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

體而言,公元188,是紛亂的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漢室江山的帝位三易其主,僅年號,就使用了四個,對於後世的歷史學者,想必是造成了不少麻煩。

從漢靈帝的中平,到少帝登基,更年號爲光熹,而後又變爲昭寧,短短十日,再次發生了變化。隨着新帝劉協登基,在董卓等人的建議和倡導下,年號變更爲初平。

所謂初平,亦是一個討口彩的說法。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其實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哪個不希望天下太平呢?不過,真真正正能做到天下太平的,恐怕也就是那麼幾個人而已。

前十二,後十二,萬馬千軍走關東。

在初評元年正月的第一天,陽街頭開始流傳了這樣的一個民謠。

什麼意思?反正是各有各的說法。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前漢有十二個皇帝,東漢又有十二個皇帝,差不多也到時候改朝換代了,這千軍萬馬走關東,意指各大士族門閥。

緊跟着又過了幾天,又有新的民謠唱到:高密出皇帝,潁川有宰相……

那矛頭,更是直指士人心目中的宗師,有三君之稱的六經博士,鄭玄。因爲鄭玄,就是北海高密人。

潁川,更是士族門閥所集中的地方。天下士子,有半數以上曾在潁川求學,其含義可想而知。

是誰傳出了這樣的民謠?

無人知道……

只是如此一來,天下士子莫不感到驚恐萬分。

初平元年二月中,有六經博士鄭玄自北海前來。與南宮外自縛請罪。薰卓親自爲鄭玄解縛。一派溫和表情。二人於南宮門英雄樓內飲酒,好一番暢飲之後盡興而歸。

此舉,無疑令士人恐懼。

而遠在陳留的曹操。在接到這一消息之後,也是目瞪口呆。

自從離開陽,回到老家之後,曹操預示到了一場大動盪即將到來,開始暗中準備。

曹家在陳留,亦是大族。

其父曹嵩。表字巨高,在黃巾之亂地時候就逃離了陳留,躲在徐州逍遙快活。這種行爲,從某方面也表明了曹嵩地態度:我已經老了,接下來的事情,由曹操做主。

理所當然的,曹操就成了曹家地家主。

散盡陳留財物,結交當地名流。曹操先是從其本家夏侯氏族人中招攬來了夏侯敦、夏侯淵兩個兄弟。

這夏侯氏。甚至可以追溯夏禹時代,相傳是周武王封夏禹後人爲王,曾建立杞國。

至西漢,又有汝陰侯夏侯嬰出自夏侯氏。使得這夏侯一族,在陳留的地位極其崇高。曹操和夏侯氏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曾有人傳言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出自夏侯氏中。當然這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楚,權且當作是個故事,聽聽也就罷了。

因爲曹嵩的確是過繼到了曹節的膝下,但這並不代表,他出自夏侯。

曹節尚有兄弟,按照姻親地關係,就算是過繼,也應該是從曹節兄弟中過繼而來。

當然,關於曹操的身世,和本書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我們也無需着墨太多。

那夏侯敦此時已年過三十,正是春秋鼎盛的黃金年齡。此人身高八尺七寸,孔武有力。十四歲時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一怒之下就拔劍殺人,從此流落天下。

適逢漢帝劉協登基,大赦天下。

夏侯敦也回到了陳留家鄉,聽說曹操招兵買馬,就前來投奔。

**馬,掌中槍,有萬夫不擋之勇。曹操見夏侯敦來投,高興的光着腳就跑出來迎接。

而夏侯淵,和曹操更有一段過命的交情。

曹操少年時曾犯了案,正是夏侯淵爲他頂罪,後來是曹操將他救出。也正是因爲這麼一段往事,這二人的交情就不必贅述。所以,聽說曹操需要人地時候,正在沛國效力的夏侯淵二話不說,棄官回到家鄉,前來投奔曹操,令曹操無比的開心。

不論是夏侯敦,還是夏侯淵,都頗通兵事。

曹操把招募而來的家丁交給這二人打理,自己則專門遊走四方,招攬親隨。

說起來很運氣,正好有青州人伊籍路過陳留,要前往荊州。二人相談之後,伊籍乾脆就留在了陳留,成爲曹操地謀士。而後又經伊籍介紹,曹操準備前往潁川,拜見當地的一位名士。此人姓戲志,名才。據伊籍介紹,有經天緯地,鬼神莫測之本領。

鄭玄入京地時候,曹操正在去潁川的途中。

聽聞這消息,忍不住稱讚道:“董卓麾下,當真是有詭謀之士,想必是那李儒的手筆。”

伊籍輕輕點頭,卻又好奇的詢問,“前些時候董卓請您入陽爲官,主公爲何推辭?”

