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淮西提刑突如其來

bookmark

楊璟這纔剛爲洞真做完治療,沒想到外頭竟然涌出大波的官兵,將整個驛館重重包圍了起來!

此時除了陳錫賢和易姬這一老一小,便只剩下牀上半死不活的洞真,楊璟將西馬龍重管左輪插在後腰,用白衣遮蓋起來,便走出了房間。

但見得這些官兵赫然穿着提刑司的甲衣,一個個挎着腰刀,爲首一人約莫三十左右,一身官服,眸光炯炯有神,雖然楊璟素未謀面,卻知道此人的來歷!

因爲此人穿着提刑司的官服,楊璟早先便見過陳棋泰等人穿過,而從官服上的補子和腰帶等來看,此人應該是提點刑獄司的長官,也就是提點刑獄公事,也就是提刑官了。

早番已經說過,宋時的行政區域劃分,地方上通常設置路、府、州和軍、監等等。

重點駐軍的軍城,通常會設置軍級別,比如安豐軍,比如嶽州軍等,而鹽鐵茶等生產地區,則設置爲監,其餘便是普通的州府。

至於提刑官,早先也說過,就是各路區域之中負責與刑獄緝捕等有關工作的衙門。

安豐軍屬於淮南西路,此人便該是淮西提刑官了。

楊璟一路上早已將兩淮路的官場情況都瞭解清楚,畢竟有陳密和李彧等皇城司內務在身邊,想要了解這些情況並不是什麼難事。

楊璟畢竟是折獄郎,對刑名又有着親近,是故對淮西提刑官的印象也很深刻,而且這個淮西提刑官,在安豐軍可謂赫赫有名的!

此人名喚杜庶,字康侯,不過相比之下,他的父親名氣更大,說是名滿天下都不以爲過。

因爲他的父親乃是南宋的抗蒙名臣,杜杲!

早先說過,安豐軍在對抗蒙古南侵之時,起到了關鍵性的左右,而安豐之戰,正是在杜杲的帶領下,取得的勝利!

杜杲素來以守城而揚名軍界,早年與金朝對抗之時,便取得了赫赫戰功,雖然文官出身,但膽略過人,臉上被射了兩箭卻仍舊在戰場上指揮作戰,其人只勇,略見一斑。

到了安豐之戰,他帶着兒子親自上陣,面對蒙古人的瘋狂攻城,他不斷鞏固城防,蒙古人動用火炮,杜杲就發明了一種可以移動的木樓,名喚“串樓”。

這種硬木搭建的箭樓,就架在城壕邊上,下方環以羊馬牆,上方用木板圍起來當擋板,中間開窗以供射箭,由於結構簡單,建造起來非常的方便快捷,即便被砲石砸爛也不打緊。

杜杲不斷製造這種串樓,從內而外,不斷往外推,竟然製造了上千座這樣的串樓,可謂將安豐軍城打造得鐵桶一般。

蒙古人用的火炮其實只是簡單的開花鐵炮,用拋石機之類的東西,發射到城頭上,又讓人去填護城河,整整填出了二十七道壩橋,可即便如此,他們都沒能攻下安豐軍城!

蒙古人又組織了“八都魯”敢死軍,這些敢死軍身上穿着十幾層牛皮做的厚甲,向安豐發動猛攻。

杜杲卻又發明了一種特製的小箭,挑選宋軍之中的神射手,那些蒙古八都魯雖然全身都包起來,可總不能把眼睛也蒙上,這些宋軍神射手,就專門射蒙古八都魯的眼睛!

除此之外,杜杲還針對敵人的火炮,發明了“鵝梨炮”和“三弓弩炮”等大量的新式武器,這三弓弩炮射程達到千步之遠,威力尤勝大宋的最強武器“神臂弓”!

總之這個杜杲在安豐軍便是軍神一般的存在,安豐之戰能夠取得勝利,杜杲可謂力挽狂瀾而居功至偉。

可惜這杜杲在三四年前已經死了,杜庶守孝三年,服闕之後,便開始擔任淮西提刑官了。

這杜庶雖然不是文官出身,從小就跟着父親在軍隊長大,但卻很喜歡讀書,杜杲在淮西當統帥的時候,他就在父親身邊書寫機宜文字,待得杜杲當了兵部侍郎,杜庶又升爲將作監主簿,總之都是做些文書工作。

不過安豐之戰時,年紀輕輕的他,便跟着父親上了戰場,所以杜庶在安豐軍極具人望,不管是出於對杜杲的尊敬,還是對杜庶能力的認可,安豐軍地方官場,對杜庶都禮讓三分。

杜庶一直想要繼承父親的榮耀,不墜乃父之名,所以在提刑官任上,也很有作爲,雖然纔剛剛擔任提刑官不久,但已經屢破大案。

早些日子,頻頻發生了兇案,手法殘忍罕見,竟然將人閹割失血致死,杜庶經過偵查,也抓了幾個蠻子,知曉這些蠻子竟然只是爲了練手,當即就聯合李庭芝,將安豐軍裡頭的蒙古人,全都給抓了起來!

