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

肅魯子敬!

徐州臨淮東城人,年二十五,曾師從六經博士鄭玄,爲人方正,善於言談。

此人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

家境富庶,頗有錢糧,在徐揚兩地,很有名氣。陶謙曾數次想要請他,卻被婉言拒絕。去年時,劉備強取徐州,魯肅因不滿此人的名聲,所以舉家遷至長社。

曹操知道,郭嘉是個心氣兒很高的人。

整個許昌的謀臣之中,能被他看上眼兒的也就是那麼一兩個人,其他皆是差強人意。

倒也不是說郭嘉的本領能有多麼多麼的厲害。

他的長處在於謀劃,能從各個方面進行完善,但是並不適合作爲一個主帥存在。

如果用後世的話,郭嘉是個參謀,而且是個極爲老辣的參謀。

這魯肅能被郭嘉如此讚譽,想必是不會差了。

曹操當下問道:“奉孝,我當如何闢他出山呢?”

所謂的闢,就是徵辟的意思。這也是在當時,選拔謀臣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手段。

郭嘉卻搖頭道:“凡有才能者,多性情古怪。魯肅此人,嘉觀察良久,寡於玩飾,不喜俗物。而且性情高遠,當不易闢之……然此人極重情義,主公唯有親自登門,與之結交後,當開誠佈公,令其感動肺腑,再合以喜好,必可請之出山。”

曹操不禁一蹙眉。

這魯肅,真的值得自己花這麼大的功夫嗎?

要知道他自起家以來,只親自請過兩個人。一是已經故去地戲志 才。還有就是郭嘉。

而且聽郭嘉地意思,想要請魯肅出山,所有花費的心思,恐怕更多吧。

郭嘉沒有再開口勸說,只是微笑看着曹操,輕輕的搖曳着手中的摺扇,等待回答。

“這魯肅。喜何物?”

“此人酷愛讀書,即便是騎在馬上,也是手不釋卷。主公不是剛備註了那《孫武十三篇》。何不以此爲誘餌。請他觀之。”

曹操的確是備註了一部《孫武十三篇》,而且在原有的孫武十三篇基礎上,還做了許多發展。這部書。在後世被稱作《孟德新書》,是曹操極爲得意的一部作品。

想了想,曹操說:“我正欲請人評價,奉孝所言,卻是一舉兩 得。”

這話語間地意思。也就是認可了郭嘉所說,決定好生謀劃一番後。再請魯肅出山。

曹操如何請魯肅出山,暫且放到一旁。

卻說西域漢安城中,蔡??端坐於自家的花園裡,看着滿園盎然的春色,飲一觴酒,撫一下琴。琴音悠揚,猶如天籟般迴盪在蒼穹之中,一派自得其樂地樣子。

在他身旁,端坐一四旬宮裝美婦人。

雲鬢高聳,鳳頭釵,一顆夜明珠鑲嵌釵頭上,圓潤地光澤映襯粉 靨,平添嫵媚。

“伯??,你爲何不願隨昭姬他們一同前往長安呢?”

美婦人,正是西漢王劉辨的母親,何太后。自漢靈帝劉宏死後,何太后寡居宮中,歷經了許多的磨難。不過,那許多磨難卻未曾令她容顏憔悴,卻變得更加端莊秀麗。

別看何太后出身屠家,但本身地素養並不差,甚至比許多徒有虛名的名士更家的出衆。也難怪,能由一個屠家女,進入漢家宮廷,成爲母儀天下的太后,可不僅僅是靠着她的臉蛋兒和身段兒。這裡面所要求地東西,端的是一言無法道盡。

自到了西域之後,太后倒是很愜意這西域地生活。

雖然朔風猛烈,卻沒有那當年宮廷中的你爭我奪,還有整日介的去提心吊膽。

論輩分,蔡??是劉宏的老師。

但這並不能妨礙太后對蔡??的好感。

老兒在到了西域之後,生活也過的極爲滋潤。女兒有了個好歸宿,女婿又很能幹,唯一有所缺憾的,就是這西域之中,能和他談天說地的人,着實是太少了。

太后就是一個極好的聽衆。

論學問的話,何太后和蔡??那是一個天一個地。可是太后久在深 宮,那察言觀色,體貼說話的本領,豈能是普通人所能比擬?往往一句話,就能說到蔡??的心坎上。別看蔡??年紀大,好歹當年也是個美男 子,如今依舊是面色紅潤,別有風度。

這二人一個是有心,一個是無意……

反正那層紙只要不捅破,別人就說不得什麼。

西漢王馬上就要擺駕往長安去了,蔡

??前往長安。

但是蔡??卻不想回去了!

