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一路修煉抵達石城

bookmark

大宋使節團的到來,曾經爲大理的王都帶來了轟動,而因爲大宋使節團的工匠聯合大理的能人,鍛造了大火炮,打退了蒙古人,使節團離開之時,更是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場面。

再加上郡主高採芝帶着朝賀團以及各類商團隨行,更是百姓人心振奮,龍首關眼下也成爲了大理人必須要去看一看的景點,摸一摸那冰冷的大火炮,彷彿自己便是親身守衛過家園的英雄一般!

許多人也因此響應朝廷的招募,到龍首關去建造關城,年輕人也紛紛應招入伍,跟着大將軍高通,帶着火器,收復北面的失地。

相比之下,楊璟等人的離開,便顯得有些冷清了。

雖然相國高泰祥親自踐行,大理王段興智也讓大太監魏知報帶來了御膳,表達了心意,但仍舊沒有太多人注意到楊璟一行人的離開。

因爲高弘義的衛隊並沒有大張旗鼓,畢竟真正的大宋使節團早已上路,楊璟等人不能再打着使節團的旗號了。

高泰祥如約帶着楊璟拜祭了行神,親自送出客館,到了城外五里亭,才與楊璟依依話別,送楊璟等人上路遠行去了。

楊璟身上的傷剛剛癒合,但還是騎馬走了一段,這才鑽進了馬車裡頭。

扭頭看時,高泰祥略顯蒼老的背影,難免讓人有些感慨,這個老人,便是暗中掌控着整個大理的男人,可此時的他,更像一個不忍心讓女兒出行,卻又拗不過女兒,只希望楊璟能夠好好保護女兒的父親罷了。

這種愛護女兒之時的卑微,與掌控朝野之時的梟雄本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讓人非常感動,卻又無可奈何。

出了十里路之後,隊伍停下來稍作整頓,那個老僧也終於帶着幾個人,護着一輛馬車,加入了楊璟的隊伍。

楊璟過來一看,果然見得有些病怏怏的清河郡主段初荷,就坐在馬車裡頭,臉色有些蒼白難看,許是沒辦法適應馬車的顛簸。

似她這種足不出戶的郡主,便是馬車裡頭加了軟墊,車把式又是老手,卻仍舊免不了奔波之苦。

楊璟也不好說些什麼,只是與老僧點了點頭,又讓高弘義的人嚴加保衛這馬車,也就作罷了。

畢竟山高水遠的,雖然開春之後天氣暖和,陽光明媚,但路途實在是枯燥得緊,鹿白魚整天帶着夔虎出去覓食,風若塵則與劉漢超在前面探路,楊璟需要養傷,便留在馬車裡頭,屁股都磨出繭子來了。

他也總不能白天黑夜打坐入定,閒來無事,便拿出一些話本雜書來看一看,打發消磨時間,可心裡一直在惦記着那本血脈論。

這本秘笈乃是老僧贈予他的,按說老僧該是知曉裡頭的文字內容,可楊璟弄不清楚老僧的意圖,而且老僧也不可能會告訴楊璟。

楊璟一時半會兒也有些糊塗,既然有心傳授,爲何還要鬧這些個幺蛾子,直截了當將譯文告訴楊璟不就完事了麼。

直到這日下午,隊伍停下來歇息,楊璟才明白老僧的意圖。

高弘義正調度着人手,放出斥候警戒,又讓人防守起來,而後埋鍋造飯,而清河郡主也終於走下馬車來。

事實上爲了照顧清河郡主,車隊的速度放慢了不少,有時候清河郡主不堪顛簸而嘔吐不止,車隊不得不停下來,緩緩跟着清河郡主在路上步行。

每到歇息的時刻,清河郡主都要下車來走動走動。

楊璟也是在馬車裡憋壞了,便靠在車咕嚕上,聚精會神地看着那本秘笈,用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寫着,想要拆解那些古怪的文字。

可這些文字與漢字沒有任何牽扯,實在不容易解讀。

諸如契丹、西夏、女真等異族,他們在創造本民族文字之時,都會借鑑漢字,如古代朝鮮和日本等國家,其實也都將漢文當成上流社會的通用文字,也同樣借鑑漢字來創造本民族文字。

然而這本秘笈上的文字,卻沒有漢字的任何痕跡,楊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正愁眉不展之際,頭上陽光卻被擋住了,楊璟擡頭看時,卻見得清河郡主臉上露出不太正常的紅潤,才楊璟道:“楊大人,妾身卻是識得這些字的…”

楊璟此時才明白,難怪老僧沒有傳他譯本,感情是爲了讓清河郡主出馬,好讓自己欠下清河郡主的人情!