可沒想到的是,竟然還有人敢犯案,而且犯案的地點竟然在驛館,那可是兩淮路巡檢觀察使楊璟大人的臨時安扎之地啊!

雖然朝廷已經發文,但杜庶和李庭芝也不好確定楊璟何時會抵達,便叮囑了驛館的人,一有情況馬上報告。

驛館這廂一面接待楊璟的隊伍,一面便入城去報告,本來想着白天一早便跟李庭芝一道過來迎接楊璟楊大人,沒想到的是,那驛丞一大早上就來密報,說是那些蠻子竟然惹到楊大人頭上了!

杜庶哪裡能忍,也沒去找李庭芝,帶着提刑司的人,心急火燎便來到了驛館。

他早就聽驛館的人說過,楊大人帶着衛隊,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可來到驛館之後,卻發現除了驛館裡頭幾個老弱病殘,竟然一個兵丁都沒見着!

稍微一打聽,那驛丞卻說,楊大人帶着衛隊出去了,想來該是搜捕蒙古細作去了,只剩下一兩個道士,照顧那個受害者。

杜庶帶着官兵進來,見得楊璟如此年輕,身上沒官府,又穿着道士的白衣內襯,當下便誤以爲楊璟是那個道人,臉色就陰沉了下來。

“你是何人,見了本官還不趕緊迴避!”杜庶雖然見得楊璟氣度不凡,但救人要緊,這些個道士自以爲熟悉經絡,粗通岐黃,就隨便下藥救人,只怕是要好心辦壞事。

一面呵斥楊璟,杜庶一面帶着身後的老醫官,推開方面便走了進去。

他已經驛丞說過,心裡也沒指望那人能活下來,這都讓人開膛破肚了,能活纔是怪事,帶着老醫官也只不過是爲了以防萬一。

他的真實目的其實是驗屍,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受害人,找出蛛絲馬跡,將行兇者給抓了,免得這些人對巡檢觀察使不利。

楊璟見得杜庶不問青紅皁白就往裡頭闖,正想表明身份,但心裡也想看看這杜杲的兒子到底是什麼成色,到底是虎父無犬子,還是一代不如一代。

畢竟楊璟此行是清除安豐軍裡頭的老鼠,迎接北面逃難的道人,如果有可能,還要挫敗蒙古人再度南侵的野心和計劃。

楊璟身邊只有一百多護軍,加上劉漢超等人,也不夠蒙古人塞牙縫,所以必須藉助安豐軍的力量,與安豐軍合作是避免不了的。

但楊璟心裡很清楚,一條蛇如果有兩個頭,他們的行進方向不同的話,越是用力,便只能將蛇身子給撕成兩半罷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李庭芝是軍界新貴,杜庶卻是將門之後。

所以楊璟要看看杜庶是否值得栽培,而從目前看來,這杜庶還是有些急躁了。

楊璟只是輕輕讓到一旁,擦肩而過之時,杜庶還有些疑惑地看了楊璟一眼,進入房間才一會兒,便傳出來一聲驚呼。

“這怎麼可能!竟然還活着!”

“啊...這位道長,是本官失言了...道長能夠活下來,本官也是替道長歡喜的,道長切莫誤會...”

楊璟聽着房中的對話,也是露出笑容來,不多時便見得杜庶和那老醫官臉色極其難看,灰溜溜地走了出來。

“本官乃淮西提刑官杜庶,不知道長仙號是甚?道長竟有如此精神的醫術,本官適才唐突,實是汗顏...”這杜庶倒也不似那些個文官那般陰柔,反倒有種軍伍漢子的直爽,看不順眼就不理不睬,是錯就認,也難怪能跟安豐軍的武將們和諧相處,畢竟是軍伍之中長大的啊。

不過在楊璟看來,這種性格在文官羣體裡頭是極其不受歡迎的,這杜庶只怕無法更進一步,仕途不會走得太順遂。

可惜楊璟對歷史不熟悉,否則他就會知道,這個杜庶後來的下場,就是受人牽連,受冤而死的。

總體來說,這杜庶倒也不是個壞心眼的人,楊璟也從這些旁枝末節,有了個初步的印象,便笑着朝杜庶道。

“杜提刑不必多禮,我叫楊璟,還請多關照。”楊璟也是有些調笑的意思,並沒有搬出自己那一大堆頭銜,而是簡單一句自我介紹。

“楊璟?”杜庶低聲重複了一句,而後臉色大變,朝楊璟行禮道:“下官拜見楊伯爺!”

