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無傳人

楊璟不是練武的江湖人,無論是橫練外家,還是內家功夫,他都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對這個金關玉鎖掌法,楊璟只有一個想法:“這功夫的名字實在不錯...”

除了這點念想,他也是一籌莫展,只能等着王不留等人想辦法救活自己。

他也不知道外頭過了多少時日,總之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火燒一樣難受,彷彿烈焰將他的身子都燒成了飛灰,仍舊將他的靈魂困在丹爐裡煉一般難受。

爲了集中注意力,不讓自己迷失神智,他拼命地回憶以往的事物,倒是讓他想起了一些關於全真教的傳說來。

據說王重陽以前叫做王世雄之類的,總之是個很俗氣的名字,後來成了新道教的呂祖純陽帝君,收了全真七子,振興中原道教,一時間無人能及,名垂青史。

楊璟對此也是知之不詳,記憶有些支離破碎,零零散散想起一些東西來,也分不清是野史,還是小說杜撰,還是歷史真事。

但這種回憶確實有助於他保持清醒,楊璟也就繼續這麼想下去了。

今天烈火發作之時,他還想起了一個傳說來。

據說王重陽的一個徒弟,是譚處端還是誰,楊璟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應該就是譚處端吧。

說是這個徒弟譚處端是個孝順的人,唸書又好,經史百家無不涉獵,書法很好,年輕時候有些不靠譜,喝醉了倒在雪地裡,結果一病不起,就這麼癱了。

譚處端年紀輕輕的,也不想就這麼癱下去,就四處求醫,可並沒有什麼卵用,結果神奇地做了一個夢,整個人就開竅了,靈根被激活,想要一心求道了,就四處求長生。

剛好碰到王重陽祖師爺從終南山下來,到寧海傳教,就住在馬丹陽爲他修建的全真庵裡頭,譚處端就拄着拐去拜師,希望重陽祖師爺能夠用仙法治好他的腿。

據說譚處端在門口不吃不喝地苦守,王重陽始終不見,直到有一天門居然自己開了,重陽祖師爺覺得這就是仙緣,便收了譚處端。

祖師爺將譚處端收入庵中,發現譚處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是個話嘮特能聊,倆人夜裡就睡一起,聊聊人生理想,譚處端的腿病發作,疼得厲害,祖師爺就伸出自己的腳,讓譚處端抱着。

祖師爺一發功,譚處端頓覺周身滾燙髮汗,就像睡在蒸籠裡,一覺睡得格外香甜,到了第二天,渾身舒暢,竟然能下地走路了,這癱病竟然就好了,上五樓氣也不踹了,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從此就死心塌地服侍祖師爺左右了。

楊璟想起這個傳說,倒感覺與自己現在的狀況有些相似,王不留說自己中了全真的掌法,看來是沒差的了。

這譚處端在重陽祖師爺那裡學了多少功夫不得而知,但後來倒是接掌過全真道的掌教真人,再後來開創了全真道南無派,成就也是相當了得。

楊璟不由想起白牛教那首領的眸光來,那人下手的時候可沒有半點遲疑,哪裡有得道真人的風範啊。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人既然知道楊璟的價值,斷然不可能一掌將楊璟打死,所以楊璟自己也覺着應該沒有太大的危險,可要命的是自己給了那人一槍,如果那人就這麼死了,自己的掌法沒人會解,那可就自作自受了。

按照王不留的說法,這人應該是譚處端的徒子徒孫,但卻與白牛教攪和在一起,而且性格果決狠辣,毫無道家弟子的恬靜淡然,實在讓人有些不解。

因爲據說譚處端曾經雲遊天下,路過一座寺廟,就向廟裡的和尚討些剩飯吃,那和尚非但不給,還打了譚處端一拳,把兩顆牙齒都打掉了,可譚處端卻將牙齒混着血水吞下肚,旁人想替他出頭,譚處端卻只是笑着給那個和尚稽首道謝。

看來這些徒子徒孫只學了譚處端的功夫,卻沒有繼承譚處端的道心,不得不說是一種可嘆的悲哀了。

想起這些來,楊璟倒是想見一見這個全真道南無派的弟子,可惜自己五內如焚,又目不視物,眼下實在力有未逮。

再加上繁花和韓洛音的逃脫,也讓楊璟感到非常的苦悶,好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跑了繁花和韓洛音,卻又抓到了這個南無派的高手,也算是一種補償了。

