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畢開始正事

許是先前打過了交道,趙宗昌和楊璟又有些服軟的意思,趙京尹和王念恩如今又擺足了架子,宣旨也進行得格外順利,那位禮部官員也要跟着楊璟趙京尹前往大理爲使者,又收了趙宗昌好處,是故也多有提點,楊璟等人也沒鬧什麼笑話。

此時楊璟才知道,那位禮部官員名喚鄭卓羣,心下也暗暗記下了這名字。

至於聖旨,楊璟是沒太大的印象,此時朱熹的理學大當其道,科舉場上已經開始有了八股的雛形,朝廷邸報乃至於制文聖旨之類的,寫的都是四六駢文,對仗工整,有腔有板,楊璟只聽得個一知半解。

這宋朝人還是比較開放的,正式文書雖然引經據典並不少見,但也有很多人用的是大白話,一些個武將呈遞的奏章也都是大白話,據說當時中興四將裡頭的張俊,給皇帝上奏章都是“我懣”如何如何的,這我懣就是我們的意思。

皇帝畢竟也是人,後世不也調侃清朝那位皇帝動不動就御批“朕知道了”之類的大白話麼。

楊璟聽了聖旨之後,竟然沒明白自己到底得了什麼封賞,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過術業有專攻,古文這種東西,楊璟也不打算專門去學,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最後他悄悄問了趙宗昌,才知道官家封他爲渠縣男爵,權知西南諸路巡檢觀察公事,並授予樞密都承旨,任命爲副使,協助趙京尹出使大理。

楊璟對大宋官制也有了足夠的瞭解,知道這渠縣男爵是封賞給他的爵位,這爵位可是實打實的好處,男爵雖然只是從五品的爵位,但能夠被授予爵位,本身就是一種榮耀了!

所謂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到了最高便是國公爺,那可是天大的榮耀,被授予爵位,那是人人豔羨不來的浩蕩皇恩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嘴,國公爺上頭還有一個爵位,那便是郡王,北宋時的童貫,是個太監之中的異類,無論功過譭譽,這位都是以太監身份異姓封王的厲害角色,古往今來絕無僅有。

爵位是可以享有封地和食邑的,也就是說,楊璟即便什麼都不做,都可以一年兩季收取領地範圍內的佃租和賦稅,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楊璟現在是個小領主了!

除此之外,權知西南諸路巡檢觀察公事,乃是給楊璟特許的一個官職,是官家臨時委派的差事,品秩等同於正五品的觀察使,負責巡視西南各地,無論錢賦刑名軍事,都可監察,有點中央下派地方巡視組的意思。

這個官職應該是根據楊璟在矩州的表現,才授予下來的,這官職並非虛頭巴腦的榮耀頭銜,確實有些權柄捏在手裡,但如果太將這官職當成一回事兒,也不太現實。

總之皇帝的意思就是,你在西南的功勞皇帝我都看在眼裡了,往後西南那一片兒的事情,就由你幫着皇帝老子我好生盯着一點,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而樞密承旨只是個正六品的官職,具體幹些什麼呢,大概就是在樞密院和皇帝之間跑跑腿,傳遞一下文書之類的一個官職。

樞密院乃是宋朝主管軍事的部門,但凡戰時,樞密院就會忙活起來,而且東西兩府裡頭,樞密院是個極其重要的部門,早先說過狄青曾任樞密使,就是這樞密院的老大了。

通常要出使別個國家,而且有關戰事的,使者的官職也不會太高,需要考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你個宰相去出使,太看得起對方,反倒讓人看輕,隨便提拎一個芝麻小官出去,又顯得沒誠意。

所以索性找一些類似樞密承旨之類的官職,有點位卑權重的意思,身份不高,但必要的時候也能做主拿主意。

切莫小看了楊璟這些個五品六品的封賞,要知道在大宋官場仕途上,晉升是格外困難的一件事情,沒有平叛或者出使,又或者治理天災之類的特殊功勞,只能老老實實用一輩子的時間來熬資歷。

楊璟早先的皇城司身份,那是帶有隱秘性質的,可惜最後讓白牛教給揭穿了,說起這個皇城司的差事官,也算是擁有做密探的才能,因爲特殊才能才招進來的。

楊璟畢竟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巴陵縣刑案推吏的職務,已經算是頂了天了。

眼下半年多過去,因爲在矩州的功績,非但被授予正式官職,甚至還授予了爵位,這已經是極其罕見的了!