這老僧也是狡猾,如果楊璟欠他人情,以他的身手功夫,根本不需要還,而將這人情轉到清河郡主的身上,楊璟可就必須要爲清河郡主出力了。

畢竟到了大宋之後,許多事情可不是萬人不敵的武力就能夠解決的,到時候還需要楊璟來出謀劃策,甚至出面維護。

瞭解到這一層之後,楊璟心裡也不由生寒,這是否也可以說明,早在老僧送來國書之時,段興智便已經決定讓清河郡主與楊璟一同回大宋了?

便是佛陀都有三分火,楊璟也很討厭被人戲弄的感覺,可見得清河郡主這幾日遭罪,眼下又看到她主動過來說話,楊璟也不忍心拒絕,反正回到大宋之後,也不能袖手旁觀,便也就鬆開了心結。

“郡主果然是博學多才,既是如此,楊某就不恥下問了...還望郡主不吝賜教。”

清河郡主也不謙虛,只是笑了笑,卻並沒有任何動作。

楊璟見得她的笑容有些尷尬,頓時明白過來,自己是個糙爺兒們,隨便坐在地上倒也無所謂,人郡主從小接受禮儀教育,總不能蹲在旁邊,更不能一直彎腰給你說話吧。

楊璟趕忙起身來,從馬車上搬下一個馬紮兒,請清河郡主段初荷坐了下來,自己則坐回原位,聽着清河郡主一字一句地念着譯文。

清河郡主也沒說這是什麼文字,更沒有訴說這文字的淵源,只是說這文字已經失傳,她也是在一些孤本里頭看過。

因爲大理人人崇佛,對佛經有着收藏的愛好,大理王宮裡頭的佛經更是汗牛充棟,清河郡主自然也涉獵不少。

而有些佛門大德在有所感悟的時候,往往會在玄之又玄的頓悟之中,隨手寫下一些似字又不是字的圖像,一些個大師圓寂或者涅槃之前,也會留下類似的東西。

這種文字被稱之爲虹文,傳說佛徒們通過觀摩這些虹文,能夠得到大德禪師一生的感悟,堪稱佛門至寶。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傳說,就如同掌櫃賬房先生會用一些特殊的符號來記數,爲了方便記錄,會對文字進行增減,就如皇城司的暗察子們,爲了傳遞情報,往往會將文字拆解,而形成一套只有諜子細作纔看得懂的文字一般。

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例子,而佛門中人,也有這樣的虹文,來傳承參禪過程之中的所感所想。

楊璟明知道這是老僧在幫着清河郡主討要人情,自然不會再去追究這些,無論如何,清河郡主到底還是在幫助他,這人情也是實實在在的。

有了清河郡主的譯文,楊璟也是豁然開朗,演化自於達摩祖師血脈論的築基功法,洗髓伐毛,讓他通體舒泰,楊璟自然是勤加修煉不提了。

到了用飯的時候,清河郡主才停了下來,自有貼身的女官高手,將飯菜端到寬大的馬車裡頭,以供郡主單獨進餐,楊璟則與高弘義等人則與衛兵們一道吃大鍋飯。

眼看着飯點要過了,劉漢超和風若塵並沒見回來,而鹿白魚和夔虎也沒見蹤影。

他們這幾個都是跟着楊璟的老人了,知曉路途之中需要格外謹慎,經歷了雲都赤那些精銳刺客的襲殺之後,衆人也變得更加警惕。

也正因爲這份警惕,所以他們通常在約定時間點,都會及時趕回來,以免楊璟擔憂。

然而出行了幾天,這還是第一次,他們沒有按照約定返回營地!

此處距離石城郡還有些距離,想要進入大宋境內,還需要好幾天的功夫,也就是說,蒙古人的殘餘細作,還是有可能潛伏在暗中,對楊璟虎視眈眈,所以萬萬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楊璟用了飯之後,與高弘義商量了一下,便讓幾個衛兵出去尋找,畢竟老僧是沒辦法離開清河郡主的,而高弘義的人也不能一下子都散出去。

衛兵出去不久之後,鹿白魚便帶着夔虎回到了營地,楊璟也就安心了不少,鹿白魚平安無事,說是夔虎碰到了一隻大獵物,費了些時間。

營地有了夔虎坐鎮,楊璟也放心下來,又過得一頓飯的功夫,風若塵和劉漢超也被找了回來。

原來是陸長安的暗察子們在前頭髮現了一些異常,風若塵和劉漢超趕過去確認了一番,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