因爲童兒蠱的事情只有楊璟和鹿白魚知道,楊璟也無法從王不留和鹿白魚的對話中,得知童兒蠱的消息,不知道童兒蠱是否被繁花一併劫走了。

總之楊璟現在是有心無力,好在嶽州軍的事情總算是擺平了,雖然營嘯引發大暴亂,死傷人數也有些驚人,但由於鎮壓得及時,又封鎖消息,而且還抓住了數十個白牛教的細作,再加上趙高義死了,嶽州軍需要一個人坐鎮,所以羅晉最終還是保住了官位。

不過他想要當上指揮使的美夢也破碎了,據說朝廷已經開始甄選合適的官員,不日過來接任嶽州軍指揮使,免得羅晉等人再出什麼亂子。

當初楊璟故意壓下趙高義的真實死因,就是爲了不給白牛教反叛的機會,不助長這些草寇亂賊的氣焰,羅晉和羅教平還表示不理解,甚至還想利用趙京尹來阻撓。

如今他們自己碰上了這樣的事情,終於能夠體會到這種感受,自己也不得不無奈地封鎖消息,對楊璟的決定也就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羅晉似乎真的對楊璟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天倒是過來看了楊璟幾次,每次都向王不留詢問楊璟的情況,趙府內外也都由嶽州軍接管,府上之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剩下的也分搶府中的財物,走了個一乾二淨,連趙家的人也都投奔趙京尹去了。

羅晉乾脆讓嶽州軍的人嚴密把守,務必保證楊璟的安全,還讓人到巴陵去,通知了唐衝等人,唐衝急忙趕來,李彧也就一道跟了過來。

經過楊璟的戒毒療法強制戒毒之後,李彧終於擺脫了毒癮,眼下與陸長安一道,替楊璟照看着皇城司的事務,並對這個南無派弟子以及白牛教展開了全面調查。

那些個白牛教細作也不知被暗察子們嚴刑拷打了多少回,李彧的經驗比陸長安還要豐富,對江陵府的暗察子知根知底,一下子就調集了大量的人手,幾乎算是傾巢而出,除了調查之外,他們也在四處尋找能夠救治楊璟的高人。

楊璟心裡都清楚,但又沒辦法醒來,這種心裡的着急,比體內的純陽罡氣發作還要難受。

楊璟這邊正焦急,終於還是傳來了好消息。

在他昏迷的這段時間裡,鹿白魚爲了早已喚醒楊璟,每日都在楊璟耳邊說話,一開始都是說各種事情的進展,到了後來便開始回憶楊璟小時候在苗寨裡頭的生活趣事。

楊璟也漸漸意識到,原來鹿白魚從小對自己就不算太差,起碼這個大姐對他這個外來漢家郎並沒有別的苗人那般排斥,自己在鹿白魚心裡,其實還算得上可愛。

鹿白魚似乎生怕楊璟就這麼死掉了,頗有些表明心跡的意思,雖然沒有談及男女之情,但楊璟還是能夠感受到她濃濃的關愛。

到了後來,鹿白魚也就將兩人之間的恩怨糾葛都談起,也曾經說過有一段時間恨不得楊璟去死,尤其在山谷下石洞裡與楊璟相處,那是她一輩子無法忘懷的羞辱。

楊璟心裡也有所觸動,但後來便聽到鹿白魚說心裡早已原諒了他,從楊璟奮不顧身回到苗寨開始,這個鹿白魚姐姐,對楊璟已經再沒有厭惡。

直到今日,鹿白魚又送來了最新的消息,而且還是好消息!

那個南無派的弟子雖然狠辣堅韌,但如何敵得過李彧這樣的老探子!

在李彧的嚴刑拷打和鹿白魚的蠱毒折磨之下,這個人終於開始鬆口了!

從目前得知的情況來看,這個人來頭還不小。

此人名喚宗雲,確實是南無派的真傳弟子,但門牆冷落,這一脈便只剩下他一個人。

譚處端開創南無派之後,收了兩名徒弟,一位名叫王道明,另一個叫做董尚志。

王道明曾經傳承過譚處端的衣鉢,給譚處端守靈好些年,後來便當上了南無派的掌教真人。

不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王道明最終將掌門之位讓給了董尚志,如今流傳下來的南無派正宗,就是董尚志這一脈的,而王道明那一脈卻失去了所有消息,就好像徹底斷絕了一樣。

王不留對這些也有所瞭解,只是沒想到宗雲竟然是王道明這一脈的唯一弟子!

而鹿白魚也滿懷期待地告訴楊璟,她已經給宗雲下了絕蠱,除非他救活楊璟,否則必死無疑!

