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種種明爭暗鬥,兇險之處,絕對不比血流漂杵的牧野之戰中少半分。
所以,這些高門望族,最恨商紂王,其次,恨的就是蘇妲己!
就算是這二位死了,也是潑髒水不止。到了後世,這商紂王和蘇妲己,甚至成了潑髒水的靶子。
據後世史學家顧頡剛考證,於《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中指出,商紂王的罪名在周人的《尚書》中,只有六點,到了戰國書中,就增加了二十七事。到西漢書中,又增加了二十三事。到東漢的時候,又增加了一事。到東晉時,又增加了十三事。
從《韓非子》中——“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以爲象箸必不加於土,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臺。居五年,紂爲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
變成了《史記》之中——“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爲皆出己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謂作新淫聲,比裡之舜,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佔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馬廳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最樂戲於沙丘,以酒爲池,懸罔爲林,使男女伴相逐其間,爲長飲之飲。”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闢刑,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爲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熹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強,辯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闖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裡……”
那長長的一篇。
最終,商紂王和蘇妲己的罪名,加起來共有七十件之多。於是商紂就變成了自古未有的殘忍暴君。
可是這些增加的事情,大多不過是後人牽強附會而已。正如後世偉人所言——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數千載之中,爲商紂王與蘇妲己鳴冤的,也不過只有子貢一個而已:“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直到後世的殷商甲骨文被發現,現代人對於上古的瞭解,甚至比春秋戰國以至於秦漢時的人還要多的時候,往事真相才被逐一揭開。
這些許往事,在蘇妲己的心念神識之中流轉了一遍之後。蘇妲己的一身靈力便潰散了小半之多。眼見得,自身的一身靈力,和這一番心念神識,都將被消融盡的時候。
這虛空之中,突然現出幾道身影來。
其中一個,正是天比鄰。天比鄰心念一動之中,將這五彩神石收起。只是光華一閃之間,這天地間被引動的五行靈氣,那青赤黃白黑五彩暈光,便消失不見。
蘇妲己、胡仙兒和玉磬三個相視苦笑。如今,她們都沒有了出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就算是這天比鄰收起了這五彩神石,那蘇妲己在這天地之中,也停留不了多久。
就算是寄附在什麼東西身上,也不過就是苟延殘喘一陣子而已。時至如今,蘇妲己已經基本上放棄了。
此時,卻聽天比鄰道:“貧道見過道友。道友如今元身已失,又不願意與這五彩神石相合。修行的根基已損。不過,就此消散而去,也實在是可惜了這數千年的修行。”
“如今,貧道有一篇輪迴轉生之法,道友可願意參詳一二?道友倒也不需要擔心轉世三難,道友轉生之後,貧道等必然會前往接引,讓道友重新恢復記憶。重獲新生。道友可願意?”
蘇妲己當年滅殺過不少大肆掠奪有身孕在身的女子,來研究長生之術的仙佛。自然知道這轉生之法是什麼東西。
蘇妲己問天比鄰道:“我與你三清門下,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今日卻又爲何要留我一條生路?”
天比鄰對蘇妲己道:“上古封神一戰的事情,貧道所知也不多。只希望有此轉生之法,道友能夠放下當年恩怨。”
蘇妲己一嘆道:“這轉生之法,在封神之戰前,聽說已然完備。也有不少佛門中人,通過這轉生之法轉世而去,希望來生能有重登大道之日。”
“可是,以我如今的修行和根基,想要再次轉生而去,卻不能如鼎盛時那般,轉生爲人。只能轉生在我狐族之中,從一隻天資不錯的野狐開始修行。可是如今,我又去哪裡找這樣的一個存在?”
“我這一點靈力和心念神識,在失去元身之後,怕是用不了三五日,便會煙消雲散了。”
雲雷聽蘇妲己所說,卻笑道:“我還以爲有多爲難。不過就是區區小事而已。既是我觸動封印把你放出來的,總不至於讓你雲散煙消。”
說話之間,雲雷心念一動,將蘇妲己、胡仙兒和玉磬通通捲入那空間葫蘆之中,並緩緩的降落到他空間葫蘆中的星球上。這三個上古時代的妖精,看着雲雷空間葫蘆中的廣闊空間,驚得瞠目結舌。
封神之戰中,最著名的空間寶物,就是山河社稷圖。可是,即便是山河社稷圖中,也不過就是封印了一片蒼山大河而已。
雲雷這空間葫蘆倒好,直接封印了一片宇宙虛空!居然還有一朵天地靈火和一顆星球。其中,五行輪轉相生。竟是自成世界的一件仙器!
雲雷帶着衆人降落到這星球上後,讓那手下陰兵帶着他們,找到一處狐狸窩。
這些狐狸,是這方天地初成時,雲雷從外界引來的獸物。以此構建這天地的生物輪轉生克。而這些狐狸,也在這片靈氣充裕的空間之中,繁衍生息。其中的幾隻,居然已經可以接引天地靈氣,入體修行。
而這幾隻狐狸中,卻正有一隻懷孕的母狐。
蘇妲己見到這隻狐狸,但覺得親切無比。彷彿又回到了當日的塗山。在心念神識一掃中,這隻母狐孕育的幾隻幼狐,便落在她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