曹操沉吟片刻,長嘆了一聲。

“非是我不願去,實在是陽如今已經沒有了我的位置。”

“此話怎講?”

“黨人爭風,武人處高位,我現在去陽的話,那纔是自尋死路。投靠那一邊,都難有好處。倒不如守在陳留……你看,我雖然沒有去陽,不也得了奮武將軍的頭銜?董仲潁此人,有識人之明,卻無用人之能,只怕今後這關東,真的要應了那句語。”

萬馬千軍走關東嗎?

伊籍輕聲的唸叨,突然苦笑一聲道:“世道如此,我等還是要先求自保。”

“正應如此……子廉,前面是什麼地方?”

子廉,是曹操的本家兄弟,名叫曹洪。是個忠貞之士,不過卻有點貪財的小毛病。

如今曹洪,是曹操的護衛長。

聞聽曹操詢問,他勒住了戰馬。扭頭笑道:“主公。往前二十里,有一村落,名爲許家村。”

曹操當下點頭。“既然如此,我們今晚就在許家村留宿。”

與此同時,陽城內已經趨於平靜。

隨着李儒率軍抵達陽不久,幷州大軍也隨之到達。不過,當三萬幷州軍到達陽的時候,幷州軍地番號。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主將李通,本是江汝地區地人

因殺了本地大族陳鴿後,不得已流浪北方。

後投靠了丁原,並以其才能,很快得到了丁原的信任。論武力,李通不如呂布,也只是和侯成、曹性在伯仲間。論治兵,他不如張遼。軍事才能只能說過得去。

但這個人性格剛直,認準了的事情,就不會改變。

這一點深得丁原所愛,並很快地得到提升。如今是幷州督軍從事。被委以重任。

張遼和李通交好,不想他送死。

於是自告奮勇的前去說服。李通在思考三日之後,最終下定決心投降薰卓。

平白得了三萬幷州軍,董卓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當下任命李通爲中郎將,統領羽林軍左騎。張遼亦是中郎將,統領羽林軍右騎。其他幷州降將,也都有封賞。

當然,屬於董俷一支的人馬,也得到了升遷。

薰俷由侯被封爲侯,比之早先提升了一個級別。爲光祿勳,呂布等人從理論上而言,都被董俷所節制。而呂布雖然只是虎賁中郎將,也被越級提升爲溫侯。

縣和溫縣,都是京畿司隸地區的富裕之地。

李儒被封爲林鄉亭侯,典韋沙摩柯也皆爲列侯。最出人意料的,還是蔡。臨老了,卻得了個波侯地爵位,和董俷平級。倒是種拂叔侄,沒有什麼升遷,只能爲幕僚存在。

如此,卻已經分出了親疏。

李儒也在盯着種拂叔侄,等待着他們露出破綻。

而種拂叔侄呢,卻顯得非常小心,始終沒有表現出過火的行動。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和陽的士人接觸。有時候李儒就懷疑,他是不是過慮了?

但懷疑是懷疑,還是要繼續盯着對方。

薰俷呢,卻把目光放在了袁府。蔡說,如果種拂真的是黨人,那麼必然會與袁隗聯繫。弄出廢立這麼大的手筆出來,黨人所圖謀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太小了。

蔡說實話,還是對董卓很憤怒。

但又有什麼辦法?事情已經出來了,總不成讓董卓再來一次廢立,那纔是有病。

爲今之計,就是將錯就錯,不要讓董卓再犯錯誤。

一羣人都盯着董卓,不管是李儒還是董俷,對於黨人的行動,變得格外敏感。

可是,袁隗卻病了,所有訪客恕不接待,平日裡幾乎府中也無人出入。荀爽也病了,據太醫說,是真的病了。薰俷雖然鬆了口氣,可卻依舊沒有放鬆對袁府地監視。

初平元年四月,隴西突然傳來噩耗。

薰夫人……病故了!

