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福龍郡這邊還有一個巨頭,或者這纔是福龍郡真正的統治者,那就是天一會。
張仲軍光明正大的以實封貴族的身份拜訪他們,無一例外都得到熱情招待。得知張仲軍準備在福龍郡組建一支商隊,並且準備做海運生意,包括天一會在內的四巨頭都直接表示歡迎。
沒法不歡迎,因爲海運不但是把本地的商品運出去,還是把外面的商品運進來,可以說這纔是福龍郡諸多勢力的衣食父母。對福龍郡的稅收、民生都有着巨大的增益作用。
官府的三巨頭,二話不說就給張仲軍蓋印章開通商票。然後非常熱情地把張仲軍送走,並且有些怕張仲軍不走的樣子,還特意三印同蓋的開了一份可以隨意使用傳送陣的令條。
反倒是在天一會這邊,卻很是仔細的說道:“我們歡迎張亭男來福龍郡組建船隊,陸地上我們可以敢保證,只要張亭男做生意童叟無欺,隨行就價,那麼絕對不會有任何妨礙你買賣的事情出現。”
“可是,張亭男,你也是貴族,而且還是實封貴族,相信你也知道我們帝國水軍的問題,在海面上出現問題,我們就沒法擔保了。”
看着這個堂主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點明海運需要注意什麼的天一會堂主,張仲軍感激的拱手行禮道謝。
因爲那官方三巨頭,居然一點提醒都沒有表示一下,完全就是一副你來對了,咱福龍郡這邊組建船隊絕對賺錢的樣子!虧自己還給他們三個送了一份厚禮呢!
至於天一會只是派個堂主來招待自己,張仲軍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爲跟着來蹲在頭頂的大青蛙可是一見這堂主就告知:“媽蛋!隨便出個人就是天王級別啊!”
一個天王實力的人接待你一個區區亭男實在是已經很給面子你了!而且人家還不算隱晦的點醒你海運需要注意什麼呢!難怪天一會纔是這福龍郡的統治者,官府威望一點都沒有呢!
張仲軍自然知道在福龍郡,哦,不單是福龍郡,而是這帝國的所有海域上,都得看帝國水軍的臉色行事。
但張仲軍所謂組建船隊又不是爲了利益,而是爲了更多的船員而已。就算是虧本他都要組建,在有着這願意把賺到的錢都花出去,虧本補貼都沒問題的思想下,所謂的水軍問題就根本不是問題啦。
張仲軍拜會了黑白兩道,然後就領着改頭換面的宗浩山和幾個同樣改頭換面的宗浩山的手下,在郡城購買了一大塊的地皮,開始大興土木,同時也開始派人去招攬那一百個目標人物了。
招攬這一百人,過程很簡單,直接用張仲軍的八里亭男身份招攬就行了。
但是可惜的是,這一百人當中,居然有三十多人不願意去給張仲軍當隨從,只有六十五人願意簽下契約成爲了張仲軍的隨從。
事後查看一下底細,結果發現那三十五個不願意跟隨張仲軍的,都是家裡有餘錢,還能過活的人。
這種人沒有豁出去的意念,想到要跟着一個領地偏僻到不可思議的貴族當隨從,這些得過且過的人自然不樂意。
而那願意成爲張仲軍隨從的六十五人,其中有妻有子的成年人居然佔了五十個!剩下十五人才是未成家的青少年!
從這兒可以看出,只有家裡生活壓力大,活不下去,有妻有子的人反而更加願意去拼一下。
一般勢力肯定不樂意招收有妻有子的新人,因爲麻煩事多,而且不能一心一意爲勢力幹活,同時被逮住了,可以拿家人威脅,是很容易背叛的。
但張仲軍卻非常樂意,因爲他追求的是安穩,而有妻有子的,絕對是很安穩的一夥人。當然,不可避免有心歪到會拋妻棄子的狠心貨,但相比起那些孤兒什麼的,有家室的人壞事的比例是最低的。
收到這六十五人,張仲軍也不嫌人少,領着這六十五人就在郡城的地皮上安頓下來。
一邊開始對這六十五人進行訓練,一邊監控地皮上的建築過程。
張仲軍的訓練很簡單,先是體能和隊列的訓練,早上晨跑,然後站隊列分左右。
下午則是請來城裡商鋪、當鋪、牙行的夥計掌櫃給他們講課,講怎麼做生意,講怎麼分辨貨物,講怎麼賣弄口舌,怎麼分辨客人的需求。
晚上則是宗浩山給他們講解怎麼選擇目標,怎麼辨別情報,怎麼從雞毛蒜皮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別看他們從早學到晚,非常辛苦,但他們自簽約後就開始包吃包住,一日三餐有肉有白米任吃管飽,同時還有豐厚的月俸。
不說其他,單單少了自己這個大吃貨,家裡的壓力就減小了不少,而有了俸祿,家裡就能過上好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是他們所追求的,所以這些辛苦都能堅持下來。
而當那些夥計掌櫃把明面上的知識教授出去後,便不再教導了,空下來的時間,就輪到張仲軍開始教他們識字和修煉《玄天真武功法》的煉體期內容了。
那些夥計和掌櫃之所以只教導了一些表面上的知識就走人,那也是沒法的事。張仲軍能請到這些牙行、當鋪的夥計和掌櫃來講課,即使張忠軍出了大筆酬勞,這些人還是看在四巨頭和他實封貴族的面子上,才勉強答應。
也就是這樣,人家也才只是講些表面上的知識。真正的秘訣,那可是他們只能傳之子孫和嫡系弟子的,哪兒能夠傳給這些外人?那可是自家保證飯碗的本事啊!
至於識字?開玩笑,他們纔不會教人呢。而能教導人識字的文人,早就給黑虎堂收颳去了。所以只能張仲軍親自擔任教師了。
不過就算如此,單單這種表面上的知識,也讓這六十五人如同脫胎換骨一樣!
他們又不是笨蛋,這些得當學徒免費幹十年活後才能學到的知識,居然就這麼可以學到,就是到時不幹隨從了,也可以找一份飯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