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陶大偉這麼好,給他吃這麼多啊?”陳進黎取笑。今天是陶大偉銷假後的第一個班,小吃廣場的夜班就他一個人上,兩碗飯足有八.九兩,保證可以撐死他。
“不是的。”鄭海嬌搖頭:“一份是帶給大偉的,一份是帶給小梅的,她一天沒吃東西了!”
“唔?”陳進黎一驚,勉強才把就要脫口而出的‘啊’字含在了口中不發,叫出嘴巴的聲音變成了含糊不清的‘唔’。“她今天休息,不是應該回家的麼?”
“她沒回去!”鄭海嬌告訴了他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陶大偉要錢用。我給了他一百,小梅回家拿了兩百給他。大偉本來說今天肯定還錢的,所以小梅也沒問別人借,只是等,可等到了現在”
她爲他捱餓陳進黎的心裡有一下刺痛。轉念,他又殘忍的笑了一下。在走道中和鄭海嬌並排,她看不見他在瞬間的邪惡的笑。她居然因爲信他,而餓了一天!餓了一天,她該對他的大偉哥死心了吧?該對他的心,死了念想了吧?
這年頭,欠債的就是大爺,債主纔是孫子。借錢時候,情面難卻,借錢的總是一副可憐相。可到了還錢的時候,過期不還,債主有急用了討要也討要不到手,那纔是鬱悶,那才叫恨。
陶大偉麼?
胡立梅這樣總該醒了吧?
鄭海嬌雖說在外面打工兩年了,歲數還小,但和初次出門的胡立梅一樣,錢全部交給父母,每週回家拿幾十元生活費出來。單位裡有吃有住的,她們其實只要有早點錢有零花錢就夠了。這次,兩個人才發工資一週,就從家裡拿過兩百,連鄭海嬌也不好意思回家了。
讓她們吃點苦頭,才知道,纔會懂!陳進黎殘忍的想。
“睡了麼?還是在吃飯?”算算鄭海嬌也下班到宿舍了,陳進黎發了條信息過去。
“我在睡覺了,奶茶!我好可笑哦!我真佩服自己到五體投地,傻得讓別人發笑,我自己覺得更可笑!”胡立梅的回信顯得對今天的捱餓相當有感觸。也是,90後的人,一直在父母在或者爺爺奶奶身邊的,哪裡曾捱過餓啊?這一次,應該是真的醒了吧?
“爲人處世,先考慮自己。這不是自私,是必須。你爲別人付出多少,別人不一定會有什麼感觸。以後別再這樣了!先想好了自己,纔去幫忙別人,考慮別人吧!”陳進黎回信。
胡立梅:“我知道了,奶茶!謝謝你,以後不會再這樣了。”
陳進黎:“吃一塹長一智!晚安!傻孩子!”
其實胡立梅是真正可以悲哀了。
20號,陶大偉從下午一點開始上網,到21號早上八點。太累,他睡覺睡到中午陳進黎快上班的時候纔出門。他也沒去他姐姐家,太遠,只去了他姑姑家。
陶大偉的姑姑姑父在一家大醫院裡打工。姑姑是做護工的,收入還算可以。可是在那裡,陶大偉卻碰到了他媽媽。陶大偉甚至不知道他媽媽已經到了S市,已經開始打工。
在家裡肯定是比在外面舒服的。從河南老家大老遠的跑到S市來打工,又是冬天。賺兩個錢回家過年麼?恐怕不是吧。屈指一算,陶大偉零零碎碎的這一個月已經花了三四千元錢了,還不包括他自己的工資。他在外面,開銷比在老家大了五六倍,他媽媽現在出來打工,可能是家庭負擔不了他這樣子敗家了,纔出此下下策。這一點,從陶大偉媽媽出來打工不告訴兒子就可以猜出。
但陶大偉對這,顯然是不知情,不理解的。以他的閱歷,什麼事情不放在心上的心態,還想不到這一點吧?父母的苦心啊!
其實中國的父母真的是很苦。哪裡有老外們輕鬆?生了孩子,撫養孩子,供孩子讀書,孩子成年了,再幫孩子蓋房子娶媳婦。有了孫子,再帶孫子。看着孫子成年了,老父老母的價值不復存在了,於是放心的撒手含笑而去。要是換成了老外,小孩到了十八週歲,頂多就是幫他負擔一筆大學學費。生活費麼?自己去賺唄!那樣,纔是讓孩子真正的獨立啊!
吃了點點心,陶大偉媽媽說身上也沒錢,只給了他一百。姑姑也說今天沒錢,但畢竟是長輩,給了他一張‘毛爺爺’讓他買包煙給姑父,剩下的就給陶大偉塞兜裡了。走的時候,媽媽叫陶大偉過兩天再來拿錢,她再湊一下。因爲陶大偉一張口就是一千。媽媽既然是出來打工,身上自然是不會帶多少錢的。
按說陶大偉身上有錢,應該可以先還一點給胡立梅的,可是他連電話也沒有打一個給她。姑姑給他買了套衣服,他也高興,一回來就叫了幾個朋友喝酒。喝完酒再去上網,等去上班的時候,胡立梅一份半冷的炒飯已經吃下肚了。而陶大偉自己,身上又只剩下了二十幾元錢。
錢當然是還不出了,一分也還不出。陶大偉畢竟天天要泡在網吧的,煙也是要抽的,他一定要留下網費和煙錢。
至於胡立梅和鄭海嬌,對不起了,只怪她們太相信人了
陶大偉說家裡有幾個兄弟混得很好,可以從銀行裡貸款出來花。陳進黎問那貸款不是總要還的麼?陶大偉說,還什麼啊,做壞賬就可以了啊!
可是現在銀行體系檢查相當的嚴格,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陳進黎知道,他那幾個兄弟往後的日子一定很難過!可是,陶大偉的想法卻不同。他說,一個人要是借得到錢,就說明他混得可以,到處都有錢混得到。一個人要是混到借錢借不到的地步,那才叫真正的混得差!
陳進黎說,你有這麼多朋友,往後你做生意的時候,或是真正困難的時候,去問別人借啊!現在像你們這樣,誰有錢吃誰的,誰有錢花誰的,到了真正用錢的時候,誰還幫你的忙啊?
陶大偉卻說,那個啊,沒想過!那事情,等到了以後碰到的時候,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