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傳送之中,雲雷對饒雅道:“這藏羚羊沒瘋,不過其身體有一個缺點,就是那草中的蠅蛆非常願意往它們的屁股裡鑽!有的時候菊花不保,奇癢難忍,自然跟瘋了一樣!”
這樣的一個答案,自然是遠出饒雅的意料之外,也污了一些。饒雅猝不及防下,紅暈上臉,嬌嗔不已。片刻之後,雲雷便和饒雅到了崑崙山山脈之中。這一段時間,蜀山崑崙但凡是修爲不錯的弟子和長老,都跑到崑崙派去煉製五彩神石去了。
雲雷也沒地方找人,問問這崑崙派的山門,究竟何在。只能先到了崑崙再說。
根據上古修仙者所記錄的《山海經》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爲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蟜,其爲人虎文,脛有朹。在窮奇東。一曰,狀如人。崑崙虛北所有。崑崙虛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爲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當然,《山海經》也並非一人所著,所以,有關西王母的記載,也並不確切。又或者說,連稱呼都是不一樣的。只不過,其外貌卻是相似的。
在《山海經》中,另外一段有關於崑崙山的記載爲——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狀如棠,華黃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河水出焉,而南流東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於大杅。是多怪鳥獸……”
這些記載,在旁人看來,神奇詭幻,但是,雲雷卻知道,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真實的。上古天庭的玉帝柏鑑,卻是娶了個王母。也正是這崑崙山上的西王母。而無論是西海,還是一些奇異的鳥獸,甚至是記載中的沙棠果,如今,都能找到對應。
崑崙河的源頭黑海,海拔四千三百米,湖水清澈,鳥獸成羣,是全世界候鳥遷徙之時,重要的中轉所在。正因爲物產豐富,溫泉常年噴涌,所以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上古之時,記錄下《山海經》的那些人,在此處留下的巖畫,如今仍在。
根據地理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考察,崑崙山的中軸和山脈的中脊,正是距今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寒武紀大爆發之時的古生代形成的。雖然在中生代的時候產生了拗陷。但時至今日,仍舊是華夏邊藏高原,以及從華夏邊藏高原延伸出的許多山脈的骨架。
而從崑崙山延伸出的一條條山脈,以及發源於其中的一條條河流,又分明的給華夏劃分了南北,甚至於構建出華夏大地的骨架。別的不說,華夏兩條可以堪稱母親河的大河,源頭都在崑崙山中。
由此,這崑崙山看似遙不可及,但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影響到了華夏本身的地理格局以及人文分野。如此蒼山,真當得起萬山之祖和華夏龍脈之祖的稱呼。
由此,也可知上古華夏先民,關於此山的記載,或許有誇大處,但關鍵之處,也是真實不虛。從泛義上來說,“此山萬物盡有”。不是空談。也無怪乎天仙修爲的元始天尊會將此處作爲自家的道場所在。
也因此,崑崙派雖然居於高原雪域之中,但憑藉崑崙山脈豐富的資源,和人跡罕至,無人打擾的優勢,始終是華夏地位最高的門派之一。
當然,在雲雷看來,這崑崙派所處,之所以得天獨厚,並不僅僅是因爲這些。而是因爲這崑崙之巔的水汽稀薄,終年不受雲翳困擾,所以,每當夜色降臨之時,都會看到漫天繁星,以及天外銀河。
而此處遠離人世,夜色空涼而深黑。所看到的光輝,都是從那洪荒宇宙而來,最微弱,卻又最清晰的光輝!
這些崑崙派的人,每夜都能看到這清晰無比的漫天星河。心中自然會對這天地洪荒,產生一種莫名的感觸。而這些天外星辰的流轉,光芒,變遷和隕滅。也在宏觀上,體現着一種天地之間的規則。
正所謂,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在日復一日的夜觀天象,並且一看就是千百年的過程中,這些能夠感應到天地靈氣變動,接引天地靈氣入體修行,頭腦比尋常人清晰靈敏許多的修行者們,不體悟到一些什麼,不創立一些獨特的功法,纔是怪事。
又或許,在上古之時的元始天尊,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纔將道統立在此處。
又或許,上古之時的元始天尊,在感應到這天地靈氣如海潮一般退去之時,也正是在仰望星空時,才動了集合天庭的漫天仙佛,去往洪荒宇宙,尋找新世界的想法。
而時至如今,這萬山之祖,崑崙之巔仍舊因爲大氣通透度、晴空率、夜空質量和視寧度等基本指標優異,成爲人世之間觀察天外星河,星辰間光芒流轉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