也虧得這些人不瞭解楊璟的出身和經歷,若五里亭外那些人知道一年前楊璟還是個被四處追查的落水失蹤者,更是在苗寨裡頭長大,那可真真是讓人咋舌不已的稀罕事兒了!

也慢說那些外行人,單說趙京尹這樣的典型官員,出身純正,可謂根正苗紅,又當過提刑司和轉運司的高官,算起來應該算是副省級的高級幹部了,可連他都沒有被授予爵位。

這可就難怪他會對楊璟各種羨慕嫉妒恨,而王念恩更是在場之中感受最深刻最真切的一個人!

早先他與御醫齊懸濟到江陵府,楊璟還只不過是個刑案推吏,連芝麻綠豆都算不上,如今再見面,楊璟已經敢朝他瞪眼了,非但如此,還得了官家如此青睞看重的官職和封賞,只要他王念恩還沒傻掉,也不敢再對楊璟隨意拿捏了。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了看趙京尹,這位哥哥可還想着依靠出使這差事來一步登天,甚至早早就籌劃着如何利用楊璟,王念恩已經開始替趙京尹捏一把汗了。

反正今次他來宣旨,最主要的是讓趙京尹配合着,試探一下趙宗昌的忠心,眼下目的達到了,聖旨也傳到了,自然是大功告成,出使可就沒他這個大太監什麼事了。

再者,他之所以被放到西南來傳旨,也是情非得已,因爲他已經不再是官家最爲寵信的第一宦官,再不幹出點實事來,就會讓董宋臣徹底排擠出內宮了!

這個節骨眼上,他可不想再與楊璟這等炙手可熱的人物爲敵,說不得時機合適的話,還要跟楊璟好生親近親近纔是呢。

寧春鬱本來對楊璟的官職還不太清楚,便是亭外那些文人們,對江湖武林的事情也不甚瞭解,雖然聽說過橫空出世的張本靈和楊本初,卻並沒想到楊璟就是其中之一,更不知道楊璟的法名就叫楊本初。

他們都以爲這次接旨的是趙宗昌,雖然趙宗昌也有旨意下來,讓他代爲署理知州公事,事實上是將整個矩州交給他來打理,至於衙門裡頭的一些人,也貶黜的貶黜,獲刑的獲刑,將魏潛的一干殘餘,算是全數清理乾淨了。

而還有一道聖旨是需要送到刺史府去的,那是頒給林文忠的林家,表彰林文忠的功績,朝廷甚至還賜予他一個諡號,雖然只是個普通的良諡,但已經足以褒獎他的功勳!

非但如此,朝廷還讓林勳承襲了父親的官職,雖然是依照規矩降職承襲,但還是給了林勳從五品防禦使的官職,這可算是高級武官了!

這聖旨下來也算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總之算是塵埃落定,而王念恩入城之後,又來見了楊璟,傳了官家的密旨!

這密旨自然也是口諭,讓楊璟繼續擔任皇城司的繡衣指使,正式授予楊璟隨機應變,便宜行事的王命旗牌!

這王命旗牌可堪稱尚方寶劍,對六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五品以下官員可就地免職!

當然了,這是官家在放權,是官家極大的信任,楊璟也總不能假公濟私仗勢欺人,這種王命旗牌只能在關鍵時候動用,做出的決策也需要慎之又慎,因爲事後會經過審斷,如果不合理,楊璟也是要受到重罰的。

無論如何,從這些官家的旨意看來,楊璟是終於堂堂正正進入了南宋官場,起點還算頗高,相信朝野上下對楊璟之名,也該有所耳聞,甚至說一時無兩也不以爲過。

趙宗昌自是讓人贈送了厚禮,楊璟也不吝惜這些身外之物,圍剿白牛教仙雲山總舵之時,收繳的戰利品無數,那些寶物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夜郎人也不稀罕,只收了糧食和布匹鎧甲刀槍等物資,那些個金銀珠寶,倒是讓楊璟和宗雲給收了,打算用作開宗立派的本錢,畢竟養活一個宗門可不能靠香火錢和四處雲遊掛單。

此時王念恩展現出善意,楊璟也不好讓他難看,畢竟往後想要對付董宋臣,這王念恩也是個不錯的棋子,於是便讓人送了不少財物給這大太監。

王念恩可算是滿意而歸,到了趙宗昌那頭,也拿到了不少好處,此行雖然有被董宋臣排擠之嫌,但好歹賺了個盆滿鉢盈。

送走了王念恩之後,楊璟心裡也有些躊躇滿志的意思,畢竟史書上都說這位南宋皇帝早年是個傀儡,中年想要發奮勵精圖治,卻又北伐失敗,割了地給蒙古人,到了晚年又沉迷於酒色,總之算不上英明之主。

