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辜鴻銘

bookmark

後,辜鴻銘與張之洞一同擬定奏摺《設立自強學堂片》。於光緒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上奏。後世武漢大學的前身自強學堂,於是設立。

在張之洞的扶持之下,辜鴻銘也算是官運亨通。

一九零八年,前清宣統帝即位之時,辜鴻銘官至外交部侍郎。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部長一職。

比後世引用辜鴻銘兩首詩懟歐羅巴記者們的發言人官階還要高。

不過,辜鴻銘雖然看起來是根深蒂固的保皇派。但其實卻根本就對前清沒有什麼忠心可言。其忠心所在。是對於華夏富強的執念,而非是前清。

辜鴻銘當日遊學海外時,雖然是西裝革履。回到華夏卻留起了辮子。倒不是因爲這辮子重要,只是這辮子,卻是辜鴻銘表達自己態度的一種方法。

當日,周作人見辜鴻銘時,對於辜鴻銘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描述——“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頭上一撮黃頭毛,卻編成了一條小辮子,冬天穿棗紅寧綢的大袖方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說在民國十年前後的明京,就是在前清時代,馬路上遇見這樣一位小城市裡的華裝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張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

“尤其妙的是那包車的車伕,不知是從哪裡鄉下去特地找了來的,或者是徐州辮子兵的餘留亦未可知,也是一個背拖大辮子的漢子,同課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對,他在紅樓的大門外坐在車兜上等着,也不失車伕隊中一個特殊的人物。”

而時人譏諷辜鴻銘還留着辮子的時候,辜鴻銘可以理所當然的反脣相譏——“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當日搞砸了洋務的慈禧過壽辰之時,辜鴻銘題賀詩曰——“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而恢復帝制的袁世凱死時,規定華夏舉哀三天,辜鴻銘卻請來一個戲班,在家裡開堂會唱戲,熱鬧了好幾天……

當日溥儀來請辜鴻銘,只能被冷嘲熱諷的懟一臉血。倒是當年蔡元培被逼得辭去北大校長的職務時,辜鴻銘堅定的進行挽留,與蔡元培共進退,甚至說:“校長是我們學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

當然,這些奇聞異事,並不是辜鴻銘的價值所在,也不是辜鴻銘能夠取得莫大名頭的原因。辜鴻銘的功績之所在,還是在於其對於華夏文明的傳播,以及華夏文明與歐羅巴諸國文明優劣所在的對比辨識。

正如辜鴻銘在在《論語》譯序中所言——我們只想在此表達一個願望,希望那些有教養有思想的英吉利人,在耐心讀過我們的譯作之後,能夠反思一下他們對華夏人已有的成見,並能因此修正謬見,改變他們對於華夏與英吉利兩國人民與人民、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態度。

辜鴻銘的著作,包括《尊王篇》、一百七十二則《中國札記》、一九零九年用英文寫成的《華夏的牛津運動》,以及一九一五年的《春秋大義》。以及其翻譯成英文的《論語》、《中庸》、《大學》等等。

這些著作無論是譯作,還是辜鴻銘的原作。歐羅巴諸國的影響,都極爲巨大。一九一五年,辜鴻銘的《春秋大義》,被翻譯成東瀛文、英吉利文、普魯士文等數種文字,刊行於世界。對於一戰中和一戰後的普魯士,以及歐羅巴諸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普魯士,甚至掀起了一場持續十幾年的“辜鴻銘熱”。這些著作,有許多都成爲歐羅巴一些大學的必讀書目。一九二零年,在普魯士萊比錫出版了由奈爾遜教授翻譯的辜鴻銘論文集《吶喊》。

其價值,甚至還高於衆人所熟知的那一本同名作。

當日的華夏,深受諸國欺凌。直到如今,華夏與歐羅巴之間的文化交流,還是在自覺與不自覺之中,以歐羅巴一系的文化爲主導。歐羅巴諸國的人自認爲高高在上,華夏有些人,心中的辮子沒丟。西學東漸,輕鬆容易。

華夏的文化,卻一直都推廣困難。但其關鍵所在,並不是華夏數千年文明,不如歐羅巴諸國。而是大多數以此爲業的人,學養不深。無論是翻譯還是表達,都很不到位。浮皮潦草,停留於表面。即便如今,也是如此!

