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開到郊南民樂村村口,碧曉波便連聲說:
“停車,停車!”
米勉知道她是怕遇到認識她的人,也就沒再往村裡開。
碧曉波下車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小碧,給你三天時間——我們等着你的電話吶!”米勉望着她的背影大聲叮囑。
姐姐碧若波見妹妹不到下午三點就回來了,且腳步匆匆的,臉色還有點兒怪,忙放下正在洗的衣服問:
“曉波,這麼早就回了——上班怎麼樣?累不累?”
“神農堂的老闆可鄙!”碧曉波隨口回答。
“他怎麼了?”碧若波吃了一驚。
“他騙人。”
“啊?他怎麼騙你的?”
“不說了,反正我不打算到那裡去做了。”碧曉波說着,穿過客廳往衛生間走去。
碧若波跟着走到衛生間門口,邊看着妹妹洗臉邊說:
“一開始,我就不主張你留在這裡打工的,要你暑假回去陪陪爸爸媽媽,可你不聽——這不?上當了吧……”
“姐,你又來了,真比媽媽還嚕嗦!”
“我是關心你嘛!”
“關心!關心!”碧曉波白了碧若波一眼,然後出了衛生間,走進自己的臥室躺在了牀上。
碧若波見妹妹這個態度,心裡又急又氣,便埋怨爸爸媽媽從小把她看得嬌,慣壞了她……
碧曉波嘴裡賭氣,心裡其實很明白姐姐是關心她。可姐姐只關心她打工的事,哪知道她現在腦子裡有多亂,心情有多矛盾多複雜呢?
中午,就在望海樓那間小包廂裡,米勉單獨對她所談的話,此時仍清清楚楚地迴盪於她的耳際:
“圍在嶽局長身邊的漂亮女孩子還少?可他一個都看不上。今天卻偏偏看中了你,想和你交朋友!這是爲什麼?這就是緣分哩……”
碧曉波天生聰穎,又在這城市裡生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聽到的看到的,都使她明白米勉所說的“交朋友”意味着什麼。當時她心裡一陣急跳,臉上飛起了一片紅暈。爲了穩住自己的情緒,她勾了頭,不說話,只用筷子撥弄着餐桌上她剝下的紅紅的對蝦殼。
接着,她聽米勉說了一大通嶽果成的好。說岳果成人品怎樣好,能力怎樣強,下面的幹部和羣衆怎樣愛戴他。這些,碧曉波都沒往心裡去,她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怎麼辦?我怎麼辦?”從一見面到現在,她對嶽果成和米勉不僅沒有反感,而且印象不錯。他們在神農堂主持了公道,嚇跑了爛仔,教訓了老闆,讓她出了氣。嶽果成又在如此豪華氣派有如天堂般的酒店裡熱情款待她。只是,“交朋友”這件事太嚴重、太突然了——誰都會感到措手不及的!
米勉見碧曉波勾着頭不吱聲,便接着說道:
“小碧,對你來講,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哩。不是說機會可遇不可求嗎?一個人只要抓住了一次機會,那這個人整個一生的命運可能就改變了。”
紅暈已從碧曉波的臉頰上褪去,急跳的心也漸漸恢復了平靜。她擡頭悄悄地瞥了米勉一眼。
米勉抓住了她的這一瞥。他看出,這一瞥,是她對他所說的“機會”與“命運”的關係的認同。他趁勢往下說:
“你如果和嶽局長交了朋友,你讀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還有其他費用,他都會包起來。畢業後,你想在這裡工作,他也會負責安排!”
碧曉波不由得又瞥了米勉一眼。
“是的,嶽局長肯定會爲你安排一個好單位的——對他來講,這是輕而易舉的事哩。”米勉有意停頓了一會,“不過嶽局長也說了,你畢業後,如果不想在這裡工作,想回湖南,或者到別的什麼地方去,他都不會阻攔你,更不會妨礙你畢業後找對象結婚……”
碧曉波雖然臉不紅了,心不跳了,可從首至尾,她都只是咬着嘴脣聽米勉說,沒搭半句腔。她能說什麼呢?答應?抑或拒絕?她感到既沒有勇氣答應,更沒有力量拒絕,所以她只好沉默——沉默不語。
米勉不只是嶽果成的好幫手,而且也很能善解人意。他瞧着碧曉波,又說:
“小碧,我明白,這件事對你來講,確實是一件大事。你得好好想想——擺在誰身上都得好好想想。所以嶽局長剛纔有事得趕回局裡去的時候,特意叮嚀我,要我一不要勉強你,二不要你馬上表態,讓你考慮成熟了再作決定。這樣吧,給你三天考慮的時間,同不同意,你都在三天內打電話告訴我們好不好?”
碧曉波擡頭展眉,可欲言又止。
“好不好?三天之內告訴我們!”米勉催問。
碧曉波終於點了點頭,輕輕地說了聲:“好。”
米勉滿意地笑了。接着顯得非常知心地:
“放心吧,小碧,跟了嶽局長,會包你幸福的!”說着,他從口袋裡掏出了嶽果成的儲蓄卡、名片和寫了密碼的紙條向碧曉波遞去,“這是嶽局長送給你的,上面有五千元,取款的密碼寫在紙條上。”
“不要不要,”碧曉波連聲說,“我不要!”
“這個你要不收下,嶽局長就會怪罪我了,說我不會幹事。”米勉接着往下解釋:“交不交朋友,這錢都送給你了——這是嶽局長獻愛心,支持你念大學。他說一個很有前途的大學生,爲了掙一點學習的費用而打工,Lang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太不值、太可惜了……”
不管米勉怎樣說,碧曉波也不伸手去接。米勉更不退縮,他拉過碧曉波的坤包,堅決地將儲蓄卡等塞這裡面。
現在,那張儲蓄卡就躺在牀頭的坤包裡。但她沒想到要去動它。她腦子裡依然混亂如麻,理不出頭緒。到底答不答應與那個嶽局長“交朋友”呀?如果答應,她和他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她會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這些,對她來說,都還是空洞的,模糊的。惟其空洞,模糊,她便有幾分擔心,幾分害怕。如果不答應,就是說拒絕與嶽果成“交朋友”呢?她又深恐失去這一難得的機會——她很贊同米勉的說法,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一個人只要抓住了一次好的機會,就可以改變他(她)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