聽太后詢問,他低聲道:“回去作甚?我在這裡過的何等逍遙,何必回去受那些人的白眼兒。盧老兒走了,元卓也病了……昔日的老

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不是敵人,就是形同陌路,回 意思?呵呵,反而不如留在這裡快活。”

“那哀家……”

太后是想說:那哀家怎麼辦?

可這話卻顯得有些太曖昧,到了嘴邊就變成了,“那哀家的王兒,誰來指點呢?”

“不是有興祖在嗎?”

蔡??喝了一口葡萄酒,沉吟了片刻,輕聲道:“太后可是擔心西平會對漢王不利?”

何太后還真的是有這麼一點想法。

這年頭,滿天下的梟雄倍出。薰俷如今雖然沒什麼,可是萬一將 來……

有蔡??在,至少可以讓董俷有些約束。盧植走了,蔡??又不在,誰能壓制董俷?

蔡??嘆了口氣,“太后,西平的性子,老臣還是瞭解的。他重情 義,也知道輕重……只是西漢王近來一段時間,似乎和那些僧人走的很近,只怕將來會有麻煩。”

蔡??所說的僧人。是指那些龜茲。還有來自貴霜國地僧人。

其實,佛法早在明帝時期就已經傳入了中原。甚至在更早以前地周朝,佛教就通過非正式的渠道,陸陸續續的進入了中原,只是當時佛教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明帝時,有天竺僧人竺法蘭和攝摩騰在??陽翻譯了《四十二章 經》。

漢室並專門爲佛教設立了鴻臚寺,也就是在後世名揚天下的??陽白馬寺。

雖然說不上是非常的流行。但在一定程度上卻開始了推廣。

蔡??自認爲了解董俷!

而且他也聽女兒說過,董俷對那些宗教的看法。

不可否認,那佛教地經典頗能蠱惑人心。雖是勸人爲善。可終歸有些飄渺虛無。

他可是知道。當年龜茲的僧人,靠着那些信徒的供奉,斂了不少地錢糧。

而這一點。恰恰是薰俷最爲反感地一點。他討厭不勞而獲的人,討厭那種把希望放在來世的空虛。如果將來董俷和劉辨有衝突,那麼最有可能地,就在這上面。

太后聞聽,也是一蹙眉。

她並沒有覺察到那佛教有什麼不好。相反勸人爲善,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伯??。這件事真的很嚴重嗎?”

蔡??苦笑一聲,“這個嘛,說嚴重也許會嚴重,說不嚴重……呵 呵,我說不好。但是我相信,西平會有分寸。太后不用爲此而擔心,俗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

是啊,爲兒子操了一輩子的心!

何太后也覺得很疲憊……

“明日你們啓程後,我將西行康居。聽說子瑜他們在那邊做的很不錯,快要打到康居王都了……呵呵,西平說過,過了康居是安息,再往西行,還有遼闊天地。我想去看看,看看那裡地風土人情,在中原待了一輩子,老了才知道,天地竟是如此的寬廣。趁着自己還能走地動,我要走遍天下,方不負我這一生啊!”

“你,要離開西域?”

何太后心裡一動,輕輕咬着紅脣,露出深思之色。

蔡??微微一笑,把玉杯中的葡萄美酒一飲而盡,撫琴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古來征戰,幾人回?”

歌聲沙啞,卻有一種飽經滄桑,洞徹人世間情慾的睿智。

太后在蔡??身旁,靜靜的聆聽着,竟不由得……有些癡了!

回到漢安王宮,天已經黑了。

王宮中燈火通明,宮娥綵女們一個個忙碌異常。

明天就要啓程往長安了,卻發現這行禮啊,是怎麼準備,都準備不完。

在長安待過的人,自然是興高采烈;沒有去過長安的人,同樣也是異常的開心。

長安,那可是大漢朝的中心啊!

聽說那座城很大,聽說那裡非常的繁華,聽說……

看着那些興高采烈的人們,何太后的心裡面,卻是一點高興的意 思,都沒有。

這一走,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到蔡翁呢?

“漢王殿下呢?”

“啓稟太后,殿下正在慶安宮中,聽摩蘭大師講法,還有羊太傅等人一起陪同。”

何太后秀長的蛾眉微微一蹙,不由得想起了下午時蔡??說過的話 語。

辨需要董俷來興復漢室,董俷也需要辨,來建立功勳。這二人原 本是極好的一對搭檔,可是……

“摩蘭大師又是什麼人?”

“啓稟太后,那摩蘭大師是龜茲僧人,佛法精深。殿下每天除了正常的習文練武之外,大部分時間會和摩蘭大師一起交談。恩,奴婢聽 說,這摩蘭大師神通廣大……”

“閉嘴!”

太后突然怒了!

摩蘭,只怕又是個妖言惑衆的傢伙!

辨爲何與他走在一起?難道他忘記了嗎?那該死的張角,是如何成就了太平道之亂?

“擺駕慶安宮!”