不過最終發現只是虛驚一場,也就回來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風若塵等人也更加註重這方面,不會再無故拖延,到了時間點上,都會回來報到,楊璟也覺得自己太膽小了一些,漸漸也就投入到了血脈論的修煉之中,身上箭瘡落痂了之後,楊璟便開始修煉那套名喚九浮屠的刀法。

因爲有了內外兼修的功夫,楊璟也就不覺得枯燥,休息之餘,清河郡主也過來說說話,日子倒也過得快。

眼看着即將要進入石城郡,高弘義頗有回到自家地盤的感覺,夜裡安營紮寨,衛兵們也都愉快地哼着小曲兒。

風若塵等人都回到了營地,連陸長安和那些暗察子,也都收縮了防線,就在營地周圍警戒着。

因爲他們心裡很清楚,越是該放鬆的時候,就越是不能放鬆,因爲敵人往往會挑在這樣的時機動手!

不過事實證明,陸長安等人還是太過謹慎了些,雲都赤的死衛都失敗了,蒙古人又撤軍北歸,使節團也都走了,蒙古人哪裡會想到楊璟就在這裡?

這一夜也就平安過去了,翌日中午,隊伍終於進入了石城,高弘義好生招待了一番,夜裡便將楊璟等人都安頓在了郡守府裡頭。

此時連陸長安等人都放心下來,畢竟石城是高弘義的地盤,守備森嚴,而前一夜是刺客們動手的最佳時機,但都沒有什麼狀況發生,說明可以初步排除危險了。

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真正高明的刺客,要的就是意想不到,要的就是在所有人都認爲他不會出手之時,出手刺殺!

第三百七十八章 審問奴婢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九章 右相質疑當場驗毒第五十五章 放棄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終得重逢第五百九十章 對峙仙姑神像露陷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勢第七百八十九章 剛得重逢又陷兩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雕像歸位順利晉級第三百五十一章 聖教主一言引大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九十一章 主母第五十四章 眼睛第一百七十六章 打死算逑第二百三十六章 矩州刺史光臨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三百五十八章 錯失大戰卻得幸免第一百零六章 大姐第四百二十九章 局勢多變再度反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郎後裔洛枝第四百九十八章 水落石出心頭沉重第三十七章 走水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造混亂目的何在第七十七章 催眠第四百零零八章 班師王都宮中來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傳授口訣第一百九十章 狂暴猴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別吉邀請聘爲客卿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風亮節第七百九十四章 休養生息風雲突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配隊伍各自出發第三百一十四章 矩州波詭雲譎第六百五十六章 略施小計逼出刺客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兇現形權衡利弊第十一章 不拘小節的搶救第十六章 菜園裡的腳印第四百六十五章 裝神弄鬼反殺虞侯第四百零零一章 守無可守無奈撤退第八百零零二章 營中對飲分析襲殺第二百七十六章 逃命不如跳舞第三百七十八章 審問奴婢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章 一路修煉抵達石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爺和英姑娘第二百八十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勢稍安商議對策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爺落套將計反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四百一十八章 臨別之際相國贈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龍去脈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雙雄震撼敵我第六百零零六章 四大宗師聯手續命第八百一十一章 故舊醫士道明因由第六百八十六章 暴徒品性展露無遺第四百九十三章 諸般手段妙藥回春第八十九章 老將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香聖女駕到第六百二十六章 冰湖沉身完好如初第二百四十章 她和她的孃親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九十七章 牌樓第四百八十九章 右相質疑當場驗毒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大賢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集百家之長處第四百五十四章 遭受脅迫完成冥婚第六百八十三章 生死關頭任性不改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四十八章 可憐之人可恨之處第三十八章 花肥第六百二十九章 怯薛精兵前來拿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宗雲霸王扛鼎第四百四十五章 寨中對峙行腳當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手接連涌現第五百七十三章 奴隸營房挑三揀四第五百九十章 對峙仙姑神像露陷第六百一十七章 成功解救回到安豐第五百七十章 雅勒泰倫裝瘋賣傻第三百五十八章 錯失大戰卻得幸免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見曹家夫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爲造聲勢籌備大典第五百七十八章 教導弟子最後準備第二十八章 背黑鍋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搶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蔡州蒙軍深夜來犯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二百五十一章 扼殺於襁褓中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五百六十三章 協同提刑檢查後窗第八百二十三章 殿帥聯袂逼迫侯爵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五百五十一章 試射新槍官家振奮第一百九十五章 移蠱大功告成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第四百六十章 長子上位虞侯逗留第三百零零五章 白牛總舵淪陷第四百八十八章 難兄難弟別有說詞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一百一十章 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