薰卓當時就懵了。自從和薰夫人成親之後,董夫人對他可說的上是盡心盡力。能有今日成就,如果沒薰夫人在後面打理一切的話,只怕是薰卓也無法在前方用功。

薰夫人的病故,對於董卓而言,打擊太大了。

決定當天趕赴隴西,董俷、蔡>+一同前往吊。

不過,董卓走了,卻不代表他會放鬆對陽地管束。

把大權都交給了李儒,並把已經外放到司隸的漢安大都護華雄,緊急調入陽。

整個陽,頓時一派肅殺。

很奇怪,董卓一家人離開了陽,在隴西整整操持了三個月,陽非常安靜。

七月,當董卓回到陽地時候,李儒稟報,在過去的三個月裡,黨人沒有半點動作。

薰俷反而擔心了!

黨人沒有動作,不代表他們沒有想法。越是這樣,就越應了一句老話:暴風雨前的寧靜。

仔細回想演義,似乎在這一段時間裡,唯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十八路諸侯。

可董卓現在第一沒有禍亂陽,第二沒有毒殺劉辨,這也就使得十八路諸侯無從出手。

薰俷也不由得陷入了迷茫。

漢帝不死,那麼十八路諸侯,還會不會出現?

不對,越是如此平靜,就越應該小心行事,可不要被人鑽了空子。

於是董

俷向薰卓請求,加強永安宮的守備。雖然不明白董俷這樣做的意圖,但董卓還是應承下來。

事實上,董卓當然不希望劉辨死。

劉辨活着,他就可以威懾漢帝劉協:我能扶你上來,也就能再讓劉辨登基。

而正是這一點,讓劉協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這一日,董俷習慣性的溜達到李儒辦公的地方。名義上,李儒的官職爲光祿大夫,隸屬於董俷下屬五官之列。不過他的這個上官,基本上屬於那種什麼事情都不管的人。大部分時間,要麼是在家練武,要麼就是騎着馬,帶着雪鬼四處溜達。

薰俷走進李儒的官署,就看到李儒正愁眉苦臉的坐在那裡。

“姐夫,哭喪着臉做什麼?”

李儒見董俷進來,也沒有起身迎接,笑罵道:“你這傢伙倒是逍遙自在,這本來都是你的事情,如今卻都扔給了我……唉,我是在頭疼。你看,我們簽署許多公文,但是各地卻不奉詔。說上面沒有玉璽印章,懷疑是岳父矯詔,故而不予理睬。”

玉璽?

薰俷下意識的問道:“玉璽還沒有找到?”

李儒點點頭,“是啊,閹寺作亂,令玉璽失蹤。我們快翻遍了整個皇城,都沒有發現。”

慢着慢着,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事情?

薰俷皺着眉頭,也沒有聽清楚李儒後面說些什麼。坐了一會兒,他離開官署,騎上馬,往永安宮去。這已經是他每天不可少的一個習慣,去看望一下辨。而辨呢,如果一天不見到董俷出現,就會變得有些惶恐不安,坐臥不寧。

行至翠花樓,這裡曾經是劉辨看書學習的地方。

薰俷突然啊的叫了一聲,勒住獅鬃獸,扭頭對董鐵說:“立刻召集鸞衛,我有要事。”

第420章 煮酒二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269章 殺胡令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10章 獅鬃獸1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432章 雄主邪第253章 董氏一門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第40章 董卓喪女第416章 空城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1章 重生2第209章 大宅門之四小虎第296章 並非那麼簡單三第251章 弘農王出馬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500章 大結局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460章 科舉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4章 殺戮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54章 分道揚鑣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297章 涼州亂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415章 偃師第377章 長安之亂終第17章 求官2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47章 鄙夫之怒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81章 太平亂起第432章 雄主邪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終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53章 董氏一門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362章 於不經意間第382章 黑名單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55章 行路難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4章 殺人歌2第274章 他是誰第274章 他是誰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465章 溫侯三第45章 巨魔士二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89章 絞肉機一第394章 十年四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35章 破羌之難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92章 絞肉機四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90章 絞肉機二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274章 他是誰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羣英會第261章 雞鹿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