如今宗雲正在療傷,等身體狀況好一些,就會過來給楊璟推宮過血,用內家功夫給楊璟療傷,這實在是楊璟聽到過的最好消息了!

被折磨了這麼久,楊璟終於等到了即將解脫的時刻,而楊璟也暗暗下定決心,只要自己甦醒過來,勢必要將白牛教鬧個底朝天不可!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倒也不完全是因爲楊璟想要報仇,而是經過了嶽州軍營嘯事件,楊璟看到了白牛教的野心!

亂世將臨,每個草莽英雄都有着自己正大光明的理由,或爲國,或爲民,總之藉口都是冠冕堂皇,辯駁三天三夜都分不出勝負,只能說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爲謀罷了。

楊璟從一開始就有着自己的考量,他之所以針對白牛教,並不是因爲白牛教有多麼的邪惡,或許這個宗教有着真善美的一面,他們有着自己理念,認爲自己的作爲纔是真正對百姓好的。

但在楊璟看來,白牛教會掀起後方大亂,讓蒙古人有機可乘,會讓本來就苟延殘喘的南宋雪上加霜,會加速南宋的滅亡!

或許高手在民間,只有出自民間的草莽英雄,才能真正代表百姓的利益,但在這個時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所以楊璟要堅持自己的初衷,決不能讓白牛教在這個時候興風作浪!

如今剩下的,也就只有等待宗雲來救治自己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驗魅惑第五百零零八章 老僧帶路禪房相約第一百三十一章 捨己爲人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終得重逢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泉紅蓮業火第二十三章 墜崖第三百四十九章 矩州城門敬拜夫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皇后遇刺殃及池魚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忽裡臺開幕在即第四百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臨危救急第七百二十七章 養龍之人蒙古國師第七百四十八章 點將臺上動員誓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宗主先鋒震懾宋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賊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半途見得故人三五第二十一章 鹿月娘第七百二十章 山壁天書龍嘯龍涎第四百一十八章 臨別之際相國贈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四百五十八章 深夜探訪藏屍地窖第三百一十一章 陰溝裡翻了船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六百九十一章 深夜造訪洛陽統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兇徒暴走前後無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深夜進宮展開救治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九十五章 鉚釘第一百零二章 扼殺第二十八章 背黑鍋第三百八十章 少女揭示李代桃僵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探職事第五章 開棺之時,冷月又在笑第六百一十三章 賊心不死偷渡堵截第六百九十七章 步槍建功士氣大振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衙結案第七百八十五章 邪道暴怒惡法來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六百一十四章 層層挑選敢死勇士第三百九十章 相國府邸兄弟爭執第五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隱情出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葛薯和窯洞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賊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奮力一戰再鑄新刀第六百五十章 治療完畢仇人上門第五百零零九章 求愛不成轉而生恨第三百六十三章 鬧劇一場不過爾爾第四十七章 白骨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三百七十三章 審問俘虜收拾手尾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辦差第一百六十三章 傳授口訣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氏太極第三百一十九章 書房審問雀兒第六百一十二章 迫在眉睫命懸一線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奪軍權調查縱火第五百六十六章 逢場作戲埋伏刺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驚心動魄終是擒龍第二百零零五章 縣衙門前喊冤第一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章 任性妄爲死性不改第二百一十五章 檢閱暗察密探第七百二十八章 屬下查人官家親臨第二百六十四章 超乎常人想象第八百一十章 查案不忘陪伴妻女第五十七章 典史第一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第四百八十七章 洞玄識微聞香點破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五百二十一章 雕像歸位順利晉級第三百九十九章 亂軍之中得見世祖第八百零零八章 途經廣南迴歸巴陵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似兇猛實則攻心第八十二章 暗渡第五百一十七章 敗局已定卻添彩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作全滅第六百六十六章 中原神嶽鐵骨維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六百零零四章 苦肉計變成真刺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官家擡舉帶刀上殿第七百六十八章 侯爺公主內室密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對談夫子邀約教諭第六十五章 藥園第七百四十一章 監軍逼迫虎將回歸第二百六十五章 找嚮導探仙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當不當夜郎王第五百九十章 對峙仙姑神像露陷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續追擊無敵教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穴石鎧矮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別吉邀請聘爲客卿第二百七十章 兵分兩路行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點將臺上動員誓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爺和英姑娘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洛音又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一路修煉抵達石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勘查刺史房間第五百四十一章 是敵是友該殺該救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官被圍第三百零零二章 黑狐軍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