何太后大步向外走,可走了兩步,又突然停了下來。

辨,已經長大了……

我這樣闖過去,是不是太不給他面子了呢?不行。此事還要仔細的考慮一下再說。

“慢着。你去請林鄉亭侯前來見哀家,就說哀家有要事和他商 議。”

“喏!”

何太后坐了下來,靜靜的思考着。許久之後,她眼珠子突然一轉,卻有了主意。

辨已經十八了,卻只有兩個美人,其中一個還是大月氏地王女。

如果在中原地話。已經應該有王妃了吧。是時候爲他考慮一下,找個合適的王妃了。

正思忖間,門下侍婢稟報。李儒求見。

何太后立刻讓人把李儒請了進來。“林鄉亭侯,哀家今日前來,是要請你殺一個人。”

李儒沒有想到。何太后找他居然是爲了這麼一件事。

不由得一怔,下意識的問道:“敢問太后要殺什麼人?”

“摩蘭!”

“您是說……”

李儒愣了一下之後,立刻反應過來太后說的是什麼人。身爲闇部的執掌者,李儒自然知道有一個摩蘭的存在。只是他並沒有太在意,一個僧人。又能有什麼危險?

何太后說:“就是那個龜茲妖僧!哀家希望王上能做中興之主,而不是整天吃齋唸佛的無用昏王。再說了。薰卿對這種妖僧是極爲反 感,哀家不希望將來,因爲這件事讓王上和董卿反目。所以,哀家要你殺了那妖僧,不管用什麼方法,殺了他。”

有些時候,女人地心思,遠比男人更加的縝密。

說實在話,何太后能想這麼久遠的事情,卻是連李儒都沒有考慮到地。

心裡不由得一咯噔,暗道一聲:着啊,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呢?這妖僧該死!

“太后放心,臣定不會讓那妖僧活過今晚。”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哀家知……總之,你需妥善處理,莫要留下什麼尾巴。”

“喏!”

李儒領命而去,何太后走到了宮門前,擡頭仰望星空。

有一個星星,非常亮,在夜幕中一閃一閃……

劉元卓說那是我王兒地本命星,帝星閃爍,當預示着王兒他日,定能登上皇位。

帝星旁邊,有一顆同樣閃亮的星星。

劉元卓說那是董卿的本命星,是輔佐帝王之星地將星。帝星和將 星,交相輝映,則我漢室的氣運將會延綿不絕。若一日帝星和將星……哀家不允許有這種事。

骨子裡,何太后還是會偏向兒子一些。

轉過身來,看着空蕩蕩的王宮,心裡面卻生出了從未有過的空虛和寂寥……

哀家已經照顧了王兒十八年,他已經長大了,可是哀家呢?難道要孤老這一輩子嗎?

“來人,速去請昭陽夫人前來!”

昭陽夫人,是蔡

她封爲昭陽夫人,以示對董家的厚愛。

何太后嘆了口氣……

王兒,哀家能爲你做地,都已經做了!以後該如何去走,還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第二天,王駕啓程。

蔡??披着一件大氅,立於山丘之上,看着一行車駕愈行愈遠,心中不免有悵然若失之感受。

太后心意,我又怎能不知。

可是……

罷了,從此以後,天高地遠,再無相見之時……保重吧,我的太 後!

蔡??翻身上馬,跑下了山丘。

“我們走!”

他此次西行,只帶了五十名技擊士,還有老管家蔡福。

除此之外,十幾輛車駕上,是蔡

.;

.

愛的書籍。

車駕緩緩行進,朝着西邊而去。

走了大約十餘里路,一個岔道口上,卻停着一輛馬車。

趕車的,是一個太監。蔡??認得此人,是何太后身邊最爲親近的心腹內侍。

不由得一愣,蔡??勒住了戰馬,剛要開口詢問,卻聽見馬車中傳來一個嬌媚聲音。

“蔡翁,西行路遠,一個人未免無趣,不知道哀家有沒有這個福 分,做蔡翁的同伴呢?”

車簾掀開,蔡??……呆了!

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3章 進退維谷第483章 長安(二)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459章 亂局(三)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208章 大宅門之匪從何來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10章 獅鬃獸(1)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74章 飛燕南行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485章 長安(四)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57章 亂局(一)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77章 騎牛童子第324章 大決戰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426章 當陽(二)第426章 當陽(二)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457章 亂局(一)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4章 殺人歌(2)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106章 將軍威武第46章 武夫無名第8章 大姐(1)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399章 十年(九)第484章 長安(三)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25章 黃河九曲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412章 老招數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55章 行路難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500章 大結局第58章 劉門血案第391章 十年(一)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303章 大遷徙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397章 十年(七)第124章 敕勒歌第269章 殺胡令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367章 雙虎鬥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52章 再戰黃巾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