杜庶雖然看着有些誠惶誠恐,卻並沒有給人一種阿諛奉承的諂媚樣子,讓人很難討厭,楊璟擺了擺手道。

“杜提刑可不要這般,咱們坐着說話吧。”

楊璟一發話,杜庶趕忙直起身來,瞪了驛丞一眼,顯然是責怪驛丞沒能提供準確的情報,不過當面也不敢多說,便在前頭開路,將楊璟帶到了茶廳來。

“楊大人,這是怎麼一回事?”杜庶的目光朝楊璟身邊的陳錫賢和易姬掃了一下,朝楊璟問道。

楊璟對杜庶的第一感覺雖然不錯,但作爲上官,又是天子派來巡視的欽差,眼下行動還沒有結果,楊璟也不想說出實情,便含糊地應付了一句。

“那兇徒敢在本官眼皮底下傷人,也是膽大妄爲,本官已經將人手都派出去調查緝捕了。”

楊璟之所以對杜庶有所保留,卻又讓人通知李庭芝,其實並非對杜庶有成見。

而是楊璟在史書上看過李庭芝的履歷,聽說過李庭芝的名字,雖然記憶有些模糊,但楊璟覺着孟珙的眼光應該是不差的,而當初林文忠也曾經跟楊璟提過,說餘階很是看重一個叫李庭芝的年輕人。

當時楊璟也並沒有在意,回想起來才恍然大悟,既然孟珙和餘階都認可,而楊璟對杜庶沒有太多的瞭解,權衡之下,自然還是李庭芝稍微靠譜一些。

杜庶身爲提刑官,也是刑名斷獄這一領域的人,自然是聽說過楊璟破案如神的大名,這個案子他跟蹤了很久,眼下該抓的都抓了,卻仍舊有人犯案,而且手段更加殘忍,他又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下官斗膽,敢問大人,對於此案,可有眉目了?若有需要下官的地方,大人吩咐一聲便是了...”

楊璟早就考慮過,這些蠻子是團體作案,那個丁丁殺手,應該就是這些蠻子的培育者和教導者,所以杜庶這裡也發生命案,也就不足爲奇了,當即呵呵一笑道:“不如杜大人先跟本官說說這裡的情況吧。”

第七十六章 爭權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誘敵深入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國稱帝的可能性第六百四十六章 料事如神指使截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探來報第二百四十五章 挑釁師叔老祖第三百二十五章 矩州的新情勢第四百六十章 長子上位虞侯逗留第二章 巴陵又夜雨,何處是我家第四百六十三章 聖母設計楊璟反殺第二百六十七章 憤怒的小啞巴第二百四十三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蹤第二百九十九章 當不當夜郎王第一章 穿越九百年,看洞庭第六百七十五章 強敵逼城索要祭司第五百四十七章 魚龍曼衍歎爲觀止第六百七十九章 離京南下充當誘餌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人之間互生共鳴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續追擊無敵教主第七百六十六章 御史來訪才知烏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跟隨瑞國公主入京第五十一章 父子第六十八章 異花第三百二十七章 說服掌教真人第二百零零二章 唱一闕臨江仙第八百二十七章 跟隨瑞國公主入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矩州城門敬拜夫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主帥離開怪事再發第三百四十二章 參詳密信破譯苗文第八十七章 箱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對談夫子邀約教諭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探職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拋妻棄子離開部落第八百一十章 查案不忘陪伴妻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隱情出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碗倒的衝突第三百零零七章 石牛肚裡藏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天坑和洛魔人第四百零零九章 陰靈作祟嬪妃暴斃第四章 白火照黑衣,松林夜奔第八百二十三章 殿帥聯袂逼迫侯爵第三百五十七章 烈焰寒冰相互交纏第二百三十一章 狗官悍然殺官第二百七十九章 腦子是好東西第一百零九章 拜訪第三百二十六章 探龍潭訪虎穴第四百二十五章 內功踏入全新境界第三百七十四章 賓客畢集款待來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閒時靜思前路第七百一十八章 出征在即拜訪龍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翻就翻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雙雄震撼敵我第二百七十二章 攀登絕壁遇險第四百七十一章 走火入魔真人授法第一百七十章 再來九式第三百一十四章 矩州波詭雲譎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刮耳光第四百九十六章 官家傾訴離宮辦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眼鳳雛靈惑第四百三十六章 駿馬何須強綁鞍轡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場勘查發現細作第五百一十一章 長生殿裡戲弄道童第三百八十五章 恩威並施獲取情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臨戰之際休養生息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國稱帝的可能性第四百零零二章 真武鐵炮盤踞城頭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聖母設計楊璟反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成功捕獲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父無犬子耶第二百六十一章 劃清二人界線第四百零零六章 絕處逢生意外現身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觀第五百零零四章 生死相見從一而終第三百二十一章 知州死鬥逃兇第四百七十六章 殿中侍御史丁大全第七百五十五章 雙贏方案皆大歡喜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四百五十三章 湖畔小院紅燈喜堂第一百七十五章 公堂問案第三百零零三章 一個洛枝小孩第六百七十四章 黑鬍子利維坦鬼帆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一百四十四章 擒拿真兇第一百零一章 突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內應先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審問俘虜收拾手尾第三十八章 花肥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怪老僧夜送國書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王受襲侯爺探視第三百四十二章 參詳密信破譯苗文第五百五十七章 分析創口捉拿嫌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入宮解蠱郡主同行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半夜小啞巴第二章 巴陵又夜雨,何處是我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五百三十章 得知往事撰寫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