可從趙昀對楊璟的重視來看,這位皇帝其實心裡跟明鏡兒也似,到底還是沒有徹底昏庸下去,也是想着爲國家乾點實事的,畢竟這是他家的天下,便是再昏庸,也不會如此揮霍自己的家底。

有了這一層,楊璟也就安心多了,雖然趙京尹是正使,但如果他膽敢做出喪權辱國的事情來,楊璟說什麼也不能答應,如今有了王命旗牌,就更加不懼他趙京尹了!

心裡正想着,楊璟突然感到一股危機如寒風穿過門縫一般涌了進來!

手術刀送給了姒錦之後,楊璟這心裡總是空落落的,也總不能整日揹着螭龍刀四處走動,便又從勘察箱裡取了一柄小一號的手術刀,隨身藏着,以防不時之需。

眼下感受到殺機,楊璟便將手摸到了腰間,而後打開了房門。

但見得那內等子虞侯一臉肅殺,見着楊璟開門,一掌便壓了過來!這可是天字號第一等的大內高手啊!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金關玉鎖第六百六十三章 他鄉故知久旱甘霖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觀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王受襲侯爺探視第三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內應先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蔡州蒙軍深夜來犯第十六章 菜園裡的腳印第四百八十七章 洞玄識微聞香點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七百七十章 震懾文武侯爺入宮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誘敵深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內等虞侯出手警告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五百九十六章 聖人之道始於初心第九十六章 逃生第五百八十二章 重新現身暗夜奔逃第六百四十八章 耶律楚材深夜造訪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身獨闖郡守府邸第五百八十五章 整頓軍隊往西接應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夜拿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雙猛將大戰傭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着手調查第七百六十五章 侯爺國舅私下商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門爵爺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一百五十章 密謀報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孤膽英雄大發神威第四百零零五章 怯薛軍刺客雲都赤第六百一十一章 紅夷別吉趁亂掌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賢者和祭品第七百五十章 平定局面處置手尾第七百九十一章 黑天部落神秘巫師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無聊宴會第七百八十一章 穩定軍心東山再起第三十九章 破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第五百五十一章 試射新槍官家振奮第五百五十六章 斂房屍檢發現疑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金關玉鎖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國稱帝的可能性第四百一十七章 多方籌措準備回朝第八十六章 抵達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兇現形權衡利弊第三百六十三章 鬧劇一場不過爾爾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身獨闖郡守府邸第四百九十六章 官家傾訴離宮辦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怪老僧夜送國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懸殊對峙第四百五十九章 啓程在即郡主發瘋第四百四十六章 還魂之氣捍衛尊嚴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三百七十八章 審問奴婢抽絲剝繭第五百九十三章 神像屍首另有其人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六百六十二章 羅斯人與妮茉本部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爺和英姑娘第八百二十六章 太監退敗公主又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香犧牲死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內功踏入全新境界第七百六十八章 侯爺公主內室密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驚魂甫定文官逼迫第四百四十七章 苗疆戰歌孩兒英雄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練功第七十八章 接管第四百八十八章 難兄難弟別有說詞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一百九十五章 移蠱大功告成第五百六十章 丁丁殺手再度作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身陷生死絕境第三百二十二章 酒食醉飽過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內等虞侯出手警告第五百四十六章 官家擡舉帶刀上殿第八百零零六章 奸臣邪道聯手抹殺第六百零零三章 迎接天使遭遇刺殺第三十二章 歸來第四百零零四章 大獲全勝蒙古退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早朝之前對話右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蹤第三百八十八章 萬獸暴走場面混亂第六十三章 監造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雙猛將大戰傭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續追擊無敵教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兩淮劇變義軍南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談妥條件國舅又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矩州刺史光臨第三百八十七章 相國郡主出城狩獵第八百二十四章 百姓聲援禁衛退走第二百五十五章 密探身份曝光第四百四十一章 家鄉面貌烏煙瘴氣第五百九十四章 羣英薈萃謀奪蔡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四百五十章 苗寨消停倦鳥歸巢第七百八十六章 山窮水盡袍澤陣亡第二百八十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迴歸第二百三十三章 默契聯手殺敵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房傳承第三百七十四章 賓客畢集款待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