳的觀察到這是一小股軍隊,後面沒有大軍,再次擂鼓,指揮秦兵合圍,以多勝少,打消耗戰。
範鞅看到形勢不妙,大喊:“秦兵勢大,不可再戰!”
欒鍼不聽,嬴詹大軍又到,欒鍼深入重圍,手殺數人,身中七箭,力盡而死;
範鞅極力突圍,疾馳逃回。
欒盈尋找弟弟不見,有軍校說看到和範鞅西去,攻打秦軍去了。氣憤不已,又不敢違抗命令去助戰,只能走得慢一些,等看到範鞅自己回來了,問:“我弟弟呢?”
範鞅喘着粗氣,來不及細想答道:“死在秦軍。”
欒盈大怒,提槍直刺範鞅,範鞅自知理虧,不敢對抗,轉頭跑入中軍,大家都來解勸,欒盈怒氣勃勃,控制不住自己,大喊道:“欒盈騙我弟弟一同襲擊秦軍,我弟戰死,他自己跑回來了,我一定殺了他。”最後衆人找來欒黶才把欒盈拉走。
回到國內,欒盈一直是耿耿於懷,範鞅和欒盈都是名門之後,朝中重臣,晉悼公知道此事後,特意把二人叫到一起規勸,才表面上把事情壓下來。
後來,欒家受到迫害,經過範鞅推波助瀾,欒家被逼造反,最後慘遭滅門,致使晉國又一個名門望族消失,醞釀三家分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