華夏的四書五經,自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有到達華夏的傳教士進行翻譯。但是,這些傳教士並不真正理解華夏的文明,所以,翻譯也只是積字成句、積字成篇、誤解曲解、死譯硬譯、斷章取義,連意思都不連貫。

當日,傳教士理雅各所翻譯的十部《華夏經典》,在歐羅巴人,以及對於歐羅巴文化了解不多的人看來,已經算是經典。但是,在辜鴻銘看來,卻都是扯淡!

東學西漸雖然艱難,但是華夏數千年的傳承與文明卻自有輝煌。一旦有人真的能夠切中要害,其造成的影響,自然是巨大的。而辜鴻銘便是這少有的能夠真正切中其根底的人。可以用西方人的方式,講述華夏文化。

也可以用西方化的視角,觀察和註釋華夏文明。從這個角度來講,一百餘年以降,辜鴻銘至今仍舊是這個領域的第一人。後人不肖,不如其遠矣!

無論是在辜鴻銘出現之前,還是在辜鴻銘出現之後至今,還沒有誰,能夠更系統、完整、準確地向華夏之外,輸出華夏的典籍文章!

在翻譯之中,辜鴻銘並不拘泥於字句章節,而是意譯。採取“動態對等”的方法,用歐羅巴人所知的方式,表現華夏文明的內核。在翻譯《論語》的時候,甚至採用了和《論語》相同的對話方式!

其翻譯的標準極高——“(要)徹底掌握其中之意義,不僅譯出原作的文字,還要再現原作的風格。”

正如其在《論語》譯序中所言——“爲了讓讀者徹底理解書中思想的含義,引用了歐洲一些非常著名作家的話,作爲註釋。通過喚起業已熟悉的思路,這些註釋或許可以吸引那些瞭解這些作家的讀者。”

第二百四十三章 橘蚌相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痛快!第三百二十三章 陰雷法術第五百八十四章 陰陽往生大陣第四百一十七章 白霧茫茫第一百一十九章 衚衕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各有因緣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要和你一起去!第七百二十四章 恐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貴的是什麼?第九百零一章 不世之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場翻臉第二十一章 陶氏入股(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尼德霍格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要比長跑?第九百八十章 一天月華白如衣第九十七章 大個鑽石第三百二十章 瘋狂仙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道緣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屍蟞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瀛的船第四百七十六章 冷寂河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濁世滔滔第二百八十章 莫名酒香第五百八十章 陰陽輪轉第六百七十二章 投資失敗者第四百二十七章 演技爆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特殊金屬第九百七十四章 諸多傳說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花庵歌第九百二十一章 女海盜第二百四十七章 突破結丹期第一百四十三章 坦言修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心再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劫將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隔壁老宋第二十四章 紅袖添香(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偷吃第三百六十章 人間道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言一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基地(防盜章節)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法相融第六百六十二章 依靠外力第一百七十八章 私人星球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見賭石第二百七十四章 去!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炮與城牆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同的精髓第九百七十二章 莫名感應第九百二十一章 女海盜第六百零七章 東瀛陸沉第二百九十七章 金剛石原礦第七百八十四章 舊日貴族第九百四十九章 星際戰艦第三百三十四章 貓妖第六百二十九章 鎮壓玉藻井的方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裂石開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塵中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白松露第九百零七章 典籍文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火星土豆第三百一十六章 制空權!第二十八章 夜半鬼乘車(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所執難棄第四百八十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一章 吻手禮第七百四十四章 終究收服第三百一十四章 修仙銀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劫已至第六百七十五章 強悍身軀第九十九章 不就是比運氣麼第二百一十二章 跟女人講道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海宮中(防盜章節)第七百七十章 無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娘子第六百零九章 波及五月花第四百一十六章 洪積世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換來歷第七百三十五章 滄海桑田第二百六十九章 由着她們鬧去吧第二百一十五章 熱身運動第三章 勞斯萊斯沒電了?(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每人一套第三百零二章 青銅小鼎第八百五十一章 艦隊消亡第一百七十七章 資質太差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生石上舊精魂第二百五十一章 道友留步第九百二十三章 靈驗第五百七十章 元嬰鬼奴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大的傢伙第一百九十八章 送你一個言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下一站第六百六十二章 依靠外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紫藤蘿第三百一十八章 姑獲鳥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變人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個女人第九十五章 碧海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